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失业与通货膨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失业与通货膨胀
摘要:菲利普斯曲线是宏观领域的经典理论,说明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两大难题。

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至关重要,抑制其带来的经济危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失业率通货膨胀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
1.失业的成因理论
(1)劳动力就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受着劳动工资计划的制约,工资水平不能反映劳动力的流动及供求状况。

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城市本身的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劳动力资源不易被吸收。

(2)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而产生的,即由于经济中工作的性质和社会习惯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影响工人与厂商的行为产生的。

一种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适应就业标准形成的。

今后企业的失业者主要是那些缺乏专业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较低的职工。

另一种失业是由于地区之间的供求结构不平衡造成的。

比如1980年以后,广州就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同时还出现煤炭、化工、建筑、纺织等行业难招工的现象。

但在其他城市,在劳动力新增的同时在职职工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2.通货膨胀的成因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了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当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时增加总需求会增加总供给,但不会引起物价上涨。

但是在充分就业时,资源充分利用,总需求的增加势必会引起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决定宏观经济波动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最根本的原因。

因为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结构性通货膨胀。

认为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整过程将导致通货膨胀。

因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如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会使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三)货币供给量过多引起通货膨胀。

(四)成本推进了通货膨胀。

它是指在供给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但不存在过度需求,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

工资提高必然会使成本增加,进而导致
物价水平的上涨。

如果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成本增加,物价水平上涨。

物价水平上涨又引起工资水平上涨,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

(五)供求关系共同促进了通货膨胀。

该理论认为,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共同推进通货膨胀。

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冲击找到根源。

自从80年代中期,国家财政出现了巨额赤字预算,所以货币发行超量,且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

从供给冲击看,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带动工业品大幅度上升价格,进而带动工资收入的急剧增加。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和货币工资膨胀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

用通货膨胀率表示货币工资的膨胀率,则菲利普斯曲线就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迅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

它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

例如,只要他们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率,就可以拥有较低的失业率。

或者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

但是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令人产生困惑之处在于没有看到价格预期的作用。

2.一些因素被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那就是预期到的或者预料到的通货膨胀。

当工人和厂商协议工资时,他们关心的是工资的真实价值。

因此,双方都愿意在合同期内,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或多或少的调整名义工资水平。

失业并非取决于通货膨胀水平,而是取决于超过预期通货膨胀之上的、过度通货膨胀。

3.滞胀,即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

这种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特殊现象使菲利普斯曲线受到了挑战。

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修正补充,加入适应性预期因素,从而将菲利普斯曲线分为两种:长期和短期。

短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通过提高其中一种增长率来降低另一种的增长率。

但在长期中,工人由于考虑到了预期的通货膨胀因素,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尽快使其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一致。

所以工人为了是自己的实际工资不变,而要求增加名义工资。

因而提高了通货膨胀率,但却没有减少失业。

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在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提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却不能减少失业,则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中失效,进而引起恶劣的“滞胀”现象。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危害
1.失业带来的经济危害。

第一,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成熟的劳动力失业,不仅不能有效补偿培育、教育费用,还需要有效的物质产品的消费。

第二,失业将增加社会福利支
出造成财政困难。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多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会减少2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失业是劳动力对社会贡献减少。

国家要增加对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和制度保障。

第三,失业使生活水平下降。

失业,就等于失去了经济来源。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水平去寻找其他经济来源的途径,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人们不能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安居乐业,势必引起经济不健康进行。

2.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危害。

第一,通货膨胀影响币值的稳定性, 严重的迫使币制改革。

通货膨胀会有过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且货币贬值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高而越严重,这使得货币威信减弱,引起经济崩溃。

第二,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使投资风险增大, 社会动荡。

在银行方面,由于通货膨胀,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会减少,这将引起银行的支付困难。

在企业方面,通货膨胀会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严重亏损。

在投资方面,由于基建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大,资金供应缺乏,预期效益也会随之减少。

第三,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 无法使价格正常反映社会的供求状况。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多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各种商品之间互相推动价格上涨,使得价格失去其调节市场经济的作用。

四、针对失业与通货膨胀,我国应采取的政策
1.失业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经济现象。

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 无一不遇到失业问题的困扰及其治理。

所以解决失业以实现充分就业, 已成为各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以保护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目标。

(1)失业救济及保险制度。

我国目前应该着手制定《失业救济法》。

凡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但失业救济金的额度应该根据失业者的具体情况分开档次,以避免有些劳动者宁愿享受失业救济金也不去寻找工作。

(2)完善劳动力培训制度。

这项制度有利于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因为它提高了在职职工和后备劳动力的素质。

所以,我国也应坚持以中初级职业技术培训为主、高等职业培训为辅的方式,把职业技术培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同时应该让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有助于我国各方面劳动力的素质有更全面的提高。

2.治理通货膨胀要从其根源着手,我们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确保稳定运行宏观经济。

(1)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办法是加大短缺商品的供给,这也是最为积极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

合理流动资本,转变农业经营的落后方式,鼓励农业现代化生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2)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并针对特殊行业采取相应的税收政策以调整供需结构。

我国应当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要增加对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出,还要适量进行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

3.根据我国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事实,也应该考虑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

(1)加快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平衡财政收支,控制消费基金增长过快。

总之,失业与通货膨胀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共性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危害性,并且要减少对经济的危害,以稳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杰(2007):《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商业视角》第512期.
[2]奚惟华(1996):《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