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我国民俗事象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对我国民俗事象的影响
摘要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民俗事象地理环境
The Infuence Of Chinese Folk Custom From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bastract: Chinese folk customs, which come from people’s summation of procuc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 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custom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concerne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custom while the spread and diffusion of folk custom’s are restricted by the grographical envireonment. A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demonstrated by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folk customs, folk customs reflect how people are adapted to the local geographic envireonment and how beings harmorize themselves with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 folk custom geographical enviroment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当前在世界旅游热潮中,民俗旅游的前景广阔,我国的民俗旅游更是大有可为。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地域、民族都有自己禀异的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

这对追求文化差异的外地人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而且中国的儒释道并举的传统文化在东南亚也影响深远,这对追求文化认同及寻求文化归属感的儒家文化圈内旅游者及海外华人都有较强的吸引力,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作为民俗旅游基础的民俗文化,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发现地理环境,特别是地理环境的区域地理分异,对于民俗事象的区域特征、地域分异等方面更产生重要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都对民俗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不同区域内主导因素和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因而本文着眼于地理环境,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形成、发展、演变和传播过程的影响。

2 民俗的含义
2.1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是最贴近人民大众的那部分文化,也是最生动活泼的那部分文化。

正如《中国民俗文化大观》的序言《浩瀚的大海—史之诗篇》中说:“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而产生、传播的,它是千百年来人们相沿成习,精神趋同的文化意识综合表现。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民俗表现在人类行为与信仰上,蕴含着人类世代的生活经验,闪耀着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美好愿望”。

我国民俗学界将民俗分为五部分:
①生产习俗,包括渔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等方面的习俗;
②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医、用、语言、产育、婚姻、丧葬、寿诞、礼仪、节日等方面的习俗;
③文化习俗,包括民间的口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游艺、竞技等方面的习俗;
④组织制度,包括村落、家族、社团的组织和制度、姓氏的习俗;
⑤信仰和迷信,包括图腾崇拜、神灵信仰、诅咒、禁忌、预兆和占卜等方面的习俗
2.2民俗的特征
中国民俗地理研究可以丰富中国民俗学的内容。

民俗有五个主要特征: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变异性。

要深刻剖析民俗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就要跨入民俗地理领域。

我国民俗中有不少“怪”,例如:东北十大怪,关中十大怪,云南十八怪。

这些“怪”都是地域性较强的民俗,在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眼中,视作怪事。

剖析这些“怪”与环境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因果规律,就成了必然性了,“怪”就不怪了。

3 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3.1 地理环境是传统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传统民俗形成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光、热、水、气、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等多种因素对于众多民俗事象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可以表现在民俗形成的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在民俗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同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也是导致民俗区域性特征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寒冷地区气候是民俗的基础,东北十大怪都与寒冬有关。

在寒冷地区,人类首先要想方设法避寒取暖,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以抵抗严寒为准则。

东北是我国典型的寒冬地区。

东北民俗中的十大怪大都受气候制约。

住的方面,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窗外,穿的方面,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都是为了防寒。

烧炕是东北抗寒的主要措施,烟道穿过全屋,到山墙根引出,可以充分利用热能。

室内外温差大,室外温度低,纸糊在窗外,处在永冻状态,不会破损。

如果糊在窗内,室内暖气把冰霜融化,纸很容易受损。

东北毡帽四边有长舌,随时可以翻下来防风取暖。

用山羊皮做的皮袄反穿时,粗直的羊毛朝外比较舒服。

酸菜是东北人民冬半年的当家菜。

没有充裕的当家菜,漫长的冬半年日子不好过。

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反映东北农闲时间长,为了农闲消遣,女士也养成抽烟的习惯。

随着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姑娘叼烟袋的习俗也渐渐淡去了。

高原上地貌对民俗的影响增加。

地貌对民俗的主要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类。

直接影响通过坡度、海拔、岩性对民俗产生作用。

间接影响通过高原山地的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通过山区交通不便对民俗产生折射作用。

以云南高原为例,在云南十八怪中,地貌的烙印最深。

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石头长到云天外,都与地貌有关火车爬坡性能不如汽车。

爬坡时,为了降低坡度,铁路要延伸线路距离。

加上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修建的是窄轨铁路,使用的是小型机车,更显得缓慢。

山道崎岖,山区饲养条件差。

滇马小巧,既能适应当地饲养条件,又可攀登崎岖的羊肠小道,深得群众欢迎。

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岩溶地貌的奇观。

以路南石林为代表,“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屏风隔扇,有的如高墙垣立”。

热带岩溶,无山不洞,
无洞不奇。

洞内钟乳、石笋,琳琅满目,神奇莫测。

严格地说,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自然景观,不是典型的民俗。

然而,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在石林间、仙洞前“阿细跳月”,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宛转盘旋,翩翩起舞,就是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关中十大怪多半是饮食风俗。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间接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作物类别影响食物特色。

二是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潮湿地区人们喜欢用辛辣祛湿,形成明显的辛辣食品带便是一例。

关中十大怪中面条似腰带,锅盔似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既有面食的基础又反映西北人民豪放的性格,简朴的生活,折射出西北大地雄浑粗犷的自然景色。

3.2 传统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传统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是它的两个主要特征。

在时间上的传承性实际上就是民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空间上的传播性就是民俗的传播与扩散,这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可能形成新的民俗分布区或产生新的民俗。

就民俗传播与扩散的方式来讲,主要有两种:①因为大量人口的迁徙造成的传播。

②因为采借方式使某一民俗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

这里我们对妈祖文化传播、发展来进行说明。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及其妈祖文化,自诞生至今已千余年了,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蕴含丰富。

妈祖文化形成初期,其传播范围只限于莆田、泉州及其附近地区,到南宋,传播到福建沿海、浙江、上海和广东及海外地区,元代向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传播。

明清又向海外广泛传播。

到今天,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北起丹东、沈阳,经天津、烟台到上海、杭州、福州、广州、海南和港澳台等地都建有妈祖庙,甚至内地江西景德镇、贵州镇远、安徽天长县、内蒙古通辽和北京等地也建有妈祖庙。

妈祖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海上交通、贸易与漕运是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北宋年间,由于战争使对外陆上贸易的通路——“丝绸之路”被隔断,内外贸易往来转移到东南沿海,这便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是当时的大港口和海上交通枢纽。

元朝,由于政治中心北移到大都(今北京),加强了南北经济的往来,尤其是供朝廷漕粮,进一步发展了海运,当时由太仓、刘家港(今上海)到达直沽寨(今天津),是海运漕粮的重要航线。

元泰定三年(1326年)在天津的海河三叉河口建立海神庙——天后宫,这是妈祖文化从南方传播到北方的历史见证。

航海是关系重大财产和众多生命安危的大事。

在海难难免发生的情况下,人们心中能拯救海上危难,保佑航海平安的海神妈祖自然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保护神。

他们走到哪里,妈祖就到哪里,妈祖文化就传播到哪里。

②人口的迁移把妈祖文化带到海外。

人口迁移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

唐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种种原因,兴化(今莆田)不断有人外迁,尤其是九牧林氏大家族的人。

据台湾《林氏大宗谱》记载,莆田九牧林氏族人,自唐中叶即开始向广东、闽南、浙江等地发展。

明清以来,从福建移居台湾、日本和东南亚的人则不胜枚举。

这是妈祖文化早期在这一带传播的原因之一。

移民在离开家乡时,要祈祷妈祖保佑一路平安,随身携带妈祖像或妈祖神符,当顺利到达移居地时,由于人生地不熟,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这种环境下,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凝聚力便强烈地表现出来。

患难与共,团结互助,共同信奉的妈祖成为维系广大海外移民感情的精神纽带,他们所到之处建起妈祖庙,搞祭祀和联谊活动等,妈祖文化随即传播开来。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记载的文明古国,反映在民族心理就表现为对祖国灿烂文化和乡土的深厚情怀与无限眷恋。

来自故土的妈祖信仰就是海外移民缅怀祖先故土,眷恋中华的精神慰藉,这也是妈祖文化世世代代传播下去的重要原因。

③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在我国航海史上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

在三十余年的时间内,郑和率领着巨大的航队七次下西洋,历尽惊涛骇浪,
飓风袭击和海寇截劫。

每当遇险时,总是祈求妈祖的庇护,在史书和文物资料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郑和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经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再往我国南海诸岛出国访问。

这时期,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妈祖文化以广州为中心向海内外广泛传播。

传统民俗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典范
3.3 传统民俗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典范
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总结了数千年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模式化的习俗,也就是民俗。

观察众多的民俗,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民俗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尽可能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

这一点在生产、居住、服饰、饮食等物质民俗方面的表现特别明显。

农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之一。

我国劳动人民总结了长期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并以民俗的方式传承下来。

形成了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并以民俗的方式传承下来。

一是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二是在农区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与不同的耕作制度。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田为主,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等旱地作物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主要作物以水稻为主。

三是注意地力的保护与恢复。

在农耕生产中采用轮作、施用有机肥、休耕等,牧业生产中采用轮牧等等。

四是以乡规民约的方式规定了若干防止破坏自然环境的禁忌。

事实证明只要是因地制宜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好,否则,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环境的退化。

而在居住民俗中,不同地区屋顶的形态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精神。

在全年温度高而均衡、降雨量大的热带地区,屋顶形态呈尖锐的“△”形,它既有效地减少了受光面积,又使屋内的热量积聚在室内上部,保持了屋内凉爽,同时还有利于迅速排除屋顶水分;而在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屋顶形态则呈较平缓的“△”形或斜长的“一面坡”形,既增加了受光面积,使冬季比较暖和,同时在夏季也比较凉爽,雨季到来时还可以及时排除水分;在干旱地区由于不必要耽心降水的经常性侵蚀,所以屋顶常常是“一”字形,而且复土较厚,四璧墙体十分厚实,窗户也比较小,这样屋内就可以达到冬暖夏凉了(见图2)。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并设双层窗户以利保温,而南方的传统民居则只置一火塘,窗户也多为一层。

服饰民俗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民俗,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民俗。

东北地区,由于冬季严寒而漫长,人们普遍穿棉大衣、皮大衣,戴皮帽,穿皮靴,以毛皮服装为主。

以狩猎为业的鄂伦春人民喜欢以狍皮缝制皮袍,制作皮靴,十分保暖。

在牧区,牧民们为适应放牧的需要和抵御严寒的侵袭,多着防风、抗寒力强的肥大的长袍形服装,如蒙古袍、藏袍等。

在我国华南、西南等地,由于气候湿热,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具有适应湿热气候的特点,男子服装多肥大,女子多着裙装,式样繁多,工艺性强,四季变化不大。

我国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各地区不同的饮食习俗是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气候条件对饮食民俗的区域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食方面,由于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发展农业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与地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不同的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

我国东南半壁完全为季风所控制,雨热同季,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粮食为主食。

西北地区,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基本不受夏季湿润季风的影响,气候干燥以畜牧业为主,牧民以肉食为主食。

副食方面,我国北方由于冬季寒冷,无法在室外种植蔬菜,因此,冬季以大白菜等秋菜为食,有储存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俗,口味咸辣,喜食火锅、砂锅等菜肴。

我国南方地区则气温高,降水充足,四季鲜菜不断,水网密布,因此,人们喜食鱼类和蔬菜,口味较清淡,在种植水田的地区,为
祛除潮湿寒气,有食辣的习俗。

此外,由于气候湿热,食物难以保存,也有腌制“酸食”的习惯。

此外,各地饮酒习俗也不尽相同,如北方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饮白酒,以谷物及其他含有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酿酒,酒精度数一般较高;南方温度较高,人们一般不饮烈性酒,常以糯米等原料酿造甜酒,酒精度数较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俗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生发展过程和特征除了深受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以及自身的心理生理需求影响以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也绝不容忽视。

在漫长的岁月中,民俗事象能流传至下来,总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民俗中所反映的许多生产与生活方式都非常注意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善待自然。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还须不断吸取我国的传统民俗的精华,协调人地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春生,关溪莹. 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高曾伟,陈启跃等.中国民俗地理.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2.
[3] 胡兆量. 中国民俗地理探幽. 经济地理. 1999.
[4]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