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鉴别物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
A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木条
B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C 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2.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
4.进入中考冲刺阶段,为了保证营养,小欣同学的妈妈为她准备了每餐食谱,其中营养均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5.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2.4g B.5.6g C.8.4g D.9.6g
6.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7.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大量摄入
B.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可以只吃蔬菜和水果
C.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D.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8.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9.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 H2O、H2CO3
B.常见的还原性物质: CO2、CO
C.常见的黑色固体: Fe3O4、MgO
D.常见的复合肥: KNO3、NH4H2PO4
10.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一一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收集的氧气不纯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一一红磷过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
②_____;③升高温度。

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10℃时,把15g乙物质放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髙温度到50℃,则还需加入乙物质_____g,才能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30℃时,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如图所示,试管内为25℃饱和的甲物质溶液,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100克某盐酸恰好与13克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这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小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向水中加入一种叫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

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CaO2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水族馆不能用过氧化钠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原因是_____。

小明用久置的过氧化钠固体做了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意外的看到了气泡,由此说明该过氧化钠中可能含有_____。

14.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若D是一种单质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

该反应所属的基
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改变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参加此反应的A和B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

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于是他们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猜想I: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N2反应生成的。

猜想Ⅱ: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CO2反应生成的。

镁带与氮气的反应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____(填字母)
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
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黄色的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
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

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猜想_____是正确的。

小组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由此他们认为燃烧并不一定需要_____。

16.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____;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选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题分析】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错误;
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的粉末,所以不能通过颜色来鉴别,错误;
C、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双氧水,无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会使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2、A
【解题分析】
由题中信息知,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错误;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D正确。

3、A
【解题分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A。

4、C
【解题分析】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题目详解】
①煮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②烤肉中富含蛋白质,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拌饭中富含糖类、油脂和无机盐;
③红烧肉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菠菜中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④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糕中富含糖类、油脂。

②③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比较全,故选C。

5、B
【解题分析】
12g-9.6g=2.4g, Fe2O3→2 Fe,质量差是48,112
48

x
2.4g
,x=5.6g。

故选B。

6、B
【解题分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

故选B。

7、C
【解题分析】
A、糖类物质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但摄入大量糖,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肥胖;长期过多,引起高血糖,甚至会引起糖尿病,故不符合题意;
B、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但无法提供蛋白质,因此,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只吃蔬菜和水果,人体的营养就不均衡了,故不符合题意;
C、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因此,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故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能致癌,为保持肉制品鲜美,不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题分析】
根据图中CaCO3、CaO、CO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3增加,CaO、CO2减少,说明CaO、CO2是反应物,CaCO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

9、D
【解题分析】
A、水不属于酸,故A错;
B、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B错;
C、氧化镁属于白色固体,故C错;
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KNO3、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题分析】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与集气瓶没盖严无关,错误;
B.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集气瓶底没放少量的水,错误;
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一一装置漏气,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恒温蒸发水丙<乙=甲65 甲丙23.1% 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解题分析】
(1)由图知,丙的溶解度曲线是下降型的,所以接近饱和的丙物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
温蒸发水、升高温度,故填:恒温蒸发水;
(2)由图知,4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且都在丙的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3)由图知,5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所以2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80g,现有乙的质量为15g,所以还需要加入:80g-15g=65g,故填:65;
(4)由图知,5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最陡,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且丙的溶解度是下降型的,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丙无晶体析出,且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仍最小,所以溶质量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故填:甲丙;
(5)由图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克,所以将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时只能有15克甲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15g
65g
×100%≈23.1%,故填:23.1%;
(6)由图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所以将装有其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在烧杯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时,由于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所以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14.6%
【解题分析】
解:设溶液中HC1质量为x。

22
Zn+2HCl=ZnCl+H
6573
13g x

6513g
=
73x
解得x=14.6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g
100%=14.6% 100g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2Na2O2+2H2O=4NaOH+O2↑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碳酸钠【解题分析】
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反应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和迁移。

【题目详解】
(1)已知过氧化钠(Na 2O 2)与CaO 2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原理是:2CaO 2+2H 2O =2Ca (OH )2+O 2↑,则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O 2+2H 2O =4NaOH+O 2↑。

故填:2Na 2O 2+2H 2O =4NaOH+O 2↑
(2)由于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所以水族馆不能用过氧化钠来增加水中含氧量。

故填: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
(3)由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所以用久置的过氧化钠固体做了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意外的看到了气泡,即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该过氧化钠中可能含有碳酸钠。

故填:碳酸钠 14、N 2 置换反应 是 3: 4 【解题分析】
(1)由微粒示意图的构成可知,A 为氧气,B 为氨气,C 为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D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N ,则D 是N 2;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生成了水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23
223O 4NH 2N 6H O ++一定条件
,该反应属于化合物和单质反应生成新化合物和新单质,属于置换反应,其中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由23
223O 4NH 2N 6H O ++一定条件
可知,参加此反应的A 和B 的分子个数比为3: 4。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C Mg 3N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22Mg+CO 2MgO+C 点燃
Ⅱ 氧气
【解题分析】
[实验一](1)A 、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硫,尽管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不能全部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不符合题意;
C 、红磷本身是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得到较纯的氮气,符合题意。

故选C 。

(3)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化学式为:Mg 3N 2;
(4)空气中N 2的含量远大于O 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这是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实验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化镁,则生成的黑色固体是:碳;即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2Mg+CO 2MgO+C 点燃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则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二氧化碳、氮气等都能支持燃烧。

16、KCl 和K 2SO 4 K 2SO 4+BaCl 2=BaSO 4↓+2KCl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否 【解题分析】 提出猜想:
猜想Ⅰ:未被污染,溶质成分只有:KCl ;
猜想Ⅱ:只被氯化钾污染溶质成分为:KC1和KOH ; 猜想Ⅲ:只被硫酸钾污染,溶质成分为:KCl 和K 2SO 4;
猜想Ⅳ:被氯化钾、硫酸钾污染,溶质成分为:KCl 、KOH 和K 2SO 4。

实验探究:
①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K 2SO 4+BaCl 2=BaSO 4↓+2KCl ;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猜想Ⅳ成立. 实验反思:
因为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 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钾;
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时,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钾,因此猜想Ⅱ和猜想Ⅲ不正确,不用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