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中三昧《儒林外史》“审丑”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中三昧:《儒林外史》“审丑”解析
乔孝冬
摘要:《儒林外史》是审丑艺术的典范,作者把“丑’’摄入他的审美意识中,在审美观照 中,“丑”成了喜剧的内容从而引发喜剧性与幽默感。

《儒林外史》的喜剧精神是对压抑人自 由生命力“丑”的否定和文人心性良知与生命价值“美”的肯定以(儒林外史》的“审丑”主要表 现在“丑自炫为美”“以丑衬美”和“寓美于丑”。

“丑自炫为美”意在通过对比反差造成滑稽 感,引发对丑的否定,从而引起人们嫌弃、鄙夷、讽刺的笑;“以丑衬美”意在通过丑(瑕疵缺 陷或不足)等,以对照映衬理想人物的完美,也显示出作者所推崇的社会理想及其失败的过 程,引发警醒的笑;“寓美于丑”通过新的理想人物处于无可奈何的窘境,引发新理想的产生 及其犹疑伤徨的心态,发出苍凉悲哀的笑。

关键词:《儒林外史》;自炫为美;以丑衬美;寓美于丑;美学观
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博喻》里说:“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 出乎丑璞。

”®中国古代哲学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辩证法出发®,提出了美丑矛盾统一 的命题。

“丑”是“美”相对立的美学范畴,趋美避丑是人类的共性,人们在领悟到美时可以 审察到丑,在审美中包含着审丑。

在传统喜剧手法中“丑”是喜剧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丑的审视会引起痛感,但通过对丑的揭露和惟妙惟肖的艺术描绘却可以 引起人的快感。

®庄子《德充符》描绘和塑造了六个身体残缺之人.尤其是“以恶骇天下”的长相奇丑者“哀骀它以“形骸之内”的美压倒了“形骸之外”的丑,否定了人们普遍认可的 “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审美认识理论。

《世说新语》中有“容止”一门,留下了“蒹葭倚玉树”“掷果盈车”“床头捉刀”等具有丰富美学内涵的故事;明代冯梦龙《古今笑史•委蜕部》就设 专章讲古人的特殊体貌。

人的体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生的,另一类是后天的。

讲述人畸形异能或因为貌丑而引发的故事,“借以为笑可,执以为可笑则不可”®。

“貌寝陋”*
* 作者简介:乔孝冬.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

本文系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谐谑小说研究”(16 YJA751018)阶段性成果。

①葛洪:《抱朴子》,《丛书集成初编:K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1页。

©《周易•系辞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78页。

③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学〉〈诗艺〉》.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

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37页,
丑中三味:《懦林外史》•‘审丑”解析119
之人的笑话故事也是历代笑话的传统题材^ “丑”本身并不等同于滑稽,只有在美与丑的对 照下,“丑自炫为美”的时候,才会产生强烈的滑稽效果。

清初陈皋谟在《笑倒》的序文中说: “大地一笑场也,妆鬼脸,跳猴圈,乔腔种种,丑状般般,我欲大恸一翻,既不欲浪掷此闲眼泪.我欲埋愁到底,又不忍锁杀此酸眉尖。

客曰:‘闻有买笑征愁法,予曷效之?’予曰:‘唯 唯。

’然则笑倒乎?哭倒也。

”©现实世界里“乔腔种种,丑状般般”,这些丑状令人哭倒,但把 这些丑类摄入审美的意识中,在某种审美观照中,这些丑类成了喜剧的内容。

俄国车尔尼 雪夫斯基说:“丑是滑稽的基础、本质,只有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那个时候丑才变成了 滑稽。

”®这种“丑力求自炫为美”的喜剧人物,是构成丑角人物中最主要的一类,即讽刺性、嘲笑性形象。

③亚里士多德曾言:“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 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语言本身是深嵌在生活方式的深刻背景之中的,小说作为一种艺术,也从属于一定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意识形态,“自炫为美”“以丑衬美”“寓 美于丑”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观念,《儒林外史》作者擅长通过否定丑来肯定美,因此 分析《儒林外史》“审丑”的美学观念,是解析作品喜剧精神与讽刺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对比反差呈现的滑稽
一、“丑自炫为美”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

然此类小说,大抵设一庸 人,极形其陋劣之态,借以衬托俊士,显其才华,故往往大不近人情,其用才比于‘打诨’。

吴敬梓常常以“极形庸人陋劣之态的4打诨’”去“撕破”各种名士的外衣,在小说中不止一处 写到名士们“自炫为美”的荒唐,譬如讽刺莺脰湖名士们的出乖卖丑却以为风雅.小说写道:席间八位名士,带挈杨执中的蠢儿子杨老六也在船上,共合九人之数。

当下牛布 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两边船窗四启,小船上奏着细乐,慢慢游到莺腹湖。

酒席齐备,十几个阔衣高帽的管家,在船头上更番斟酒上菜,那食品之 精洁,茶酒之清香,不消细说。


由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包括杨执中蠢儿子杨老六等九人“高人”“贤士”组成这场风 流高会,出乖卖丑却自炫为风雅。

相门公子娄三和娄四不惜重金招揽“高人”聚会莺脰湖,本来是所识匪人,却自以为能够“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这些“高人”“贤士”到 娄府不过是混吃混喝求资助.他们互相吹嘘却又互相瞧不起,在名利场上惯于人性作秀,学 问浅薄却常常故作高深之论.张铁臂更是露骨地演出了一番虚设人头会的闹剧进行欺骗讹
①王利器:《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2页。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缪灵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U2页。

③郭英德:《优孟衣冠与酒神祭祀》,《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10页。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学〉〈诗艺>》,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7页。

⑥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原著吴敬梓.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120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诈。

所谓的浅斟低唱,风流“胜会”,一门心思追求的不过是“名利”二字。

但是因为杨执中、权勿用这些人也是无一技之长而不得不依附权贵的可悲读书人,作者虽然也有讽刺之义. 然而却没什么太大的敌意。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由于是 用笑去“撕破”这帮“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的名士,其话语是规劝,让人在笑声中醒悟。

这场出乖卖丑“自炫为美”的莺脰湖高会实际上是一场荒诞性闹剧,“荒诞”主要表现为言行荒谬怪诞、丑陋虚妄的审美特性,在审美感受上让人觉得表里不一、自相矛盾。

“荒诞”在美学范畴与丑相通,与美相对应。

“《儒林外史》落笔为文,意在讽刺•全 然走的是反传统路子,更为绝妙者,在于将严肃的事情插入一点花絮之类的东西,让人对事 件本身产生荒唐感,被作者不动声色的叙描艺术所折服。

”©
戏曲丑角中还有一类叫“方巾丑”,方巾又称四方平定巾,样式是黑色纱制无纹饰软帽,后面垂着两个带子。

因其名称中含有江山一统的政治寓意.统治者颇为推崇,“洪成三年,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

《儒林外史》笔墨也多集中在这类佩戴“方巾阔服”的真假“名士”身上。

“方巾丑”就是展示所谓“名士”假斯文的种种表现,这类佩戴“方巾”的假“名士”,外 美内丑,徒有其表,还喜欢自炫斯文。

其喜剧的表演常常是动作轻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如匡超人戴着“方巾”进入“名士”流中,第一个遇到的斗方名士就是开“头巾”店的景兰江,戴头巾的与卖头巾的碰到一起,说来说去,总沾有“头巾”气,是为必然。

③所谓“头巾”气,就 是言谈举止处处要炫耀自己是个读书人。

匡超人跟着景兰江得以大会“名士”,见到了胡三 公子(胡密之)、赵雪斋、浦墨卿、支剑峰、严贡生、金东崖、卫体善、随岑庵等人,随后西湖宴 集.分韵赋诗,这些人有些是时文选家,如卫体善、随岑庵老着脸皮讲八股,一望而知其不 通,却自以为一佛出世。

可笑的是这些人作诗不通却要作些酸气逼人的诗以“显亲扬名”,实则没几分诗才却以诗名醉心求名。

西湖雅集酸涩穷吝之风扑面,这些假名士却以诗人名 士的称号自我陶醉。

西湖雅集归来的时候天色已昏黑,像支剑峰已是大醉,口发狂言说: “谁不知道我们西湖诗会的名士!”还要仿照李太白穿着宫锦袍夜行,结果被巡夜的盐捕给 看见了,揭穿他只是个假秀才•把他挝过去,一条链子锁起来了。

第十九回借潘三哥的话再 次道破了这些“名士”的真面目:“这一般人是有名的呆子,这姓景的开头巾店.本来有两千 银子的本钱,一顿诗做得精光。

他每日在店里,手里拿着一个刷子刷头巾,口里还哼着‘清 明时节雨纷纷'把那买头巾的和店邻看了都笑。

而今折了本钱,只借这作诗为由,遇着人 就借银子,人听见他都怕。

那一个姓支的,是盐务里一个巡商。

我来家在衙门里听见说,不 多几日,他吃醉了,在街上吟诗,被府里二太爷一条链子锁去,把巡商都革了,将来只好穷的 淌屎。

二相公.你在客边要做些有想头的事.这样人同他混缠做甚么?这些名士以人性的 作秀为手段,把名士和举业合流,可笑又可悲。

名士们附庸风雅,拉帮结派,相互吹捧,借重 官府,招摇撞骗•种种言谈举止均被心性乖巧的匡超人看在眼里、学在心中,从而增长了许 多见识,平添了许多手段。

小说对名士们人性作秀“绵里藏针”的微讽与匡超人人性的堕落
①贾自明:《孔子从周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第205页。

②张廷玉:《明史.舆服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④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怵外史〉K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页。

丑中三昧:《儒林外史》“审丑”解析121
连在一起.因此.这里的“丑”并非停留在面貌形体的表面.而具有推动情节与人物性格向前 发展之意,进一步走向令人更加厌恶的“丑”。

在《儒林外史》中,这类否定性人物或人物的 否定性性格因素的“悖反”所造成的喜剧情境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严贡生把自己装扮 成最大方、最讲公道、通情达理,实际上是极为贪婪、霸道、无赖、刁钻蛮横;范进表面上居丧 尽礼,却又大吃大虾丸子;知县来牛浦郎家拜访,他家没有仆人,他为了装门面就让舅丈人 做仆人,结果出了笑话。

这些都是无价值的不协调喜剧因素.作者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渗 透着作者对丑恶事物的蔑视和激愤。

这样通过对“丑自炫为美”的否定,从而揭穿内容上的 虚空、伪善和无价值,这种喜剧特征,主要属于讽刺的表现形态。

应该说这是《儒林外史》审 美效应最强、成就最突出之所在。

®《儒林外史》中这些人物将丑的内容试图用美的形式掩 盖起来,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无不在自我炫耀、自炫为美,局中人自以为天衣无 缝•局外人看得漏洞百出。

“丑自炫为美”其思想实质是可耻可鄙的。

喜剧艺术揭露、厌弃 和否定“丑”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可以使人意识到自己优于对象,引起人们嫌弃鄙夷的笑。

二、“以丑衬美”—以瑕疵不足对照映衬完美
艺术是美的学问.应以表现美取胜。

但是生活错综复杂.有丑有美,更有丑中含美、美 中藏丑。

“以丑衬美”,即以丑的形象衬托美的形象。

在正面人物描写上.写“美人陋处”也 是小说家常常用到的“以丑衬美”的手法,正如《红楼梦》的批评家脂砚斋有过这么一段批 语:“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鸾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

如太真之 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

今以‘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

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 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

人的容貌从来 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真正的美人必有一陋,“美人陋处”“以丑衬美”在陋和丑上恰恰见真实,合情理、显个性、有特点。

卧闲草堂刊印的《儒林外史》评点本在第三十三回评《儒林外史》也有与脂砚斋“美人陋 处”极相似的一段评点:“杜少卿乃豪荡自喜之人,似乎不与迟衡山同气味,然一见衡山,便 互相倾倒,可知有真性情者,亦不必定在气味之相投也。

衡山之迂,少卿之狂.皆如玉之有 瑕。

美玉以无瑕为贵,而有瑕正见其为真玉。

夫子谓古之民有三疾,又以‘愚鲁辟暗’目四 子,可见人不患其有毛病,但问其有何如之毛病。

”®
卧评本第六回评曰:“凡写一可恶之人.便欲打、欲骂、欲杀、欲割,惟恐人不恶之。

而究 竟所记之事.皆在情理之外。

”®卧评本强调《儒林外史》创作具有艺术的真实感,符合情理。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最忌类型化、脸谱化,反对那种恶人就全恶,好人就全好,“公忠者雕以正
①王进驹:《论C儒林外史)喜剧表现形态的构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曹雪芹著.张之补著.脂砚斋评,唐孝方补评:《百十回全评石头记线》,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第170页。

③吴敬梓:《儒林外史》绣像珍藏本.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258页。

®吴敬梓:《儒林外史》绣像珍藏本•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258页。

122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的写法。

追求完美无缺是人们的本性,但追求美中不足则似乎显得 更高明,依照情理,恰如其分地描写人物,恶者不等于“毒蛇猛兽”,善者也不写成完人。

如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塑造出来的。

作者把满腔的赞美之情都倾注在这个人 物形象上,但不避“玉之有瑕”,如第三十二回中:
杜少卿醉了,问道:‘‘臧三哥,我且问你:你定要这麋生作甚么?”臧蓼斋道:“你哪里 知道!廪生,一来中的多,中了就做官。

就是不中,十几年贡了,朝廷试过,就是去做知 县、推官•穿螺蛳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

”……杜少卿笑道:“你这匪类!下流无耻 极矣!’’〃
虽然杜少卿对臧寥斋花银子求功名的行为不齿,但他并不是单一个体.也不能脱离当 时因“同乡”“同门”、父祖辈关系、亲眷等组成的复杂缠绕的社会关系,加之中国传统社会所 固有的讲人情、好面子的习俗•杜少卿虽然嘲骂臧寥斋“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最终还 是拿出三百两银子为这个“匪类”买来一个廪生•而他又明明知道臧寥斋买廪生是为了以后 “穿螺蛳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

这里写杜少卿性格的缺陷,一方面真实地写出了其 作为淡雅清高的豪华公子缺少实际生活经验,囿与人情•昧于知人.挥金如土而所遇益穷的 事实。

另一方面,“爱而知其丑”,通过杜少卿嘲骂臧寥斋“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却不 得不借钱给他的无奈,也揭示了当时士人对功名的追逐是多么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更突 出杜少卿想要超脱世俗.过一种崭新的、特异的、不同超脱的生活理想的可贵.诚如吴敬梓 在《儒林外史》中近乎是夫子自道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 着性命去求他。

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舍着性命去求 富贵功名是人生常态,对富贵功名的看破是极少数的非常态,这在世俗眼中不失为一种 “狂”,而这正构成了杜少卿超脱常人的奇异性格。

“玉之有瑕”意味着好人也有缺陷,这也是事物本身矛盾性所决定的,有才的人往往爱 逞才使气.即使谦虚,也是以谦为狂、以谦为骄.谦虚只是面子上的礼貌。

杜慎卿也属于“玉 之有瑕”的另一类人物.以之衬托杜少卿。

杜慎卿外表极其“出类拔萃面如傅粉,眼若点漆.温恭尔雅•飘然有神仙之概”“珠辉玉映,真乃天上仙班”,不仅气度非凡,而且才情飘逸,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

因为长得好,所以很自恋,“在太阳地里, 看见自己的影子.徘徊了大半R”.因为讲求风雅,所以生活上不食人间烟火,“勉强吃了一 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他只吃清淡的食物。

杜慎卿翻看萧金铉乌龙潭春游之作.当面 指出萧金铉的诗“桃花何苦红如此.杨柳忽然青可怜”•只要添一个字,“问桃花何苦红如 此”,便是《贺新凉》中间一句好词。

下面又强对了一句“杨柳忽然青可怜便觉索然了。

几句话.把萧金铉说得透身冰冷。

③杜慎卿比起萧金铉、季苇萧等名士确实有才情、史识.他多 才多艺,也有雅品,在欣赏牡丹的时候.他只准备了鲥鱼、樱桃、笋等几样非常精致的食品,
①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

_」>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

丑中三昧:《儒林外史r审解析123
其他东西都被他目之为“俗品”弃之不用。

在对名花诗会时•萧金铉提议“即席分韵他觉得“这是而今诗社里的故套他说:“雅的这样俗,还是清谈为妙。

”他有着清高绝俗的审美 趣味和生活趣味,但又沾染了文人的风流习性•好发高论,他说:“•我若不是妇人生.天下妇 人都杀尽!’妇人那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

”一方面 标榜自己逐香驱臭,一方面又纳妾娶宠,言行并不一致。

他有男风之好.对浮滑子弟季苇萧 说了一番朋友之情更胜于男女的高论后•转而伤感自己找不到“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 骸之外,这才是天下第一等人”那样的知心情人,说着还掉下泪来。

季苇萧把长着一副“油 晃晃黑脸”道士来霞士推荐给他.骗他说“这个道士长得非常风流飘逸杜慎卿次早起来. 洗脸、擦肥皂、换新衣服.遍身熏了香去访来霞士,结果见了来霞士后.自己也觉得自己这种 出丑行为很好笑。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 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袁宏道《与潘景升书》也说“世人但有殊癖,终身不易.便是名士”。

美中不足,才显示出生气。

完美固然难得.美中不足则更为真实可信。

人来到这世上.并没 有与生俱来的恶,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善,善恶全在于人之生存的环境。

在生活中喜剧性滑 稽表现为有缺陷的人,在特定矛盾冲突中以异乎寻常的言语、动作自暴露其自相矛盾空虚 和无价值。

而笑则是出于对愚蠢对象可笑的理解,并意识到自己超过了他.从小说审丑艺 术的喜剧性看,对丑的乖讹、荒唐、掩饰所引发的讥刺的嘲笑,或对于美好的人或事有缺陷 的或自相矛盾的行为引发的欢乐的笑.由别人身上的缺点、瑕疵不足引发的具有超越别人 而取得优越感觉的笑。

杜慎卿的出丑常常限于生活情趣的范围,对他的讥笑在于人性本身 的缺陷,但并不以此否定他做人的基本品质。

缺陷不足有瑕疵的美显示出杜慎卿多重丰富 复杂的面像,复杂的性格是圆形的,是难以把握的.人各有当,全善全恶的人物形象悖于情 理,只有复杂的人物才是“至情至理”且具有丰富内涵的。

三、“寓美于丑”—以“美丑”的反差完成对“美”的升华
“寓美于丑”构成另一类审丑艺术,美和丑的并存成为突出的现象,作品所表现的人物 的“外丑内美”与“外美内丑”形成强烈的对比。

丑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美的陪衬。

美的灵 魂在丑的外形衬托下,显得更为昭彰卓著。

这种对丑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有时 表现为人物外表的荒诞或滑稽,而审美理论中肯定性的滑稽则是美的内容采取了丑的、畸 形的外观.常以丑角或颟顸、愚钝的形式表现善良人物或有缺陷人物的良好动机与其效果 的矛盾。

它引人发笑,是现实对主体实践的肯定对于士林的真名士王冕和四位“市井奇 人”,作者写他们穷愁潦倒的人生际遇.写他们有些怪诞不和时俗的装束.外表的寒酸与怪 诞同“方巾阔服”的假名士光鲜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外表的丑下面却有着嵌奇磊落、不慕功名富贵、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假名士光鲜考究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肮脏的灵魂、无 聊的生活和丑恶的行径.这是典型的“寓美于丑”的艺术。

《儒林外史》在整体结构上小说开头第一回是《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士槩括全文》,以“楔子”的形式讲述元末明初读书人王冕的故事,用来“敷陈大义”“槩括全文”;第五十五回
①朱立元:《艺术美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124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是《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以四位“市井奇人”的故事,表达了对读书人人生 出路的一种探索。

写名士王冕穿着的怪诞:
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

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缜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得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 不放在意下。


写市井奇人季遐年的不修边幅:
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趿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那日大雪里,走到一个朋友家,他那一双稀烂的蒲鞋•踹了他一书房的滋泥。

主人晓得他的性子不好,心里嫌他,不好 说出,只得问道:“季先生的尊履坏了,可好买双换换?”季遐年道:“我没有钱。

”那主人 道:“你肯写一副字送我,我买鞋送你了。

”季遐年道:“我难道没有鞋,要你的?”主人厌 他腌臜,自己走了进去.拿出一双鞋来,道:“你先生且请略换换,恐怕脚底下冷。

”季遐年 恼了,并不作别,就走出大门,嚷道:“你家甚么要紧的地方!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 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

我都希罕你的鞋穿!”②
名士王冕戴高帽,穿阔衣,正怪诞得很,以至“惹得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

卖 火纸筒子的王太“穿的褴褛”;开茶馆的盖宽“十月里还穿着夏布衣裳”;“服饰是必不可少 的标明社会角色和特定身份的包装和标志”®。

小说开头与结尾对理想人物的服饰描写形 成了巧妙的对应关系:人物的破衣烂衫印证了他们低微的社会地位。

王冕讲求的“文行出 处”应该成为文人精神的核心内涵,成为儒林社会的一种灵魂和价值,魂在“人”存,魂灭 “人”亡,但被“功名富贵”笼罩着的儒林社会已经病人膏肓、满目疮痍,真名士的落魄正是 “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的生动注解,他们生活穷苦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他们能够真正 体验到寻常百姓的生活、思想与感情•却不稀罕功名富贵,不愿意仰人鼻息,以余力发扬自 己的爱好,具有超常的艺术才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大凡优秀的人都免不了半疯。

”唐寅《桃花庵歌》:“别 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道出了文人在现实中失意或与环境相悖离时,往往表现 为“痴”“颠”“狂”“怪”“疯”等任诞行为.以此来宣泄超越常人的感情和思维方式。

“王冕人 品极高,不妨目空千古地任诞,季遐年不贪人的钱,不慕人的势,风骨铮挣,也自具任诞的资 格。

而对权勿用,与其说作者是在嘲讽他的怪诞•倒不如说是在嘲讽他的徒有其表、人品浅 俗。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将丑视为美的反面,认为感受到事物无秩序、不匀称、不合尺
①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吴敬梓原著,陈美林批点:《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3页。

③华梅:《服饰社会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④陈文新:《士人心态话儒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