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咱今儿来聊聊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这八个字可不简单,里头藏着古人的大智慧呢!记得我爷爷是个老画家,他常说:"这'外师造化'就像是跟大自然学艺,把山川河流当老师。
你看那些花鸟虫鱼,哪个不是活生生的教材?"我有个画画的朋友小李,整天抱怨画不好。
我爷爷听了,笑着说:"你啊,整天对着手机屏幕画画,哪能画出好作品?得像老画家一样,背着画板往山野里钻,让大自然当你的老师。
"说到"中得心源",我们美术学院的王老师打了个特有意思的比方:"这就像是喝水,外师造化是看着别人怎么喝的,中得心源就是自己真正尝到水的味道了。
光看别人喝水,自己永远不知道水是什么滋味。
"有次我去看画展,碰到个老画家在那儿写生。
只见他对着一棵老槐树画了足足三个小时,我好奇地问他为啥,他说:"外师造化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得让眼睛看到的东西在心里过一遍,就像是把米煮成饭一样,需要时间来消化。
"我表妹学画才一年,整天捧着名画集临摹。
我爷爷看了直摇头:"光是临摹是不够的,那叫'外'而不'师'。
得像蜜蜂采蜜一样,采了花粉还得自己消化成蜜才行。
"去年夏天,我跟着几个画友去写生。
有个老师傅坐在溪边,画了一整天的流水。
我纳闷地问他:"一条溪水有什么好画的?"他笑着说:"你听,水声潺潺,每一刻都不一样。
画水不是画表面,而是要画出水的神韵,这就是从'外师'到'心源'的过程。
"我们院里有个老教授,教了一辈子国画。
他常说:"'外师造化'好比是采集材料,'中得心源'则是建造房子。
光有材料不会建造,房子就盖不成;光会建造没材料,也是空中楼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 引言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外在世界,领悟到内心深处的真谛。
在这句话中,外师指的是自然、社会和他人,造化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中得心源指的是从内心领悟到真理的源头。
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迅速,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多彩,然而在日常的琐事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忽略内心的声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告诉我们,要学会从外在的事物中领悟到内心的真谛,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社会、交流他人,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有深入理解外在世界的变化和规律,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认知。
通过与外界互动、反思内心,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实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正文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含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含义,是指通过观察外部世界的变化和规律,以及内心的体悟和修炼,从而获得真知灼见,开启智慧之门。
这一哲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启示,引导着人们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含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
在自然万物中寻找智慧的源泉,正是因为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教导我们。
只有我们以谦卑的心态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才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起起落落,领悟到生命的宿命和意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含义也表达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内心的清净与宁静是获得智慧的基石,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启示。
通过修炼内心,学会忍耐与宽容,我们才能超越自我的局限,追求更高更深的境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理含义,是我们在探索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只有在外师造化的启迪下,我们才能在心灵深处找到人生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名言来自于唐代张璪的绘画理论,其后,历代的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现代大师潘天寿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解释有两段甚为精辟:“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
”“故画之贵乎师造化、师自然者,不过假自然之形相耳,无此形相不足以语画,然画之至极者,终在心源。
”诗论所说的感物生情、因情造文,道理如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造化”是指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心源”指的是作为艺术家的主体。
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必须反映客观规律性,必须认真体察自然世界的各种丰富表象和无穷无尽的变化,但机械地反映自然界并不等于艺术创作。
那么,如何反映出自然界真实的本质特征,如何真切地表达出艺术家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观感、态度、情绪,如何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品呢?显然仅靠机械地摹拟自然界是不够的,而“中得心源”正好体现出主体情思在创作中对客观自然的一种综合、提炼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又恰好是艺术创作规律的完整体现。
可见,只有“造化”与“心源”相互作用才能创作出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既是来源于自然界客观事物,又是融合了艺术家主体思想情感的新的画面形象。
同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还提出了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实际也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要求。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读万卷书”意喻艺术家须强化自身胸襟学养的修炼,人品高低是画品高下的必然缘由,艺术家净化心胸和丰富学养,是艺术创作的“心源”;而“万里路”则系长期刻苦的艺术实践,对于自然界要认真、反复地观察、理解,深刻地认识其规律性。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中国画的意境、意象正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种创作态度中孕育而成的。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如何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
《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
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毕宏于是阁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
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
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
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理论深受画家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整个艺术的纲领。
换句话可以理解“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得心源”是艺术的根本原则。
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它同时也提出了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实际也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我们扩展开这两小句的内在的深刻含意。
“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基础,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的强调。
造化是指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既包括所被描绘之自然环境,也包括作者之生活接触的人文环境。
这些都通过眼睛立于胸中,心通过造化的涵养和充实,再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溶入画家的意识,情绪,功力所谓“外师造化”简言之,“外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事物中吸取创作原料与经验,用于忠实的描绘对象。
但是,作为一位成功的画家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
画家还必须进而对上述事物和经验及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综合,形成作品中的形象,通过画家千锤百炼苦心制成,作品中的形象已不是自然造化中标本式的再现,而是表现画家的人格、气质、学养、心胸、功夫,即“中得心源”。
“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9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山水画家张璪的名言。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意是,山水画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内心的感受。
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02、南北宗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
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即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
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这种崇南贬北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派门户的偏见,对明末清初以来绘画界有颇大的影响。
7、马踏匈奴答: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9、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答: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10、昭陵六骏答: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14、唐三彩答: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
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
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
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5、浙派答: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
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
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
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11、帛画答: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
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
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摘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指从外部师傅、造化中获得启示,内心得到灵感和悟道。
本文通过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起源、内涵、具体表现、重要意义和实践方法的探讨,揭示了这一理念在人们心灵成长和修养中的重要性。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还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内心的修养和修炼,使我们更加完善和和谐。
通过积极实践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悟外部的美好和造化之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可以引领人们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起源、内涵、具体表现、重要意义、实践方法、重要性、发展前景、积极影响。
1. 引言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
在古代的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认为大自然是最为伟大的导师,通过观察外部世界的变化和规律,从而能够领悟到内心的真谛和智慧。
换句话说,外部的师傅就是大自然,人们通过观察外部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来领悟内心的道理和真谛。
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通过外部的师傅(自然)来领悟内心的真谛和智慧。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非常丰富,不仅强调了个体与大自然的关系,更在于强调了人们内心的修养和境界。
人们应当学会从自然界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此来修身养性,塑造良好人格。
这也是古代圣贤提倡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虚心求教于大自然,从而悟透本心,修炼内心。
在当今社会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世界,实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正文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起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经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念。
这一思想主张人们应当向外界师法,观察自然界的造化,从中领悟道理,同时又要内心净化,培养内心的本质,使之与外界的造化相一致,达到心物相应的境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人生领悟的重要观点。
在这个观点中,外在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为了得到心的源泉,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思考自
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外师造化。
所谓外师,就是指我们的
身体和心灵所在的环境和周围的人。
他们通过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
方式,帮助我们成长并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而所谓造化,指的是整
个宇宙万物的创造和变化。
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我们的身
心产生影响,从而使我们产生新的体验和认知。
但是,在外师造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
这是得
到心的源泉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思
考如何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只有在思想上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不断
地发现自己的内在潜能和内在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培养心灵上的一些品质和素养。
比如,我们需要学会关怀和尊重他人,以及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信和勇气,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和
决策能力。
总之,在外师造化中得到心的源泉需要我们有持续的学习和反思
意识。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走向更加美满和充实的人生。
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
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在“唯科学主义”、“再现论”的背景下,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词的理解往往发生了扭曲。
比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现有的惯常阐释中,对它的解释是:“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同时源自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样的一种解释中,可以注意到几个问题:第一,“造化”被物质化、静态化、客观对象化为“大自然”,“万物相生,生生不息”之的演变之理、动态特征在这样的解释中完全看不到。
“物质化”、“静态化”过程和20世纪流行的“唯科学主义”有关,当然,唯物论在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客观对象化”很大程度上是主客观二分法的流行所造成的必然。
第二,“师”,在“再现论”的背景下,多被理解为“模仿”、“临摹”。
在这个词组中,“师”是一个动词,除了有“观察”等视觉层面上的含义之外,应该包含了“人”(不仅是艺术家)面对“造化”所构建关系的所有题中之意,比如“体悟”“感知”,也包含“敬畏”、“天人合一”等更深层的哲学含义。
这个问题看起来只是个理论问题,其实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观看之道”,“创作之法。
第三,“中”被时代化了。
按照对仗要求来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中”应该为“内”,或者“里”,但是张璪写的是“中”。
而恰恰“中”与儒道释三家都密切相关。
比如“中庸”等,又和三家实践者静坐、打坐、修行的身心经历以及追求相关。
问题是,“中”所普遍理解成的“内”,是个什么样的内?是翻江倒海,瞬息万变之念头?还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精神癫狂,极致追求之渴求?亦或是澄明之境?还是洛克的“白板”?以及“中庸”、“涅槃”、“悟道”?几种状态,哪一种可谈“得”物象相生之法,气韵贯通之理,万物自在之道?如果联系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在此处更多的是一种修为状态,而非惯常解释之“内心”。
第四,时下的理解,“中得心源”“得”到的情绪、感知、情感波动、灵感时刻,乃至激情。
_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别解
53张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创始人之一。
在唐代,他与王维齐名甚至超过王维(就绘画方面的成就而言)。
但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他留下来的只有被他的同宗晚辈张彦远收录于《历代名画记》中的一句话,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短短的八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宝库中最精辟的纲领性文件。
但何谓“外师造化”?何谓“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出在中国绘画创作和美学中有什么意义?则无论是张还是张彦远,都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释。
本文拟结合“造化”、“心源”两个语词的语义分析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对上述问题和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的理论内涵作一简要的诠释。
一、所谓“外师造化”先说“外师造化”。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对“造化”一词的理解。
一般认为,古汉语的“造化”一词略相当于今人所说的“自然界”。
但“自然界”所指的是宇宙间一切自然物的总和,这个词似乎还不能准确反映“造化”一词本来的意义。
在古汉语中,“造化”是一个功能性的而非实体性的概念,它更主要的意思是指自然事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而非一切自然事物的总和。
《说文解字》谓:“造,就也。
……,古文造从舟。
”按许慎的说法,“造”指造作,古文也作“”,“造”字的本义系指造船,引申为制作舟车、宫室、器具一类的工艺活动。
它的抽象含义也可理解为“制作”、“制造”、“创造”或“构造”。
“化”从“匕”,“匕”的本义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也可引申为生育、化育或泛指一切自然事物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逐渐发生的形态改变,即事物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如《荀子・正名》中所说的:“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
”“化”是一个绵延的过程,是一个事物转变为另一个与之性质相近而形态不同的事物的过程,如《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鱼)“化”为“鹏”(鸟)。
综合起来说,“造”、“化”指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在某种“外力”(天地)的作用下逐渐产生(“造”)、改变(“变”)和生成(“化”)的过程,或者说是逐渐被赋予形态因而逐渐显现、完成的过程。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句意蕴深远的古语,它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密切的关系。
在这句话中,外师指的是自然界,而心源则是人的内心世界。
它告诉我们,人类应当体察自然,学习自然,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自然界。
古人观察天象,研究地理,研究植物和动物,不断地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知识。
他们发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学习了自然界的奥秘,这些都成为了他们的师傅,让他们得以获得真正的智慧。
正是这些学习自然的经验和知识,让古人不断地进步,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当继续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从自然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常常被科技和社会的变革所困扰,而忽略了自然界的力量和智慧。
我们应当重新回归自然,重新审视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应当从大自然中学习谦卑。
自然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力量。
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
飓风、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所作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应当明白,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应当谦卑地面对自然,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当从大自然中学习坚韧。
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无论是森林中的参天老树,还是海洋中锋驶的巨浪,它们都承载了无尽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
学习自然的坚韧品质,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从而获得成功和胜利。
我们应当从大自然中学习包容。
自然界是一个充满包容和博大的世界。
无论是江河大海,还是山川草木,它们都包容着一切生灵,给予它们生长和繁衍的空间。
我们应当学习自然的包容,尊重每一个生命,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只有在包容的环境中,所有生命才能共同繁荣,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应当从大自然中学习创新。
自然界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智慧的世界。
从植物的生长,到动物的繁衍,自然界展现出了无尽的创造力和智慧。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代解读——以山水画为例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建立在老庄哲学思想之上,它的提出为我国山水画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体现了我国古代画论的精神养分。
如,南朝宋宗炳提出“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陈姚提出“学穷性表,心师造化”,等等。
因此,我们不妨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核心思想,又是符合哲学规律、实现“观物观我,天人合一,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的重要理论。
笔者围绕“观物观我,天人合一”与“虚实相生,动静相依”两方面探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概念。
1.观物观我,天人合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一种绘画艺术创作理论,也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思想。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多地阐述了我国山水画创作手法中“观物观我,天人合一”的哲学特点。
其中,从“观物观我,天人合一”的角度思考,可以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解为通过对客观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加上内心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感受,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我感悟,以此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进一步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的认知,继而实现“观物观我”。
2.虚实相生,动静相依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哲学思想还体现了“虚实相生,动静相依”。
所谓“虚实相生”,我们可以在许多山水画中有所发现。
首先,“虚实相生”中的“虚实”指绘画作品中涵盖的有画处(实)与无画处(虚)两种技艺手法,这也是加强山水画作品的艺术形象、增强画面视觉效果的一种形式。
如我们熟知的《寒江独钓鱼》这部作品,便充分彰显了绘画作品“虚实相生”的变化之理。
我们在画面中既能感受到“虚中有实、虚而不空”,又能感受到“实中有虚、实而不塞”的特点。
《寒江独钓鱼》的画面通过钓翁和小舟的动态姿势诠释了江水烟波浩茫的特点,这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可以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起到了深化和藏景的作用,给人以含蓄美的享受。
其次,“动静相依”体现为静和动是大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也是人们思想认知上的升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摘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从外部世界和他人身上学习,获得启迪和智慧,然后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
外师造化的意义在于开阔思维,拓展视野,让人更加开放包容;而中得心源的过程则是通过深入思考、体验和领悟,将外部的知识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习外师造化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培养中得心源的方法包括专注、思考、反思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实践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连,只有不断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种宝贵的哲学思想,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人不断成长和进步,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义,过程,重要性,方法,实践,关系,培养,学习1. 引言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古语表达了在外界师者的启发和造化下,内心得到真正启蒙和灵感的过程。
外师造化即指外部环境、他人教导、社会熏陶等对人的影响和启发;中得心源则指内心顿悟、真正领悟、深刻体悟的过程。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强调外部资源的重要性与内在潜能的开发。
外师造化的作用在于为人提供新的见解、观点或体验,拓展人的视野,激发人的学习欲望和创造力。
而中得心源则是在外部资源的启发下,借助自身的感悟和领悟,真正领会到其中的道理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不断循环、相辅相成的过程,从外部刺激到内在体悟,再到内外相融,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这句格言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外部世界汲取知识和智慧,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开发和提升,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操、有担当的人。
2. 正文2.1 外师造化的意义外师造化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外界的事物和现象来启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和智慧。
外师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人经验,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来源。
造化是指天地间的自然变化和生成,是一种无可复制的独特性。
简谈“外师造化”
简谈“外师造化”引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朝画家张璪的作画感悟,记录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谓外师造化,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要吸收前人之经验,学习传统之精华,也是指艺术家应该贴近生活,深入生活,探究生活本质。
来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构思。
简单的来说,外师造化就是画家从客观的外界事物中获取创作原料,经验,用于忠实的描摹对象,但是,作为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画家还要对这些事物与经验进行分析,联想,去其糟粕,取之精华,即在画家的思考过程中进行加工与改造,这就是中得心源。
一.对后世的影响:张璪的作品据说未能保留到现在,但是他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字箴言却倍受后人推崇,后人在他的经验之上又做了补充,添加,使这句话的含义更加完整,深远。
如:五代荆浩《画山水录》,他从山水画如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涉及艺术与现实关系的重要问题出发,总结了中晚唐以来山水画的创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画论的现实主义传统,把中国山水画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山水画的发展和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笔法记》中,一开始就记述作者在神钲山上为古松图真,图真是笔法记最基本最主要的观点.他主张真与形似有联系而又不同.师造化就是图真,图真也不等于作到表面形似而已。
他要求画家“度物象而取其真”形似与真迥然不同,不只在个别树石山水的表现没有抓住特点,没有显现出它的特质,也还由于它没有反映山川景物的内在联系。
“图真论”把“师造化,得心源”归结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高度。
荆浩在其“六要”中用“气韵”来绘画形式效果,用思来谈作画想法,思路,用“笔,墨”来谈材料技法,这些实则是谈如何“中得心源”同时用景来具体谈如何“外师造化”。
思在艺术家从事绘画活动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环节。
“中得心源”之中的心即为思,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构思。
作者要反复推敲琢磨研究。
也是要求作者能从众多的事物中找到规律,将复杂的形体总结归纳,加以情感,思想,感觉等作用,创造出反映出自己想法及见解的作品。
外师造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
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
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
《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
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毕宏于是阁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
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
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
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中国画创作思想,早在古代就有许多画家为之探索,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艺术理论。
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来,师法造化一直成为创作实践的主流。
唐张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中国画创作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也为后世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提倡人们要师法自然,要以自然为师,要求画家深入自然,深入生活,体会自然界的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以人的“心思”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外师造化”,艺术创作思想是符合人们的审美口味,作为艺术美,凡是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美术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
纵观中国美术史,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他们的创作都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他们都以个人的情感,接受认识生活。
[摘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思想,提倡人们要师法自然,深入生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意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意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意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应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和压力。
然而,古人早已告诫我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部影响。
无论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还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和期望,我们都可能因此而感到困惑和焦虑。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中得心源”,就能够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我们需要明白“外师造化”所指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烦恼,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中得心源”,就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挑战,而不至于被其所困扰。
我们需要理解“中得心源”意味着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无论是修炼内心的平静,还是培养内在的力量,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坚韧和自信。
这种内在的力量和智慧,正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社会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无处不在。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而不至于被其所困扰。
这句古人的箴言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时,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样才能够在激流中保持清醒,不至于迷失自我。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我们,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首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古人的箴言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写作中,我们的目的是要诠释主题,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主题。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主题,可以引用相关的案例和故事来说明主题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分享自己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我指定的任务,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
《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
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毕宏于是阁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
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
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
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理论深受画家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整个艺术的纲领。
换句话可以理解“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得心源”是艺术的根本原则。
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它同时也提出了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实际也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我们扩展开这两小句的内在的深刻含意。
“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基础,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的强调。
造化是指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既包括所被描绘之自然环境,也包括作者之生活接触的人文环境。
这些都通过眼睛立于胸中,
心通过造化的涵养和充实,再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溶入画家的意识,情绪,功力所谓“外师造化”简言之,“外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事物中吸取创作原料与经验,用于忠实的描绘对象。
但是,作为一位成功的画家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
画家还必须进而对上述事物和经验及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综合,形成作品中的形象,通过画家千锤百炼苦心制成,作品中的形象已不是自然造化中标本式的再现,而是表现画家的人格、气质、学养、心胸、功夫,即“中得心源”。
“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
“心源”泛指作画者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艺术修养等。
作画者是心源的主体。
“中得心源”之“心”也即为思,要求作者对自然景物要进行择选,考虑整体布局,作画要反复推敲,琢磨研究。
荆浩认为:“思者,删拔大要,凝想感物。
”这句话对于“思”指出了一个全面的思想方法,要求作者能从复杂的物象中求规律,将复杂之形体进行主观归纳,伴以情感、兴趣、感受,想象等因素作用,创造出反映自己思想境界的作品。
艺术家必须从向“自然”造化的认真学习和用心揣摩中获取创作素材和再现它的技巧与能力。
比如作家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来完成故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塑造;画家要通过学习观察和写生掌握客观对象和自然景物的造型与色彩规律;作曲家则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才能谱写出表现人物情感和自然状貌的音响、节奏与旋律。
此谓“外师造化”。
其次,“中得心源”的“中”乃艺术家创作之
作品,它来自于外师造化,得自于心源感悟和认识,即艺术家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心灵的产物,故谓“中得心源”。
二者反复作用,也就形成了艺术无境的境界。
因此自然“造化”需要艺术家永远虔诚地面对和学习,不仅是为新的艺术创作,更是为“心源”素养的不断丰富与提高,从而最终使艺术再现能够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传达艺术家的主观意识与情感。
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内涵所反映的艺术规律。
真正的艺术,必定具备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心智的创造,永恒的艺术生命必经“造化”与“心源”的结合、孕育才能诞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同时提出了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实际也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读万卷书”意喻艺术家须强化自身胸襟学养的修炼,人品高低是画品高下的必然缘由,艺术创造者净化心胸和丰富学养,是艺术创造的“心源”;而“行万里路”则系长期刻苦的艺术实践,对于自然界认真、反复地观察、理解,深刻地认识其规律性,二者相辅相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艺术家创造意境高远、品位高尚的艺术作品所尊崇的一种创作态度。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它同时还提出了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实际也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我是学国画的画大写意的时候往往只是临摹没有注入灵魂现在
才知,文人画之所以产生大写意这一画品,从艺术上讲,是技术发展到极高成就才达到的解脱与升华,而审美上的文人倾向,则是令其脱离俗谛的桎梏,追求精灵空明境界的契机。
总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此才能写我意,养我心,传我志,落墨收笔,能见天性。
要言之,写意花鸟必须有笔墨、有情状、求意简抒情气,其深层境界,应是写照心神,是人情的物化,花鸟虽小,其实就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艺术家必须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方能有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美妙感受,才能领悟艺术的真谛与精髓。
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却更为重要。
把理论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