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 ,或应用肾上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重金属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甲 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减少:失血性休克、传染病急性期。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参数进行检测,通过血液分析筛查是否有贫血、细菌感染 、白血病、败血症、病毒感染等和血液有关的一些疾病。 血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和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 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凝血功能检测
•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 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 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 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 白原(FIB)。
• 标本采集: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约100克的馒头或进餐75克葡 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并收集尿液做尿糖 测定。
• 参考范围: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78mmol/L(140mg/dL)
• 临床意义: 1.餐后2小时血糖7.78~11.1 mmol/L(140~200mg/dL)之间,为 糖耐量减退。 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诊断为糖尿病。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 ;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 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 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 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常规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白细胞减少:
•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 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 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 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 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 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 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 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 (1)生理性增高:餐后1~2h、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 动、胃倾倒综合征等。
• (2)病理性增高:①各型糖尿病。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 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③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 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 性脑血管病等。④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 、波尼松等。⑤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 腺炎、胰腺癌等。
高值时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减少;低值时需降低 结合RBC、MCV、MCH、MCHC、RDW等指标综合分析,可大致 确定贫血类型。
• 红细胞压积(HCT)(单位:%):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体积 的百分比,更能正确地了解贫血的程度。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 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 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 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 患。
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 参考值①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 mmol/L。②邻甲苯胺法 :3.9~6.4 mmol/L
• 1. FBG增高 :FBG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 为空腹血糖过高;FBG增高超过7.0 mmol/L时称为高糖血症 。当FBG超过9 mmol/L(肾糖阈)时尿糖即可呈阳性。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 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 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 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 血小板计数(PLT)(单位:10^9/L):
增高:(1)组织受损及术后特别是脾切除后血小板可 增高。(2)血小板持续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 性骨髓瘤、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的 早期。(3)急性反应,如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 等。
凝血四项正常值
•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 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 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 常
(3)单核细胞: 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 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某些血液病、某些疾病回复期, 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甲亢、结节行关节炎等疾病;
减少: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髓功能不全。
(4)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各种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血 液病、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脾切除后、感染恢复期、内 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
• 白细胞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偏高:可能是细菌感染、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急性中毒溶 血失血或骨髓增殖症;
偏低:可能有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脾亢、甲亢或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2)淋巴细胞: 增多:某些病毒或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某些血液病、 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或多数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在急性感 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会相对 减少。
餐后两小时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即进食2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 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 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 患者接受,所以临床上用餐后血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为临床上 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 。
生化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 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 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 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
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
,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
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较多,其总数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为异常现 象,必要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
• 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
高值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 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 对地增多所致.(2)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 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 需要。(3)干细胞疾患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低值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 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 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 溶血。
• 血红蛋白(Hb)(单位:g/L)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
内所必须的氧。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 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血红蛋白增减的意义基本上与红细 胞增减相似,但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各种不同类型贫血时 ,血红蛋白量减少与红细胞数减少程度不一定成平行关系。小 红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较红 细胞数减少明显;而大红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贫血)时 ,红细胞数减少程度较血红蛋白量减少明显。
• 根据白细胞分类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分类和五分类。
(1)三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中间 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 细胞如幼稚细胞等。
(2)五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由于血液学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血液常规检测的项目 还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测。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之一,可初步了解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定胃 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三)生化检验
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 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 分泌功能的检验等。 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
(二)尿、便标本检验
尿液一般检测包括: • (1)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

• (2)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 红素等
• (3)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等
• 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排便量、颜色和性状、气味、 寄生虫等常用项目。检查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临床意义
• 2. FBG减低 FBG低于3.9 mmol/L时为血糖减低,当FBG低于 2.8 mmol/L时称为低糖血症。
• (1)生理性降低:年龄、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 (2)病理性减低: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 糖药、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等。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 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③肝糖原贮存 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④急性 乙醇中毒。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⑥消耗性疾病:如严 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⑦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 杨酸、吲哚美辛等。⑧特发性低血糖。
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 奋激动、严重酷热、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 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降低:(1)骨髓造血功能受损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抗癌药的应用 等。(2)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体外循环等。(3)血小板消耗过 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 板综合征。
(1)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 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
(3)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 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
(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 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 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 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 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 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 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 死亡。
检验科基本项目与临床意义
检验科五大模块
• (一) 血液细胞检验 • (二) 尿便标本检验 • (三) 生化学检验 • (四) 免疫学检验 • (五) 病原学检验
(一)血液细胞检验
• 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 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 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 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 髓的造血功能等。
•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 炎、肝硬化;
•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 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 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