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范本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识记目标

①法律的含义。

②我国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③)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2)理解目标

①)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明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②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⑶运用目标

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对此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思想觉悟目标

⑴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⑵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中,我们将学习法律常识。从国家角度讲,要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每一个公民来讲,要做-—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知道“什么是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呢?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法律(板书)

提问:观看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回答法律是什么.

(展示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

教学课件:

①背景是一个“?”,“?”上面是“法律”二字,先“法"和“律"分开,后“法”和“律”

合并.

(画外音:什么是法律呢?让我们先从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中来了解。在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以后发展为复合词,便称为“法律”)

②“法”字,占全屏。法的古体字“灋之”,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庀屏,并出示文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东汉《说文解字》。

③出现“一碗水",水在碗中漾来漾去,但最终归于水平的样子。

④再出现“廌"的样子,及“廌”用头上的角去触罪犯的情景。

(画外音:什么是法呢?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书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可以看出,在古代,法和刑二字是通用的.“平之如水,从水",意味法代表公平。“廌”据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在审判时被廌触者被认为是有罪的人,所以“去之,从去”.这是神明裁判的一种形式)

⑤“律”字,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2屏,并出示文字:“律,均布也。”-—《说文解字》;“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画外音:什么是律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什么又是“均布”呢?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有这样的记载:“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的意思是说,应该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

⑥出示文字:“法,常也;律,常也。”-—《尔雅·释诂》

(画外音: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书《尔雅·释诂》篇记载:“法,常也;律,常也。,’由此町见,早在秦汉时,“法"和“律”二字已经同义。在秦汉日寸,已将“法"和“律”二字合为“法律”一同)

(说明: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投影,并结合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阅读了解即可)

从法律的词源和词义角度,我们对法律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在汉语中,法律的意思是什么呢?法律是要人们一致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行为的一把“尺子";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合法"的,反之,就要被“廌"触之,成为“不直者”;法律是公平的象征,合法的人受到保护,不合法的人受到惩罚。可见,法律是社会生活中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这-点就像“道德"-样。但是,法律与道德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的特征上。法律有什么不同于道德的特征呢?

我们知道,在很早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存,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则-—道德。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约定俗成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般是不成文的.

(出示我国《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单行本)

提问:这是什么?

提问:这些法律是如何形成的?(归纳结论:是由国家制定的)

提问: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法律由何而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投影: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注意法律的制定是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制定的,没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不能制定法律的;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要遵循—定的立法程序,即依法立法。没有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往往是不被承认的.

问题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般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法》,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我国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制定相关领域的和在本地区范围内有效的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一般命名为某条例或某地区法规。

问题3: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巳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