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巩固训练(包含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专题五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
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2.19世纪末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英国各处殖民地都遭到了严重打击,1929年
纽约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竟像瘟疫般飘洋过海传播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美英两国先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英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3.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
到4个。

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

设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

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 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
4.“可以这样说,除了用轧锟抽出粗纱的想法可算得上真正的创造外,1800年以前
棉纺技术的发明基本上只是把几个世纪以来大家知道的纺车构件连成新的结构罢了。

”这一论述旨在()
A. 突出技术发展的连续性
B. 强调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
C. 体现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D. 表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5.下面是美国部分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变化示意图。

对该示意图解读准确的是,当时
美国( )
A.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B. 尚未完成工业革命
C. 棉纺织业发展迅猛
D. 加紧对外资本输出
6.1906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福特又采用各种先进技术,使其著名“T”
型汽车美观、舒适、牢固和价廉;1911年,福特汽车公司在英国设厂,1919年在丹麦设厂,20世纪20年代又在德国和法国设厂。

这主要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
A. 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B. 世界市场形成和国际分工的扩大
C. 垄断组织形成推动殖民扩张发展
D.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动
7.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 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B. 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 引发了1789年的法国革命
D. 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8.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
有助于科学。

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

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 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9.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几乎占
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

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

这一状况()
A. 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C. 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
D. 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
10.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
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A. 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
C. 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 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11.“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法两国的孪生大变革一一双元革命。

它们不应该被视
为只属于这两国的大事,而应该被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而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下列选项与“双元革命”中“英国革命”
有关的是()
A. 推动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B.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 结束了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
D. 极大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世界连接为一体
1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
平衡。

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

这说明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质是()
A. 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B. 帮助英国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
C. 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D. 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
1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
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

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
A. 经济发展水平高
B. 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 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 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14.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代替了传统的招贴画、路牌等,成为
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传播现象和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

这一现象表明()
A. 资产阶级拉制大众传媒业发展
B. 经济对市场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C. 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D. 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弱化
15.“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
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
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 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 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 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 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6.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
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 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 顺应了资产阶级的革命主张
C. 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
D. 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17.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石油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美孚石油公司”
在全盛期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无情的利用各种手段挤垮了无数的小企业,他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位亿万富翁,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和研究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

对此比较理性的观点是()
A. 洛克菲勒做慈善是寻求心理安慰
B. 能资助慈善事业的都不会是恶人
C. 垄断的高度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D. 每个人都是高度复杂的社会个体
18.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
中解放出来。

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

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
A. 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B. 成为后世垄断组织的最早起源
C. 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D. 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主导力量
19.下表为法国土地占有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
年份情况
1862 全国780万个土地占有者,占地 1公顷以上的320万农户中,占地1~10公顷的小农户有244万个
1882 占有土地在 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达总农户的80%以上,其中土地不到 1公顷的最小农户约占40%
1893 占地不足 5公顷的小农户有400万个,占农户总数的71%。

C. 土地兼并严重
D. 自然经济力量大
20.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1830—1889()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 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 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21.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列强的关系相对平稳,如有些洋务派官僚所说:“中外相
安,十年无事”。

而进入70年代后,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遭到侵略者更加严重的蚕食鲸吞。

当时,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均出现危机。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洋务运动的成就有限
C. 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D. 清政府内部矛盾加剧
22.如表是1544-160年西欧贵金属存量变化估计表,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C. 使西欧社会出现新的经济现象
D. 推动了西欧社会“商业革命”
23.《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
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心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主要说明()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清王朝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
C. 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4.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
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 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
B. 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大发展
C.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
D.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25.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
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这一描述反映出()
A. 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 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C. 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D. 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26.英国著名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在1584年发表的《论西方发现》中指出,殖民
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

……英国的雇佣机会将会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

作者意在强调()
A. 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
B.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殖民扩张便于解决英国失业问题
27.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本土和殖民地拥有的船只可
运载英国殖民地的货物,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只允许贩卖至英国本土和殖民地,运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本土发出。

这对英国的深远影响是()
A. 打击了荷兰的航运贸易体系
B. 刺激了英国生产技术的革新
C. 促进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形成
D. 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8.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
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

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

”贝尔纳旨在说明( )
A.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 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 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 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29.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
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年份棉织品煤生铁汽船毛织品人口
1750 1.0 1.0 1.0 —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4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2.2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7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 新兴工业发展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 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制于市场狭小
D. 英国工业生产水平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0.图是原载于美国《底特律自由报》上的一幅漫画,它说明了()
A. 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 汽车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C. 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D. 汽车过量发展带来交通拥堵
31.18世纪60年代,瓦特将蒸汽机的动力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的均匀的直线运
动,改进之后的蒸汽机可以连续不断的驱动其他机器的工作。

这一成就()
A. 推动了工业摆脱自然条件限制
B. 使人类摆脱之前的乏动力状态
C. 颠覆了人类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D. 实现了资本主义的跨越式变革
32.在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地租是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于
工业品价格,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

据此可知,16世纪的“价格革命”
A. 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得较多利益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
C. 采用租佃制的地主日益走向没落
D. 城乡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3.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
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日: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这一现象
A. 加深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 造成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C. 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 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4.“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就是指“互
联网+制造”。

结合下图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归
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推动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
式和电气化时代
C. 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
D. 都以创新为手段,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35.下表为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情况表。

据此可知19世纪末世界
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殖民扩张的需要
B. 整体世界的形成
C. 工业文明的发展
D. 原始资本的积累
36.下表为世界史某一时间的经济统计数据
1820-1900年各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百分比,世界总量=100%)
下列叙述符合表格内容的是()
A.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占有明显的优势
B.B. 19世纪末,美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国
C. 资本的多寡影响了美国和英国后期发展
D. 19世纪末,对外战争制约日本经济发展
37.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偏重财富创造而忽视分配,阿克顿一针见血地指出:
“亚当·斯密只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办法,没有为财富的分配找出办法,因此,他的理论对民主无多大助益。

”上述材料说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A. 阻碍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B. 引起社会矛盾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C. 引发激烈竞争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D. 存在弊端需要公共权力化解问题
38.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
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39.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


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

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力大部分市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B.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C. 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40.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
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

剑桥飞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

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B. 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 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 宗教对人自由思想的钳制
二、材料解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乎段。

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材料二1871,1873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7.2%,1891-1893年则下降到51.5%,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则由12.8%上升到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

甲午战争前,生产资料在中国进,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0%,1903年达到15%,1920年达到28.5%。

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2002年至2019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805亿美元,2019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超过制造业4.5%。

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颇116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4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

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

”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材料二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

“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

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

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

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9世纪后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据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

请从表中选取一组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予以阐释。

(要求:选取历史事件不少于两件,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专题五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A
5. A
6. D
7. A
8. D 9. D 10. C 11. C 12. D 13. A 14. B
15. B 16. D 17. D 18. A 19. A 20. C 21. C
22. C 23. D 24. D 25. D 26. D 27. B 28. B
29. B 30. C 31. A 32. A 33. A 34. B 35. B
36. C 37. D 38. A 39. C 40. B
41. (1)东方三角贸易以香料、茶叶和纺织品等为主要交易内容,大西洋三角贸易以非洲和美洲间直接的黑奴贸易为主:在东方贸易中,由于欧洲人对东方商晶尤其是中国商品的需求,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在大西洋贸易中,欧洲殖民者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贸易,积累起巨额资本等。

(2)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出口增长(或丝茶出口减少);生产资料进口增长等。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扩大侵略,中国更加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愈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国;随着中国机器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产生,生产资料的进口有所增长等。

(3)服务业使用外资占比增长;工程承包在对外投资中得到增长等。

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或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竟争力等。

42. (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不同:英国强调殖民扩张,带有侵略性质;中国强调收回利权,带有救亡图存性质。

原因:英国处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希望通过殖民掠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

(2)影响: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43. 【示例1】:历史事件: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等。

历史现象: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阐释: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条件。

其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运用,打开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大门。

西门子根据这一理论发明了大功率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随后,大量与电有关的技术发明出现并运用,产生了电力和电器等新兴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示例2】:历史事件: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等。

历史规律: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阐释: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其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运用,打开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大门。

此后,与电力相关的发明大量出现并广泛运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西方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

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人类的联系不断加强,世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等。

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