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登记表——模板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生姓名郑奕性别女学号320080931720 学院教育学院年级08 专业应用心理学双学位
指导教师姓名罗云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技术职务
教授
开题报告
日期
2010年11月28

论文题目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内容
选题来源□基金项目□横向课题■自选□其它
论文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献资料调研情况一、研究意义
性别是指伴随有性生殖的出现,而在生物界同种个体之间普遍出现的一种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现象。

性别间的差异随进化过程中有性生殖的演进而增高。

男女的性别差异使得二者在形态、行为和心理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父母的教养方式关乎人格的建立和成人后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

中国普遍为独生子女,特殊的国情使得父母在当下对男生和女生的教育与早年有很大的不同。

大学生普遍处于18—25岁,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度。

大学生在大学里不仅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比高中阶段更多地触碰社会。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逐渐完善了对性别差异的认识,父母对大学生的性别差异期望也有所不同。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对社会角色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进入社会的表现,他们对于未来性别角色的认知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的适应度。

而这些都与他们的父母在他们早期的家教有关,他们父母对于子女在大学里在性别方面也有不同的期望。

本篇文章将在男女性别差异的影响下,研究中国大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他们的性别角色的双向影响,尤其是研究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社会角色的影响,这对于探讨出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转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又称育儿风格,这里的“育”包括生育、养育、教育、培育。

父母的育儿价值观、育儿态度、育儿行为等的总和形成了育儿风格,育儿风格造成了特定的家庭情绪气氛,育儿态度和育儿行为就在这样的情绪气氛中表现
出来,儿童就是在这个情绪气氛中成长的。

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上,鲍姆琳德使用了分类学的方法,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要求和回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权威型是既严格要求儿童,又对儿童的需求给予及时的回应;专制型是只严格要求儿童;宽容型是能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回应,但是不能严格要求儿童:放纵型是既不能严格要求儿童,也不能对儿童的要求进行及时回应。

目前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于不同角色阶段的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比如中专生与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初中学生和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主要是在于从儿童到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父母教养方式。

(2)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某一方面的关系
包括对儿童、初中生或高中生的自立人格的研究,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点浅析。

这类的研究就是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某一特点的形成是否有关。

(3)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
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对子女性别角色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不良的儿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这一类的论文主要是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某一方面的影响。

(4)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比如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与神经官能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强迫症患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

这类研究主要是研究出现某一病症的患者,他们的心理疾病与早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5)父母教养方式与某一特定群体的关系
比如劳教人员早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比如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研究。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2.性别差异方面的研究
如今,很多男人、女人都在关注性别角色是如何塑造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了传统的女性性别角色,在商界和政府界任职;一些男人也在尝试非传统的男性性别角色,例如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

性别角色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

以前的研究认为,性别角色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两性的生理差异,另一个是社会文化因素。

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了三个理论模型来解释性别差异,生物模型、社会文化模型和生物社会模型。

国内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主要在于:
(1)男女生性别差异的不同心理状况
比如河南省济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里面研究了男女性别差异下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

(2)一些行为或心理表现的性别差异
比如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疼痛心理表现的性别差异,嫉妒心理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性别差异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方向是这些特定的行为或心理表现男女所表现出的不同。

(3)特定群体的性别差异
比如上海白领择偶标准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分析,专科层次男女生心理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3.父母教养方式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别角色的影响,包括初中生和高职生,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少。

对于其他性别差异,尤其是对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形成也很少。

三、研究思路
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这类的研究在国内还是比较少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需要调查得出结论。

(1)文献调研。

这是前期的准备工作。

通过文献的调研,了解当前我国对与大
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对于男女性别不同心理方面的研究。

(2)提出问题。

提出在性别差异下,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有何异同的问题,这是我主要研究的方向。

(3)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方向是三个方面:
1.性别差异影响下,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有何异同。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之处对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塑造的影响。

男生和女生气质不同个,生理功能不同,社会角色也不同。

传统的社会角色为男主外,女主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进,男女地位越来越平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经济独立,男女社会角色逐渐演变,此时,
3.子女性别对大学生父母期望的影响。

(4)研究地点的选择: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选择24个大学生,男女性别比例在1:1。

对他们进行量表测试和访谈,同时联系其父母,对他们的父母进行访谈(电话或网络的形式),了解其父母对于子女的教养方式,尤其是基于性别差异下的教养方式,了解他们因子女性别原因而形成的不通期望,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子女是否因性别原因而有特别的打算。

比如,男生一般家里愿意让其去社会闯荡,而女生一般较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是否也有这种类似的考虑。

(5).论文框架
按照正常的论文格式来成文: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四、研究重点、难点
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的,这个影响如何得出,该调研主要依据于访谈法,如何从访谈中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考虑增加量表的使用。

所以,如何得出影响,如何使结论更加科学是一个难点。

五、研究方法
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法)、访谈法
选择24个大学生,对大学生发放EMBU量表,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对选择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同时也访谈他们的父母,了解子女性别对他们的教养方式有何影响,他们基于子女性别的教养方式有怎样的考虑。

六、研究进度安排
论文研究进度的提前安排有助于研究者根据相关要求来进行研究,这样更有助于研究者的结论更加科学,研究进程也更加有效率。

(1)10年10月20日—11月30日,文献调研,研究国内相关的研究情况,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整理出开题报告,经由学院审阅。

(2)10年12月1日—11年12月31日,文献相关情况整理,前期资料准备情况,写出大致的研究框架,包括如何选择被调查者,被调查者的选取范围。

(3)11年 1月1日—11年3月1日,与导师确定研究细节的相关问题,确保研究品质。

然后着实实施调查,根据论文框架和提纲来调查24个被调查者的情况。

(4)11年3月2日—11年4月2日,对调研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论文的初稿,供老师审阅。

(5)11年4月2日—11年4月30日,根据老师对初稿的意见对论文进一步进行二次或三次至多次修正,形成最终的论文
(6)11年5月,准备最后的论文答辩相关事项。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李丽陈庆良洪明 2002 【2】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生性别角色的影响研究韩大伟车宣仪王中会 2008 【3】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年级、性别的关系研究左占伟 2003
【4】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蒋奖 2004
【5】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张林邓小平2008
【6】农村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关系研究刘青 2008
【7】卫校女生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杨红君,周世杰 2008 【8】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朱莉琪方富熹
【9】大学毕业生职业抉择困难与父母教养方式 2010
【10】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特点汪金崔荣宝 2010
【1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王颖刘新民2010
【12】大学生防御机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许健张洪卫 2010
【13】年龄、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刘军卫红
【14】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李曙光郑艳 2006
【15】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01
【16】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卢勤 2010
【17】性别社会心理学刍议王金玲 2010
【18】.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石绍华郑钢 2001
【19】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房超方晓义 2003
【20】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闻明晶李天一滕树元
2009
指导教师
审定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学科研
基层组织
或合作单位审定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