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业资源现状及林业生态发展研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林业资源现状及林业生态发展研探
施永俊
(左云县林业局,山西大同037100)
摘要:本文以第九次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山西省林业资源现状、林业资源的特点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山西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数量少、质量低,林业产业发展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应对对策,同时对山西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利用合理分配做出了预期。
关键词:山西省林业;林业生态;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4-0243-02
1山西省林业以及林业资源发展现状
1.1山西林业资源现状
山西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生态优良、植被茂密,但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的双重作用之下,山西省林业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时面积只剩551万亩,森林覆盖降至2.4%。
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山西的林业资源逐渐向良好的趋势发展,根据第九次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来看,目前,全省共有11个市林业局、119个县(区、市)林业局、125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227个国营林场,其中省辖林局9个,包括106个直属林场。
森林面积从第八次普查的312万hm2增长到321万hm2,森林覆盖率从18.03%增长到20.5%,比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提高了2.47%。
天然林蓄积8838万m3,较之上次增加了1765万m3,人工林面积从131.81万hm2增加到156万hm2,人工林蓄积4085万m3,较之上次增加了1420万m3。
人工林面积比重超过天然林,且不断上升。
1.2山西林业资源特点
1.2.1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且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大
从第八次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第九次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来看,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在这两次的普查中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且人工林面积不断增长。
山西省在历史上森林资源丰富,进入近现代之后,因为丰富的煤炭资源被挖掘,导致了乱砍滥伐、生态发展不平衡等破坏环境的状况发生,一度致使山西省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林业资源不断减少等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山西省对于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人工林建设工程也逐步受到重视。
人工林面积的大幅增长以及天然林的不断保护,有效缓解了山西省森林面积较少、森林覆盖率低的问题。
在山西省国营的人工林场、林地中,种植了大量的核桃、苹果、大枣等作物,以及种类繁多的中草药作物,这不仅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促使山西省林业产业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1.2.2造林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在经济方面给予造林产业支持,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与此同时民间资金参与造林的机会不断增多,绿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大户、企业、家庭、社会等多元化团体的造林面积在不断扩大。
所造人工林中,个体等其他经营主体所有的面积达64援89万hm2,所占比例为49.23%,其他经营主体占比58.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造林方面的成果,不仅山西省政府和林业部门在努力落实,民间群体的积极性也很高,民间群体的参与在增加造林面积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使得造林主体逐渐多元化,通过造林而做到保护环境,使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得以广泛传播。
1.3山西林业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1.3.1林业资源数量仍较少,质量较差
虽然近年来山西省对于林业资源逐渐重视起来,植树造林工程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多年来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比周边的省份,如河北、河南、内蒙等,山西省仍然在生态环境较差和林业资源贫乏的行列里。
不仅存在林业资源数量少、覆盖率低的问题,更表现在质量上,我省现在的林业资源成活率不高,且再生能力相对比其他省份也是较低,防护能力和保存能力依然有待提高。
与林业发达的省份相比,我省森林覆盖率增长速度较慢。
山西省属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存在温带半干旱气候及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两种,降水量较少。
由于山西省地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山西省内南北气候差异比较明显,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降水量、热量条件高于北部。
垂直气候变化差异较为明显,林业发展受到地形地貌限制,部分荒山的植树造林难度较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
再加上多年来开采煤炭对于土地和环境的污染导致林地可持续生产力低下,并且难以恢复。
从人造林地的种类来看,多为油松林、阔叶杂木以及华北落叶松,而且人工林中幼年林木占比80%,林业资源构成不合理。
1.3.2林业产业发展状况不佳
山西省在近年来虽然对林业资源发展投入较大,但通过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经济的状况不佳,在恢复环境的同时没有兼顾好民生经济的发展。
林业相关科研项目与林业生产结合的仍然不够紧密,存在研究课题重复、分散等问题,部分市、县单位仍然不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
与此同时,虽然全省范围内,林业相关科技项目数量不少,但是涉及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研进展不足,成果转化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林业方面相关科技转化率仅为40%,林业科技的贡献率低于40%,成果转化率是林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山西省的成果转化率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林业生物质能源也未被充分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指将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利用生物、物理、热化学等技术转化为化学碳能源。
因山西省的煤炭储存量较为丰富,客观上造成了以煤炭作为能源消耗主体的事实,从而忽略了林业生物质能的研究利用工程。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利用已经在诸多发达国家被普遍利用,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可喜的成绩,山西省对于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潜力有待被进一步利用和发掘,从而转化成为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2山西省林业未来发展对策
2.1强化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生态发展计划必须得到严谨科学的规划以及实实在在的落实,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于山西省植树政策的扶持,提高植被覆盖率。
提升林木存活数量,改善人造林结构,降低幼年林所占比重,因地制宜的种植林木,采取综合改造、封育等措施提高林木的存活率等状况。
综合考虑树木生长状况,生态环境,树种配置等因素,科学规划设计树木栽种。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法制思维,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行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依法将各类违法应为细化到个人,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省上下要始终保持对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强有力的打击态势。
2.2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在科技方面极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针对山西省的地质地貌,通过植树造林来减缓干旱灾害,同时对于开采煤炭而造成过度破坏的地区要重点关注,研究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技术。
加大林业生物质能的利用,山西省现有的林业资源中蕴含着巨大的能源,主要包括:经济林、灌木以及城市绿化树木修剪等林地、林业生产剩余物,林业采伐造材及林业相关产品加工剩余物,以及薪炭林等能源林的采伐物三类。
山西省林业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有着很大的潜力,应该把林业生物质能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在为林业产业增进创收的同时可以转化山西以煤炭作为能源的传统,为山西省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加大对于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技术,通过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林业科技从业者就业,搭建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并就林业科技下乡、实地落户到地方做好规划。
在提高林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同时,抓紧转化科技成果,最终增强林业产业科技的创新能力,推动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增长。
2.3促进林业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山西省将林业产业扶贫作为山西省脱贫攻坚战八大工程之一,政府方面已经关于具体地区的林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制定了指导意见、行动方案以及林业资产性收益等方针政策。
重点关注贫困区县,积极开展引导帮扶活动,依托地方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布局。
针对气候、地形等因素,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地方性特色林业产业,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业养殖业、种植业,可以养殖禽类,种植药材、核桃、红枣等产品,打造一条长远的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达到致富的目标。
相关林业部门和扶贫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和帮扶产业链较为完整、风险系数较小的林业扶贫产业,针对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充分帮扶,帮助他们形成规模性的经营。
同时开发森林旅游等新兴生态产业,依托人文景观,打造人文—生态休闲景区,并不断优化提升,争取发展成地区性的代表旅游产业。
3结语
“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态势发展良好,林业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①。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全省的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森林覆盖率全面走高,林业产业经济也在山西省多个地方年经济增长的占比中不断增大。
但在林业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林业资源总量不够,林业资源质量不高,且因地制宜林业资源种类有所限制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林业资源保护政策以促进山西林业产业绿色发展、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学界以及林业部门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要实现山西省林业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长远可实施性的方针政策,重视整体规划,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最终实现林业资源的最优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
注释:
①晋政发〔2014〕5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孔凡斌:山西林业气候特征及人类对其分布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资
源与规划,2010(10):23-28.
[2]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3]陈样伟,胡海波.林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程世斌.陕西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与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2010.
[5]徐晓倩.陕西省农村林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研究[D].咸阳: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20-11-03
作者简介:施永俊(1974-),女,汉族,山西左云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林业技术。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