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
论述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
学生姓名:刘灿
学号:201041736127
年级专业:10级茶学(本科)专业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论述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
管理心理学是和现代生产力、生产技术相联秒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
由于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关系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提出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也为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条件。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均有了长足发展,相继出现了心理技术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测量理论及需要层次理论等。
在 20世纪初期,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均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
上述这些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很多有关行为管理和管理心里学方面的思想。
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人能和群”的组织管理学说、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与策略、领袖或将帅心里、士气激励等方面。
其中的很多思想体现了管理的精髓,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的后人所传阅和学习。
比如《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巨著,直到今天仍然是许多国家管理者的必读书籍。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
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
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纪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
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
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
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与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人与组织关系的问题。
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
于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便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
其后美国福特基金会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在许多大学中开展了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
由于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过于广泛,有人把医学中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研究等也包括在内,不能突出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
所以后来有不少单位与专家采用组织行为学或组织心理学的名称,专指在一定组织内活动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
在中国则多用管理心理学的名称。
各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也有所不同,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三个阶段:1.早期发展阶段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是从引进、翻译早期心理学著作而开始的。
早在1935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撰写和出版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第一次从环境、疲劳、休息、工作方法、事故与效率,以及工业组织、激励与动机等重要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他指出,工业心理学的贡献是用计划来管理整个工业,组织是个体的集合并使之更有效地达到某种共同目的。
《工业心理学概观》成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30年代至40年代乃至以后的管理心理学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心理学日益注重劳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展了技术培训与
工作环境、电站设计、劳动竞赛和先进班组等研究。
1957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劳动心理组。
60年代,随着工业的振兴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和机器之间的协调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例如,怎样把机器设计得适合于操作工的技能和心理能力,在显示器和控制器的设计中如何考虑人的因素,等等。
这一时期,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心理学的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回避和忽视组织层面方面的研究。
2.初步形成阶段
我国的改革开放成为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关键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国管理心理学也开始了引进、培训和研究的工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研究体系。
我国管理心理学界在80年代完成了几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是翻译、撰写和出版了第一批管理心理学书籍,用于高校教学和干部培训。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卢盛忠等的《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俞文钊的《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陈立的《工业管理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徐联仓、陈龙的《管理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和王重鸣的《劳动人事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等。
其次,开展了广泛的管理心理学培训,帮助各类企业的管理干部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方法。
从1980年起,包括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等在内的各大行业的大批管理干部都参加了各类管理心理学培训。
这些培训活动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的新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基础。
第三,我国陆续成立了有关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学术团体和机构。
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把管理心理学作为重点发展的学科分支。
同时,行为科学被逐步介绍到我国。
1985年,行为科学知识日益受到重视,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也成立了行为科学学组,全国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管理干部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队伍,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群众基础。
3.迅速发展阶段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80年代初,以经济改革为动力,围绕当时急需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激励理论、奖金工资制度和奖励方式等研究。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管理干部的评价和选拔成为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也成为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的中心课题。
从80年代中期起,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先后进行了领导测评和选拔的研究和应用,有关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的研究成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80年代后期,我国企业改革向组织体制的层面发展,各类企业建立起承包制,并开始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管理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组织发展与新技术变革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尤其是对人员技能、系统网络和组织参与等三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人员、系统和参与等有效管理策略。
进入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和外资企业的兴起及迅猛发展,交叉文化条件下的组织文化与战略管理成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关键课题。
同时,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员的测评、选拔和评价,正在成为新的十分活跃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和资助有关企业管理能力测验的全国性协作研究与应用项目。
这些重要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理论的进步和整个学科的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面对世界经济危机,需有管理心理学者的参与和指导。
它的研究也是丰富管理科学的需要,本身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心理学家不断提供关于人们如何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变化的新知识。
这些都需要从新的视角,开拓新型的管理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
因此,管理心理学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它的研究既蕴涵着机遇,也充满了生机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