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摘要】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
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如不及
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手功能丧失。

至今SHS无特异性疗法,而目
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中医药治疗进展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
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2% ~74.1%[1]。

根据临床表现,SHS可分3期: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
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Ⅲ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2]。

SHS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
指挛缩,X线上有广泛的骨腐蚀,手功能丧失[3]。

至今 SHS 无特异性疗法,而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针灸治疗
1.1针刺治疗结合艾慈灸治疗
吴雪梅[4]等采用针刺结合艾慈灸治疗SHS,针灸组用针刺加艾慈灸治疗,针
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方法:⑴针刺治疗取穴:肩髎、肩髃、肩贞、臂臑、臑会、
曲池、合谷、条口(均取患侧),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l个疗程,疗程
间隔2天。

于每个疗程结束进行 VAS 积分评定。

3个疗程结束总结疗效。

⑵艾慈
灸治疗取穴:肩髎、肩髃、肩贞。

操作:在每次针刺治疗结束,选取上述穴位,
艾慈灸(舒适型)进行穴位贴敷,约10h取下。

l0次为l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3个疗程结束总结疗效。

疗程均为30天。

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 93.19%,针刺
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温针灸治疗
王少松[5] 采用温针灸和普通针刺治疗SHS。

温针灸组取穴:患侧肢体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方法:以2寸长柄毫针肩髃斜刺、余穴直刺,进针约1寸,采
用平补平泻手法提插捻转行针后,将提前备好的长约5cm艾柱套于针尾部,点燃施灸,待艾柱烧完后除去灰烬,每针灸1壮,后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不进行艾灸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温针灸组。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评分、简
易手功能评分(STEF),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温针灸组有效率为95. 45%,普通针刺
组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评分、简易手功能评分(STEF)温针灸疗法也优于普通针灸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昌民[6]报道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SHS,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
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Fugl-Meyer 评分(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的改善情况。

(1)针灸疗法:取穴:极泉下、尺泽、内关、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针法:患肢良肢位,手掌
心向上,用一次性针灸针进针,极泉下用提插泻法,使患者有手麻胀及抽动感,
以手指抽动3次为度,尺泽、内关均用提插捻转泻法,手法持续1min,上述3穴不留针;取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穴,用一次性针灸针进针,每穴行提插捻转补法1min后留针,取一段直径1.5cm、长2cm 的清艾条置
于针柄上端,底端点燃,艾条底端离皮肤4cm,每穴灸3壮,每日1次,每周5
次。

治疗两个月后结果示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改善(P< 0.01),治疗组的改善优于
对照组(P<0.01)。

1.3电针联合穴位热敷
刘晓丽[7]治疗SHS。

治疗组治疗方法:基础治疗+电针治疗+穴位热敷疗法。

(1)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水煎服,每日一剂。

(2)电针治疗。

取穴:肩井、
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连续21 d为一个疗程。

(3)穴位热敷疗法:药包制作。

方药:公丁香、肉桂、细辛、吴茱萸各
20g。

制法:上述药物加入500 g食盐放入铁锅中加热焙炒,待中药和盐加热后用
纱布包好待用;取穴:肩井、肩髃、肩贞、曲池、外关、合谷及阿是穴等;治疗:在电针治疗结束后即刻,药包在适宜温度(50℃~60℃)后直接置于患肢穴位热敷,注意防止烫伤,5~10min后更换穴位,直至冷却。

每次热敷30min,每日1次,21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治疗+电针治疗。

治疗21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电针结合穴位注射
朱现民等[8]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SHS,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

电针穴位: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池、外关、阳池、中渚、合谷、劳宫、
手三里、尺泽、小海,加减:肩关节活动受限加大椎、天宗、臂臑,留针 30 分钟,1次/d。

穴位注射后选用丹参注射液6mL与2%利多卡因 6mL 混合,按照常
规方法注入肩四针(肩髃、肩贞、肩髎、肩前),每穴3mL,2天1次。

对照组以通络活血汤加减:红花15g,鸡血藤15g,黄芪30g,全当归15g,等15味中药水
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1.5蜂针结合康复训练
崔韶阳[9]等采用蜂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SHS。

蜂针治疗法:取穴,患侧以痛
为腧穴,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臂臑、外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交替用穴,每次用2-10穴。

操作:采用活蜂直刺法治疗,先行蜂毒过敏试验。

皮试阴性者,即可进行治疗。

穴位消毒后,用镊子轻捏蜜蜂
腰部,将其尾部对准穴位,使其尾针螫入穴位,15min后将蜂刺拔出。

对于精神
紧张或特别敏感的患者可用散刺或点刺法。

疗程: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
4周。

康复疗法:正确体位摆放;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患者仰卧,上肢处于上
举的体位,进行抓握训练或Bobath握手上肢辅助主动上举训练等。

疗程:每天
给予康复训练1次,每周6次,每次45min,共治疗4周。

采用上肢运动功能、
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28d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蜂康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蜂针组的67.86%和康复组的73.33%(P<0.05)。

1.6火针治疗
杨娟等[10]采用火针治疗中风后早期SHS,对照组常规针刺。

取穴:肩井、
天宗、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泽、尺泽、外关、后溪、合谷,一次6-10穴,交替选用。

操作:患者侧卧位,暴露皮肤,根据穴位选择相应针灸针,用75%酒
精消毒穴位后快速捻转进针,得气后调整进针深度,肩髃、肩贞、肩髎、臂臑、
曲泽、曲池、尺泽直刺入1.5寸,肩井、天宗、极泉、后溪、合谷、外关直刺入0.5寸,各穴中等刺激,曲泽,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min。

每日1次,1周为
1个疗程,观察周期2个疗程。

治疗组火针治疗。

取穴:同对照组。

操作:将针
体在酒精灯外焰加热至通红,迅速点刺穴位,即予涂有万花油的棉签点按。

动作
轻柔迅速。

隔日1次,1周为1个疗程,观察周期2个疗程。

前后各项差值比较
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偏瘫侧手部肿胀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提示火针和常规针刺对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都有效果,且前
者疗效优于后者。

2 中草药治疗
2.1中草药外用
杨军等[11]报道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SHS,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每剂中药含威灵仙30g,制川乌10g,透骨草30g,片姜黄15g,当归12g,
桂枝10g,川芎12g,诸药加水1500ml,浸泡20min,文火煎,煎后药液倒入盆中。

同法煎第二煎,合并药液后加醋50g,自上而下趁热熏洗患肢,药液温度以
患者能耐受为度,冷却至40℃左右,再将患手放入浸渍20min,浸泡同时和浸泡
后配合促通技术治疗,每日2次,每2日1剂。

连续泡洗治疗10d 为1个疗程。

对照组以 40℃左右的温水泡洗,方法、部位及时间同治疗组。

两组均行促通技术
康复训练。

治疗10d 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
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恒
旺等[12]将SH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散,药用生川乌、生草乌、胆南星、生半夏、麻黄、红花各 10 g等13味中药,制成散剂,50 g/次,用
风湿跌打酒调匀装入布袋中,煮沸,热敷患处2次/d。

对照组采用冷水交替法。

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共治疗 4 w,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
为 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中草药内服
张士金[13]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
合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推拿、按摩、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冷水-温水交替浸泡、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肢主动及被动活动等)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药组成: 黄芪30g,桂枝12g,等到10味中药白
芍12g,水煎2次,早晚分服。

水煎服,15d为1 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 ; 对照组有效率为 63.33%。

两组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文杰等[14]报道通络活血汤加康复训练治疗中风SHS,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1)良肢位摆放(2)向心性压缩缠扎(3)冷热交替法(4)主、被动运动。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中药
自拟通络活血汤,组成:红花15g,制半夏9g,胆南星10g,羌独活各等13味中。

可根据患者兼证适当加减药物。

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
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

Fugl-Meyer评分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VAS评分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推拿治疗
司井夫等[15]报道推拿结合正确肢位摆放治疗SHS,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结合
正确肢位摆放治疗。

推拿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滚、按、推、揉法由手
部至肘部、肘部至肩部放松约8min;然后点按患侧肩井、肩、肩内陵、肩贞、曲池、手三里、阳溪、阳池、阳谷及合谷等穴,每穴约1min;依次活动患肩、肘、腕
关节至掌指,指间各关节,使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腱充分伸展,并在不加剧疼痛范围
内进行,时间约8min;用拿、搓、抖等法结束治疗。

手法要注意轻柔,用力由小到大,每日1次,每次约25min,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进行下1个疗程,3个疗
程后评价疗效。

正确肢位摆放:患者在坐位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向下拖垂,以及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屈曲。

在仰卧位时,患侧肩胛
骨下需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应垫枕,并呈伸展位,掌心向上。

在健
侧卧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有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

在患侧卧位时,
患侧上肢伸直和肩胛骨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

对照组
采用中药熏洗结合正确肢位摆放。

中药熏洗:薏苡仁,鸡血藤、桑枝、伸筋草、透
骨草等13昧中药水煎外洗患者,每日洗2次,每次30min。

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进行下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正确肢位摆放如前所述。

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
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拔罐治疗
陆红梅等[16]采用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SHS,治疗组电针取天宗肩髃、肩髎、肩贞、臂臑、臑会、曲池、内关、合谷、阿是穴(均为患侧),时间为
30min,取针后用梅花针重叩阿是穴,如果处于痉挛期,胸大肌痉挛取腋灵穴,肩胛下肌痉挛取肩贞下1寸,肩胛提肌、菱形肌痉挛取大杼,背阔肌痉挛取膈关,梅花针
治疗方法,在穴位处用碘伏消毒,后用75%酒精脱腆,梅花针常规消毒,待皮肤及梅
花针上的酒精挥发干后用梅花针重叩穴位,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取中号火罐,用闪
火法快速拔罐,留罐10mi取下。

电针1日1次,梅花针叩刺后拔罐隔日1次,10日
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对照组取穴针刺方法、留针时间、电针治疗及疗程同治
疗组,不进行梅花针后拔罐。

结果: 通过上肢关节活动度、疼痛等指标判断其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6%,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付磊等[17]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SHS 两组患者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在
此基础上A组再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B组仅用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取阿
是穴、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上八邪等,用提插捻转相结合的
泻法,以关节部有强烈的酸胀感并向关节上下放射为度,留针30min,期间行针一次,
每日1次。

刺络拔罐:每次针刺结束之后,再取阿是穴、肩髃、肩髎、曲池等穴中
的两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予以拔罐,使出血量为2~5mL,每日1次。

两组治
疗均以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3个疗程。

结果两组治疗后肩痛程度、肩痛频度及肩关节自主活动度改善均有明显效果(P<0.05,P<0.01),且A组均优于
B组(P<0.01);总有效率A组为92.5%,B组为7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5 结语
SH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
痛苦。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增长,SHS的患病率随之增长。

中医药治疗卒
中后SHS疗效确切,但笔者认为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应采用几种
方法联合治疗,效果才能比较满意。

同时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应严格
掌握,随时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如蜂针的预防过敏措施,火针要严格无
菌操作,防止皮肤感染等。

中医药的治疗效果短时间内不明显,因此做好患者的
健康教育,使病人认识中医药治疗,积极配合全程治疗才能保障中医药治疗的顺
利开展。

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人制宜
的灵活性;对于穴位注射药物的选择,针刺的穴位,电针的波型、强度等应因人因
病辨证论治。

中医注重未病先治,因此如何预防或减少本病的发生是未来的研究
方向,同时SHS是一种慢性病,家庭康复不可避免,寻求一种方便经济的家庭康
复治疗方法也是医者要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皓.肩-手综合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1): 62.
[2]王晓艳,张通.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12, 11: 934.
[3]谢昆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3, 19(3): 122.
[4]吴雪梅,于颖梅,史静超.针刺结合艾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J].北京中医
药,2010,7(29)532-533.
[5]王少松.温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1,3(4)134-135.
[6]邱昌民.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5(20)699,736.
[7]刘晓丽.穴位热敷疗法联合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28-29.
[8]朱现民,陈煦,胡兴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76例[J].甘肃中医.2010. 23(11)42-43.
[9]崔韶阳,李万瑶,刘悦,等.蜂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5(26):1126-1128.
[10]杨娟,段权.火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1.5{26}967-968.
[11]杨军,孙灵芝.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60 例[J].中医中药,2011,1(8)83-84.
[12]余恒旺,崔美莲,梁思杰,等.舒筋活络散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42.
[13]张士金.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 30 例[J].河南中
医,2010,9(30)850-851.
[14]李文杰,张方.通络活血汤加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60 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4(2)15-16.
[15]司井夫,孙武权,李成哲.推拿结合正确肢位摆放治疗肩手综合征I期50例[J].陕西中医,2010,31(6)734-735.
[16]陆红梅,丁松.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5)320-321.
[17]付磊,刘未艾,吴清明,等.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3)132-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