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气学说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元气论与原子论
比较项 世界本原 自然观 分合 动力源泉 发生机制
元气论 元气 有机论 无限可分 阴与阳 分化 关系 宏观
原子论 原子 机械论 最终物质 原子 组合 实体 微观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阴阳,则背为阳,腹 为阴。言人身中之藏腑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 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
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
2.气化
? 气与形 ? 形与形 ? 气与气 ? 物日新
(三)气是万物联系的中介
? 维系天地万物 天地气交,三才一体 ? 气是万物感应之媒介 整体观 《老子 ?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三、精气学说中医学应用
? 中医精学说
? 气说
? 整体观
谢谢
--《管子·形势解》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庄子·知北游》
事物阴阳属性
阳:火、热、明、上、高、动、腑、背、表、天、男、左 阴:水、寒、暗、下、低、静、脏、腹、里、地、女、右
阴阳属性划分特点
? 阴阳的绝对性
?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是比较而言的 阴阳可以相互转化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周易?系辞上》
? 含义 ? 阴阳消长原因 ? 阴阳消长变化形式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消彼消 此长彼长
(五)阴阳转化
? 条件
? 方式
? 形式
上九 九五 九四 九三 九二 初九
乾
亢龍有悔 飛龍在天
見龍在田 潛龍勿用
(六)阴阳自和
此长彼消 此消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自然 人体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体内、下部、腹部、筋骨、五脏、肝肾 阳:体表、上部、背部、皮肤、六腑、心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 主讲人:
五行学说 精气学说
阴阳概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 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 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 阴阳。
(五)指导治疗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1)确定治疗原则:“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2)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温热寒凉 五味:酸甘苦辛咸 四气:温热寒凉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尚书正义》: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 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
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
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国语·越语下》
哲学阴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庄子·知北游》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 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
相生:
虚则补其母
?滋水涵木:肝肾阴虚证 ?益火补土:脾肾阳虚证 ?培土生金:肺脾气虚证 ?金水相生:肺肾阴虚证
相克:
抑强 扶弱
?抑木扶土:肝郁脾虚证 ?培土制水:脾虚水泛证 ?佐金平木:肝火犯肺证 ?泻南补北:心肾不交证
4、以情制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 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 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阴虚 阳损及阴:阳虚
虚甚 虚甚
阳虚 阴虚
补阳兼滋阴 滋阴兼补阳
(三)阴阳交感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 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 .六微旨大论》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否泰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
(一)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本原
气本为一,分为阴阳 无形而动,有形而静 散则为气,聚则为形
(二)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气的运动( 升、降、聚、散 ) (升、降、出、入 )
《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 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 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目
舌
口
鼻
耳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人
五变
握
忧
哕
咳
栗
五液
泪
汁
涎
涕
唾
二、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火
土
(一)五行生克制化胜复
“生我” “我生”
木
“母子”
金
“克我”“我克”
“所胜”“所不胜”
水
相生
相克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
为害。
-- 《类经图翼·运气上》
(三)五行相乘相侮
? 相乘:相克太过 木乘土,土虚木乘 ? 相侮: 反向克制 ? 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
泰
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 消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 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 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
否 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阴阳互藏
(四)阴阳的消长
阴阳消长变化形式
寒者热之 补阳
热者寒之 滋阴
阴阳 偏衰
阴虚 阳虚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虚热证(阴虚则热) 虚寒证(阳虚则寒)
滋阴清虚热 补阳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 阴阳属性划分时 ? 事物发展变化--阴阳互根互用 ? 阴阳相互转化
正常--物质与功能之内与之间的互根互用 失常--阴阳互损、阴阳离决
阴阳互损
阴
阳
阳损及阴
太极、两仪
四象
八卦图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是绝对的 ?既对立又统一
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
阴阳盛衰图
阴
阳
阴
阳阳
阴阴
平
盛偏
盛偏
阳
则盛
则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秘
阴
阳
病
病
阳
阴
偏
偏
衰
盛
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 偏盛
阴盛 伤阳
阳盛 伤阴
实寒证(阴盛则寒) 阳虚(阴盛则阳病)
实热证(阳盛则热) 阴虚(阳盛则阴病)
同“非” 干
概念发展
春,陨石于宋,陨星也。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 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 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候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 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左传·僖公十六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周语》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一)以五行特性说 明五脏生理特点
? 以五行生克制化说明 五脏生理联系
? (二)以五行乘侮说 明五脏病理影响
? (三)指导诊断
火(心)
土(脾)
木(肝)
金(肺)
水(肾)
五脏病变
? 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水木),子病及母(金水)
? 相乘 “木乘土”,“土虚木乘” ? 相侮:“木火刑金” “土虚水侮”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2.控制疾病的传变
肺(金)
心(火)
母病及子
肝病 (木) 木旺乘土
子病犯母
肾(水)
脾(土)
母子传 乘侮传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
气。
-- 《难经·七十七难》
3.确定治则与治法
实则泻其子
阴,脾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
为阴,数者为阳。
--《素问·阴阳别论》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健康? 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阳化气,阴成形。 体阴而用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平阳泌,精神乃治”
(四)指导诊断
(1)分析四诊的资料 (2)概括疾病证候
(三)五行归类: 取象比类
推演络绎法:
已知五行归属 相关的事物五行归属
肝属木
与胆相表里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五行归类表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酸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天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地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体
筋
脉
肉
皮
骨
五官
《尚书大传·周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 之所兴作也;土 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二)五行特性
?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 ? 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清洁。 ?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
--《景岳全书 .传忠录.阴阳篇》
一、阴阳的概念
《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 也,与阴相对也”
滋润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诗经·小雅·黍苗》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经·七月》
地窖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七月》 湛湛露斯,匪阳不睎。――《诗经·小雅·湛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