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牟平区宁海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牟平区宁海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傻老汉
乌因
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去年冬天,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瘸了腿的狗。乌老汉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别人说他傻,他不辩解。
按照政策,乌老汉是铁打的建档立卡户。可是,他倔劲儿突然上来了,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八九趟,还撂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
“乌叔啊,这是好事啊,逢年过节,有免费大米白面,国家按月给补贴,入合作医疗不掏钱……”
“得了!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累国家!”
“我的好乌叔,这是国家政策!精准扶贫,一个不落,您懂不?”
“我不贫,要扶你们扶别人去!”
“乌叔,您看您这脾气,您家那两间小瓦房,还能顶几年?您又这么大年龄了,没个儿女照应,这万一有个病啊,灾的,咋弄?这年头,没个十几万的存款,您敢生病?”
“我有钱!”乌老汉眼睛瞪得溜圆,斩截顿挫地道,“我——不——贫!”
说完,甩袖子就走。留下村支书,睁着眼,张着嘴,像只蛤蟆。蛤蟆喃喃道:“傻老汉。”
第二天,县扶贫办主任来村里巡察,点名要去乌老汉家。村支书欲言又止,硬着头皮带路。
一路上,乌鸦嘎嘎直叫。村支书心情很糟糕。
乌老汉的两间小瓦房,爬在一堆锃光瓦亮的高大房屋中间,分外扎眼。瞥到县领导皱眉,村支书的心情糟糕到了极致。
“五年前,乌老汉,一直在外要饭?”
“没有,没有,他说他在城里捡破烂儿,啊,对,叫拾荒……”
“这样一个可怜的老人,咱们得帮啊,”县领导没看村支书,扭头对着随行的副镇长说,“你们镇里,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咱们当官的,不能只惦记头上的帽子,老百姓才是咱们的里子,没了里子,就脱掉帽子!”
“可是……”村支书刚要申辩,看到县领导蹙缩冷峻的眉毛,又硬生生把话吞了回去。
他其实想说,可是,乌老汉傻呀,到现在,也不当这个贫困户啊!
“乌叔,乌叔,您开个门,县领导来看您了!”村支书使劲打门。
房门紧闭。一只乌鸦在屋顶上嘎嘎叫两声,飞远了。天,瓦蓝瓦蓝。
“难不成,没在家?这个老头,就是闲不住……”村支书嘟囔道。心里却没来由的一阵窃喜。
“要不换一家?”村支书狡黠地咧了咧嘴道:“村东的刘大宝家,也是咱们村扶持的典型——”
这时,门后传来“沙沙呜呜”的声音……
“沙沙呜呜”,是乌老汉救回来的那条狗挠门、嘶叫的声音。
乌老汉死了。死于急性脑溢血。
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汇款单。地址遍布十六个省市,收款人都是家境贫苦的孩子。
当听说汇款总额达到二十八万八的时候,村支书的嘴再次张得老大,像只蛤蟆。
唉呀,这个傻老汉,真傻,可是,他真的不贫啊……
村支书看着那两间低矮的黑瓦房,泪如雨下。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日子紧巴”开头,交代乌老汉的基本情况,既引出下文“建档立卡户”的内容,也为他去世时无人及时发现做了铺垫。
B. 文中两次出现“村支书张着嘴,像只蛤蟆”的描写,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都写出了乌老汉言行出乎意料,让村支书吃惊的情状。
C. 文章最后一段写村支书泪如雨下,表明村支书被老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他认为乌老汉是一个精神富足,品德高尚之人。
D. 小说中有两次对“乌鸦”的描写,第一处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村支书心情,第二处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乌老汉的命运,这两处描写都突出了人物形象,揭示和深化文章的主题。
2. 小说中的乌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傻老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这是告诉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源于人的
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礼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唯独义的概念,语义模糊,没有具体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义不是对主体品格的规定,而是对主体行为品格的规定,带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历代文人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认为以宜释义过于宽泛,没有实质性内容,容易失去圣贤的本意,导致人们不重视主体人格的修炼。实际上,这正是义的生命力所在。
儒家之义,既是主体品格又是行为品格,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历久弥新,成为影响中国人道德修养和性格品质的主导力量,塑造了一批批如范仲淹那样的“忧国忧民”的忠臣、董永那样的“事亲敬长”的孝子和柳下惠那样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实践虽然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
(摘编自夏海《浅论儒家之义》)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学说没有对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义就成了人性的核心。
B.孔子认为,义是君子的人格,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是多种优秀道德品质的综合体,义是根本。
C.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爱,仁爱的前提是血缘亲情关系,根基是孝悌。义的主旨是敬长,所以,义是仁的根基。
D.义不像仁、礼、智、信那样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即义就是要适宜,这一说法被广泛认同。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是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文章据此提出做--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的论点。
B.通过对义与人性、人格的关系,义的主旨,义的概念的论述,文章对义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