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学习目的1.握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适应证;2.了解提高CTO介入治疗成功率的技术要点;3.掌握如何选择正确的CTO介入治疗策略;4.熟练掌握CTO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5.了解目前CTO介入治疗的新器械。
学习要点l.CTO的定义及其特点;2.CTO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CTO介入治疗的器械选择和技术要点;4.CTO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5.影响CTO介入治疗成功率的主要因素;6.CTO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7.目前对CTO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一、概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多指冠状动脉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变。
闭塞时间可由冠脉造影证实,如缺乏既往造影资料则常根据临床事件惟断,如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或加重的心绞痛症状等。
闭塞程度包括前向血流TIMI 0级的绝对性闭塞和TTMT血流1级的功能性闭塞,因后者尽管有微量造影剂的前间性充盈,但管腔闭塞的微量灌注血流实际上缺乏供血功能。
CTO病变约占全部冠脉造影的1/3,但接受PCT者少于8%,约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疔(PCI)病例的15%~30%。
CTO病变行PCT的意义在于成功的PCI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需要。
但是CTO病变PCI的成功率远低于其他病变,文献报道多在50%-80%,且其术后再狭窄和再闭塞的发生率高,因此被认为是目前PCI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药物难治性的心绞痛;无创性检查提示有大面积的缺血心肌;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和病变的形态适于介入治疗。
闭塞血管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侧支仅能提供闭塞血管供血区10%的血液供应,在行运动试验及负荷试验检查时会发现心肌缺血。
单支、远段及供血范围较小的血管闭塞的患者,多数心绞痛症状较轻,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心绞痛症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46 m n s Al C rcd r eepr r duigs nadf r ( 5 ) o da ( 5 ) apoc . .) o t . lP I oeue w r e o h p s f me s t dr moa 7 % n a e l r ai r l 2% p rah
20 7 wer er s e tv l nay e 0 e r to p ci ey a lz d.The e we e 65 TO e i n n 6 e s l t a ccu i n tme o f 8± r r C lso s i 5 v s eswih a me n o l so i f 9.
A s at bt c: r 0 jcie T s s tet h iu n u o s f ectnoscrnr t vnin ( C )f bet s oas sh c nqeadot me o ruaeu ooayi e e t v e e c p nr o PI o r pt n i hoi tt cls n ( T ae t wt c rn o loc i C O) l in. Meh d Ciia d t, l in c aatrt s ad i s h c a uo e os s to s l cl a n a e o h r e sc n s c ii
蒋靖 波 ,伍 于斌 ,张 伟 ,潘 迪 光 ( 林 市人 民 医院心 血 管 内科 ,广 西桂 林 5 10 ) 桂 4 0 2
摘要: 目的 总结冠状 动脉慢性 完全 闭塞病变经 皮冠 状动 脉介入 术的疗 效 。方法 实施经 皮冠状 动脉
介入 术治疗 冠状 动脉慢性 完全 闭塞病 变 患者 6 5例 ,回顾其 临床 资料 、病 变特 征 和经皮冠 状 动脉 介入术 的疗效 。冠状动 脉慢性 完全 闭塞病 变靶血 管共 6 5支 ,平 均 闭塞 时间 为 ( 0 5 1 _ )个 月 ,均按 标准 方法行 +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目 前 CT 的 时 间 定 义 尚 不 一 致 , 国 心 脏 病 学 院 0 美
( ACC) 指 心 肌 梗 死 超 过 3个 月 或 有 造 影 资 料 证 实 闭 塞 时 间 是
纯 球 囊 成 形 术 优 越 ; 且 小 血 管 病 变 和 长 病 变 往 往 伴 随 , 身 而 本 并 不 是 放 置 支 架 的 指 征 。 因 此 , 否 需 要 支 架 术 , 决 于 病 变 是 取 的病 理解 剖特 征 和球 囊扩 张结 果 。 于 弥漫 性小 血 管病 变 , 对 若
陈 良华 崔 连 群 ( 东省 立 医 院 2 0 2 ) 山 5 0 1
通 常 位 于 血 管 远 段 , 时 近 段 血 管 迂 曲 或 成 角 较 大 , 得 支 架 有 使
通过 小病 变 的能 力差 , 位 困难 。多数研 究 结果 表 明 , 血管 到 小
支架 后 支架 内血 栓 形成 和再 狭 窄率 较 高 , 期 效 果 并 不 比单 远
超 过 3个 月 ; 床 研 究 则 指 至 少 1个 月 , 有 研 究 将 1 临 也 5天 作
为 界 限 。 床 上 可 根 据 何 时 发 生 心 肌 梗 死 、 时 长 时 胸 痛 或 心 临 何 绞 痛 突 然 加 重 以 及 既 往 造 影 资 料 等 判 断 闭 塞 急 性 闭 塞 的发 生 , 降 低 再 狭 窄 率 ; 可 选 用 旋 磨 术 提 并 也 高 病 变 的 顺 应 性 , 需 要 较 大 的指 引 导 管 , 造 成 嵌 顿 , 作 但 易 操 难 度 大 ;血 管 内 放 射 治 疗 可 能 是 较 有 前 途 的 P I 法 ,尤 其 C 方
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解决方案
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解决方案
介入性操作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标准方法,可以使患者受到较小
的创伤,并缩短康复期。
但是,介入性操作也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下面是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其解决方案。
出血
介入性操作期间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失去过多的
血液,他们可以在手术结束时出现头晕,乏力和血压下降。
解决方案:
- 在手术期间保持血压稳定
- 在手术期间及时止血
-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栓形成
手术期间,患者可能会形成血块。
这些血块可能会断开并流向肺部,导致肺栓塞。
解决方案:
- 给予抗凝药物
- 手术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
- 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快速行走以预防血栓形成
休克
患者在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例如血压下降,心跳过缓或呼吸急促。
解决方案:
- 及时处理低血压和缺氧
- 给予液体来维持血容量
- 吸氧来纠正低氧血症
反应性出血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应性出血。
这种情况发生时,手术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局部压痛、突然疼痛加剧等现象。
解决方案:
- 及时进行伤口处置
- 合理使用抗生素
感染
如果穿刺部位在手术后过于湿润或没有完全关闭,患者可能会感染。
解决方案:
- 保护穿刺部位,防止感染
- 及时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 当发现穿刺部位感染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虽然介入性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但是多数病例都是安全的。
为了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建议在术前详细了解风险和利益。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心脏压塞1例的急救护理
者 的 长 期 预 后 j但 C ( 入 治 疗 后 再 狭 窄 率 , T )介
高 , 作不 慎 可 发 生 冠 状 动脉 穿孑 致 急 性 心 脏 压 操 L
塞 ,如不 及时救 治 可危 及患者 生命 ] 0 9年 1 。2 0
月 , 院心 内科成 功抢 救 1例 C ( 介 入治 疗后 迟 本 T)
C TO, 以改善 缺 血 、 解 心绞 痛 、 善心 功 能 、 可 缓 改 减 少 心肌 梗死 后 猝 开 通 T( 还 可以提供 侧 支循 )
行冠状 动脉 造影 , 示左 室 后 支 有造 影 剂 渗 漏 , 显 立
环, 保护 其 他 血 管 , 少 H后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减
冠 状 动脉 慢 性 闭塞 病 变 (ho i ttl cl— crnc oa ocu
s nC i , TO) 指 冠 状 动 脉 10 闭塞 且 闭塞 时 间 o 是 0 在 l ~ 3 5 O d以 上 f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 ec tn o s c rn r nev nin P I p rua e u oo ay itre t , C )开 通 o
护理与康复 2 1 0 0年 1 2月第 9 卷第 l 2期
・
个 案护理 ・
冠 状 动 脉 慢 性 完 全 闭塞 病 变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后 并 发 心 脏 压 塞 1例 的 急 救 护 理
薛 小慧
( 浙江大 学 医学 院附属邵 逸夫 医 院 , 江杭 州 浙
关 键词 : 状 动 脉 ; 塞 ; 皮 状 动 脉介 入 治疗 ; 脏 压 塞 ; 救 护 王 冠 闭 经 心 急 翟
P A)术毕 心影 正常 , T , 心脏 超声 检 查显 示无 心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过带来障碍。 2 CTO病变扩张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CTO病变远端的心肌得不到充足
的血供,即使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也相当于存在90% 的狭窄,仅能维持心肌静息时所需。因而,患者在活 动时可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在侧 支循环不充分的冠脉,易发生左室重构、室壁瘤和缺 血性心肌病等改变。已经证实,成功开通CTO具有 以下重要的临床意义:1)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 耐量和改善生活质量。Ber妒r等…报道,CTO成功 再通患者6个月约89%心绞痛症状缓解。2)改善 左室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防止心室重 构。在心绞痛和诱导性心肌缺血患者中CTO成功 扩张可使LVEF由62%增加到67%(P<O.001)[2I。 在有心梗史且侧支循环丰富的患者中,左室功能可 由46.5%增加到49.7%(P<O.05)。在无心梗史的 患者中心室功能的提高则更为显著(59.5%一67. 3%,P<O.001)。CTO重新开通且术后6个月仍保 持开通者,LVEF可从术前的55%增加到62%。左室 舒张末压保持不变,有心梗史者未见室壁瘤形成,左 室未见扩大。3)改善无症状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和 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报道旧】,对354例CTO患者随 访5年,CTo成功开通者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冠状 动脉搭桥(CABG)等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显著高于 未开通者(P<0.05),发生心源性猝死及再次冠脉 介入治疗的比例减少,但没有统计学差异,需要进行 CABG的患者减少了40%(P<O.0001)。
l CTO的定义、分类及病理 目前,CTO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有学者主张将 闭塞时间>1个月定义为慢性闭塞,后者又可分为 早期慢性闭塞(闭塞时间为l一3个月)和晚期慢性 闭塞(闭塞时间为>3个月)。还可以根据r11MI血 流将CTO分为完全闭塞(o级)和功能性闭塞(1 级)。CTO病变管腔内由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和血 栓构成,每种成份所占的比例取决于闭塞的时间和 机制。以血栓成份为主者见于斑块破裂造成的急性 闭塞后;而以粥样斑块成份为主者见于慢性进行性 狭窄所致的闭塞。CTO病变可以有通过病变的微通 道,而且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存在新生微通道的可 能性会增加。这些微通道可以增加指引导丝通过的 机率,但当通道连至血管外膜的时候也会给导丝通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
技术要求高
介入治疗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 平和经验,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的 技术要求较高。
适用范围有限
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CTO病变患 者,对于某些特定类型或病情较为严 重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05
介入治疗案例分享
案例一:药物治疗成功案例
总结词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早期、较轻的 CTO病变。
存期。
对未来的展望
1 2 3
创新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 创新技术应用于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 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满意度。
跨学科合作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整体治疗 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手术治疗成功案例
总结词
对于严重的、药物无法控制的CTO病变,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详细描述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病灶切除、关节置换、肌腱修复等,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和位置。手术治疗通常能够有效地减 轻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术后并发症等,因 此需要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CTO病变的成因
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 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脂质沉 积在损伤部位,形成斑块,使血
管狭窄或闭塞。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可导致血管完 全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
血管痉挛
某些情况下,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可 能导致心肌缺血和梗死。
CTO病变的症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10 ・ 78
解放军 护理 杂 志 21 00年 1 月 第 2 卷 第 lB期 1 7 i
N r J hnP Noe e 0 0V 1 7N .l us i I C A, vmbr 1, o. , o 1B 2 2
专科 护 理
冠状动脉 慢 完全闭塞病变介人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Fe r r 01 8 4 CTo a int on i me o o r n o r phy( b ua y 2 0。 2 p te s c fr d by c r na y a gi g a CAG) r c i e e e v d PCI。 ou i e t e t r tn r a — me ta ur i . e p te t n nd n sng Th a i n s’c i ia a a a r a me t a r i g pr c du e r um ma ie e — ln c ld t nd t e t n nd nu s n o e r s we e s rz d r t r s c i l t e e tv n l s son t n i e c fc m p i a i ns a d pr v n i e a r i g s r t — o pe tvey wih a s lc i e a a y i he i c d n e o o lc to n e e tv nd nu sn t a e gis e .Re u t Oft e 82 te t CTO e i ns we e t e t d by 8 5 a u c s f e i g we e a h e e s ls h 4 pa i n s, l so r r a e 7 nd s c e s ulop n n r c i v d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治疗策略进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治疗策略进展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被定义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致前向血流完全阻断,病程超过3个月(常根据病史、临床或既往造影结果判断);而根据冠脉血流TIMI分级又可分为“真性完全性闭塞”和“功能性闭塞”(TIMI血流0级和1级)。
尽管介入治疗器械、技术和术者的不断更新进步,CTO病变仍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
1.CTO患者特点及流行病学与非CTO冠心病相比,CTO患者往往年龄更大,更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疾病及心梗病史。
未诊断或治疗的急性血栓事件常是CTO病变发展的起始,大约?患者心电图相应供血区域存在病理性Q波。
然而大多数(60%)CTO患者,闭塞为管腔狭窄病变慢性进展所致,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侧支循环,为闭塞血管远端缺血心肌提供血流供应,减少了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
此外,PCI/CABG术后,支架内及桥血管病变,也可表现为CTO。
近1/4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的CTO 患者,对中重度缺血耐受性良好,症状亦往往发生较晚,更多的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减低、疲乏无力、心悸等,而非典型的心绞痛。
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16%-52%存在CTO病变;STEMI 患者中约10%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IRA)的CTO;既往有CABG手术史的患者,CTO的比例更是高达54%-89%。
然而,美国国家心血管病PCI注册中心(NCDR CathPCI registry)2015年的报告显示,CTO人群中仅有12.4%患者行PCI,CTO PCI仅占稳定型冠心病PCI总量的3.8%。
加拿大单中心注册数据显示:CTO患者中仅9%接受了PCI,而34%和57%的患者分别接受了CABG和单纯药物治疗。
2.CTO患者预后不良。
大量研究证明合并CTO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CTO是ACS包括STEMI、NSTEMI患者及稳定性冠心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
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
方法74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PCI),观察其临床治疗措施及其效果。
结果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有92支CTO病变血管,CTO闭塞段为刀切状的有29支(31.52%),由桥状侧支循环形成的CTO血管32支(34.78%),病变处或病变近端弯曲>45°的有36支(39.13%)、钙化16支(17.39%),CTO病变>15mm的有53支(57.61%),CTO位于血管远端的有22支(23.91%),在血管开口处的有43支(46.74%)。
本次研究的CTO病变患者的PCI成功率为63例(85.14%),术中出现心包填塞的1例(1.35%),出现冠状动脉穿孔或C-F型冠状动脉夹层的有5例(6.76%);术后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1例(1.35%),无死亡病例。
结论CTO介入治疗较为安全,可行性高,值得医学界的深入研究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其狭窄程度达到或几乎达到100%,病程一般≥3个月。
临床上判断血管闭塞时间是根据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心绞痛、胸痛突然加重的时间和灌装动脉造影结果等[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解剖及病理特点较为特殊,所以治疗有一定困难。
但随着近年来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CTO的治疗上有一定突破,PCI能有效提高治疗CTO的成功率,为CTO患者带来希望[2]。
本文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介入治疗CTO病变的策略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11例,年龄37~78岁,33例(44.59%)有吸烟史,31例(41.89%)有心肌梗死史,37例(50.00%)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有16例(21.62%),合并高血压的有41例(55.41%);另有表现为胸痛的32例,胸闷17例,胸痛伴胸闷8例,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等疾病或出血性疾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236例临床分析
连, 打通四室中孔 , 恢复脑脊液循环 的通 畅性。操作 时应在
显微镜下 , 锐性分 离 , 免牵 拉损伤 。应 保护 好重 要结构 , 避 如脑 干和小脑 的血管等 。避 免血性液 流入 蛛网膜下腔。 3 5 术 后注意事项 : . 硬膜 蛛 网膜开 放 总有 C F漏 和脑 膜 S 炎的危险 , 假性脑膜膨 出更加见于这些病例 , 为能减少早 期 缝合后硬膜裂开 , 建议患者 在术后 3个月 内避免 负重 和用
神经外科杂志 ,0 2 1 ( )5 . 2 0 +8 1 :4
( 稿 日期 :0 70 . 5) 收 2 0 .62
作者 简介 : 张灏 , 1 7 男,9 6年 l 1月生 , 助教 , 山西职 工 医学
院 .3 0 2 0 0 1
冠 状 动脉 慢 性 完全 闭塞 病 变 的介 入 治疗 2 6例临 床 分析 3
得 同样好 的效果 , 骨窗直径可小到 2 Ⅱ, oez 等将这 ~3c1L rne
种方法称为“ 守的后颅 窝减压” 保 。彻底解除枕大孔 区压迫 因索 , 恢复 此处 C F循 环通 畅是衡量减 压是否彻 底的唯一 S
指标 , 而盲 目追求 大范围或小范围减压都是不可取的方法 。
P R能进行颅底 结构 整形 , F 处理 环 枕畸 形 , 扩大 后颅 窝容积 , 改善脑脊液 循环 , 解除 后颅窝 畸形状态 , 根本上 从
试 验 ( MI0级 , 流 且 闭 塞 时 间 ≥ 3个 月 的 病 变 。 与 非 TI ) 血
闭塞病变 相比 , T C O病变 的介 入治疗 成 功率 低 , 用器 械 使
多, 手术操作时间长 , 医生 和患者 接受 的放 射线 剂量 大 , 术 后再 闭塞 和再 狭窄发生 率高 , 成为介 入治疗 的难点 。本文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影响因素探讨
近端呈 鼠尾状 ( 0 0 6 。结论 : T P= . 2 ) C O介 入治疗操作成功率除与术者 经验和新型介 入器材应用 有关外 , 与病 变特点 密切相关 , 而与临床特点关系较小 。在病变特点 中 , 桥侧支缺 如 、 变闭塞 持续 时间 ≤3个 月 、 病 功能性 闭塞 、 变近端 病 呈 鼠尾状是 C O行 P I T C 操作成功 的预测 因素。 [ 关键词 ] 慢性完全 闭塞性病 变 ; 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 ;预测因素 [ 中图分类号 ] 1 4 . 1 22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7 8 (0 7 0 0 5 0 6 1 7 3 20 )2— 18— 3
[ bt c] O j t e T vsgth f etlat s f e u nnu r a t vno ( C)t A s at r be i : o ne i e n un a f o r t eos o nr i e etn P I o cv i ta t i l i c r o pe a c o yn r i
o re so .n rc d r f c c e c r e . h i r lt n h p e ee mi e y lg s c s p i ft g t e in a d p o e u e e a y w r r o d d 1 e r ai s i sw r d t r n d b i i t w s a l s i e e e o e o t e e e r s in a l ss a r itf co o u c sf rc d r e e se e .Re u t : r g e so ay i . d p d c a tr n s c e s lp o e u e w r iv d n n e s u sl s e t tl a e a h e e oa s c i v ・ c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是指血管完全闭塞,正向TIMI 血流0 级且闭塞时间超过3 个月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存在同侧侧支血管,尽管闭塞远端血管TIMI 血流>0 级,仍视为CTO病变。
CTO病变在冠脉造影中可达16.1%~20%。
CTO 病变成功行血运重建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避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可改善临床预后。
然而,相较于其他病变,CTO病变的手术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术前评估:是否对CTO病变行PCI治疗,需要权衡开通后的获益与潜在的短期、长期风险。
短期风险包括紧急搭桥、冠脉穿孔、围术期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血管入路相关并发症和卒中等。
长期风险包括支架内再狭窄、支架血栓、射线暴露时间过长导致的皮肤损伤等。
只有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有开通CTO的必要。
CTO评分系统众多,包括J-CTO评分等,这些评分有助于帮助术者判断是否需行PCI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这对于缺乏足够经验的术者更加重要。
在对CTO行PCI治疗前,对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详细的评估是基础。
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内容,包括CTO病变近端纤维帽形态、是否存在较大分支血管,CTO病变体部有无钙化、迂曲、闭塞段长度,CTO 病变远端纤维帽形态、闭塞远端是否存在较大分支血管或闭塞远端是否终止于分叉病变处、闭塞段以远血管是否存在弥漫性病变等。
在对侧支血管进行评估时,需确定侧支血管的来源、管腔直径、迂曲程度、侧支血管与供/受体血管角度,以及侧支血管汇入受体血管后与闭塞远端的距离等。
必要时完善冠状动脉CT等检查,明确闭塞血管形态、存活心肌状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态和器官功能,避免顾此失彼,发生“救心伤肾”等并发症。
在充分评估CTO开通的获益与风险,详细阅读冠脉造影后,便可制定手术策略。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是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变。
CTO目前仍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 ntion,PCI)最富挑战性的病变。
尽管近年来在CTO病理生理基础、专用器械和PCI手术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成功率低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PCI方法成功率在50-70%左右[1]。
既往如激光导丝、射频导丝、超声振动系统、钝性小撕裂等方法可提高未成功病变的50%成功率。
总成功率可提高至60-80%。
但这些装置虽然带来成功率,但也可以增加例如穿孔等并发症等。
临床很难如此高的并发症,故没有广泛应用。
2005年日本医生开创的逆向介入治疗CTO技术,明显提高了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从以往的70%左右上升为2006年的90%以上。
逆向介入治疗技术成为目前最有希望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技术之一。
概念逆向PCI是指通过对侧或同侧侧支循环血管所形成的交通血管,或经过外科搭桥术后的桥血管,进入闭塞病变远端,进行犯罪病变的介入治疗。
按照日本医生Saito[2]的总结,包括以下6种技术:1 对吻导丝技术:如果CTO病变相对较软,逆行导丝相对容易进入病变的近端。
如果逆行导丝进入CTO纤维帽近端附近,前向导丝可以以此为目标,最后双向导丝相互汇合。
2 仅作为标志技术:即使前向导丝可以汇合,前向导丝将逆向导丝可作为标志,继续沿该标志进入血管远端。
这样可以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3 控制性前向和逆向内膜下寻路技术(CART)或反向CART技术:前向和逆向导丝均进入内膜下的情况下,反向送入球囊,在病变的内膜下扩张,制造一个空间,使顺向的导丝通过制造的空间进入血管远端,日本医生Katoh是应用这种方法的先驱,他命名这种方法为C ART技术(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CART)。
CTO病变行PCI后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分析
CTO病变行PCI后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分析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简称CAD)是一种使冠状动脉血流受限的疾病,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以恢复正常血流。
尽管PCI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也要注意其获益与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看CTO(Chronic Total Occlusion,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PCI后患者可能获益的方面。
首先是症状改善。
CTO是指血管完全闭塞超过3个月,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通过PCI成功恢复血流,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生存率的提高。
CTO病变行PCI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心衰和猝死的发生率。
病变血管的再通可以有效保护心肌,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PCI治疗CTO病变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进行PCI的患者。
此外,对于CTO病变行PCI后患者来说,还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是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PCI是一种介入性手术,可能带来血管穿孔、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在CTO病变治疗中更为常见。
此外,PCI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其次是再狭窄的风险。
尽管PCI可以恢复血管通畅,但CTO病变的再狭窄风险相对较高。
研究显示,CTO病变行PCI后,1年再狭窄的发生率约为10-20%。
再狭窄可能需要再次进行PCI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简称CABG)。
最后是血运重建的局限性。
有些CTO病变由于管腔过于狭窄,无法通过PCI达到足够的血流恢复。
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选择,如CABG等。
综上所述,CTO病变行PCI后患者可以获益于症状改善和生存率提高,但也要面对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再狭窄的风险以及血运重建的局限性。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护理。
方法:以100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CTO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重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介入治疗开始至结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开始至结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重点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护理措施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治疗方式之一,围绕其的护理措施一直备受护理人士关注。
本研究以100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CTO患者为具体对象,分析冠状动CTO介入治疗的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于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
经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础材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准备相关物品及药品、调试手术器械、建立静脉通道、健康宣教等[1]。
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重点护理,具体措施为:1.2.1心理护理在整个围术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都将因环境、生理、现实需求等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施以相应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温柔平和的语气向患者讲述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CTO的相关医疗知识及成功案例,以缓解患者因迷惘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并建立其面对疾病及手术的信心。
卫生部心脏介入培训学习辅导手册综合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项目《冠脉介入治疗基础培训教程》学习辅导手册1.2导管室人员1.请描述导管室的人员的配置以及分工2. 请描述导管室的工作流程3.每台手术的基本要求有哪些?需要的设备有哪些?消毒、隔离等如何操作?4.手术包如何准备?5. 急诊患者的救治流程1.3导管室1.介入手术室需要配备哪些设备或设施?它们的作用?2.冠脉造影手术需要使用哪些器械和设备?3.冠脉介入手术需要使用哪些器械和设备?4.导管室如何进行射线防护?医师、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如何进行放射性安全防护?5.请描述X光机?6.造影图像和电影如何拍摄和截选?7.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需要监测哪些生命指征?如何操作?8.左室造影的相关器械及设备的使用?如何操作?9.导管室器械的物流程序、储存及管理制度?10.每日、周、月、季度、年的患者信息、器械消耗的记录与管理?2.3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2.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3.狭窄判断方法有几种?4.狭窄程度如何分级?(六级)5.判断狭窄应该在造影片动态下、还是静态下判断?为什么?6.冠脉狭窄和形态特征主要有哪些?7.简述冠状动脉的解剖,请画图分析。
8.常规的造影投照体位有哪些?如何操作?3.31. 冠脉造影术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那些内容?2. 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3. 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4. 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进行预防?5. 请问左冠脉造影和右冠脉造影导管的特点有何不同?6. 右冠脉造影导管的操作有何特点?7. 请问与冠脉造影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去预防?8. 冠脉造影报告的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31. 采用三联三通板进行造影剂注射是应当注意什么问题?2. 在完成冠脉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检测的项目都有什么?如何进行合理的检测?3. 请问常用的对比剂包括哪几种?如何区分它们的不同?4. 何为对比剂肾病?其易患因素包括那些?如何预防其发生?5. 操作“猪尾”导管进行左室造影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评价室壁运动的情况?6. 冠脉侧支血环的解剖分布有那些主要特点?请叙述单一冠脉闭塞其侧支循环的来源途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7-03-17T14:22:06.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范超[导读] 行介入治疗的CTO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二十八病房 100000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57%,对照组患者为28.57%,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
结论:行介入治疗的CTO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CTO;介入治疗;护理干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CTO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是急性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病程在1个月以上,在治疗上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情况,提高缺血区心肌的收缩储备力,从而有效增强左心室的收缩功能[1]。
但是CTO的介入治疗难度较大,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我院对35例CTO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选出7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
观察组中患者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在53-67岁,平均(60.3±2.1)岁,病程为6-26个月,平均(13.8±3.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 年 来 , 于 医疗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 性 完 全 闭 塞 冠 状 动 由 慢 脉 病 变 P I 中 的 各 种 并 发 症 也 均 得 到 了 有 效 解 决 1 。笔 C 术 1 ] 者 研究分析 了 5 O例 应 用 P I 进 行 治 疗 C O 而 发 生 并 发 症 C术 T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其 术 中 、 后 并 发 症 情 况及 处 理 措施 进 行 对 术 探讨 , 具体报道如下 。 现
分 级 为 0级 者 即可 诊 断 为 C TO。 13 治疗方法 .
1。
5 O例 患 者 均 在 局 麻 下 行 P I 进 行 治 疗 。 C术
14 并 发 症 情 况 5 . O例 患 者 术 中 、 后 并 发 症 情 况 详 见 表 术
表 1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并 发 症 冠 状 动 脉 穿孔
术 , 有必 要则 可 选 择 分支 支 架 术 , 径 小 于 2mm, 无 明显 若 直 且
缺 血 表 现 的小 分 支 闭 塞 可 不 给 予 处 理 。 1 5 4 支 架 内急 性 或 亚 急 性 血 栓 形 成 及 时 实 施 P I 进 .. C术 行治疗 , 如果 P I 果 不 理 想 , 放 置 支架 予 以 治疗 。 C效 可 1 5 5 心 包 填 塞 的处 理 .. 冠 状 动 脉 穿 孑 后 一 旦 出现 低 血 压 , L 补 充 胶 体 或 晶 体 液 体 血 压 仍 不 能 维 持 时 应 立 即 行 心 包 穿 刺 术 。可 使 用 专 用 猪 尾 导 管 或 深 静 脉 留 置 导 管 。 如 果 出 血 量
心绞痛者 4 O例 , 症 状 心 肌 缺 血 者 1 无 0例 。
方法 , 带膜支架 、 如 自体 血 管 移植 物覆 盖支 架 、 塞 疗 法 等 。 栓
15 2 冠 状 动 脉 夹 层 的 处 理 .. 单 纯 的 血 管 内 膜 撕 裂 , 先 予 可 以 观 察 5 1 n 患 者 若 无 临 床 症 状 , 脉 血 流 无 异 常 , ~ 0 mi, 冠 可选 择保 守 治疗 ; C型 以上 的 内 膜 撕 裂 可 置 人 冠 状 动 脉 支 架 以覆 盖 内膜 撕 裂 片 , 定 血 管 稳 防 长 膜 撕 裂 者 , 一 个 支 架 无 法 覆 盖 或 难 以 通 过 近 端 血 管 时 , 先 若 可 在 撕 裂 的远 端 置 入 支 架 , 后 再 置 人 近 端 支 架 , 夹 层 完 全 封 然 使 闭 。对 于 无 法 植 人 支 架 ( 括 导 引 钢 丝 不 能进 入 真 腔 、 囊 支 包 球 架 不 能 推 送 至 病 变 处 ) 伴 发 血 流 动 力 学 不 稳 定 者 可 选 择 紧 急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1 5 3 边 支 闭塞 的处 理 较 大 边 支 闭 塞 实 施 对 吻 球 囊 扩 张 ..
1 2 诊 断标 准 .
冠 状 动 脉 闭 塞 时 间 达 到 3个 月 以上 、 冠 状 经
动 脉 造 影 检 查 显 示 血 管狭 窄 程 度 为 1 0 的 病 变 、 I 血 流 0 T MI
及 相 应 有 效 处 理 措 施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5 例 行 P I 入 治 疗 后 出现 并发 症 情 况 的 C 0 患者 临 床 资 O C介 T
料, 纳、 归 总结 慢 性 完 全 闭 塞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术 术 中和 术 后 并 发 症 及 其 处 理 措 施 。 结 果 5 O例 患者 均 好 转 出 院 , 1例 死 亡 和 加 重病 例 。结 论 积 极 处 理 慢 性 完 全 闭塞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P I 中 、 后 的 并 发 无 C 术 术 症 , 降 低 患 者 死 亡率 , 善 预 后 。 可 改
1 1 一 般 资 料 5 . o例 研 究 对 象 均 为 本 院 2 1 0 0年 1月 ~
21 0 2年 1月 期 间 收 治 的 冠 状 动 脉 慢 性 完 全 闭 塞 行 P I 而 C术
发 生 各 种 并 发症 的 患 者 , 龄 范 围 为 3 ~ 8 年 8 1岁 , 均 年 龄 为 平 6 . 岁 , 性 3 例 , 性 1 例 ; 中 , 发 有 糖 尿 病 者 3例 , 21 男 1 女 9 其 伴 高血压者 2 5例 , 心律 失 常 者 4例 , 脂 异 常 者 2 血 4例 ; 现 为 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5 并 发 症 的 处 理 .
15 1 冠状 动 脉 穿 孔 的 处 理 ..
I 穿 孔 者 可 不 予 以处 理 , 型 密
切 观 察 血 流 动 力 学 情 况 便 可 。 Ⅱ型 穿 孔 者 当迅 速 使 用 球 囊 送 至 穿 孔 部 位 , 2 6am 压 力 持 续 扩 张 以 封 堵 破 口 , 据 病 以 ~ t 根 人 的 耐 受 情 况 决 定 扩 张 时 间 1  ̄ 3 n 0 0mi。若 病 人 不 能 耐 受 可 放 松 球 囊 1mi 再 予 以扩 张 , 到 造 影 确 定 穿孔 已无 渗 漏 。 n后 直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权 衡利 弊, 定 是否应用 鱼精蛋 白。 Ⅲ 决 型 穿 孔 当 先 采 用 持 续 扩 张球 囊 法 以 止 血 , 时 采 取 相 应 处 理 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1 0 2年第 3 第 1 3卷 9期
慢 性 完 全 闭塞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介 入 治疗 的并 发症
及 其 处 理 措 施
陈 进 业 刘 发 俊 沈 桂 东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慢 性 完全 闭塞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 T 行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 C ) 并 发 症 C O) P 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