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

方法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接受健康教育方法自我管理课程,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18±2.1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94±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5±2.51)%,均低于对照组的(8.97±2.34)mmol/L、(15.07±3.98)mmol/L、(9.9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出院后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保证护理工作延续性,相互监督和鼓励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
受环境、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的危害性不仅仅在于疾病本身,还能够引起各种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

往往需长期接受治疗,沉重的经济负担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治疗依从性。

但是患者出院后需要自行进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控制[1,2]。

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实验所有数据来源于2016年1~12月本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
2.3±
3.54)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具有3年以上的糖尿病史,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器官损害;②所有患者均未有认知障碍或是精神病史;③所有患者自愿积极参与本实验。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成立自我管理小组,社区中心工作人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好自我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意识运动管理、心理调节、并发症等情况。

患者严格按照医院护理模式护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检查患者的服药、饮食、运动及自我检测血糖等相关行为的执行情况;解答患者在自我治疗和管理过程中的疑惑问题,共同组织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學习,相互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参与体育锻炼,共同参与活动,探讨注射胰岛素和服药剂量、方法的正确性,定时接受身体检查等。

具体护理措施:①知识宣传教育: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讲解,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发病知识和治疗原理及进程等;②心理护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
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的信心;③并发症防治: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并发症防治知识的了解;④饮食运动:加强对患者饮食运动的调控,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运动方案,控制糖分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取,参与适宜的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将自我管理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和差三个级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及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比较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18±2.1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94±
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5±2.51)%,均低于对照组的(8.97±2.34)mmol/L、(15.07±3.98)mmol/L、(9.9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危及人身安全。

由于长期患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易发生较大的改变,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事件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患者因长期饱受病痛折磨,治疗依从性变差,丧失疾病治愈的信心[3]。

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当患者出院后由于多种原因,患者的自由度变大,不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变差,病情反反复复,但是成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的兴趣和动力,取得良好的效果[4]。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
(7.18±2.1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94±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5±2.51)%,均低于对照组的(8.97±2.34)mmol/L、
(15.07±3.98)mmol/L、(9.9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了成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益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和疾病的恢复,保证了整个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静,朱佩芳,朱梅华,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5(33):4030-4033.
[2] 潘晓群,吕淑荣,潘恩春,等.糖尿病社区自我管理小组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0):721-724.
[3] 姜莹莹,毛凡,张惺惺,等.我国六省份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干预活动的效果评价.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5):400-404.
[4] 郭军荣.自我管理小组对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