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课件(共2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 北光化人。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 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 、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 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 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 《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相关背景
歌词反复出现 “啊!黄河!”有何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 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 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环环 相扣。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 的礼赞之情。 简而言之:加强了抒情语气,又体现了诗歌的内 容层次。
u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 有什么表达效果?
“劈”字雄健有力,渲染出黄河波 涛滚滚,横贯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颂黄河:诗歌内容
(1)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摇篮)—— (历史贡献); (2)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屏障)—— (地理优势); (3)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臂膀)—— (精神价值)。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 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 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 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 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 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 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颂
光未然
作者介绍
( 望 )黄河

河 颂
歌词
(颂
)黄河
( 学 )黄河
活动三:精读诗歌,歌颂黄河
【颂黄河】
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任
选一角度,光未然是如何歌颂黄河的?
【参考角度】
诗歌内容
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诗歌句式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情感色彩
叙述人称 抒情方式 ……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远镜头
实写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俯瞰全景
虚写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纵向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横向
黄河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气势宏大。
u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现力?
夸张。 突出黄河波涛滚滚,声势浩大,气象雄伟 的特点。
主旨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歌颂 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 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 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 黄河,保卫中国。
朗诵词——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

黄 河 颂
歌词
写→纵向描写→横向描写 摇篮—养育 颂 屏障—保卫
强 不 屈 奋 斗
臂膀—激励


学-学习黄河精神
活动一:激情满满,诗歌朗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以及 情感。
(热情悲壮、激情澎湃、富有气势)河的哪些特点?朗 诵词有什么作用?
特点:英雄的气魄;伟大而又坚强。
作用:引出下文的颂歌,奠定歌颂、赞美 的基调。
活动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朗诵词——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
字词积累
diān
lán zhuó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zhànɡ bǔ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pài qū
澎湃 九曲连环
一泻万丈
宛转
读音释义
(1)气魄(pò):魄力,气势。 (2)澎湃(pài):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②比 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3)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 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4)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5)哺(bǔ)育:喂养,比喻培养。 (6)一泻万丈:文中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修辞手法
比喻 示例一: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比喻: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指出了黄河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 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 词的主体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 到虚,逐步深入,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 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 者对黄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率领第三抗敌演出队由 陕西东渡黄河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再渡黄河 至延安,两度目睹黄河的伟大气魄,亲临母亲河的惊涛 骇浪,更为黄河船夫们劈风斩浪的壮观场面而感概,奋 然写下长诗《黄河吟》,并在当年延安的除夕联欢会上 高昂地朗诵了这部诗篇,深深感动了当时在场的青年音 乐家冼星海。当光未然应冼星海之约将原诗改成了《黄 河大合唱》的歌词以后,冼星海在窑洞里仅用了六天的 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八个乐章的谱曲。这部作品传遍大 江南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