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煤油灯有关的生活回忆故事(共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煤油灯有关的生活回忆故事(共10篇)
篇1:与煤油灯有关的生活回忆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生活中的碎片,都已变得锈迹斑斑模糊不清了。

而有的东西虽经过岁月长河的浸泡,却愈发变得晶莹透亮、熠熠生辉,每次忆起,都有一股暖流涌彻心底。

——这就是珍藏于我记忆深处的一盏煤油灯。

这是一盏老式煤油灯,说不清它有多少年了。

灯底座是用白铁皮焊成的扁圆形盒子,直径十二三公分,高约两公分,盒子里装满了沙子,以增加重量,保持灯的稳固;灯底座的中心部位,立着一棵下粗上细的铁筒,高二十几公分,这就是灯莛;灯莛的顶端连着油瓶座,灯油瓶大肚小嘴,洁净透明,油瓶盖中心透过一根薄铁皮卷成的细筒,用棉线或柔纸捻成的灯芯穿过细筒垂到油瓶里,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

豆粒儿般大小的灯火摇曳着橘黄色的光,温暖了那段苦涩的岁月,也照亮了我匆匆的童年。

我们兄妹四个,因为母亲要照顾小我一岁的妹妹,所以我很小时就由祖母带着。

夏天夜短,吃过晚饭就休息了,基本用不着点灯。

冬天天黑得早,漫漫长夜,大人们总想利用这段时间干些家务活。

祖母先把炕烧热了,扒出一盆火放在炕头。

为了节省灯油,等屋里完全黑透了,才点燃了煤油灯。

煤油灯放在炕沿儿上,灯光里,火盆旁,两个相对的身影,一老一少。

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

祖母捧着一蓬乱麻团,把长一点的麻皮儿从乱麻团中一根一根抽出来,捋顺捋齐(乱麻是生产队废弃的,祖母捋好了送给母亲捻成麻绳纳鞋底用)。

乖顺的我坐在祖母对面,听祖母一边捋麻一边讲那些久远的、温暖或者恐怖的“瞎话”(故事)。

祖母念过私塾,《百家姓》《三字经》都能倒背如流。

每至夜深,为了提神,祖母就会背诵一段,声音极富韵律,特好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拖着长腔的声调在温暖的小屋里飘荡,婉转悠长。

在煤油灯的陪伴下,日复一日,我在懵懂的意识里对这些悠久的、传统的诗文产生了隐隐约约的喜欢。

灯芯烧久了,上面会结成炭块,祖母就摘下头叉轻轻拨一下,灯就恢复了亮度。

为了使灯芯燃烧时产生的油烟降到最少,祖母每次都把灯芯燃烧的部分
调到最短,即使这样,早晨起来一照镜子,鼻孔鼻窝依然积存了黑漆漆的油烟,连油灯上方的纸棚和附近的墙壁都被熏得黢黑。

后来,父亲用铁丝和铁片做了个灯罩,灯罩固定在灯火的上方,才控制住了油烟的肆虐。

煤油灯似乎也懂得情感。

当时生产队经常组织社员在晚间干一些扒麻之类的农活。

我家离生产队近,一些社员扛不住生产队屋里的寒冷,抱着成捆的线麻跑到我家里扒。

祖母从不嫌麻烦,先烧一壶热水,每人倒上一碗,再给会抽烟的人卷一颗旱烟。

大伙身子热乎了,话就多了。

当然少不了让祖母讲上几段“瞎话”。

祖母也不推辞,装上一袋烟点着了,使劲吧嗒两口,便抑扬顿挫,娓娓道来。

每到精彩之处大家听得来劲的时候,祖母却戛然而止,急得大伙抓耳挠腮。

祖母却不着急,慢悠悠地唠起了闲嗑。

等吊足了大伙的胃口,这才伸手拢一把脑后的疙瘩鬏,再装上一袋烟,清了清嗓子,书接上回。

这个时候,煤油灯就愈发显得精神焕发,神采熠熠,柔和明亮的灯光与祖母的热情洋溢相得益彰,小屋里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点灯的煤油,那时候都习惯地称为洋油,是从供销社买来的,祖母从来不让浪费。

虽然家里有两盏灯,没事的时候就只点一盏。

人在外屋的时候,灯就放在外屋,夜里口渴了,到厨房里的水缸舀水喝,就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灭。

有时,风会从窗缝或者墙缝钻进来,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如同踩在薄冰上,谨慎小心。

有好几次我建议祖母,母亲不用的时候,就把母亲屋里的灯放在厨房里,也费不了几滴油。

祖母则微微一笑,说,小孩子不懂,财从细取,聚少成多,过日子,得细水长流。

煤油灯还有一个独特的好处。

夜里闲暇的时候,祖母就教我利用灯光在墙上做影人游戏。

把灯放在离墙较近的位置,在灯前用单手或双手做成猫、狗、兔子等各种小动物,在灯光的反射下照到墙上,形象生动。

祖母还用废纸剪成小人或一些花草树木,投影在墙上,虽然说不上惟妙惟肖,却也为那些乏味的时光增添了不尽的乐趣。

祖母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

她出身大户人家,18岁嫁给祖父。

祖父是当时的国立师范毕业,有一份很好的职业,家里有几十垧土地,日子过得很殷
实。

可是好景不长,伴随着解放的隆隆炮声,土地财产被尽数没收,家境一落千丈。

不久祖父也离开了人世。

当时伯父只有十几岁,小姑不到十岁。

祖母不悲不馁,以娇小的身躯毅然挺起了这个破碎的家。

凭着三寸金莲和一双勤劳的手,将四个子女抚养成人,家境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正是受了祖母的影响,父辈们也诚恳热情,乐于助人,积累了非常好的人缘,所以当时作为富农家庭的我们在多次的_运动中没有受到任何冲击。

后来上学了,煤油灯伴我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段旅程。

灯前看书写作业,祖母特意将灯芯调高一点,以增加亮度。

祖母仍坐在身旁,手不识闲忙着家务。

很多时候当我写不下去望着跳跃的灯火发呆时,祖母就会开导鼓励。

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送儿上学堂,黄金有价书无价,学问要比黄金强。

时至今日,祖母亲切的话语仍然在耳畔回响。

风卷流年,如今那盏煤油灯早已不在了,祖母也离开了我们二十多个春秋。

而祖母的形象恰似一盏明灯,她刚毅的品格、乐观的精神,还有她留下的热情好善、勤劳节俭的家风将会发扬光大,由父辈、我辈延续至我儿我孙……
作者|张文平
公众号|咱们村
篇2:穷困岁月的回忆散文:煤油灯往事
我家老屋里现在仍然保留着一盏煤油灯,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旧物。

与其说是保留,倒不如说收藏更为确切和郑重其事。

它照耀过我的童年,见证了母爱悠悠。

因而对于煤油灯,我总是深情依依,它在我生命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成长在六、七十年代。

和同时代的人一样,对于照明灯有着不同于现代年轻人的切身感受。

那时候,农村人家的晚间活动全部依靠煤油灯照明,不像现在的夜晚到处万家灯火,一如白昼。

当时,我家里曾经用过三种煤油灯。

一种是父亲用一个有七、八厘米高的土霉素药瓶制成。

其制作方法先是在瓶盖上打一小圆孔,再请锡焊师傅做一个六、七厘米长的薄铁皮圆管,焊接于瓶盖之上;再找来旧书纸卷捻成灯芯儿,我小时候称这种纸叫
“毛头纸”,似乎就是现在的宣纸一类,这样的纸柔软不易撕裂,吸油性能好,适合于制作灯芯。

还有,新制成的灯芯需向煤油里轻轻蘸一蘸,让它满油后穿入那个小圆管里,这样就可以把灯点亮了。

一家人所有晚间的室内活动,都是依赖于这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再一种叫做罩子灯,这是工业产品。

整个灯具高度约30多厘米,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玻璃灯罩,安装在灯头之上,可使火苗拔高,以使煤油燃烧的更加充分,增强亮度;其二是灯头,有铜质亦有铁质,中间安有棉线织成的灯芯儿,灯头侧边有一个可捻转的小手柄,用来操纵灯芯的上升下降,控制火苗大小;其三是灯身,同样为玻璃质,只不过它的透光性比灯罩逊色了很多。

上面有螺丝灯口,有球腹状盛油灯肚和底座相连。

罩子灯比自制小油灯亮度高,照明范围自然也是更为宽泛和广大一些。

但是,点罩子灯家里是有规定的,因为耗油量大,除非读书学习亦或家中来了客人等,才能把它点亮。

否则,父母是不许可的。

还有一种称其为马灯。

老辈人介绍说因常挂于马车夜行而名之。

它有比较精致的椭圆形灯架,我的记忆中似乎是镀锌的,显得锃光明亮。

灯架的上部有一铁丝提手;玻璃灯罩居中,灯头结构、工作原理与罩子灯相同;还有交叉十字花铁丝作防护,以免磕磕碰碰;下部是圆盒式蓄油底座。

马灯的主要用途在于室外,往往到了麦收、秋忙的季节以及晚上有事情必须外出时,还有重要年节期间等将其点亮。

这个灯的突出优点是任意于户内户外手提悬挂和移动游走,所以它是煤油灯家族当中的老大。

(二)
小煤油灯的使用有一定讲究,即人与火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不可靠的太近。

如果不小心或一时疏忽,一旦与灯火近距离接触,只听到“吱”微微一声,当即前额的少许头发及眉毛就被烧糊烧掉了。

再者,使用罩子灯照明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火头大,油烟浓重,如果在灯前坐久了,就会把两个鼻孔炝黑,甚至清晨起床后发现人被熏成了黑眼圈。

以上油灯的使用当中,不管哪一种都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用小竹签或火柴棒把炭化的灯芯又叫灯花儿拨一拨,提高亮度。

有一句俗语叫“把心灯拨亮”,我猜想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此吧。

自家制作的小油灯除了照明以外还另有妙用。

就是夏天睡在蚊帐里,如果飞进了蚊虫之类,母亲就用这油灯儿把它们统统烧死。

这可是个细致技巧活儿,弄不恰当是会烧掉蚊帐甚至引发失火的事故。

因此弄这件事情需小心谨慎,胆大心细。

手端油灯不能直往蚊帐上面烧,应当在一瞬间做到轻巧、快捷和准确地烧死蚊子。

我每次看见母亲都能把这件事拿捏到最好,一个个蚊子都逃脱不了被灯火烧掉的下场。

(三)
煤油灯在那样的年月里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照明工具。

然而,煤油却是按计划定量供应,不能满足随便购买。

所以母亲经常一早一晚摸黑忙活不掌灯,为得是多节省一点煤油,好让孩子们晚间尽多的享受光明。

以至于现在她已经85岁了,可只要看到家里有人在不该开灯的时间把灯打开,她会批评说“点灯费油”,对此会很不满意。

每天掌灯时,她宁可晚开也决不早开一霎;晚间起夜经常摸黑也舍不得开灯。

我现在理解了,老人家一辈子穷怕了,是那个时代让她养成了固执而一成不变的节能习惯,并成为生活信条,融入到了血脉当中。

为能帮助家里节约灯油,我也学着有些大孩子的做法,散学后到沟边坡沿等地方捡拾蓖麻籽,带回家作简单的去皮处理后,拿一根铁丝串成长长的一串,点着后马上就能够噼噼啪啪的燃烧起来,顿时一串热闹的火花照亮了屋子。

再是到集市缝补修鞋的摊位上,捡一些边边角角、大小不一和形状不同的碎胶皮,同样用铁丝挂起来点燃。

这两种方法分别尝试过几次,但终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照明工具。

一来蓖麻籽油性大,燃烧速度快,长长的一串往往在极短的时间里就烧没了;二来呢,胶皮点着后油烟大炝人,还有一股子怪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并且烧过的油皮子一不小心滴到身上会把人烫伤。

所以玩过几次后也便罢了。

尽管煤油供应紧缺,可只要是孩子们为了看书学习写作业,母亲从来不反对我们点灯熬油。

我就是从那时起,在小小煤油灯光芒的映照下,于不同时期先后阅读了《山乡巨变》《敌后武工队》《红岩》《迎春花》以及残缺不全的《欧阳海之歌》等,逐渐培养了读书的兴趣,直到现在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

(四)
对于煤油灯的确有许多的记忆,但让我一直铭心刻骨的,是漫漫长夜里幽幽暗暗的灯光下母亲忙碌的剪影——有时候,冬天的夜晚一觉醒来,我常常看到她于灯下或者为儿女浆洗缝补,或者用大白菜、萝卜等,制作发面蒸包,尽可能改善家人的伙食。

还有时,深秋的夜晚,我被一阵嚓、嚓、嚓的声响惊醒,一骨碌爬起来,隔窗望见院子里娘又在马灯的照耀下,用“擦床”擦切地瓜干。

由于她经常连续几个夜晚劳作,因而导致睡眠不足,有时一不留神会把手指手掌割伤,血流不止,我被吓哭了。

可娘说没事,随便找来破布条之类一缠一扎,又继续干活了。

那时小,总以为母亲很勇敢,不怕疼。

唉,其不知儿未长大不懂娘。

小小少年怎可读得懂母亲的心思与心怀。

这种情况下,她是忍着钻心的疼痛,为了抢在晴朗的天气里,抓紧完成地瓜的切片晒干及贮藏。

这是整个冬春季节里全家人的口粮,有时也为完成生产队分配的切晒任务,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是要被扣家庭口粮的。

我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总不免会把心底的那块柔软触疼……
那是一个穷困的年月,晚上小孩子没有娱乐活动,我就早早爬上炕头,依偎娘的身边,遮挡在她的灯影里。

一边看她飞针走线,一边听她讲故事、说笑话。

那些故事和笑话无非是通过鬼神怪兽以及书生赶考等等,教儿上进循诱从善。

娘那娓娓诉说,犹如和风细雨般滋润着一个少年的心怀。

有时,我也把白天在外边听到的话说给娘听。

譬如,有一次我同弟弟到生产队场院里领取分得的口粮,听到有人用讥讽的言语指桑骂槐,说什么“老虎打食喂狗熊”。

当时的景况是,父亲在外地矿山工作,娘一个人带着我们姐弟4个孩子,这样子我家里吃饭的多,能到生产队里干活劳动的少,所以不免遭遇别人的嘲讽挖苦甚至歧视。

我把这话说给娘听时,她只淡然一笑,也不追问哪一个人说的。

她似乎对着我讲,又似乎自言自语:“人呀,要修得好心肠。

行善得善缘,为恶要遭报。

”她一直以朴素的话语引导儿女们走求美向善之路;一直以善良和悲悯之心待人接物。

不论与长辈与晚辈,她总是那样谦逊平和,从不见和别人吵闹动怒。

我的母亲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命运多舛。

她和我讲过,所有牲畜干过的农
活她干过,所有牛马吃过的树叶她吃过。

岁月磨砺赋予了她坚韧与执拗,笃诚与无谎,收敛与无争的基本秉性,于生活不抱怨不牢骚,一直秉持了向前看的心态,为我们以效仿。

由此而想,娘是用她全部的能量助推儿女成长,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这不正如那默默的煤油灯一样啊,她是以自己生命的激情燃烧,为孩子照耀了前进方向,也将微弱的光热撒播人间,给这个世界添一份明亮。

母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盏心灯。

篇3:民办教师的生活回忆故事
作者:伊茂健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b8f)
一九七一年秋,刚刚种完小麦,我正与本队的社员们在新城镇西南的乔家村挖河道清淤,村大队部李书记和校长去工地找到了我,说本村学校教师紧缺,要我去任民办教师。

李书记恐怕我推辞,又加了一句话:“先干着,等大队里买了拖拉机,先让你开。

”李书记向来对我厚爱器重有加,我刚退役时,他就让我协助他做大队里的工作。

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与重托,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

我到学校后,看到校园里的校舍大变了样。

原来的东、西屋不见了,还留着我在五、六年级读书时的那一排北屋,又在前面盖了一排砖瓦结构的新教室,虽然校舍得到了改善,但还是跟不上当时教育发展的步伐。

经过改造后的校舍,不但要满足本村三千多口农民的孩子上小学的需要,而且还办起了初中。

为了缓解这一校舍不足的压力,村大队李书记就协调各生产队的队长,抽调劳动力为学校打坯盖房。

为了加快建房的速度,我们民办教师就利用周日和课余时间,加入了建设校舍的队伍。

我们脱去在课堂上穿的干净衣服,换上准备好的劳动服,放下斯文爱面子的架子,为建校舍出工出力。

我们技术活是不会干的,但那时大家年轻,有的是力气。

打地基时喊着嘹亮的号子,顾不得手上磨得串串血泡的疼痛。

盖屋时大家有的提泥兜,有的传坯,顾不得擦擦脸上、身上的泥巴和汗水,大家忙碌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
到了八十年代初,邻近的六个小村的孩子们上初中,也要来我们村上学,
校舍不足,又成了学校、村大队部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当时,村里经济条件很差,拿不出多少钱。

无奈之下,大队部决定把村东北南角的伊氏祠堂拆掉,拆下的木材建校用。

又为学校在村东头的一块坟地里划了校址(主人已迁坟)。

在做了前期准备后,村、校拉开了盖邢家联中的序幕。

木料、建材运到了工地上,晚上需要人看护,我和民师儒侄子一组。

我们各自从家里背着被褥,那一晚,我们俩就睡在了临时用玉米秸搭起的帐蓬里,忍受着刺骨的西北风,半醒半睡地守护了一夜。

天亮之后,我们俩才发现,我们睡的铺板的下面,竟然是一个空空的墓穴,怪不得我昨天晚上矇眬中还做了一个恶梦,原来是先人怪罪我们占了他的安眠地!幸亏前天晚上天黑,我们没看到,若不然我俩准会吓得胆战心惊地难己入眠!要盖砖瓦结构的二层楼房,要比盖土坯房困难得多。

我们学校史老师懂得些建筑方面的知识,他主管建楼房的事。

他买了水泥、钢筋,自己制水泥板,联系大队里办的窑厂,给拉来了砖、瓦。

大队里从各生产队拨来了劳工、几个木瓦匠,我们学校里的民师们,在周日及课余时间里,还是像往日建小学校舍时那样,到工地上去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特别是往二楼吊水泥板时,特别费力,那时又没有吊车什么的,只能一块、一块地用倒链往上拉。

(在平地上支一个三角架,上边有一个滑轮,下边用铁绳拴住水泥板,楼上的人用手拉铁链子,两手用力拉一下,水泥板就上升一点),我们几个人就轮流用力拉铁链子,把水泥板一块块地安放在二楼的水泥横梁上。

经过冬、春两季的建设,邢家中学校舍建成,投入使用,我们看到孩子们那欢乐的笑脸,家长敬佩的眼神,感到无限的幸福和荣光!
六、七十年代,受过正规教育的公办教师是很少的,奇缺的师资,只能有民办教师来补充。

民办教师先是由初中、高中的老三届毕业生为主力军,随后由陆续村办联中毕业的学生来补充。

我们村有十六、七个民办教师,大多是兄弟姐妹或者是叔、侄、孙辈的称谓,大家在教学中互帮互学,在生活中团结友爱,关系十分融洽。

记得每年春节后,从正月初四开始,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民办教师,都要做一次主人,请大家到自己家里做客。

这是大家自愿自发的,这还形成了一个习
惯。

我到各家做客时,老师们大多是自己动手做饭菜,或拌一棵大白菜,或抄一盘绿豆芽,或炖一盆杂烩汤……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不但是教学上的好手,在烹调上还是一个优秀的厨师。

大家品尝着自己做的美食,欣赏着屋外纷纷扬扬的雪花,畅谈着一年来教学中的收获和心得,期盼着新一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和欢乐!
春节后,我同其他民办教师一样,排着队等老师们来我家做客,有的为了排队名次的先后,还争得脸红脖子粗。

好容易等到老师们来我家做客了,我找出了珍藏的美酒,我拿出了请邻居友叔叔给我炸的豆腐干,豆腐包,炸藕盒,请烹炒手艺好的老师炒六、七个菜,像招待贵客一样对待和自己朝夕相伴的老师们,这是我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我家孩子们,虽然一年之中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美味佳肴,但他们都很懂事,我请老师们时,他们都躲得远远的,等老师们散场后,如果有残汤剩饭,才能够解解馋。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海老弟给我编好了的地排车轮子的幅条,解决了我无钱请师傅的困难。

赵老师帮助我搬家,一直忙碌到天色很晚,顾不得在我家喝茶吃饭。

老师们帮助我种责任田的时候,他们拉耧、撒种的身影,满脸的汗水,至今我还记在心间!啊!民办教师朋友们,我们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们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友谊深深地镶嵌在了心间!
民办教师在历史上的那一页,已经被流逝的岁月轻轻地翻过,但是,我还是为全国的民办教师们高唱赞歌。

是你们甘愿清贫,经年累月地让汗水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拋洒!是你们奉献出了自己的爱,浇灌了祖国未来绚丽的花朵!是你们不为名和利,默默无闻地展示着自己年轻的芳华!
篇4:回忆生活
回忆生活_初中记叙文
岁月带着春日中的绿盈,秋风里的落叶,悄然无声地从我眼前一闪即逝,只不过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我便已经在通材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离别的那一天飞一般地靠近。

“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
——题记
风,轻轻地吹着,夹杂着丝丝暖意;天空,依旧湛蓝,俏皮的云朵似乎在惬意地微笑。

一切,总是那样地和谐、可爱……
两年前,正是在这夏日,炎热包裹着身体。

“你好,你是哪儿来的?”
“我是四小的,你呢?”
“我是一小的,很高兴认识你!”
……
简短的对话,拉拢了彼此间的距离,懵懂的我们便在这里开始了另一段美丽而和谐,单纯而快乐的生活,踏上了新的奇幻旅程。

转眼间,我在通材度过了两个春秋,已和07初5班的兄弟姐妹经历了700多个日日夜夜。

仿佛昨天我们才相遇,明天就要面对离别。

地球上那么多人,我们能相遇是一种缘分,但为什么却偏偏还要分离呢?也许那句话是对的:“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一切悲欢离合,才不算虚度此生。

”现在回想一下,过去的两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便会清楚我们今后的.一年将会怎么度过。

时间绝不会放慢它的脚步,一定会和过去的两年一样,甚至比曾经更快,我们的分别也就在眼前。

深夜,听着Jay的《回到过去》,想起了过去,那些点点滴滴,禁不住眼泪沦陷了……充斥在我身边的,除了惆怅,还有无奈。

呵呵,一阵苦笑,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呢?
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吧?性格内向的我不和任何人讲话。

还记得第一次竞选班干部吧?我竞选班长落选,当了学习委员。

还记得第一学期的半期考试吧?我拿着成绩单就哭了,因为曾经全班第一的我只考了第十二名。

而我也就此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艺体节吧?女生们平时的辛苦排练,为的只是在舞台上一展风采,为班级争取一个好名次。

男生们平时的辛苦训练,为的只是在操场上好好发挥,为班级赢得团体分。

是否还想念转学离开的伙伴和调走的数学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