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正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正式版)
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下简称《纲要》),切实领会《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我市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我市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特提出如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
1.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纲要》,深入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站在振兴国家与民族复兴的高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推进学科均衡发展。
2.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清语文课程性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领会和把握语文课程目标。
认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者之间的课程关系,做到均衡发展。
3.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将观念的转变落实到行动上,将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将明确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里,做一个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二、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价值,积极推进语文课程建设
4.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开足课时(课程总课时量的20%—22%);同时,语文课程又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将语文学习的有限时空拓展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去。
5.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资源的“首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资源价值,以教材为基本依托实施教学,纠正部分教师轻视教材、丢开教材的行为倾向。
6.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从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给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积极参与开
发和实施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和语文课程的实施结合起来,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全面开放。
7.语文教师在努力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在校内进行语文教师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8.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客观需求,又要体现教师作为学习组织者、指导者的引领价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9.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关注语言文字教学,注重熏陶感染,注重日积月累,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0.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根据阅读对象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1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激发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构置对话策略,在对话中实现阅读价值。
13.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读的形式和过程,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要加大课堂阅读教学中读的容量,在读中增进理解,在读中聚蓄对话交流的能量。
14.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并落实阅读计划,有计划的采取多种阅读交流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15.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16.语文教师应在现有教材基础上独立或合作完成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设计,努力摆脱当前写作教学的盲目、无序状态。
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兼顾各种文体和不同写作形式的写作练习,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保护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殊爱好和突出表现;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写作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交流;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作文呈现方式和作文评改方式,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17.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师要尽力拓宽学生课外练笔渠道,采取多样化的课外练笔形式,使学生形成持久的课外练笔习惯;要创造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组织学生交流练笔成果,在交流中充分体验自主创造的快乐。
18.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选好话题,创设情景,体现互动,逐步改变目前以静态的说话方式替代口语交际的教学局面;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过程中所营造的对话交流的情景场,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对话,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促使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形成。
19.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语文教师要站在全面培养人、全面发展人的高度,积极投身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尽快改变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冷落的局面。
20.开展语文综合学习在有选择地用好用足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和当地实际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作为补充,使综合性学习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统一起来。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切近学生认知水平实际,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1.综合性学习要优化学生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环境。
乐于探究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主动参与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勤于动手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22.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汉字、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要研究汉字学习的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等各个环节的联系,把发展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好;对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要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读准、记牢、善辨、会用;严格汉字书写规范,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四、推进教学评价改革,促进学生个体教育价值的实现
23.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观念,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24.积极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打破过去只专注教师却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将课堂教学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学习效益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5.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方面,以全面考察(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6.考试评价分阶段性考试(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和终结性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评价。
阶段性考试应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方向,在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到达度的同时,要有利于语文的教和学,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形成语文素养。
考试评价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听说读写以及综合性学习之间的轻重关系,把握好考题能级的“度”。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水平考试;考试的指导思想必须符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目标上来;考试的依据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改革学科管理方式
27.语文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习惯,努力将自己置身于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向教育教学研究者转变;语文教师要制订和有效实施自我专业发展计划,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8.学校要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要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例、开发课程资源、开展教研成果评比、举办教研论坛、组织学习汇报等多种形式,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
29.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课题主要来源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的确定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切近语文教师研究水平实际,更多的应是基于教学层面的实际问题解决的课题。
30.要改革语文学科教学管理方式,把教师从程式化的管理状态中解放出来。
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的教师备课制度和作业批改制度,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要鼓励师生
走出课堂,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播站、文学社团等课程资源,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