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 第四单元第14课孔孟两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孔孟两章
学习重点 1.识记“以为、是、国、家、或、走”等词的古今词义,掌握宾语前置句式的特点,背诵课文中相关的语段。
2.正确理解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社会意义。
文本名句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季氏将伐颛臾》
(1)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2)一词多义
①是⎩⎨⎧
是
.社稷之臣也: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
女郎: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
非之真:
②疾⎩⎪⎨⎪⎧
君子疾.
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
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
③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河曲智叟笑而止.
之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
④见⎩⎪⎨⎪⎧
冉有、季路见.
于孔子曰: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曹刿请见.
: 风吹草低见.
牛羊:
⑤过⎩⎨⎧
是谁之过
.与: 无乃尔是过.
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古今异义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今义: ②是.社稷之臣也 古义: 今义:
③有国.有家.者 古义: 今义: ④陈力就列.. 古义: 今义: (4)虚词归纳
①于⎩⎪⎨⎪⎧
冉有、季路见于.
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
柙: 谋动干戈于.
邦内:
②而⎩⎨⎧
危而
.不持: 固而.
近于费: 吾尝终日而.
思矣:
③为⎩⎨⎧
何以伐为.
: 恐为.操所先: 为.
其来也:
《寡人之于国也》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2)一词多义
①王⎩⎨
⎧
然而不王.者: 梁惠王.
曰:
②兵⎩⎨⎧
非我也,兵
.也: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乃出: 草木皆兵.
:
③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 驴不胜
.怒,蹄之:
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
.火: 予观夫巴陵胜.
状,在洞庭一湖:
(3)古今异义 ①河.内凶 古义: 今义: ②请.以战喻 古义: 今义: ③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④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⑤是亦走.也 古义: 今义:
(4)虚词归纳
①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寡人之于.
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
②以⎩⎪⎨⎪⎧
请以.
战喻: 可以.无饥矣: 斧斤以.
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之⎩⎪⎨⎪⎧
填然鼓之.
: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
宅: 申之.
以孝悌之义:
2.词类活用 《季氏将伐颛臾》 (1)必为之辞.:
(2)后世必为子孙忧.:
(3)既来.之,则安.之:
(4)无乃尔是过.与: 《寡人之于国也》 (1)王无罪.岁:
(2)填然鼓.之:
(3)树.之以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谨.庠序之教:
(6)然而不王.者: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特殊句式
《季氏将伐颛臾》
(1)是社稷之臣也:
(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3)无乃尔是过与:
《寡人之于国也》
(1)未之有也:
(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是亦走也:
(4)直不百步耳:
4.语句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1)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
(2)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译文:
(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4)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文: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1.《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通过孔子和弟子________、______的对话,谴责了________的做法,鲜明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及儒家修德行使“________”归附的做法。
2.《寡人之于国也》记叙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着“________”这一问题,孟子以“________”的比喻暗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国家富强、百姓增多,而必须________、________,使百姓能够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受到教化,这样就可以“________”。
这种养民、教民的思想是孟子的“________”思想的体现。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回答问题:
1.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答:
2.第三段中,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含蓄地批驳的?
答:
3.请分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的双重喻义是什么,孔子运用这一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答: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答: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问题:
5.梁惠王为什么会有“民不加多”的困惑?孟子是怎样回答这一问题的?
答:
6.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
运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富有文学情趣,于机智幽默之中,突出事物的本质。
分析下列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比喻作用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五十步笑百步。
”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以及史书《春秋》,这些书被汉以后的读书人尊为“经”。
孔子的儒家理论也作为封建思想的正统,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
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在品德方面,孔子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论语》现存20篇,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奉之为儒家经典。
(2)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形成了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孔孟之道。
孟子被尊为儒家的二号圣人——“亚圣”。
他在
政治上提出以“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反对兼并战争,反对暴虐的统治。
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中的文章富于雄辩,鼓动性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具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风格。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生动形象地表现抽象的道理,使文章引人入胜,富有文采,因而《孟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展示
(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译注·季氏》。
季氏,季孙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
他是鲁国执政大夫,鲁哀公的权臣。
颛臾,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
本文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针对“季氏讨伐颛臾”一事的谈话。
冉有闪烁其词,观点含糊;孔子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反对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礼治教化、以德服人。
(2)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称为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致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梁惠王三十五年(前334),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然后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
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文内文外
分析《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论辩艺术
本文层层驳诘,脉络分明。
文章开头当冉有、季路将季氏将伐颛臾之事告诉孔子时,孔子用推测的语气表示责备。
列出三条原因,表明对冉有的批评。
接着,冉有、季路欲推卸责任,辩称这主意是主公季孙氏出的,与己无关,孔子有点生气了,当即予以反驳。
最后,当学生冉有、季路不得不说出伐颛臾之事是他们君臣共同策划之时,孔子便再也忍不住训斥他们,此种行为非君子所为,孔子十分憎恨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声色俱厉地责怪冉有“君子疾夫……”,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等的所作所为,最后告诫他们,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语气从温和委婉到声色俱厉,表明了孔子做人的原则和逻辑思维的严密。
季氏将伐颛臾
⎩
⎪
⎪
⎨
⎪
⎪
⎧责无乃尔是过与
理由
⎩⎪
⎨
⎪⎧
⎭⎪
⎬
⎪⎫
先王封国——不可伐
域中邦国——不必伐
社稷之臣——不应伐
⇒晓之以礼
驳
⎩⎪
⎨
⎪⎧
⎭⎪
⎬
⎪⎫
引用名言
巧用比喻
⇒晓之以理
⎭⎪
⎬
⎪⎫
斥—君子品质
立—政治主张
揭—揭穿阴谋
⇒晓之以德
类文品悟
孟母三迁新传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纸的小贩在大喊道。
哟!孟子又搬家了。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这回不知道孟家与谁为邻了。
还记得孟母说过的一句话:“邻,是无法回避的,却可有选择的。
”这次孟母却是因为学堂附近出现一大堆工厂,什么钢铁厂、石油加工厂的,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污染。
孟母曾去申诉道:“与你为邻,我们众人深受污染其害,这土地几里尽是乌烟,尔何不速速离去?”但一直没有答复,孟母只得带着孟子又一次搬家了。
孟母经过自己再次深思考虑后,决定在广州的摩天大楼的最高层落户了。
孟母想,我已经在最高层了,不会有人打扰到孟子的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孟母发现孟子有些奇怪,出入西装革履,穿金戴银的。
于是一探究竟,发现住在周围的邻居都为暴发户,还听到一次孟子与他们的对话。
“孟子先生,与你为邻真是三生有幸,希望能借助一下你的声誉来为我们的商品提升一下形象,至于酬价方面,任你定夺。
”甲说。
“这个嘛!好说。
只要你会做就可以了。
”孟子的这一番话,吓着孟母!呜呼!她决不容忍自己的孩子如此的重势利金钱。
这回,孟母带着孟子远离中国到国外去了。
谁知到了美国定居后,孟母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由于恐怖主义的存在,他们经常受到恐吓,甚至袭击。
孟子在此惊慌下,得了精神病。
孟母大哭道:“与他为邻,伤我孩人格,与你为邻,害我孩身体。
到底是为何?难道找一个好的‘你’做邻居都没有吗?为何要为难我们这些想要廉洁的人?为何要我们与那些世俗不堪的人为邻?”
孟母的两次搬家寻邻的希望落空了,最后,孟母带着孟子在精神病院里住下,他们的邻居都是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都是些风霜高洁、不畏强暴的人,好像陶潜和李白也在里面吧。
我想他们应该找到了和找对了自己的邻居。
因为我总听到孟母这样说:“陶潜先生,与你为邻,真好!看我们家的孟子又聪明了不少……”
微感言:
素材运用
点击文本
孔子和孟子的仁爱思想博大精深,虽穿越千年的时空,但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彪炳史册,影响后世。
他们的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运用示例
穿越历史的时空,聆听孔子关于立身处世的教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诫我们诚信乃做人第一要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告诫我们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我们要怀有远大抱负,勇于改过自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诫我们要虚怀若谷,谦逊待人。
眺望茫茫人海,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思想,让人与人之间感受到温暖,让社会世间充满了祥和温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让人感悟到了做人的尊严;人生在世,先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方可浩然立于天地之间。
提醒:完成作业第四单元第14课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季氏将伐颛臾》
(1)通“欤”,句末语气词
(2)①代词,此判断动词正确②憎恨疾病,毛病快,迅速强③不去阻止,使……止只
④谒见看见召见通“现”,呈现⑤过错责备
过分
(3)①古义:让……担任,让……做。
今义:认为。
②古义:此,这,代词。
今义:表判断。
③古义: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义: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④古义:就,居,充任;列,职位。
今义:到队列里去。
(4)①介词,引出对象介词,对介词,从介词,在
②却,表转折又,表并列地,表修饰③wéi,语气助词,呢介词,被wèi,介词,在……的时候
《寡人之于国也》
(1)①通“毋”,不要②通“斑”,头发花白③通“途”,道路
(2)①动词,统一天下名词,君王②兵器军队士兵③尽承受胜利超过优美的
(3)①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②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③古义:副词,更加、更。
今义:动词,增加。
④古义:代词,有的人。
今义:副词,或许。
⑤古义:特指“逃跑”。
今义:行走,走路。
(4)①介词,比介词,对介词,在②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介词,用③调整音节,起提顿作用的衬词助词,的助词,的代词,代百姓
2.《季氏将伐颛臾》
(1)名词用作动词,找借口(2)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的事物(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4)名词用作动词,责备
《寡人之于国也》
(1)名词用作动词,归罪,归咎(2)名词用作动词,击鼓(3)名词用作动词,栽种(4)名词用作动词,穿(5)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6)名词用作动词,统一天下。
读wànɡ(7)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季氏将伐颛臾》
(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寡人之于国也》
(1)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2)介宾短语后置句(3)判断句,“……也”表判断(4)固定句式,“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4.《季氏将伐颛臾》
(1)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2)如今颛臾城郭坚固而且又接近季孙氏的封地。
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
(3)依照这个道理,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礼乐等)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远方的人前来(归顺)。
把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4)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啊。
《寡人之于国也》
(1)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加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2)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
拿逃跑了五十步的行为,取笑跑了一百步的行为,那么怎样呢?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身上背着、头上顶着东西在路上(干活)了。
(4)七十岁的人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整体把握
1.冉有季路季康子讨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
2.民不加多五十步笑百步施仁政行王道王天下
民本
重点突破
1.从“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可以看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出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
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①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②颛臾是鲁国附庸国,不必伐;③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2.(1)列名言。
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季氏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2)用比喻。
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形象生动,寓意明确。
3.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
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
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
出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
孔子运用这个比喻,有力地揭示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正义性,同时也是对自己学生的严肃批评。
4.孔子说这句话是针对冉有的“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一观点的。
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直接地批评了冉有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态度,同时这句话也为下文孔子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做了铺垫。
5.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
孟子以战争作喻,启发对方思考。
他以“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是一样的。
而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实行仁政,行王道。
6.(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三种措施和四种主张时,全用排偶,音调铿锵,气势充沛。
美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