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心得体会
《爱莲说》心得体会1
首先,从文章来说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径直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抒情谈论来表现莲的品质的。
君子精神中的君子,是孔子的抱负化的人格。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需要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值性。
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
《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
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比,彰显君子的品质。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没有达到他心目中君子的地位,孔子对他赞扬最多,虽然赞扬他“好学”,但只以“仁人”相许。
他甚至觉得自己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就这么九个要求,却非常的难以达到。
九思总结起来无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古人把乾当作马,坤当作牛,君子在常人眼中就是龙象,就像刘老师说的`欲为龙象,先做马牛。
莲在淤泥中已经做过
马牛,出来后才被认为是龙象,人在成为君子前应当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假如是君子,肚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天顽强劲健,君子应当像他一样顽强。
所谓地势坤,就是君子要学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饶恕万物之胸怀,厚德载物,大地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高山峡谷,平原江湖,都是天的运行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大地的形成源于天。
那么君子就像大地,学会饶恕理解。
一个有深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一个自强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并像天和地一样,学会顽强与饶恕。
这么看来,莲,为什么能成为君子呢,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可是四君子里为什么偏偏没有莲,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的确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暗香,自命不凡,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莲既已得人心就不须有排名了,君子不为身外之物所动,即使没有排名,莲作为君子人们也不会有看法。
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君子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那么是君子方正质朴的优雅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君子庄重的仪表。
莲可以接住水却不沾染,正是有饶恕万物之胸怀。
莲在风雨里矗立不倒就是有天的顽强、劲健。
莲和君子像天和地一样,都学会顽强与饶恕,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准中
走向胜利。
《爱莲说》心得体会2
爱莲,由于莲花有珍贵的品质,它不与世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君子。
花木虽不能言语,但它的品质仍能轻易可见。
梅花不畏寒冷,不居功自傲,谦逊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野草身份卑微,却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松柏四季常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最末凋也”这句话果真不错。
然而,我最喜欢地植物是仙人掌。
它的家乡是沙漠,它的叶子原来是那么大,然而为了生存,它竟能缩成1根1根的刺,以减削水分的.蒸发,它的适应技能是多么强啊!
一次,我不当心将它摔下了楼底,一心以为它死了,可是当我把它拣回来,再次栽入土里,几天后,它竟又复原了生气,又长出了新的仙人掌。
它是多么的坚韧啊!
我爱仙人掌,由于它在如此恶劣的状况下仍坚忍不拔;我爱仙人掌,由于任何不幸都不能阻抑它生命的连续。
我也要做一个象仙人掌一样的人!
《爱莲说》心得体会3
素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强调同学主观能动性,让同学在素养教育的详细活动中,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中来。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的作用,着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
这是很多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校开
展课题讨论的主要目的,通过观看万春艳老师的《爱莲说》一课后我收获多多,感受多多。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这节课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让同学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天地中遐想。
.
传统的语文课堂长期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同学课堂朗读少,一是老师喜爱依靠朗读带,认为读音精确而省事。
事实上,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古人也一贯特别提倡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目前的部分老师不大重视朗读,再加上同学学习任务重,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削,使得一部分同学的朗读技能很差。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极力给同学创设朗读的环境,提高同学的朗读技能。
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朗读更是必不可少,这节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朗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
万老师在简介之后,用背诵的方式先引出课文〔同时出示幻灯片《爱莲说》的全文内容〕,大部分同学脸上露出了倾慕之情,有了参加学习的欲望。
再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之处。
通过同学的相互合作,自觉完成学习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重点指出对偶句和排比句的不同读法,加强阅读方面的训练。
这样一来,同学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理解。
听到这里,我有很深的感受,平常,我总认为拿录音机让同学听,然后把字词校对了就完事,而且再加上部分同学也不重视阅读,因此我也就疏忽了这方面的
工作。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只要老师能以声传情,使同学进入所制造的艺术境界,感受到作品所蕴涵的感情与意境,他们是会觉得听老师的阅读比听范读带朗读更有亲切感,同时也会喜爱上阅读的,而我们的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学有了爱好,才会有“得意”的动机。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同学需要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爱好”。
通过上边的朗读指导之后,同学对课文的学习大有信心,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他们更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制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制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同学的制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同学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同学更大胆的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的使同学发表不同看法,畅所欲言。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林老师是个平易近人的,她跟同学的关系特别融洽。
课堂上总是微笑着鼓舞同学发言。
如让同学在理解文意的时候可以自由发言,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再由其他同学回答。
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节约了时间,还培育了同学的合作精神。
在同学的自主性活动中,要对同学活动的结果适时的加以积极的评价,对同学的积极性加以爱护。
这一点林老师也做得很好。
如第一个主动起来背诵课文的同学,让全班同学给她一阵激烈的掌声,还给这个同学送上一
幅莲花图,并鼓舞同学像莲花一样高洁。
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都是同学走向胜利的能量源泉。
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同学能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东西转化成为一种技能。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把学与练结合起来,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同学知道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就是通过描述某种事物来表达一种志趣。
万老师在同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练习,要求同学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喜爱的花。
这时同学的积极性很高,都很想用刚学到的方法练练。
结果同学完成的效果特别好,有的写自己喜爱的是牡丹,有的说喜爱的是菊花,写出了各种花,有描写也有抒情,这样一来,学和练结合起来,课内和课外也结合了起来,而且也进一步巩固了课内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法,同学能够把平常认为比较味同嚼蜡的写作变成有趣的练习,同时也无形之中培育了同学的创新竞争意识,学习的积极性自也比较高。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改革课堂教学,使同学自主进展,提高教学的实效。
老师要做到为同学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使同学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技能这样同学就会永久处在积极乐观的进展状态,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我万老师的这节《爱莲说》之后个人的一点体会,或许说的不是很到位,但我想它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一些启示。
《爱莲说》心得体会4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
开篇沉重大气,既点明白《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白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径直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剧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分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径直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挥而就,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味道。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方,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方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味道。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径直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方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
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自命不凡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沉重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洁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慢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洁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珍贵的。
他感叹,是由于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
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
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喜闻乐见的传世佳品。
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假如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
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正确所得吧。
《爱莲说》心得体会5
前二天偶然读到一篇古文,是宋代大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虽然有个别地方不太懂,但我还是能体会到对莲花的喜欢之情。
大家都见过莲花,可又有几个能体会出莲花的高洁,莲花的君子气概呢?在文中,用宛转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漂亮的莲花不正像所描写的那样吗?
开放的莲花朵朵芳香,打着骨朵的莲花含苞欲放,楚楚动人。
早上的莲花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晚上的'莲花,假设隐假设现,朵朵幽芳。
近看莲花,像一个清静素雅的少女;远看莲花,似乎许多身穿纱裙的女孩在舞蹈。
总之,莲花就是给人一种身心清爽舒服的感觉。
虽写的是莲花,但他却是借莲花来说做人的道理。
“莲,花之君子者也”。
把莲花比作君子,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行正直的人。
文中说:“出淤泥而不染”。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凄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他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吗?”他生活在那么一个凄惨黑暗的社会里,处处充斥着阴谋与欺诈,可他却一贯保持着自己的良善人品,不被那些“淤泥”污染。
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品行吗?
我相信,假如人人都像莲花那样正直良善,世界的明天就会更美妙!
《爱莲说》心得体会6
《爱莲说》是宋朝周敦颐写的喜闻乐见的名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味道。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味道。
文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充分表达了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立场和对那些追赶荣华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周敦颐用花进行比方,让花的特性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径直指责。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
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
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喜闻乐见的传世佳品。
《爱莲说》心得体会7
何为君子?大度、谦和、会忍耐?不计小利、是非分明、讲义气?在我四周的人眼中,君子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
何为君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宋朝有一位名叫周敦颐的学者,在他的眼中,“莲”就是花中的君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其实,原先我对莲的'理解就像是对君子一样模糊。
在夏日的池塘里,碧绿的莲叶与雪白的莲花显得那么一般,就像
一杯加了很多次水的清茶,淡的一般。
但却在这一般中找出了千千万万个不一般。
他通过莲与牡丹、菊的对比,表述出自己对君子的理解,表达了对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美,托物言志。
莲清爽淡雅,有德行、有毅力。
莲是君子吗?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君子也有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眼中,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且善施教化地人才是真君子。
就此看来,君子好像是中国古代全部美德与精神的代表,是这样吗?
我认为,君子不肯定要说得死板,只要一个人有德行,有志向,有毅力,明辨是非、谦和大度,会忍耐,圆滑有度,能快速适应周边环境,懂生存,就可以称上君子。
或许,他们能有一两个缺点,或许他们并不温文尔雅,也没有学富五车,但现代社会的真君子肯定要是个懂得生存的人。
《爱莲说》心得体会8
听了杨老师执教的《爱莲说》,我受益匪浅,杨老师课堂设计艺术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前沟通。
杨老师的课前沟通可以说驾轻就熟,简约的几个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不再生疏。
同时也让同学了解到学习语文要擅长提问、敢于提问。
这就为整个课堂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平台。
其次,理解文意。
对于文言文教学,疏通文意是一个必
不可少的'环节,怎样使同学动起来,既学到知识,又熬炼技能?杨老师采用“提出问题——生生问答——师生互译”的步骤,达到了这一课堂效果。
再次,品尝文本。
杨老师从语言之美、手法之美、立意之美三个方面着手,采用“提出问题——示范举例——小组合作——展示成果”的步骤,完成了这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同学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思索、解答,课堂气氛及其活跃。
当同学遇到困难,思路临时中断时,杨老师总能特别恰当地引导同学打开思路。
我非常佩服杨老师课堂语言的感染力,佩服他思维的机敏敏捷,佩服他对课堂极好的驾驭技能。
同学们在自己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得到了莲花“君子”一样的品质这个结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主旨——赞美莲花实那么赞美像莲花一样的人,使同学轻轻松松地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
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导演,同学就是演员,演员的表演要靠导演去指导,要想使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关键看导演的点拨,杨老师特别好地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