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
1.太乙膏(《外科正宗》)
组成:玄参白芷归身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阿魏轻粉柳槐枝血余炭铅丹乳香没药麻油,。
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适用于一切疮疡已溃或未溃者。
用法: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癣,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助肉新生。
主治湿热郁结而致气血壅滞不通未溃或已溃的痈肿疮疡,疔毒流注,疥疮,湿疹等局部红肿热痛或搔痒不止,或肿势高凸,中有脓头,或有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烧,口渴,舌白或黄,脉弦数等病症。
同时,兼治溃脓后,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秽臭脓水,新肉不生,经久不愈之慢性病证。
2.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
组成:草乌干姜各90g 赤芍白芷南星各30g 肉桂15g 用法:上药研末,用热酒调敷。
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功用:温经回阳,活血止痛
主治:一切阴证疮疡,阴疽发背,痰湿流注,鼓椎风,伤损久痛,风湿冷痹。
3.冲和膏(《外科正宗》)
【药物组成】紫荆皮5钱,赤芍2两,独活3两(炒),生半夏1两5钱,白芷3两,川贝1两5钱,菖蒲根1两5钱,土朱2两,松香1两5钱(必需浸尿坑内3年可用)。
【方剂主治】颈项痰毒,皮色不易,硬肿疼痛。
4.红油膏(体会方)
药物组成: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
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
除去药渣,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
注意事项:制药时在广场露天操作,因红信有毒,熬时有毒气,应远离。
并小奖章油温度太高时,易燃,严防着火。
功用:润肤止痒。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用法:薄薄涂上一层,利历时先试涂一小片,观看有无过敏反映,如有反映即停用,大面积银屑病勿用。
5.生肌白玉膏(体会方)
【组成】密陀僧黄蜡各60克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象皮白蜡各15克轻粉12克
【用法】上药除黄蜡、白蜡外,余俱另研细末。
另取桐油500克,放锅内熬滚去沫,入密陀僧末搅匀取起,入二蜡熔化搅匀,待油稍温,方入余药,搅二百余遍,以大棉纸摊上阴干,随疮大小剪贴。
待疮中毒水流出,膏药变黑,再换新者贴之。
【功用】活血消肿,祛腐生肌。
【主治】臁疮溃后,日久不敛。
6.黄连膏(《医宗金鉴》)
【药物组成】白矾1两(烧灰),硫黄1两(细研),黄连1两半(去须),雌黄1两(细研),蛇床子3分(末)。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二八○。
【方剂主治】诸疥干痒。
【制备方式】上研令匀,以炼猪脂和如饧。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盐浆洗令净,拭干涂之。
7.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
【组成】15克 36克归身60克瓜儿各12克白占60克紫草6克麻油500克
【用法用量】历时先用煎汤,甚者用猪蹄1只,先水煎至软,去蹄及浮油,温洗患处,软绢挹净,挑膏于掌中,撩化,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
大疮,早,晚洗换二次,兼服大补脾胃暖药。
【功能】活血祛腐,解毒生肌。
【主治】痈疽、发背等疮,溃烂流脓,和疔疮、疔根脱出需长肉收口者。
8.黑布膏(体会方)
组成:黑醋250ml,五倍子(研末)100g,蜈蚣(研末)1条,蜂蜜18g。
主治:收敛,止痒,止痛
9.金黄散(《医宗金鉴》)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g,南星、陈皮、苍木、厚朴、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共研细末。
功用:消肿止痛、清火解毒。
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疮,跌仆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疮,肌肤赤肿,干湿脚气,乳痈,丹毒等
10.玉露散(体会方)
【组成】寒水石石膏各15克甘草(生)3克
【用法】上同为细末。
每服1~3克,食后用温汤调下。
【功用】清热除烦,和中止泻。
【主治】小儿伤热吐泻;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躁体热,头疼。
小儿热痱。
11.青黛散(体会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医治口疮,咽喉肿痛。
12.升丹(《医宗金鉴》)
【处方】汞992g 硝酸(65%~68%,d=1.4)3000g 制成 1000g 0~50℃)搅拌30分钟,于滤布上用水充分洗涤至pH值为中性,避光,低温(60℃以下)干燥,粉碎,过七号绢筛,即得。
【功能主治】拔毒,提脓,生新。
用于溃疡疮口不敛,肉芽暗滞,腐肉不净。
【用法用量】外用,将患处洗净,拭干,取少量撒入患处,用膏药盖贴或包扎;或与其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用。
13.白降丹(《医宗金鉴》)
制法
①降法
取硝石、皂矾、食盐各一两五钱,研细,加入水银一两共研至不见星为度,再与朱砂、雄黄细粉各二钱,硼砂细粉五钱研匀。
置瓦罐内,用文火熔融,不断搅拌,俟均匀地凝结罐底后,停止搅拌,用微火烘干,是谓结胎。
将罐覆盖于稍大的磁碗上,接口处用韧纸浸湿围严,再用煅石膏粉调成糊状密封。
另取与磁碗口直径相等之盆,盛满冷水,将罐碗置水盆上。
在罐的周围罩一铁皮圈,罐与铁皮圈之间加入炭火(炭量一次加足),先用武火烧炼1小时,续用文火烧炼2小时,停火冷却,启罐,刮取白色结晶,即为白降丹。
避光贮存。
②升法
如上法结胎后,在罐上放一光底大碗(碗口向上),罐碗接合处如上法封。
碗内盛满冷水。
然后将罐移置火上烧炼,碗内频换冷水,约烧2小时,去火待冷,启罐取丹。
《医宗金鉴》:"白降丹: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
先将朱、雄、硼三味研细,入盐、矾、硝、皂、水银,共研匀,以水银不见星为度,用阳城罐一个,放微炭火上,缓缓起药入罐化尽,微火逼令干,取起,如火大太干那么汞走,如不干那么药倒下无用,其难处在此,再用一阳城罐合上,用棉纸截半寸宽,将罐子泥、草鞋灰、光粉三样研细,以盐滴卤汁调极湿,一层泥一层纸糊合口四、五重,及糊有药罐上二、三重,地下挖一小潭,用饭碗盛水放潭底,将无药罐放于碗内,以瓦挨潭口四边齐地,恐炭灰落碗内也,有药罐上以生炭火盖之,不可有空处,约三炷香,去火冷定开看,约有一两外药矣。
炼时罐上如有绿烟起,急用笔蘸罐子盐泥固之。
"
功能主治:《医宗金鉴》:"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
水调敷疮头上,初起者立刻起疱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
"
14.黑虎丹(《外科诊疗学》)
组成:苍术(米泔浸7日)1两,川乌(煨)1两,草乌(米泔浸,去皮,煨)1两,细辛1两,防风1两,荆芥1两,麻黄1两,两头尖1两,金钗石斛1两,天麻1两,川芎1两,白芷1两,甘草1两,何首乌1两,当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
15.生肌散(体会方)
适应症:解毒,生肌。
用于疮疖久溃,肌肉不生,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散剂:患部用温开水洗净后,撒药少量,或用温开水调敷
16.八宝丹(《疡医大全》)
【组成】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 牛黄1.5克象皮(切片) 琥珀(灯心同乳) 龙骨(煅) 轻粉各4.5克冰片0.9克芦甘石(煅红,研细)9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瓷瓶密贮。
每用少量,掺疮面,上以膏药或油膏盖贴。
【功用】生肌敛疮。
【主治】一切渍疡,脓腐已净而须收口者。
17.平胬丹(《外科诊疗学》)
【组成】乌梅肉(煅存性)4.5克月石4.5克扫盆(轻粉)1.5克冰片0.9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
每次用少量掺疮口,上盖薄贴。
【功用】侵蚀平胬。
【主治】疮痈有胬肉突出者。
18.海浮散(《外科十法》)
【药物组成】乳香、没药各等分。
【处方来源】《疮疡体会全书》卷四。
【方剂主治】疮有恶肉不去。
【制备方式】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掺恶肉上。
19.清凉油乳剂(《医宗金鉴》)(暂无)
20.红灵酒(体会方)
配方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花椒各30克,樟脑、细辛各15克,干姜30克,95%酒精1000毫升。
制法:将前7味切薄片或捣碎。
置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活血、温经、消肿、止痛。
主治:脱疽、冻疮等症。
用法:外用。
每日用药棉蘸药在患处(溃后在患处上部)揉擦2次,每次揉擦10分钟。
出处:《中医外科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