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
(26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说:“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但王熙凤并未在意,整个荣府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极尽奢华,沉迷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假象中,最后落得个“盛筵必散”的下场。
(2)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布局数千年变化不大。
林黛玉进入贾府时,“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以明清标准,一射之地明确有130步,由此可知《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建筑之密。
(3)面对中秋美景,心怀不同,感触自然也不同。
张孝祥内心悠游自在,感到文字无法传达他所看到的月夜洞庭之景,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只能啧啧赞道“,”;林黛玉则触动身世,倚栏垂泪,开口便是“寒塘渡月影,冷月葬诗魂”,预示着她的不幸命运。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分)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要受了暑。
我虽然挨了打,()不觉疼痛。
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
你不可认真。
”此时虽林黛玉不是嚎啕大哭,然无声之泣越是这等,气噎喉堵,更觉利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犹还就也
B.乃还就并
C.乃仍又也
D.犹仍又并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无声之泣越是这等,噎气堵喉,才觉利害。
B.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
C.此时虽林黛玉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才觉利害。
D.此时虽林黛玉不是嚎啕大哭,然无声之泣越是这等,噎气堵喉,更觉利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分)
红楼女子,一个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它首先是美的。
花团锦簇,,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书中绽放异彩。
然而,没有一个女子是尽善尽美的。
红楼女子的美,绝不集于一身,():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
红楼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项优势,(),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
就像作者在第一回里借石头之口所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而是一群或情或痴的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各有一份善良,各有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个别的、互补的。
“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少有重合,鲜有雷同,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光溢彩宣告样板光怪陆离
B.金碧辉煌宣扬模板斑驳陆离
C.流光溢彩宣扬样板斑驳陆离
D.金碧辉煌宣告模板光怪陆离
5.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下列能补全《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回目的一项是
A.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B.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C.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D.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7.有人推测贾宝玉的大名应为“贾珏”,请你根据如表写出两条他判断的依据。
排行
一二三四性别
女元(原)春迎(应)春探(叹)春惜(息)春
男贾珠(株)贾琏(连)贾
贾环(宦)
()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桦叶述闻》八卷,长白西清撰。
记载宏博,足资考证,惜未刊.行。
有一则云:“《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此曹雪芹书,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
雪芹名霑,汉军也。
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熙间名士,累官通政。
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然竟坎墂半生以死。
宗室懋斋(名敦敏)、敬亭,与雪芹善。
懋斋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敬亭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两诗画出雪芹矣。
”
(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八)语段二:
康熙间,曹练亭①为江宁织造。
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
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
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
”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
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
人以此重.之。
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明我斋②读而羡之。
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③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
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
”“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
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
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见秦淮壁上题云:“一溪烟水露华凝,别院笙歌转玉绳。
为待夜凉新月上,曲栏深处撤银灯。
”“飞盏香含豆蔻梢,冰桃雪藕绿荷包。
榜人能唱湘江浪,画桨临风当板敲。
”“早潮退后晚潮催,潮去潮来日几回?潮去不能将妾去,潮来可肯送郎来?”三首深得《竹枝》风趣。
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之子啸崖所作,名延福。
有才如此,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
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
相隔已百年矣。
(袁枚④《随园诗话》卷二、卷十六)〖备注〗①练亭,应为“楝亭”之误;练,繁体作“練”。
②明我斋,即富察明义,曹雪芹的好友。
③校书,乐伎歌伎。
④袁枚,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称随园先生;生于乾隆四年,卒于嘉庆二年。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惜未刊.行刊:修正
B.残杯冷炙有德.色德:感激
C.人以此重.之重:推崇
D.余答.客之便答:回答
9.下列对语段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小时候过着任性的生活,经历过繁华,后半生却历经坎坷,际遇悲凉。
B.《红楼梦》刚面世时,读者都说作者是曹雪芹,但又大多对曹雪芹不太了解。
C.敬亭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用劝勉的方式表现出曹雪芹的气节。
D.关于曹寅和曹雪芹的关系,西清认为曹雪芹是曹寅的曾孙,袁枚认为两人是父子。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
②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
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
11.围绕《红楼梦》的成书时间、作者和后人评价,你能从材料中推断出哪些信息?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1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这首《红楼梦》中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本诗是“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这一回中的内容
B.第二句化用陶潜《饮酒》中的诗句,意在抒发人物厌倦贾府争斗、归隐田园的愿望。
C.颔联、颈联扣住诗题中的“问”字,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与人物的性格相映衬。
D.尾联以拟人手法开导菊花,突出人物与菊的惺惺相惜,显现出人物更深层的悲哀。
13.托物抒情是本诗的写作特色,下列对人物情感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标傲世的清高
B.知音难觅的寂寞
C.环境摧残的愤慨
D.寄人篱下的自怜
14.《红楼梦》中湘云评价此诗:“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请简要分析颔联发问的角度。
三、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自处方遣药精巧出奇的冷香丸到仅有四色如烟如雾的软烟罗,无论是费尽心机详尽叙述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部《红楼梦》写到的华美精致器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物画卷。
曹雪芹对上层社会的奢靡与风雅信手拈来,著作中随处可见其化用。
《红楼梦》一书,食色性俱全,大场面比比皆是。
但在这等繁奢中,却往往没有对佳肴进行详细描述。
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众人面前是何珍馐不得而知,宵夜之丰盛却通过王熙凤之口一一道来。
贾母夜长饥饿,凤姐提出油腻的鸭子肉粥、温甜的红枣米粥均不合老太太口味,最后的杏仁茶中选时,贾府已现衰颓之势,元春省亲时雍容华贵的万千气象已不复存在,但强弩之末的光彩却仍十分炫目,仅是宵夜就如此面面俱到,不能不感慨贾家惊人的奢侈。
大场面如此,温馨的小场景也少不得彰显贾府的富丽。
黛玉初进贾府,所提到的药品便是人参养荣丸。
人参是贵重药品,也是贾府富贵的象征,与其兴衰密切相关。
彼时的贾府视人参为区区小事,然而七十七回中翻遍全府却找不出二两上等人参,也正预示了贾家的衰败。
除了人参养荣丸外,书中最令世人熟知的另一味药便是薛宝钗吃的冷香丸。
冷香丸遍采春夏秋冬四季的白花之蕊,又须尽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四时的雨露霜雪,还要辅以白糖、蜂蜜,黄柏煎汤方能服下。
这匪夷所思的配方在极尽雅致的同时,更非人力、财力双全不能做到,薛家殷实的家底也被写到了极致。
自第八回宝钗正面出场以来,其人物形象在细节之中日渐丰满。
宝玉初见宝钗之时,宝钗身着“一色半新不旧”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坐在炕上做针线,“看去不觉奢华”。
但在中国古代工艺中,二色金需要以不同成色的黄金打成极薄的金箔,再制成金线,最终才能呈现颜色不同的效果。
不过一件家常旧衣,便已如此贵重,薛家全盛时期的富贵可想而知。
孟晖对曹公此处随手带过并不多提的做法笑言:“曹雪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对这些实在太熟了。
”
另外,作为贵族世家,贾府用器数量之巨大、质量之精良自不必多言,但真正能入得了见多识广的贾家主子法眼的,多数并不在这中间。
阅尽百样纱罗的凤姐也将其认成普通蝉翼纱的软烟罗便是一处,受了老祖宗贾母的一顿教训才长了见识。
贾母教她软烟罗分雨过天晴、
秋香色、松绿、银红四色,既有折枝花样,也有百蝶穿花、流云万蝠花样。
而康雍乾时期,最为流行的纹样之一便是流云百蝠。
相较于清雅富贵的大观园众人,来自乡下的刘姥姥则是尘俗的代表。
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着刘姥姥前往栊翠庵,又将自己的“老君眉”递给她尝。
刘姥姥一口喝干,只说这茶太淡,自己喜欢喝浓茶。
茶水无论优劣,在刘姥姥看来只有冷热浓淡之分,再无其他。
而这也正是她来自乡村生活感官的粗粝感受。
但是,书中的刘姥姥也给了世人一个以粗俗平常的眼光重审豪奢的机会,并创造出了一种错觉。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尽管“秤砣”钟表新奇不已,最终使刘姥姥折服的却是“几十只鸡配它吃不出原味”的家常菜——茄子。
(摘编自曾心仪《从冷香丸到软烟罗——器物之道解读<红楼梦>雅与俗》)材料二:
“晴雯补裘”是《红楼梦》中著名的情节。
宝玉第一眼看时只见“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接着借贾母、王夫人之口强调“就剩下了这一件”“仔细穿,别糟蹋”,突出其独一无二、不可再造;随后,通过外间织补匠人、裁缝绣工都不认得、不敢碰,说明其稀罕难得、人所未见。
总之,多方铺垫,把“雀金裘”这件服饰的华美贵重推到了极致。
偏偏这样一件人间“尤物”,陡然残缺,后襟上烧了指顶大的一个洞眼。
这与其说是宝玉的粗心,不如说是作家的匠心。
再次,雀金裘谁能补、谁肯补成了火烧眉毛的当务之急。
“补裘人”的角色谁属?晴雯成为独一无二的人选,具有“唯一性”。
晴雯的针线女工素为贾母赏识,丫环虽多,只有晴雯会界线织补之法。
偏偏此刻晴雯已卧病数日,脸面烧得飞红,身上热得烫手,鼻塞声重,头痛难忍,加之为坠儿小窃动气受风,病上添病。
尽管如此,她还是挣命咬牙,漏夜赶工,硬撑着把这个细巧活计从拆开里子、钉牢竹弓、刮松破口,到分出经纬、界出地子、一针一线地织补完工,再用小刷剔出绒毛。
真是何等精细,何等工巧,足可乱真。
而此刻晴雯已经力尽神危、颓然倾倒了。
总之,“补裘”犹如一个聚集点,为解宝玉急难,晴雯殚精竭虑、一力承当、肝胆照人。
较之全书中刻画晴雯的“撕扇”“拒抄”“诀别”诸节,“补裘”更有特点,更见精采。
晴雯个性,犹如这件雀金裘一般高贵、闪灼生辉。
可以说,崭新的完好无损的雀金裘固然令人惊艳,自有其审美价值;然而被烧破的、经晴雯织补的雀金裘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因为它对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人物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件服饰,它的文学功能——以物寄情被发挥到了极致。
恐怕只有在《红楼梦》里,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人文风景,即服饰作为文学元素的渗透力和能动性。
类似以服饰写人寄情的,还可以举出“香菱换裙”。
香菱此裙叫做“石榴裙”,是条刚上身的新裙子,在大观园中戏耍时拖在一汪积水里污湿了半扇,十分狼狈,恰被宝玉瞧见。
宝玉固然可惜这新裙子,却更怜惜香菱其人,于是出主意以袭人同样的裙子替换,帮助香菱排忧解难。
在这里,宝玉出于一贯体贴女儿的本性,以尽心服役为乐。
(摘编自吕启祥《江宁云锦映红楼——漫说作为文学元素的红楼服饰》)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参养荣丸的细节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象征;冷香丸的配方令人匪夷所思,写出薛家家底的殷实。
B.虽然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看起来“一色半新不旧”,但二色金的制作工艺显示出贵族生活的奢华。
C.曹雪芹将雀金裘以物寄情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使读者领略到服饰作为文学元素独有的渗透力和能动性。
D.“石榴裙”结撰起情节以及宝玉、香菱和袭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彰显宝玉体贴女儿的形象特征。
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宝玉之口将宝钗的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带过,并不代表此物不值多提,而是显示出作者对贵族生活的熟谙。
B.凤姐将软烟罗误认成蝉翼纱与刘姥姥将钟表误认为作“秤砣”,本质上都显示出人物的粗俗和源自生活的粗粝感受。
C.晴雯作为“补裘人”角色的唯一性,以及雀金裘因晴雯病中之补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均显示了作者巧妙的文学构思。
D.“晴雯撕扇”中扇子这个物件,也和雀金裘一样发挥了用物来写人寄情的作用,多角度刻画出晴雯的人物形象。
17.下列器物中不具有“雀金裘”“石榴裙”写人寄情功能的一项是()
A.祥林嫂拄着的竹竿(《祝福》)
B.老军给林冲的酒葫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华连卡骑的自行车(《装在套子里的人》)
D.村中少年养的“蟹壳青”(《促织》)
18.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写作脉络。
19.有同学想尝试写网络历史小说,请你根据材料一,为该同学的小说中可能涉及的生活器物的选用提三点建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1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儿笑道①:“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
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
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得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
”凤姐儿笑道②:“这话没的叫人恶心。
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罢了。
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
”凤姐儿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
”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
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
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
”平儿出去一会,进来说:“我都问了,没有什么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
”凤姐儿点头。
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
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
’”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
”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
”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夭娇,轻裘宝带,美服华冠。
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
凤姐笑道③:“你只管坐着。
这是我侄儿。
”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的。
”凤姐儿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
”贾蓉听说,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下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
又挨一顿好打呢。
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凤姐笑道④:“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们那里放着那些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才好罢!”贾蓉笑道:“那里如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
”凤姐道:“确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
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了!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⑤:“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因问周瑞家的道:“这姥姥不知可用过饭没有呢?”刘姥姥忙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
”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
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
”
于是过东边房里来。
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方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同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做官,偶然
连了宗的。
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
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儿他们。
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
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二奶奶裁度着就是了。
”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
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抹嘴的道谢。
凤姐笑道⑥:“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
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
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
但如今家里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个亲戚们。
二则外头看着这里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
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的。
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们不嫌少,就暂且拿了去罢。
”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
但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凭的怎么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在傍听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
凤姐听了,笑而不睬⑦,只命平儿:“把昨日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串钱来。
”都送至刘姥姥跟前。
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
若不拿着,可真是怪我了。
这串钱,雇了车子坐罢。
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间的意思。
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
”一面说,一面就站起来了。
(选自《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有删改)
20.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凤姐对刘姥姥说贾府“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显示她对贾府现状的清醒认识。
B.凤姐让周瑞家的去请示太太应如何打发刘姥姥,暗示凤姐在处理家事上缺乏主见。
C.刘姥姥原本不好意思说来意,见凤姐对来借东西的贾蓉的态度,胆子就壮了起来。
D.凤姐、周瑞家的为刘姥姥提供了帮助,表明贾府在对待人情世故上是比较周全的。
21.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周瑞家的两次使眼色提醒刘姥姥,衬托出刘姥姥老实巴交、木讷呆板的乡村老妪形象。
B.选文插入贾蓉求取玻璃炕屏一事,巧妙自然,丰富了凤姐的形象,突出她惯用权术的特点。
C.选文写刘姥姥进府讨钱,情节紧凑,过程曲折,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贾府的富奢和等级森严。
D.选文中凤姐和刘姥姥的话都使用了俗语,既与人物的文化水平相关,也丰富了文章的语言。
22.某导演欲拍摄新版《红楼梦》,凤姐的饰演者对文中七处凤姐“笑”的理解不太有把握,请帮助她揣摩其意蕴。
(三)整本书阅读。
(本题共1小题,6分)
23.(6分)阅读《红楼梦》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的两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