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东华
理工大学为例
吴萍;张楚凡
【摘要】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东华理工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地方及行业,培养复合型、实践型高层次法律人才,跨学科培养是其必然途径.自2014年招生之初,东华理工大学法学系从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复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实践与探索跨学科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质量获得学校与社会的一致认可.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跨学科知识传授本科化、导师协作不够等等,尚需不断完善与提升.未来跨学科教学方式要逐步多元化,组建跨学科的导师协作团队.
【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9(038)001
【总页数】6页(P72-77)
【关键词】法律硕士;跨学科;成效;改进
【作者】吴萍;张楚凡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0
1999年,我国在积极借鉴两大法系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的模式,尤其是美国JD教
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批准设立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经历试点后于2006年全面铺开,并确立了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14年东华理工大学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5年开始
招生,至今已招收三届共32位学生,毕业两届共11人。

申报时结合东华理工的“核、地”特色,学校法硕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行业,服务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即主要面向核工业、地矿与环境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

为落实该培养目标,四年来我们在培养方式上不断摸索与创新,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跨学科培养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毕业研究生均在省内外知名律所或军工、能源等行业企业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社会反响较好。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

谨以此文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期待更好地发展。

1 跨学科培养模式及其特点、意义
诺贝尔曾说过,各种学科领域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解决某一科学领域问题,应借助于其它有关科学知识。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亦译为“交叉学科”)最
早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西方文献中,是指超越一个单一的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1]。

跨学科培养模式,则是培
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一种新型教育范式。

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跨院系委员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协调和推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如麻省理工学院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规划”(STS)学院,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相互交叉的学科领域进行跨学科教育,建立了数十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承担重大课
题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生培养任务[2]。

在英国,大学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鼓
励研究生选择来自生产实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并由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教授进行集体指导[3]。

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大量的
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突出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并成立了众多跨学科学术组织,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于一体[4]。

在日本,筑波大学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组成几个大的学科群,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以培养将基础性、专门性和综合性结合起来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近年,我国一些著名大学也开始进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在“985工程”建设资金、国家重大科技
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际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成立了一批跨学科的学院、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经验[5]。

武汉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先后产生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等研究成果。

2016年5月在厦门大学举办的“一流大学本科教学高峰论坛”上,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做了《跨学科教育:我国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由之路》的主题发言,提出创建一流大学必须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

他认为,跨学科培养模式不仅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而且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方面也与传统模式不同,其教育目的具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意义,其教学内容具有复杂的交叉性,其教学方式具有显著的研究性。

他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进行的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它能提供一种产生新知识的对话和联系形式”,其重要的意义表现为:第一,跨学科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重点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教学的有效举措;第二,跨学科培养是我国大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
本出路;第三,跨学科培养模式能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2]。

2 东华理工大学法律专业硕士跨学科培养的运作与成效
理工科之间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合作更频繁,而人文社科基于议题探讨的跨学科合作较难开展,跨越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合作就更具挑战性[6]。

东华理工大学是
一所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核学、地学为其主流学科,法学专业在学科建设上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与主流学科靠拢,依赖主流学科平台,打造特色鲜明学科的发展思路,在环境法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2014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两个面向”:(1)面向地方,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对
实践性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要;(2)面向行业,服务军工、能源行业发展对复合型、实践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要。

在实际运行中结合学校能源、环境学科的传统学科优势及环境法学科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的实际,设置了环境法务研究方向,培养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跨学科培养是其必然途径。

2.1 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跨学科招收研究生
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对于法律硕士教育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

首先,学生具有多学科基础,能保障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研究生培养过程一般2-3年,
2-3年时间内跨学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如果学生没有其他专业背景,既得学法律知识,又得学习环境、军工、地质、水文等其他专业知识,时间会相当紧张,培养质量上会大打折扣;其次,跨学科招收研究生,能形成学生内部的跨学科交流,提升培养质量。

按《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根据考生的本科专业标准法律硕士分为“法学”与“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的法律硕士受过大学四年基本课程教育,已形成了较系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非法学”的法律硕士对其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相对学习透彻,“法学”和“非法学”学生之间的交
流沟通、互帮互助,有助于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形成。

因此,我们在招生阶段就非常注重本科阶段为其他专业的学生的招收录取,从各个环节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跨学科考生;在奖学金评定方面,对于跨学科报考的研究生也给予倾斜。

同时,为争取校内优质生源,还有意识地通过举办法学双学位辅修,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鼓励动员他们报考全国统一法律硕士联考。

通过以上制度措施,学校招收法律硕士的本科专业背景多样化得到了保障,为跨学科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2016、2017三届招生的非法学硕士的数量与法学硕士相当,各占50%,非法学硕士的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的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地球化学、城乡规划、电子信息技术,还有文科的外语、财务、会计、中文等专业(见图1)。

图1 2015-2017年法律硕士生涯本科毕业专业统计
2.2 复合课程设置体现跨学科特色
传统的学科划分在当前教育模式中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跨学科复合课程成为迫切需要的一种教育手段。

索清辉认为设置跨学科复合课程原因可以归纳为:有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门学科提供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兴趣的需要;雇主需要大学毕业生有跨学科的知识;学校的管理者希望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资源;知识结构在不停变化;电子和网络的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了很大的改变,需要突破学科之间的严格界限[7]。

法律硕士教育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多数是以通过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敲门砖进入法律事务所做律师或到大型企业做法务。

东华理工大学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在核、地学领域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每年有大量的与核、地质相关的知名企业如中核集团、各大核电站等进入学校进行校园招聘,法硕学生进入这些相关企业
工作的机率很大。

我们深知纯粹的简单的法律知识尚不足以满足他们日后工作的要求,还需具备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

因此,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及法硕的培养目标定位,我们量身定做为法硕研究生设置了跨学科的复合课程。

学校法律硕士课程结构由法科必修课、推荐选修课、特色方向选修课和实践必修课四大板块组成(见图2),跨学科的复合课程主要体现在特色方向选修课中,共有两种类型。

一是利用本学院师资开设的特色选修课,学校的法学专业肇始于1996年创办的经济法专科专业,专业设置之初为弥补师资不足,从传统强势专业补充了部分老师,这部分老师后来通过学历提升通道顺利实现了专业转型,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交叉专业优势在院内开设了多门契合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如核能法律与政策专题、环境刑法学专题、自然资源法专题、地球科学概论、会计学等;二是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兴趣、职业规划到学校的选课平台选修的其他学院的课程,如有学生选修了“化学与社会”、“环境规划与管理”、“农村环境保护”、“核电厂管理”等各专业的通识课程,以适应行业发展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图2
就2017年、2018年两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跨学科的学习经历极大地帮助他们扩大了就业口径,提升了快速胜任工作的能力。

2017和2018年共毕业学生11位,其中3位同学任职于生源省市的知名律师事务所,8位同学就职于大型国企、民企或者外企,如中核集团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福建农商银行等。

2.3 实践教学中体现跨学科培养
与法学硕士注重学术性与研究性不同,法律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复合型、实践性高级法律人才,“实践性”与“复合性”是其主要特色[8]。

因此在教学与培养中必须更多地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导向。

同时,法律硕士教育设立之初,是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因此,法律硕士应是既懂本行业专业知识,又
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我们的法硕培养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跨学科的知识。

(1)实行跨学科的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一种由校内专职导师与校外兼职导师合作
培养法硕研究生的模式。

校外兼职导师一般由法律实务部门、政府部门的人员担任,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与校内导师优势互补,能有效地提升法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体现跨学科培养,东华理工大学在聘请法律硕士兼职导师时除考虑其实践经验与能力外,还非常注重他的多学科知识。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聘请了兼职导师19位,他们行业分布广泛,专业背景多样,有法院的、检察院的、知名律所的,同时还有企业的高管、政府部门的官员,也有社会团体、公益团体人士等。

他们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原始案例为学生作案例教学指导,并且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2)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打造跨学科特色。

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依托,我们一直都
很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有模拟法庭、法律事务中心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法律谈判等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校外基地中除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委等司法行业部门合作建立的12家实践基地外,最能体现法硕培养跨学科特色的当属学校建设的浙江江山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基地了。

江山实习基地最初是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水文专业、勘查技术专业的“区域地质调查( 填图)”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与使用,已成为学校承担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任务为主的综合实习实训场所[9]。

该基地具有强烈的核、地行业背景,是法学专业与传统强势学科靠拢的坚实平台,也是法学专业跨学科培养的重要基地。

从2016年开始每年暑假由老师带队率领研一的学生前往该基地,在基地与在此实习的地质、水文师生同吃同住,一同考察江山实习基地的新塘
坞—碓边、江山岗炸药库—何家山大桥头、江山碗窑水库—江山市桥东等野外地
质实习线路,参观学校的江山基地博物馆,实地走访当地的地质调查队。

通过这些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对地质、矿、核的感性认识,为日后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奠定了基础。

2.4 科研能力培养中体现跨学科特色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输送者,是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

大学及其教师授权学生作相应的科学项目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能够在直接参与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形成。

科研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目前存在的具体形式包括实验、实习、实践、调查、学术报告、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专著和论文撰写等多种类型[10]。

学校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在校期间至少在省级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在学院内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省级、校级的科研创新项目。

同时,我们深知法学是个兼具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学科,科学研究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以及交叉性,所以尤其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几年来我们以“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抚州市人大地方立法联
系点”为平台,带领学生参与省、市、县各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和《抚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抚州市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抚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等地方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撰写论文。

以上举措成效颇为显著,学生问题意识更为强烈了,视野更为开阔了,科研素养得以逐步养成。

2015级的邓雅萍同学及2016级王来枝同学申报的项目均成功获得省级立项,研
究生们在校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牛一岚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了8篇论文,不少是核、矿、环境主题的论文,体现了我们跨学科的办学特色。

3 当前的不足与改进
学校法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质量获得学校与社会的一致认可,先后有3位同学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生100%就业,多数从事了跨行业的法律服务工作,用人单位较为满意。

但由于跨学科培养模式运行时间尚短,经验不足,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尚需不断学习,逐步完善。

3.1 跨学科知识传授本科化,未来教学方式多元化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太看重课程,把研究生教育当成是本科教育的延续,研究生不过是比本科生多读几本书而已,没有把研究生和本科生看成是两个不同质的教育阶段,忽视对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另一种倾向是把研究生纯粹当劳动力使用,导师的科研课题往往是硬任务,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和时间限制,使研究生不得不为此疲于奔命,而忽视必要的课程教育,忽视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造诣[11]。

学校法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中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基本停留在第一种情况,授课模式本科化,研究生的教育特性不明显。

针对跨学科的非法学硕士,认为其缺乏本科四年系统的法律基本训练,一些核心专业课如民法、刑法等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基本类同本科生,甚至就使用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材、PPT及案例,自学答疑式、讨
论式、研究式等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推行,更没有因材施教、把其本科的专业背景融入到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

对法学硕士的跨学科培养,形式化比较严重,利用学校主流学科平台开设的跨学科硕士生选修课程也基本停留在通识化的本科教育,而利用本院专业转型教师开设的跨学科课程,也都设为选修课,课时较少,灵活多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心智更为成熟,学识更为广博,对知识的渴求层次与本科有本质区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本科化是教师怠教懒教的表现,无论专业课程亦或跨学科课程,研究生的课堂教学都应不同于本科。

首先,在法学专业知识的教授方面,
今后我们将不再区分法硕和非法硕研究生,统一授课,并力求专业性与前沿性。

非法硕研究生虽未经系统的本科四年法学训练,但他们顺利通过法硕全国联考,分数还往往高于法硕研究生,并且部分同学通过辅修二学位顺利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应该说,他们是具备一定法学实力的,而且他们的本科知识背景恰恰是我们跨学科培养的助推力,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生的优势,让课堂活起来。

如民法、经济法、公司法的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管理、财务、会计的学生知识优势可以帮助大家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讲核能法律、环境法时,工学、理学知识能丰富课堂的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

其次,在跨学科知识的教授方面,今后将在对往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及访问的基础上,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设计跨学科课程。

课堂教学不拘泥于通识性的满堂灌,方式要多元,采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学术讲座、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3.2 跨学科导师协作不够,未来应组建跨学科团队
按《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双导师制是学生获取跨学科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落实了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

正如前文所述,学校从招生之初就严格贯彻了双导师制,一共聘请了20位校外导师,学生们与校外导师也保持了密切联系,寒暑假的认识实习也一般与校外导师合作,作为助手参与导师的案件办理。

但校内校外导师之间的协作非常欠缺,没有形成有效的互补。

校外导师几乎没有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也基本缺席学生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撰写等方面的指导。

另外,跨学科培养法硕研究生的双导师制还包括专业导师与其他学科的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根据个人的职业生涯、兴趣学科和发展前景来选择其他学院的导师作为学习的
一个重要引导者进行答疑解惑。

目前这块我们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

针对校内外导师合作缺乏问题,未来我们要不断完善校内校外导师间的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校内导师“走出去”,基地导师“走进来”。

学校定期安排校内导师到司法行业如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律所、司法局去挂职锻炼,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同时要求校外导师定期到校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案例研讨、法律文书写作,指导实习,指导论文开题、撰写等,全程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学生则应定期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汇报学习实践情况。

至于跨专业导师的联合培养,未来我们在专业导师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着力组建跨学科团队,提高法硕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首先是提升专业导师跨学科指导能力。

由于大部分导师受教育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按学科划分院系制度下的隔行如隔山又阻碍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使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和研究范式了解甚少,进而导致了较低的跨学科指导能力。

我们计划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中专门作出预算对导师进行跨学科的培训。

其次以法学系为主组建校内跨学科教学团队。

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多学科知识的汇集。

当前学校已成立各专业教学团队9个,学校给予经费支持,但尚无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其实,跨学科培养意
味着跨学科课程的教师之间首先要有交流,如北京大学于 2014 年成立的燕京学堂旨在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四个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

后期我们准备着力组建法硕培养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团队中吸收核学、地学、环境工程、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共同协商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教师的协同合作促进跨学科培养。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