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的认识与收藏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画的认识与收藏价值
(⼀) 什么是版画
版画被许多⼈误认为“板画”,以为在⽊板、⽯板或铜板上画的画或刻的画就叫版画,其实画在板上的油画仍然叫油画,画在板上的丙烯仍然叫丙烯画;刻在⽊板上的画叫⽊雕;刻在⽯板上的画叫⽯雕。

“版”和“板”是不⼀样的,版画作为造型艺术之⼀,也是中国美术的⼀个重要门类,是指⽤⼑⼦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版等版⾯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

版画分类按使⽤材料可分为:⽊版画、⽯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版画,纸版画,⽯膏版画等。

按制作⽅法可分为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电脑版等,亦可按颜⾊分类。

(⼆) 版画种类简介
提起'版画',⼀般⼈便想到⽊版画,其实'版画'的概念要⼤得多。

下⾯简要介绍⼏种常见版画类别:
⽊版画作品
1、⽊版画
⽊版画俗称⽊刻,源于我国古代。

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画家族中最古⽼,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版画的特点是,⼑法刚劲有⼒,⿊⽩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度。

在我国现存年代最久的⽊版画创作于公元9世纪;然⽽有⽂字记载的历史还要长得多。

⽊刻的前⾝是⽤⽯料·⾦属和⽊料刻制的官⽅和私⼈印章,即图章。

欧洲⽊版画的前⾝是所谓的织物印花,即把刻好的图形印在织物上;这种⽅法古埃及早已有之。

在德国这种织物印花是从13世纪开始兴起的,⾸先它可取代昂贵的东⽅纺织品。

⽬前,⽊刻的制作技术仍没有任何变化:沿⽊纹纵向锯成的软⽊料要⽐硬⽊料更适⽤。

⽤⼩⼑刻制绘在刻版上的图案,每条线要刻两⼑,⼀⼑是沿图案线条向外斜刻下去,然后相对斜刻另⼀⼑,以取下刻版上的⽊屑。

刻版上画⾯的较⼤部分的空⽩处⽤⼑铲去。

现在,⽊刻家们不再⽤普通⼩⼑,⽽常⽤不同⼝径的槽⼑和⾓⼑作画,⽤这些⼯具只需⼀⼑即可刻出画⾯的线条。

要修改刻版上的刻痕是不可能的,除⾮⽤补版来挽救。

铜版画作品
2、铜版画
铜版画也称“蚀刻版画”、“铜刻版画”、“铜蚀版画”、“腐蚀版画”,指在⾦属版上⽤腐蚀液腐蚀或直接⽤针或⼑刻制⽽成的⼀种版画。

属于凹版。

因较常⽤的⾦属版是铜版,故称。

铜版画绘制⼯艺相对复杂,为现代三版(铜版、⽯版、丝⽹版)之⼀。

铜版画的原理:⽤⾦属刻⼑雕刻或酸性液体腐蚀等⼿段把铜板版⾯刻成所需图样,再把油墨或颜料擦压在凹陷部分,⽤擦布或纸把凸⾯部分的油墨擦⼲净,把⽤⽔浸过的画纸(厚些的版画专⽤纸为好)覆于版上,⽤铜版机机器压印,将凹处墨⾊吸沾于纸⾯上,形成版画。

铜版画制作⾮常繁杂,⽽且每道⼯序对画⾯最终效果都有影响,紧密相连,丝毫疏忽不得,从备板、刷防磨剂、刻图腐蚀时间掌握,特殊技法的运⽤,机器印制等等都需画家亲⾃操控,⼀道程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画⾯效果。

所以优秀的铜版画被认为了是版画中的“精品”。

制作⽅法有飞尘法、软蜡法、⼲刻法、腐蚀法等,以腐蚀法较为普遍。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历代⼤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创作。

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的⼽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师都留下了⼗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3、⽯版画
正如所有版画⼀样,⽯版画也是胎起⼀种新的印刷术。

18世纪第⼀次⼯业⾰命时期,由于⼤规模简便印刷的需要。

⽯印术研创的初衷是为了寻求⼀种廉价印刷⽂字和图画的⽅法,⽽迅速繁荣起来⼯商业,以及随之⽽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思想开明、崇尚⽣活、附庸风雅,则带来了复制名画和反映世俗⽣活的复制版画潮⽔般的需求。

复制版画的市场使⽯印术作为印刷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同时也产⽣了新的版画品种——⽯版画艺术。

19世纪初,以法国为中⼼的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画家不满⾜⽯版画的复制性制作过程,开始介⼊⽯版画的全部制作⼯序,以直接绘画来表达画家的原创精神,真正创作意义的⽯版画艺术从此诞⽣并得以发展⽯版画的兴衰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跌宕起伏,⾃浪漫主义起之后的各主要画派、20世纪个现代画派的⼤师均积极的投⾝于⽯版画创作之中,以他们各⾃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引导了⽯版画发展的历程。

毕加索的不安分天性将他的灵感注⼊到⽯版画制版和印刷的每⼀个环节,使⽯版画制版印刷的技术过程变成了艺术再创造的⼿段,提出了新的现代⽯版画制作观念。

丝⽹版吴冠中-《⽩桦林》-1997年
4、丝⽹版画
丝⽹版画也叫孔版画,它有如⼯业上的花布印刷⽅法,将颜⾊进⾏刮压从⽹孔漏⾄承接物上,所以也称做丝漏版画,丝⽹印刷⽬前在商业上得到⼤量的运⽤。

20世纪初,英国⼈塞缪·西蒙(SamuelSlmon)研究出以丝⽹作版印刷的⽅法。

第⼆次世界⼤战前后,由于⼯业发展,特别是军事的需要,丝⽹印刷得到⼤发展,本世纪五、六⼗年代照相制版丝印技术在美、⽇等国普遍使⽤。

珂罗版吴冠中-《江村》-1991年
5、珂罗版画
在复制要求、复制技术⽅⾯具有明显地优越性的是珂罗版,在清朝光绪初年由⽇本传⼊中国,并被⼤量⽤于中国画的复制。

珂罗版共分为四道⼯序制作,即照相、修版、晒版、印刷。

珂罗版经历了单⾊制作、双⾊套印、多⾊套印到多⾊接版套印的发展过程。

罗版印刷全部是⼈⼯操作,制版⽹线极细,墨⾊极佳,靠不规则皱纹的疏密,表现画⾯的深浅层次,印品⽆⽹点、浓淡层次清晰。

且是专⾊压印,⽆颜⾊偏差,能充分表现书画艺术品的⾊彩搭配、层次丰富的墨韵彩趣,同时⼜经画家亲⾃⼿⼯局部加⼯润⾊,使其锦上添花,其效果可以超过平版和凸版印品。

(⼆)复制版画与原创版画
若考虑到版画的收藏价值,可将版画分为复制版画与创作版画。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

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由技⼯根据画家画稿刻印的版画,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隋朝说。

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刚般若波罗密经》卷⾸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的“⾄德”本版画,据估计⽐“咸通”本早约百年。

在1960年维也纳举⾏的国际造型美术协会会议中,规定了国际间通⽤的版画定义,作为创作版画的标准是:
Ⅰ为了创作版画,画家本⼈曾利⽤⽯、⽊、⾦属和丝⽹版材参与制版,使⾃⼰⼼中的意象通过原版转印成图画。

Ⅱ艺术家⾃⼰,或在其本⼈监督指导下,在原版直接印刷所得的作品。

Ⅲ艺术家须附有在前述画作上签署的责任,并要标明试作或套版编号。

创作版画是画家利⽤不同版材制版、印制的版画,在创作欲、灵感的驱使与⽀配下,施展⾃⼰才华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可以复制出多份相同内容的作品的绘画形式。

由作者限量印制。

在完成作品预定的数量后,⼀般会把母版毁弃。

国际上,版画史仅次于油画的第⼆⼤画种。

中国的原创版画则起⾃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发展,⾃抗战以来,就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三)收藏价值
复制版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当下艺术圈的宠⼉,⽽名⼈名作的“复制版画”更是炙⼿可热。

对于同⼀个艺术家来讲,制作版画时,⽆疑是给予原作品的第⼆次⽣命,对原创的遗憾加以弥补,对创作理念加以诠释,但复制版画却远远要⽐原创便宜,并且不易被仿制,具有极⾼的升值空间。

根据西⽅美术⼤众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看,⾼档艺术品进⼊家庭正是从价格相对较
低的版画作品开始的。

因此,对于初⼊艺术品收藏的藏家来说,版画是最好的选择。

今年1⽉20⽇,吴冠中版画《⾼粱》以1.15万元在北京保利精品拍卖会上成交。

1.15万元便能夺⾛吴冠中的亲笔签名的作品,这在前⼏年是完全⽆法想象的,“这也是复制版画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收藏名家作品门槛低,还具有⼀定的收藏价值。

作为藏家,⽆论是选择名家的复制品,还是选择艺术家的原创版画,需要考虑作品质量、数量以及收藏价格等因素。

”业内⼈⼠认为。

⼆⽉底,著名油画家罗中⽴先⽣与著名版画家下岡由明先⽣正式确定了名作《过河》加⼊中国限量版画的制作,将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改编,合创带来极富艺术性的⼆次创作。

版画的存世价值即在于每⼀副版画都再次融⼊艺术家情感则更显珍贵并授权限量制作,发⾏。

⼀幅没有艺术家签名,限量张数编号以及版画⼯坊制作的钢印的版画作品是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也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