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之道(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在今天,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那么,什么是《论语》中阐述的“君子之道”呢?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纵观《论语》,总结孔子关于君子的描述、界定,会发现大概有三个层次的标准:
一内省不疚
《论语.颜渊》: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牛问:“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孔子回答:“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司马牛追问:“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孔子回答:“一个人反省内心的时候没有愧疚,哪里来的担忧、恐惧呢?”
这也就是我们常言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在孔子看来,“内省不疚”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标准。

二知、仁、勇
接着,在《论语.子罕》中,又有对君子之道的进一步阐述。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即: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第一点:智者不惑:“惑”者,“心”上有“或”也,即:内心面临抉择。

如果拥有大智慧,我们就会有判断、有定力,不会被世事纷纭困扰,
第二点:仁者不忧: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惶恐、忧伤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一切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仁厚——因为宽和,所以我们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因为心怀大志,所以我们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第三点:勇者不惧:当困难、挫折压来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我们自然就不会害怕,而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三胸怀天下
《论语.里仁》: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意思是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孔子认为:光做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有宏阔之志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的一份担当,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回望历史,我们能看到诸多名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胸怀天下。

比如杜甫,他在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自己的家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在那般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尽欢颜”!再如范仲淹,即使“处江湖之远”,他依然要求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胸怀天下的君子大志!
“内省不疚,知、仁、勇,胸怀天下”——这是《论语》中对君子之道的阐述,也是古圣先贤教诲我们勤勉不辍、修身济世的朴素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