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上)
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只要认真细心地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消除误差
B. 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
C.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以乘客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与B
B. A与C
C. C与D
D. B与C
4.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
度。

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
通过的距离是()
A. 2100km
B. 35km
C. 70km
D.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形,这里的“高”、“低”
实际是指()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都有可能
6.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探测海深
B. 敲瓶底火焰晃动
C. 回声定位
D. 倒车雷达
7.如图是2010年1月火星轨道勘测器高清晰照相机
(HiRISE)拍摄的照片,像是“黑色胡茬”的近距离
特写,但实际上却是火星特殊的表面地形。

“黑色胡
茬”地形是火星夏季初二氧化碳固体直接变为气体
时沙层和红色灰尘崩溃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
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汽
化吸热 D. 升华吸热
8.有两支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包上,乙什么也不包,然后用扇子不
停地向两支温度计扇风,会看到()
A.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升高
B.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不变
C.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降低
D. 甲的示数降低,乙的示数不变
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0.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
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 冰的温度只要达到,就一定熔化
D. 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
12.把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里面的冰会熔化
B. 里面的水会凝固
C. 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
D. 冰融化,同时水凝固
1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
触,如图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温度能够到达沸点,但不沸腾
D. 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A. 湖中的倒影
B. 水中“折”枝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手影
15.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 反射角是
B. 反射光线与镜
面的夹角是
C. 入射角是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
1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17.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图可知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为()
A. ,
B. ,
C. ,
D. ,
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8.0分)
19.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0.
()的酒精是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_____(选填“酒精”
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量液体。

21.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______
方面控制噪声的。

22.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微米左右。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
0.13微米,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微米,即50纳米,合______米。

23.请写出图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温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4.如图为王刚同学星期天乘坐出租车的发票。

25.小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小马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

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
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

小马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

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
(1)这条隧道有多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形成的。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______热。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7.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28.
程中水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根据数据,画出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

2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薄玻璃板”)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______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1)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故A错误,C正确;
(2)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估读位数过多便失去了意义,也无法实现,故B错误;
(3)每次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都可能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误差是由于受到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减小误差的办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

2.【答案】D
【解析】
解:A、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乘客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较小。

3.【答案】D
【解析】
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

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

故选:D。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

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

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4.【答案】B
【解析】
解:由图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v=70km/h,t=30min=0.5h,
由v=可得,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
s=vt=70km/h×0.5h=35km。

故选:B。

根据速度计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就可算出行驶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公式,弄清速度计的读数是非常关键的,常见题目。

5.【答案】B
【解析】
解:“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低;
故选:B。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是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6.【答案】B
【解析】
解:A、探测海深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B、声音可使火苗晃动,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C、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故选: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等,利用声音还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碎石等。

结合选项中的例子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7.【答案】D
【解析】
解:
夏季二氧化碳固体直接转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是升华;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故选:D。

物质由固态吸热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起始状态以及终结状态以及吸放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
解:甲的玻璃泡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包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甲的示数降低,但是对乙来说,空气流动加快,但是乙液泡上没液体,没有蒸发,所以温度不变。

故选: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吸热,且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蒸发,但是没有液体蒸
发的时候,不能降低温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
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

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此题需掌握: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0.【答案】D
【解析】
解: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水达到凝固温度0℃并逐渐凝
固;当水全部凝固后,冰的温度再次降低。

由于A和B中图象温度升高,所以A和B都不正确;由于C图中的凝固点不是0℃,所以C
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水的凝固点和晶体凝固图象的记忆。

冰为晶体,水的凝固点
为0℃。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判断出水的温度变化,然后记住水的凝固点。

11.【答案】C
【解析】
解: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不符合题意。

B、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完成熔化过程。

不符合题意。

C、冰属于晶体,达到熔点0℃,如果不再吸收热量,冰不能熔化。

如果能继续吸热,就能熔化。

符合题意。

D、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现象,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2)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

(4)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掌握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点相同。

(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3)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

12.【答案】C
【解析】
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在0℃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
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

故选:C。

需要明确下列知识:①冰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②水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③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

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
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13.【答案】C
【解析】
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C。

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以继续吸热,可以沸腾,而内部的液体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14.【答案】A
【解析】
解:A、平静湖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从水中枝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枝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

D、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
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
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5.【答案】A
【解析】
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即反射角也增大5°。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16.【答案】C
【解析】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正确;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正确;
C、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
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解答。

学生要理解并牢记平面镜成
像特点。

17.【答案】D
【解析】
解: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并且都与界面垂直,因此此时的法线、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故此时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0°;
从图乙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等于60°,因此入射角等于90°-60°=30°,由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也为30°。

故选:D。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反射角、入射角概念,
搞清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

18.【答案】
【解析】
解:(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如下图所示:
故选:A。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中考热点之一,要求学生不仅要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

19.【答案】液体热胀冷缩
【解析】
解: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原理的了解,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0.【答案】气酒精
【解析】
解:(1)查表可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沸点是78℃,80℃明显超出了它的沸点78℃,因此是气态。

(2)判断用什么材料,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应用测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会不会汽化或凝固,通过对比表格里面的两种材料,可以看出,若用水银,则会在-50℃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符合实际要求。

故答案为:(1)气;(2)酒精。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液体的沸点及凝固点,然后根据生活实际以及物理规律,进行对比。

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沸点和熔点的理解,在生活应用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在中考中,这类题目也是经常出现的,因此要格
外重视。

21.【答案】固体(桌子)防止噪声产生
【解析】
解:①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固体(桌子)可以传声;
②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

故答案为:固体(桌子);防止噪声产生。

①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②减弱噪声的途: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入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减弱噪声的途径,题目比较简单。

22.【答案】5×10-8
【解析】
解:50nm=50×10-9m=5×10-8m;
故答案为:5×10-8。

根据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分析答题,1nm=1×10-9m。

本题考查了长度间的单位换算,是一道基础题,知道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认真计算即可正确解题。

23.【答案】1.90 36
【解析】
解:由图知:
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6.9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90cm-5.00cm=1.90cm;
②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4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6℃。

故答案为:1.90;36。

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24.【答案】解:
由发票可知,行驶的时间为t=8:08-8:00=8min=h,行驶路程s=6km;
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v===45km/h。

答: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45km/h。

【解析】
根据发票读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行驶的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由发票读出有关数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v=72km/h=20m/s
由v=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vt=20m/s×72s=1440m,
则s隧道=s+s车=1440m+360m=180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s′=s隧道+s车=1800m+360m=2160m,
由v=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t′===108s;
答:(1)这条隧道有长度为180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108s。

【解析】
(1)知道火车的运行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隧道长等于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加上火车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火车长之和,根据速度公式就会求出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要分清火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和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

26.【答案】汽化凝华吸
【解析】
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

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故答案为:汽化;凝华;吸。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