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7页五单元“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具准备:玩具、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老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细心全面的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1.引语:出示存钱罐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最后得出:全方位观察:兔子存钱罐。
2.让学生上台观察介绍“七仔”的正面、侧面、背面在哪。
3.请学生观察老师在玩具的什么位置,说说看到玩具的哪一面?(老师分别站在“七仔”的后面、正面、侧面)
4.小组活动:
观察熊猫公仔。
从不同角度观察。
转动被观察的物体全面观察
三、拓展运用共同完成设计习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
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作业:课本第70页第一题六:板书
正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全面观察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东柏林学校数学教师靳娇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学生自备玩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
2、师小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进行全面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出示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
同学们把提前准备的玩具拿出来,分别坐在玩具的四个方向。
老师提问:
1、看见玩具屁股,看不见眼睛的请举手。
2、看见一只眼睛的请举手。
3、看见两只眼睛的请举手。
4、看见的那只眼睛在左手边的同学举手。
5、看见的那只眼睛在右手边的同学举一下手。
要求:画出你看到的玩具的样子①原位置
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把它画下来。
②交换位置观察
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把它画下来。
如此循环三次,你在每个位置上看到的玩偶一样不一样,说一说。
交流:从侧面看见的两个图像有什么区别呢?
三、教学例1 师:谁能说一说图中熊猫的三个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实时引导。
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
四、应用拓展
拓展一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好好想想图中的照片分别是谁看见的。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辨认三个同学观察到的画面各是哪幅图,并用线连起来。
拓展二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好好想想图中的照片分别是谁看见的。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辨认三个同学观察到的画面各是哪幅图,并填写完整。
四、课堂小结
1、重现学习目标
2、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位置不同
形状不同
第三篇:《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一)
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小学李亚培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课件。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故事激趣
教师:同学们,去年二年级的学生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就是去郑州动物园。
我们到了动物园之后,东东、明明和欢欢相约好一起去象园看大象,不一会儿,3个孩子就跑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说开了。
东东说:“老师,老师,大象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明明说:“不对,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欢欢说:“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
老师听后哈哈大笑。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哈哈大笑吗?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呢?
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配以课件的演示,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是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o)
二、实践操作,讲授新知
1 / 4
1.实际操作,感受观察的乐趣
看完大象之后,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山羊园,在那里又观看了山羊。
同学们,想不想现场模拟一下当时的情景。
邀请4位同学上台操作,并让学生观察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
教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巩固知识,发展观念
教师: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怎么办?学生猜想1:可以把大熊猫转一转。
学生猜想2:也可以我们围着大熊猫转一转。
小结: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并进行情境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图中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把学生的认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情境图,能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实现从
2 / 4
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进而激活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的表象,作出相应的判断。
)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完成“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要乘上快乐大巴回家,在停车场休息时,见到一辆大卡车,有4名同学很好奇的围了上去观察大卡车,他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教师:同学们玩累了,一起去品茶休息。
喝茶的时候,他们观察了茶叶筒。
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回到家中学生拿起了数学课本要做家庭作业,做家庭作业之前先观察了一下我们平常里经常会用到的课本。
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三个小朋友所看到的数学课本的形状吗?
3 / 4
(设计意图:巧妙地把练习穿插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四、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70页练习十六,第
1、4题。
与好朋友一起观察一个物体,互相
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4 / 4
第四篇:《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
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第五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物体、想象猜测、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联系生活实际,使大家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药箱一个。
学具:学生每五人一组,每组学具一袋: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观察表一张;每人记录单一张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设计】
导入:激发兴趣(古诗)
活动一: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立体图形(例1)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活动二: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立体图形(例2)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活动三: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立体图形(拓展思维)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同一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挑战一:看平面图形来猜立体图形(看、想、猜)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想象猜测、合理推理辨认立体图形。
挑战二: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看、想、画)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想象猜测、动手操作辨认平面图形。
活动四:作业p39页第
1、
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