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又教一班级,打开教材第一感觉教材在更新,让我意识到我的教学理念也要更新,尽管自己教龄比较长但还是要仔细钻研教材。

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仍仔细地备好每节课。

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我进行了一些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把《9加几》和《8、7、6加几》分为两课时教学。

我认为合理的安排,细心的设计也能用一课时解决。

第二调整教学过程:
《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让同学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

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重点讲凑十法,在凑十法中既可以看大数拆小数,也可以看小数拆大数。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反而不知道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怎么办呢?我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把9加4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凑十法,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10,所以我们把4分成1和3。

那4还可以分成2和2,什么数与4相加要把4分成2和2呢?同学前面对凑十法理解得比较透彻,立刻想到了4和8相加时把4分成2和2.我就因势利导让同学观测〔〕+6〔6分成1和5〕、〔〕+6〔6
分成2和4〕、〔〕+6〔6分成3和3〕这三组算式中都是加6为什么为什么分成的数不同呢?他们分别与谁相加呢?为什么?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凑十法”。

第三细心设计练习:
我出了两组题进行练习。

第一组是:
9+29+39+49+59+69+79+89+9第二组是:8+38+48+58+68+78+8让同学观测每一组的加数和得数,你发觉了什么?同学很擅长思索,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同学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快速坚固的掌控9加几和8加几的得数。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反思:
1、这节课只是让同学系统的学会了“凑十法”为同学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指明白一条路。

假如同学要达到特别娴熟的程度,还需要课后加强练习。

2、这节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对后进生还需要单独辅导,多加练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同学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同学都知道9+6=15,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

就在同学脑子一片空白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同学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同学,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
——小棒,对同学说“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好吗?摆完了和你的同学说一说。

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究,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同学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要让同学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

我在同学汇报方法时我也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并且接着给出9+8=?继续追问同学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当同学再次汇报时,这时我才水到渠成板书算理。

通过两次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同学,培育了同学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同学,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

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这一基本理念。

对于同学不同的算法,我都应当加以鼓舞,并为同学提供沟通的机会,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这就要求老师细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同学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 ~ 51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受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肯定的顺次有条理地进行思索,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全部方案,探究搭配的规律。

2、让同学通过观测、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沟通,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进展符号感。

3、结合详细,让同学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同学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心;在他人的援助下,能实时调整自己的探究策略
三、教学预备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平常早餐喜爱吃什么?假如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贴3种点心图〕你预备选什么?假如只选1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假如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假如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预备怎样
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二〕独立探究,合作沟通
1、独立探究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伙伴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2、小组沟通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3、全班沟通
谈话:哪一组先来沟通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假如同学无序找,让其余同学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

这一环节要让同学充分沟通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沟通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谈话: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5、老师贴出符号。

谈话:这是老师用的符号,谁来说说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1〕边演示边小结同学找的顺次: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
共6种。

〔2〕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同学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同学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2题。

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同学独立解决。

小组里说说想法。

〔3*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同学独立解决。

小组里说说想法。

〔3*2=6种〕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同学独立解决。

小组里说说想法。

〔方法1:6+9=15种。

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爱怎样搭配?
2、做第1题。

谈话:穿上你最喜爱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

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径图〕说
说你猎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同学独立解决。

小组里说说想法。

3、谈话:少年宫双休日开设了许多爱好班,你知道星期六开哪些班,星期天开哪些班吗?假如两天你都去少年宫你
预备怎样选择?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五、小结拓展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异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解读:
1、创设了充斥情趣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课老
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爱好班课
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
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斥生气。

2、让同学经受知识的再制造过程。

老师重视让同学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同学通过独立探究、小组沟通经受知识的再制造进程。

3、引导同学构建数学模型。

本课让同学经受了从实物到图、从详细到抽象的几个过
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同学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4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同学感爱好的小羊图,然后让同学依据小羊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当地引出新课,使同学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

虽然同学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依据同学已有的计算阅历,确定会有好多小伙伴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在同学列出9+3=12时,我就让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学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只小羊中拿来一只,和9只合起来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说一只一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留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当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同学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实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5
每当被问起最喜爱上什么课时,许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经常倾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老师的心愿吧!究其缘由,有以下
几点:
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2、每个孩子都能参加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

4、通过竞赛等形式表达团队合作精神,实时让孩子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

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加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同学感爱好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开心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沟通,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加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当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

在这里,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同学表达、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胜利的欢乐。

选择性:同学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状况,为鼓舞同学的积极思维,我忽视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予以了确定。

并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
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表达了同学的自主性。

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纳,提高了同学学习的爱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索?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靠个人能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状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

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同学有须要通过争论来相互沟通想法,获得新知。

为了避开一些同学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索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索的时间又共享了其他同学的阅历,获益斐浅。

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同学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双语课的语言氛围使得课堂气氛较好。

但同时也有许多缺憾之处。

如在探究过程中老师的参加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同学的巡察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同学进行沟通共同参加到他们的探究中。

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分的时间给同学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掌握上有些偏差。

在游戏时我原本设计先给同学时间进行小组分工,但教学时有所遗漏,使得同学在游戏过程中,自己职责不明,未达到预期的
竞争场面。

竞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老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同学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进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

“以同学进展为本”,“从同学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老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究,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6
一班级上册教材在最末一个单元安排学习20以内的退
位减法,这是本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同学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以及10加几等与十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同学假如能娴熟背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目,能援助他们顺当解决许多后续的学习。

所以这部分内容特别重要。

这部分内容分两段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习9、8、7、6加几
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最先学习的就是9+几,学习9+4时,我先带同学复习了凑十歌和10加几等与十几的题目,出例如题后,我让同学先摆小棒算得数,同学有的想到接着数的方法,10、11、12、13,。

有的同学就想到了用凑十法算,先给9一根凑成10,10再加3等与13,我让同学代表分别汇报了这两种想法,然后问同学喜爱哪种方法,班里同学都说喜爱凑十法。

于是就多练了几遍凑十法,同学娴熟掌控了。

而且初步形成认识,是把小数拆开给大数凑成十。

同学学习9+几时还比较顺当,学习8、7、6加几时有的同学有点含糊了,还是把小数拆成1和几,于是我又引导同学想,你需要把大数凑成十,因此拆小数时要好好想一想,究竟拆成几和几合适。

当时有一些家长也给我说有的孩子有时犯含糊,我劝慰家长不用焦急,一班级的孩子涌现这种状况很正常,以前每年我们都遇见过,多练习就好了。

我还告知同学和家长,用凑十法计算时,一般是拆小数给大数凑成10,也可以拆大数给小数凑成10,要敏捷运用。

凑十法只是一种计算方法,还是要尽快让孩子把得数背下来。

我还告知同学和家长,以前学的10以内加减法,和现在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需要让孩子背会得数,由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特别重要,例如:假如能娴熟背会,填未知数9+〔〕=15这种题就能快速做出来,不用再费脑子计算思索。

再比如以后要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4-6=,同学只要会背6+8=14,那么径直就能想到14-6=8。

试想,数学考试时那么多进位加法题目,孩子怎么可能每道题都现算,现想得数?
一天上课我检查9加几和8加几,发觉多数孩子背的不娴熟。

有家长签字说孩子只能提高计算速度,背会得数可能性不大。

我告知这些家长不要低估了自己孩子的技能。

以前我们教的每一级同学都要求背会,莫非我们班的孩子就背不
会?只要每天练习,每天背,肯定能背会。

二、5、4、3、2加几
前面学习的9、8、7、6加几,一般都是大数加小数,一般用拆小数给大数凑成十,学习5、、4、3、2加几,都是小数加大数,最快的计算方法是先想大数加小数等于多少,这进一步表达了9、8、7、6加几的重要性。

假如想不起来大数加小数的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拆小数或大数都可以。

在课堂上我发觉经过几天的训练,多数同学对于9、8、7、6加几的得数已经娴熟背会了。

总之,同学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全部的方法都只是一种计算方法,最快的方法就是把全部题目的得数娴熟背会,做到张口就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盼望全班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援助下,都能尽快背会全部题目的得数。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7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同学感爱好的情境图,然后让同学依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当地引出新课,使同学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

虽然同学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依据同学已有的计算阅历,确定会有好多同学能正确地
算出得数。

在同学列出9+3=12时,我就让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学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里面拿出1,和9合起来是10,再加2是12;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留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当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同学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实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8
对于一班级数学来讲,计算是基础又是重点。

我认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又要以10的组成与分成为基础。

假如同学在此基础上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当是没有阻碍的。

所以,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我先巩固同学学过的10的组成,让同学能很快的知道看到9的想到1,1的凑数是9,看到8的想到2。

先让他们知道如何凑十,然后就加快口算、计算速度。

直到他们特别娴熟的找到5、6、7、8、9的凑数。

接下来我就重点让同学掌控9加几的思索过程与方法。

先引导他们想怎么样计算,要怎么样去想?没有料到的是,两个班都有一个同学都能按我预想的要求说出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接下来我就对同学说出来的进行争论,让全班同学参加,然后我再重点的讲解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与道理。

结果同学做起很得心应手,特别的感爱好,原来要用数手指
来计算的同学,现在能心算了。

他们那兴奋的样子啊,我看了有说不出来胜利感。

然后接下我并没有上新课,在9加几的上面多用了一点时间,让他们做得有味了,我才教学8、7、6、加几,在这儿我没有让同学按书上的要求进行思索的,我就径直让同学只想大数的凑数,但还是让同学明白也可以想小数的凑数,那样做要难一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9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最末,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娴熟化”。

一、作好铺垫。

先上好“凑十”预备课。

凑十法”是同学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控起来有肯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

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常常会用到。

掌控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

让同学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伙伴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伙伴在这里呀在这里。

1和9组成10,学习“凑十”。

2、同学动手摆小棒〔低班级计算教学肯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

如:同学先摆出9根小棒,老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

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伙伴,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切,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二、表达数同学活性。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同学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同学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育思维的敏捷性和独立性。

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同学相互说时,老师巡察,留意发觉不同的方法〕。

三、表达算法多样化,
培育创新意识。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

本节课中我鼓舞同学,尊敬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

如〔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
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得数就少1。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爱哪一种?同学回答后老师指出:刚才小伙伴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相互争论,汇报结果: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9+3=12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

无论是哪个同学,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依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四、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

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育同学的数学素养,进展同学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育同学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

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当组织同学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正确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老师
主观指定的算法。

最正确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运用,这两条标准需要同时具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沟通的作用,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同学在沟通中认识,“凑十法”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

在同学充分沟通的过程中,我又给同学作出适时的引导,对众多方法作出适当的点拨,同学不仅了解了方法的多样化。

引导同学对“多样化”的计算进行筛选,培育优化意识,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约。

例9+3:
师:看到9想到了谁?生:看到9想到1。

师:为什么是1?
生:由于9和1能凑成10。

师:那这个1从哪儿拿呢?
生:从3中间拿,3借1个给9变成了10。

师:那3借走了1个还是3吗?
生:3借走了1个成了2,9+3就等于12。

要教学这种方法。

使同学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依据题目的详细状况,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运用”。

选择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提高计算速度。

五、达到“算法娴熟化”,练习设计表达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