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10周 生命如歌(积累运用+生命类散文阅读,4篇)周周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周生命如歌
训练39 积累运用+生命类散文阅读
一、积累运用(1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chán)_____岩云(yì) ____ 休(qì) ____ 挟.卷( ) 荫庇.( ) 绯.( )红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一泄千里呻吟消融如盖浓阴
B.悬岩峭壁洪涛奔腾幽花芳草
C.心平气和羞怯浑浊庄严灿烂
D.叶落归根屏息飘翔穿枝拂叶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依次应为( )(2分)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A.挟卷着冲倒了穿过了
B.冲倒了挟卷着穿过了
C.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
D.挟卷着穿过了冲倒了
4.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特点,将划线处补充完整。

(2分)
有人说,冰心的生命,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

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的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

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B.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2)画线句②有一处标点错误,请修改。

(3)画线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修改。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新华网北京2014年3月8日电)8日凌晨,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在越南胡志明管制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信联络。

得知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

外交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部门和中国驻马来西亚、越南使馆纷纷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做好处置工作。

(1)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2分)
(2)马航事件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在混乱与不安的等待中,人们能够感受同一颗心跳的温度。

那是对亲人的期盼,更是对生命的祝愿。

只要前方仍然在搜寻,我们就不会放弃。

请以微博的形式表达你对失联同胞的祈愿。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理解(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生命的借记卡
毕淑敏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并非是两手空空,而是捏了一张生命的借记卡。

阳世通行的银行卡分有钻石卡、白金卡等细则,生命的卡则一律平等,并不因为出身的高下和财富的多寡,就对持卡人厚此薄彼。

在你的亲人还没有为你写下名字的时候,这张卡就已经毫不迟延地启动了业务。

卡上存进了我们生命的总长度,它被分解成一分钟一分钟的时间,树木倾斜的阴影就是它轻轻的脚印了。

密码虽然在你的手里,但储藏在生命借记卡的这个数字,你虽是主人,却无从知道。

这是一个永恒的秘密,不到借记卡归零的时候,你都在混沌中。

也许,它很短暂呢,幸好我不知你不知,咱们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懵然向前,支出着我们的时间,不知道会在哪一个早上那卡突然就不翼而飞,生命戛然停歇。

很多银行卡是可以透支的,甚至把透支当成一种福祉和诱饵,引领着我们超前消费,然而它也温柔地收取了不菲的利息。

生命银行冷峻而傲慢,它可不搞这些花样,制度森严铁面无私。

你存在账面上的数字,只会一天天一刻刻地义无反顾地减少,而绝不会增多。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发布的生命预期表,人的寿命已经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想起来,很是令人神往呢。

如果把这些年头折算成分分秒秒,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按照我们能活80年计算,卡上的时间共计是2522880000秒。

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下子呼吸也畅快起来,腰杆子也挺起来,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时间的大富翁。

不过,且慢。

既然算账,就要考虑周全。

借记卡有一个名为“缴费通”的业务,可以代缴代扣。

生命也是有必要消费的。

就在我们这一呼一吸之间,卡上的数字就要减掉若干秒了。

首先,令人晦气的是——我们要把借记卡上大约1/3的数额支付给床板。

床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对你大叫大喊,可它索要最急,日日不息。

你当然可以欠着床板的账,它假装敦厚,不动声色。

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它不威逼你,是个温柔的黄世仁。

它的阴险在长久的沉默之后渐渐显露,它不动声色地、无声无息地报复你,让你面色干枯、发摇齿动、烦躁不安、歇斯底里……
你还要用大约1/3的时间来吃饭、排泄、运动、交通、打电话、接吻,到远方去旅游,听朋友讲过去的事情,当然也包括发脾气和生气,和上司吵架还有哭泣……当然你也可以将这些压缩到更少的时间,但你如果在这些方面太吝啬支出的话,你就变成了一架冰冷的机器,而不再是活生生的人。

你的生命刨去了这样多的必需支出,你还剩下多少黄金时段?
唯有我们不知道生命的长短,生命才更凸显。

也许,运动可以在我们的卡里增添一些跳动的数字?也许大病一场将剧烈减少我们的存款?不知道。

那么,在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银两的时候,精打细算就不但是本能,更是澄澈的智慧了。

在不知道自己所要购买的愿景和器物有着怎样的高远和昂贵,就一掷千金毅然付出,那才是真正的猛士、视金钱如粪土了。

当我们最后驾鹤西去的时候,能带走的唯一物品,是我们空空如也的借记卡。

当那个时候,我们回首查询借记卡上一项项的支出,能够莞尔一笑,觉得每一笔支出都事出有因不得不花,并将这笑容实实在在地保持到虚无缥缈间,也就是灵魂的勋章了。

(选自《生命的借记卡》,中国文联出版社)7. 请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技巧指导: 体会标题的作用
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可以入手的角度有: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8.“如果把这些年头折算成分分秒秒,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按照我们能活80年计算,卡上的时间共计是2522880000秒。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列举众多繁琐的数字?
9. 与银行卡相比,“生命的借记卡”有什么特点?
10.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想?
训练40 积累运用+生命类散文阅读
一、积累运用(16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3分) 杀戮.( ) 虬.须( ) 踝.骨( ) 佝偻..( ) 刽.子手( ) 头颅.
(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C. 稀稀落落 难以致信 老态龙钟 B.引径受戮 徒劳无用 绿叶成荫
C.屹立不动 沉默寡言 周道如砥
D.星临万户 天像庄严 豁然开旷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病初愈的他有一点佝偻..
,露出老态,但是牢固沉稳。

B.日月光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昔日的林阴小道
如今已是周道如砥....。

C.犯了错误的儿子听说父亲要回家,赶紧逃到了奶奶那儿寻找荫庇..。

D.八年抗战期间,我们的许多革命英雄引颈受戮....
,视死如归。

4.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3分)
D. 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 )
(2)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
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 )
(3)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
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 )
5.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好
处在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

各界人士闻
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

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3分) ①植物学家说:
②历史学家说:
③美学家说:
6.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漫画的画面内容。

(3分)
二、阅读理解(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春天的楠竹林
文/徐 鲁
①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消息。

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②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

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 )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一声就( )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

像鸡雏( )蛋壳,像幼蝉( )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

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在一瞬间,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哦,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飞翔。

③每年的清明和谷雨时节,是楠竹林里幼株茁
壮、老竹吐翠的季节。

这时候,走进生机勃发、绿
意荡漾的楠竹林,抚摸着青青的、粗壮的竹竿上的新鲜粉霜,仰望着直指青天、高入云端的竹梢,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吞吐大荒,睥睨寒岁”,什么叫“不折不从,坚贞魁伟”,什么叫“天地与
立,剑叶葳蕤”,什么叫“骨节凌云,寸心春晖”。

④上个世纪70年代,诗人郭小川在鄂南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楠竹歌》。

诗人喜爱楠竹,把
楠竹比作南方的秀丽少女,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风采:“她的忠贞本性,世世代代不变易: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

她永远保持的是——蓬勃朝气!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诗人对楠竹的自然生命力,也了然于胸:“一株幼笋出生,半月升高十尺;一月长成大竹,几年就是战士。

”这既是抒情,也是写实。

楠竹的生长力,正是这么旺盛,这么迅猛。

⑤在中国南方的大地上,青青的楠竹林随处可见。

它们不仅是广袤大地上的青葱植被和自然物产,也是大地母亲赐予江南山乡的丰厚的经济资源。

⑥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
的竹笠、肩上的扁
担、手上的提篮,
建筑工地上的竹
板、脚手架,江河
里的竹排,新农村
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⑦一片片楠竹林,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和山乡人家飘不散的山歌与炊烟一起,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

⑧春天的楠竹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而且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在鄂南,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选自2014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路梳理。

(4分)本文以“楠竹林”为线索,依次写了以下几部分内容:→赞美楠竹的生命力→→揭示楠竹的精神内涵技巧指南: 梳理行文脉络
梳理行文脉络,一般可按以下三个步骤去做:
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一个语段通常的情况是:起始一两句话,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

所以,我们概括段意可以采用抓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或关键词的方法。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

分析全文层次,可根据概括出的段意和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结构大致一致并反复出现的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来加以整合。

第三步:仿照已有的示例,组织自己的语言。

8.依次在文中第②段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
A. 拱开顶开顶破冲破
B. 顶开拱开顶破冲破
C. 拱开顶开冲破顶破
D. 顶开拱开冲破顶破
9.请从修辞或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4分)
10.文章第④段引用郭小川《楠竹歌》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11.春天的楠竹林带给我们哪些人生的启迪?请简要概括。

(答出三点即可)(3分)
训练41积累运用+生命类散文阅读
一、积累运用(13分)
1.下列词语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瘠.薄(jī)窥测山崩地裂万物顶盛
B.孱.弱(chán)慷慨恰如其分隐姓埋名
C.沉湎.(miǎn)钦佩浩瀚无垠袅袅烟云
D.愤懑.(mèn)嫌弃肃然起敬万籁俱寂
2.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2分)
A.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B.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

C.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出那么大的脾气?或许仅仅是因为它喜欢运动。

D.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3.关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比喻)
B.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

(拟人)
C.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反问)
D.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

(排比)
4.2015年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了给了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某中学初三(1)开展了“共圆绿色梦想”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组委会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

(2分)上联:处处造林林似海
下联: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一则与植树节有关的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3分)每年的植树节,【A】全国各地都会大肆开展植树活动,因为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B】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等作用。

但是,植树节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种一棵树那么简单,而是
【C】。

比如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浪费一张纸、少开一次空调等等。

这些理念,本身就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树木的保护。

①【A】句搭配不当,应当将“”一词替换成“”。

②【B】句重复累赘,应当删除“”。

③根据语境,在横线【C】处填写合适的语句,使上下文衔接顺畅。

(3)校团委决定3月11日上午9时,在校操场举行“共圆绿色梦想”植树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请你代为拟写一则通知。

(3分)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火山杨
鲍尔·吉原野
二百多年前这场火山爆发,把埋在山里的黑色玄武岩化为流水,喷射天空,尔后落地,形态如烧过的树一样,成了一段一段的焦炭。

就化学性质判定,这些不成样子的焦炭,仍然是玄武岩。

时间不愿意停留的火山口,人像一群奇怪的动
物在坑边逡巡。

他们围着一圈儿向坑里看,不知看什么。

石头从坑底排列到坑沿,块块充满死寂。

在河边,我们看到的鹅卵石像一条条干鱼,仿佛先前它们在水里活过。

看山里的石头,更感觉它们是活的,是山的肉或者叫筋腱。

而火山口的每块石头都是石头的尸体,大大小小都如此。

我们看到了地球当年的劫难和它永不愈合的伤口。

而大自然永不绝
望,脆弱的是人而非大自然。

离开火山口,在参观其他地方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

我说过,在火山口没见到青草。

但在焦岩之上,在好像犁过的石头的黑波浪上,我看到了萋萋青草,在这里邂逅了生命。

青草长在黑波浪的转折处,那里面有土和水分。

我们驱车向前走,穿过了一大片树林。

导游停下车,说这是一片火山杨。

火山杨?它们的脚底下就是石头的黑波浪,上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土。

这些树貌不惊人,纤弱不直。

导游说:这里一根拇指粗的火山杨已经生长了几十年。

一棵一米多高的火山杨,有几十米的根扎在地下(岩石里)盘绕。

一米高的、拇指粗的树在地下有几十米的根,这让我惊呆。

我想下车摸摸这些树。

在火山景区,行人都不可以离开栈道,摸不到树。

它们成精了。

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它的几十米的根是为了找到水,它自己就是一口井。

当一棵树要这么难吗?命运让它在火山熔岩里当一棵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

这些“小”树实际上都是老树。

它们跟胸径五六十公分的树有一样的树龄。

我想象这些“小”树在慢慢生长,夏日缺水,冬日是几个月的白雪严寒。

对树来说,这没有什么好与不好。

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活得太容易等于活得太仓促,太快长粗长大,过完了一生。

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的:“倘若存在就是生命,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没什么答案需要回答。


是的,对火山杨不需要说什么艰难、致敬一类的话,它的存在就是它的生命。

就这样,这些葱绿的火山杨长在这里。

我为树林没有小鸟陪它们有一点遗憾,但这不是问题所在。

人说这里还有圆耳朵的小火山兔和细细的火山蛇。

我觉得它们活得很壮烈,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很甘美。

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

(选自《文汇报》2013年9月20日)
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分)
(1)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2)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技巧指南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语句含义,可以入手的角度有:
(1)联系上下文。

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的。

(2)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我们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3)联系作品的背景。

有些文章的内容与背景有密切关系。

理解这种文章中的句子就要联系背景来考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4)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7.本文的题目和描写主要对象均为“火山杨”,但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去写地球的劫难和火山遗址?请做简要分析。

(4分)
8.请简要概括“火山杨”的特点。

(4分)
9.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要分析。

(4分)
训练42积累运用+生命类散文阅读
一、积累运用(1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陷jǐng 瞻.望() kuì赠
攫.取()停 zhì臆测.()
shǎng 心悦目精力充沛.()
E.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2分)
F.:微小得不值一提。

(2):指使人看了之后心情舒畅、愉快。

(3):赠送(礼品)
(4):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3.下列用词准确的一组是( )(2分)
(1)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 )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2)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 )一次连续登上几级,(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3)的确,( )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 )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

A.如果但是对于然而或者如果
B.如果就或者然而对于然而
C.或者如果但是然而然而然而
D.然而以便如果但是然而对于
4.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B.本文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上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C.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D.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5.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20字以内。

(2分)
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仿句:奋斗说:人生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勤劳说:人生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 .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找出共同点,写出结
论性的话。

(3分)
材料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
欲则刚。

(林则徐)
材料二: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
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
小,故高山雄伟壮观。

(佚名)
材料三: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
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

”“当我们与政敌成
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林肯温和地说。


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G.阅读理解(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时光
冯骥才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
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些许的光散
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
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
考。

②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
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
“年跟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
一棵本来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
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

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
据与深浓……
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
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
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千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了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⑤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⑥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

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⑦此刻,我的眸予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

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⑧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

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

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的艺术的生命计量的。

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

是不是?
⑨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⑩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

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选自《冯骥才文集》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技巧指南把握散文主旨
①分析“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题目,常常可大体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

②抓住“首段”。

许多文章是“开篇点题”的,这个“题”往往是与中心思想有关的。

③细抠“尾段”。

许多文章都是“卒章显志”,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思想的。

④利用“线索”。

有些文章的内容可能比较复杂,时间、地点转换频繁,怎样从分散的众多材料中理出头绪把握中心思想呢?利用线索往往是一条捷径。

⑤注意“背景”。

即分析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活动的时代环境,这些都有助于归纳中心思想。

8.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指明一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4分)
9.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10.第⑨段说“尴尬到了自感狼狈”,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如此尴尬的原因。

(4分)
.11.第6段用“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写出了生命
的延续,请你试着仿写表达这一主题的一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