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目录
考纲考情素养 (1)
思维导图 (2)
夯实基础探究命题 (2)
微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微考点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0)
易错明辨 (15)
答题模板 (16)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考纲考情素养:
思维导图:
夯实基础探究命题:
微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
(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①为国家建议、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现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领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①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行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知识拓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了解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范围,如:金融、通信、交通、能源、化工、冶金等。
(2)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既体现在数量上,又体现在质量上,但主要体现在质量上。因此要不断增强其竞争力,竞争力越强、控制力越强。
(3)当前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国有资产相对集中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不但不会削弱其主导作用,反而可以增强其主导作用。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1)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2)态度: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
(3)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提醒】(1)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
①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因此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应一视同仁,国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2)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例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 )
①引导国有资本主动有序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
①优化布局,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①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①调整结构,以增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B
【解析】①: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体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主动有序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①正确。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①错误。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体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①正确。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①错误。故本题选B。
[例2]在2020年的经济大考中,作为国家队的国有企业,在应急管控、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将会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循坏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程中起到引领作用。材料表明国有企业( )
①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①在统筹国内外市场、畅通产业链循环等方面作用无可替代
①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①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D
【解析】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①①: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的作用,国有企业在统筹国内外市场、畅通产业链循环等方面作用无可替代,国有企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①①正确切题。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①错误。故本题选D。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全面启动,明年多领域国企改革将有新突破,包括分层分类多路径推进混改,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速加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扩围升级等。
事实上,我国国企混改取得了积极进展。其表现为:一是混改比例和范围进一步拓宽;重点领域,包括电力、电信、军工等领域混改试点稳步开展,上市公司已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形式;二是经营机制转化改革持续深化,成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等改革事项的先行者;三是央企所有者权益中,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2年的3.1万亿增加到2019年的8.4万亿,占比由27%提升到38%。
结合材料并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济意义。
【答案】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①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①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分析】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所学经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培养考生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作答过程中需要将教材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条理清晰,答题规范。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材料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全面启动,明年多领域国企改革将有新突破,包括分层分类多路径推进混改,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速加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扩围升级,故可以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一是混改比例和范围进一步拓宽;重点领域,包括电力、电信、军工等领域混改试点稳步开展,上市公司已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形式,故可以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