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课后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2.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

3.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

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

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小亮同学在帮着妈妈洗碗时,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发现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以下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

A.B.C.D.

5.实验课上,小华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向碗内缓缓注水,直到小华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为止,再次看到完整硬币的光路是()

A.

B.

C.

D.

6.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

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

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

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

7.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需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右边三图中,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直径与蜡焰大小相当的圆形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

θ=︒从空气射8.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水平放置,一束光以与上表面夹角30

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在A点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的B点。则()

A.A点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为30°

B.A点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60°

C.射出B点的光线与A点的入射光线平行

D.射出B点的光线与A点的折射光线平行

9.如图所示,为我们教材上几幅插图,下面对这些插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影子游戏和水中桥的倒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面玻璃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而毛玻璃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C.虽然我们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看到的图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粼粼波光和公路上的“海市蜃楼”都是由于

光的折射形成的

10.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右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 .1m

B .2m

C .1.5m

D .3m

11.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

105km/s C .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D .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

12.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反射角30°

B .只将平面镜顺时针转25°时,反射光线顺时针转25°

C .只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25°时,反射光线靠近法线偏转25°

D .只将入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方向转25°时,反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方向转25°

13.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OA 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关于入射角α∠、折射角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0α︒∠=、60γ︒∠>

B .60α︒∠=、60γ︒∠<

C .30α︒∠=、30γ︒∠>

D .30α︒∠=、30γ︒∠<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B .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色光

C .我们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此花只反射红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D .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海市蜃楼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

16.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______现象;为了减少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公路急拐弯处装上一块凸面镜扩大视野,这是人们利用光的______规律能够看到对面拐弯路段的来车情况。

17.站在水池边,看到云在池水中飘荡,还可以看到鱼在云中穿行,“水中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________(选填“实

像”“虚像”);“云中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________(选填“实像”“虚像”)。

18.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原理解释。如图所示,小芳用激光笔沿MO方向斜射入水槽中,水槽壁上出现一个亮点B,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要使B点下移至B ,应使水面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一只小鸟在美丽的西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面上的鸟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

20.如图,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乙同学背着月光走,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选填“亮”或“暗”),甲同学迎着月光走,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选填“亮”或“暗”),这实际上包含着光的反射的知识。

21.如图甲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现象,就像雨后天空中的彩虹,其实我们背对着太阳喷水,也能观察到“人造虹”的现象,乙图中的温度计放在可见光带外侧,但示数会升高,说明红外线的______比较显著;日晷是通过观察其指针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的,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_来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