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
装载机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为确保装载机安全、高效运行,规范操作与保养,发挥装载机最佳效益,提高装载机的调度管理力度,杜绝因装载机调度配合不力而发生误工、拖延生产的情况。
根据公司各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装载机管理制度
(一)台账记录1.装载机的使用、日常养护必须实行包机制,落实到人。
2.建立装载机日工作量台账记录,详细记录装载机当日工作量、工作时间及设备运行情况。
装载机日工作量台账记录由矿调度室管理。
3.建立装载机加油记录台账,做好用油情况记录表,详细记录各台装载机的加油时间和加油量。
一个月统计一次各车辆用油量。
4.装载机油箱盖必须上锁并保持完好,钥匙由调度室统一保管。
5.各矿必须配齐加油计量装置。
进入冬季前,各矿必须备好防冻液。
(二)使用管理1.装载机属于生产附属设备,由调度室统一进行使用调度管理。
需要使用装载机作业的单位需向调度室申请,由调度室进行调度。
2.装载机司机必须服从调度室的统一指挥。
装载机司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状况必须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3.没有调度室的许可,严禁装载机擅自进行非生产性作业。
协助矿外进行的作业,必须经调度室或矿领导同意;调度室做好登记。
4.装载机司机不得拒绝矿内各单位所需的临时生产作业。
5.出矿作业必须经过矿领导同意。
二、劳动纪律1.装载机司机严禁酒后驾车。
2.装载机司机必须根据排班,接班前至少提前____分钟到调度室接受当班任务。
交班后到调度室汇报当班的作业情况,由调度室记录其当日工作量、工作时间及设备运行情况。
3.上班时间,装载机无作业任务时,装载机司机按照煤矿规定在矿内休息待命,不得出矿脱岗、离岗。
4.每项作业任务及当班交班后,必须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当班或当天作业任务完成后,装载机的钥匙必须交回调度室。
三、维护保养和操作规范
(一)修理1.装载机的修理____公司规定执行。
2.凡发生发动机、减速机(牙箱)损坏,传动部件损坏及外胎大面积损坏等需要修理并更换配件的,必须由煤矿设备管理员向图南公司外委维修管理小组汇报,并会同维修单位共同鉴定故障的性质。
3.凡装载机责任故障、大修或修理费用一次达____元的,必须进行故障调查、处理,外委维修申报单必须提交故障调查处理报告。
(二)维护保养1.出车前及接班后,必须检查装载机的润滑、冷却等是否正常。
检查和润滑、冷却不到位,严禁出车。
每周必须打黄油三次。
检查车况、机油、水位、传动、制动系统及各仪表读数,并空车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允许带病作业,工作前要鸣笛示警。
2.检查车底时,检查人员进入车底前,必须把车辆放在平地,用保险装置把操纵杆有效锁住。
3.驾驶员要了解车辆的技术性能、使用规定、操作要领;要做到“四好四会”,管好、用好、维护好、保养好;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严格遵守维修保养规程,及时地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减少故障后果的危害性,延长整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5.驾驶员要经常检查车辆各部位的螺丝紧固状况,有松动时,要及时紧固,检查液压系统有否漏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装载机在工作中,如发现异常声音、要立即停车检查、待问题处理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三)规范操作1.不得用铲斗举人。
2.装载机司机要熟悉矿区道路,行驶通过路口、拐弯、下坡、调头时要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行驶时除驾驶室外,任何部位不得乘座非工作人员。
3、严禁急进急退。
作业时应低速进行,不得采用加大油门将铲车高速猛冲插入料堆的方式进行装料。
操纵手柄换向时,不应过急、过猛,如过急、过猛,容易造成机件损伤。
满载操作时,铲臂不得快速下降。
以免制动时产生巨大的冲击载而损坏机件。
4.驾驶员出车前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上岗不准穿拖鞋,严禁驾驶员酒后驾车,否则出现的一切后果由驾驶员全部承担。
5.发动机未停止运转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驾驶室。
6.正常作业时,经常注意各仪表和指示信号的工作状况,注意监听发动机、减速机(牙箱)及其他各部位的工作声音,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
7.用装载机吊装重物时,不得超负荷吊装,并要有专人指挥。
吊装时,铲斗下面严禁站人或人员逗留。
8.转载和其他作业时,必须清理好行车通道。
严禁野蛮操作,防止不清理通道损坏轮胎。
9.装料时,应确定装载量,铲斗应从正面铲料,不得铲斗单边受力。
卸料时,举臂翻转铲斗应低速缓慢动作。
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输物料。
运载物料时,宜保持铲臂下铰点离地面____m,并保持平稳行驶。
为了避免铲臂因受力不均而扭弯,铲装或挖掘应避免铲斗偏载,铲装后未举臂就前进,会使铲臂挠度大而变形,所以不得在收斗或半收斗而未举臂时前进。
铲斗装满后,应举臂到距地面约____m 时,再后退、转向、卸料。
10.驾驶员必须做到车容整洁,保持车况良好。
停车时,要停稳、断电、铲斗平放于地面。
11.杜绝在加油时吸烟,严禁利用打火机明火查看油箱油量。
12.作业后,装载机应停放在安全场地,铲斗平放在地面上,操纵杆置于中位,并制动锁定。
13.在冬季,冷态装载机每次使用前必须在启动发动机后,预热时间不低于____分钟,预热时间不够者不得开动装载机。
如预热时间不够或未加防冻液造成设备损坏者,由责任承担事故责任。
四、考核办法1.损坏装载机油箱盖或油箱盖锁一次,罚款____元。
2.不服从安排一次罚款____元。
3.如因各部件检查不到位,造成故障的,按修车总金额的____%罚款。
4.如因急进急退,采用加大油门将铲车高速猛冲插入料堆的方式进行装料造成故障的,按修车总金额的____%罚款。
5.如因缺冷却水、润滑油缺乏造成故障的,按修车总金额的____%罚款。
6.如恶意野蛮操作造成故障的,除按修车总金额的____%罚款外,对责任人进行除名处理。
7.装载机随意让给他人(非装载机司机)驾驶铲车时,不加以制止者,罚款____元。
8.不按规定清理通道损坏轮胎的,一次罚款____元。
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2)
行车、叉车和装载机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的安全和运营效率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行车、叉车和装载机管理制度的内容: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行车、叉车和装载机的安全操作,预防事故和损害,并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运营效率。
适用于所有使用行车、叉车和装载机的员工和相关部门。
2. 设备管理:
(1)购买和维护:仅购买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行车、叉车和装载机。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标识和记录:对每台行车、叉车和装载机进行标识和编号,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维护和使用情况。
3. 使用资格和培训:
(1)操作资格: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操作行车、叉车和装载机,并获得操作资格证书。
(2)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评估和考核。
4. 操作规范:
(1)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2)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应程序进行作业,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操作环境:检查和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和不安全因素。
5. 安全控制:
(1)设备检查:每天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如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修复。
(2)速度控制:在作业现场内控制操作速度,遵守限制速度规定,特别是在拐弯和行驶坡道时。
(3)安全距离:与其他车辆和行人保持安全距离,遵守交通规则,并避免与其他车辆和人员发生碰撞。
6. 事故报告和调查:
(1)事故报告:任何行车、叉车和装载机事故都需要立即上报,并进行相应的事故报告和登记。
(2)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内容仅提供一个参考,实际的行车、叉车和装载机管理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3)
是为了保障安全、提高效率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管理规定。
以下是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
1. 设立明确的管理责任:明确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人员管理:对驾驶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书;要求驾驶员和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驾驶经验和技能,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规程:建立严格的安全规程,包括行车、叉车、装载机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定,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4. 车辆维护保养:定期对行车、叉车、装载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机械设备的检修、加油加润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5. 车辆运行记录:对每一次行车、叉车、装载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里程数、使用地点等,以便于追溯事故责任和设备使用情况。
6. 事故处理:对于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7. 监督检查:定期对行车、叉车、装载机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8. 其他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其他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设备领用制度、设备保管制度等。
以上是行车、叉车、装载机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在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并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