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控制原理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rì běn)SONY公司二足步行机械人SDR-4X(2002);
第十二页,共68页。
神州(Shénzhōu)号发射、返回
13
第十三页,共68页。
嫦娥(chánɡ é)一号
14
第十四页,共68页。
楼宇自动(zìdòng)控制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是建筑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座建筑的 空调系统、风机组、制冷机组、冷却塔、水箱 水位、给排水、变配电、照明回路等系统进行 信号采集和控制,实现(shíxiàn)大厦设备管理 自动化,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能降耗 的作用。
1
ur
2
u
c
ue
> ua
ij
第二十七页,共68页。
i n 减速器
输入 轴
r
电位 器 ue (比较 器)
放大 器 ua
电动 机
输出 轴
减速 器 c
随动系统(xìtǒng)的原理图
第二十八页,共68页。
小结 (xiǎojié)
自动控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wèntí)
如何使被控制量按照给定量的变化 规律变化,就是一个控制系统要解决 的基本问题(wèntí)。
二. 闭环控制
参考输入 +
r -
误差信号 c
b 反馈信号
控制器
执行信号 控制对象
a
被控变量 y
反馈环节
开环和闭环:实际的控制系统按有无反馈作用来界定 反馈:输出量送回至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xìnhà o)比较的过程 负反馈:反馈的信号(xìnhà o)是与输入信号(xìnhà o)相减而使偏差 越来越小
解决方法
闭环控制=反馈控制=偏差控制( §1-3 )
29 第二十九页,共68页。
自动控制系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 下,利用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操纵 ,使被控量按照参考输入保持常值或者跟随 参考输入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 一门科学,包括:工程控制论、生物 (shēngwù)、经济、社会控制论。
第二十二页,共68页。
控制系统的工作(gōngzuò)原理:
检测(jiǎn cè)输出量(被控制量)的实际值;
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 得出偏差;
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使得 输出量维持期望的输出。
系统能在存在无法预计扰动的情况下,自动减 少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之间的偏差,故 称之为反馈控制。
15 第十五页,共68页。
16
第十六页,共68页。
§1-2 自动控制(zìdònɡ kònɡ zhì)的基本概念
例1控量)
2 与要求的温度(给定 值)进行(jìnxíng)比较 得到温度偏差的大小和 方向
3 根据偏差大小和方向 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 电阻丝的电流以调节温 度回复到要求的温度
第九页,共68页。
日本Fanuc 公司研制出由加工中心(zhōngxīn)和工 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1976);
第十页,共68页。
中国批准 863高技术计划,包括自动化领域(lǐnɡ yù) 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两个主题 (1986)。
第十一页,共68页。
日本安川公司(ɡōnɡ sī)娱乐机械狗 (2001);
20 第二十页,共68页。
•炉温(lú wēn)自动控制流程
期望温度 + ur
u _
电压放大器
ub
功率放大器
电机、减速器、 调压器
炉子
实际温度
热电偶
控制的实质:检测偏差(piānchā)和 纠正偏差(piānchā)
21
第二十一页,共68页。
从炉温控制系统(kònɡ zhì xì tǒnɡ)工作过程定义变量: 系统输入量、参考输入量(信号) 系统输出量 偏差信号 反馈、反馈信号
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研制出自动测量地震的候风地动 仪;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是中国古代(gǔdài) 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它比欧洲出现地震仪的时间要早 1500年左右。成功地记录了138年发生在甘肃的一次强 烈地震.
第二页,共68页。
中国马钧研制(yánzhì)出用齿轮传动的自动指示方向 的指南车 (235年), “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
中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了有程序控 制思想的提花织机结构图(1637);
第三页,共68页。
英国 J. Watt用离心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 (1788年)。 控制进气阀的开启(kāiqǐ)程度来控制蒸 汽机速度。
第四页,共68页。
经典控制( 1915--1950) 美国(měi ɡuó) N. Minorsky 研制出用于船舶驾驶的伺服结
第七页,共68页。
美国George Devol研制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 (1954) ,两年后,被称为机器人之父的Joseph Engelberger创立(chuànglì)了第一家机器人公司, Unimation;
第八页,共68页。
美国(měi ɡuó) M. E. Merchant 提出计算机集成 制造的概念(1969);
控制。 在计算机控制推广应用的实践中,总结(zǒngjié)了系统的
分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工程实现技术,使计算机控 制成为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的工程 科学技术。
43
第四十三页,共68页。
典型的计算机反馈(fǎnkuì)控制系统框图
计算机
给定值
数字
控制器 -
模/数 转换
数/模 转换
显然: 反馈控制建立在偏差基础(jīchǔ)上,其 控制方式是“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第二十三页,共68页。
•例2. 车床(chēchuáng)主轴的直流电动机转
速控制系统

1
2
3
ug

ua
ij
n

ug 功率 放大器
直流 电动机
工作 n 机械
第二十四页,共68页。

ug
功率
放 大 器 ua
ij
执行 机构
检测 装置
被控 对象
被控量
44
第四十四页,共68页。

ub
n


测 速发 电机
第二十五页,共68页。
ug
加法器
功n 率 放大器
直流 电动机
测速 发电机
干扰转矩
工作
n
机械
第二十六页,共68页。
例3. 雷达(léidá)导引随动控 制系统
控制目标:输出轴始终紧紧跟踪输入(shūrù)轴变化。 由于输入(shūrù)轴的位置无法预先确定——随动系统。
r
35
第三十五页,共68页。
§1-4 控制系统(kònɡ zhìxì 1.按输入信号分tǒ类n:ɡ)的类型
定值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随动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是否满足叠加原理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3.按系统控制器是否采用计算机 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与模拟系统 4.按控制对象的范畴 运动控制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 5.按系统参数(cānshù)是否随时间变化 时变系统和定常系统
3 准确性 即稳态精度,用系统(xìtǒng)的稳态误差来表征 。 稳态误差是控制系统(xìtǒng)响应的稳态值与期 望值之差。
第四十页,共68页。
注: 1 不同性质的控制系统,对稳定性、精确性
和快速性要求(yāoqiú)各有侧重; 2 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快速性相互制约
,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以修正元件参数变化以及外界扰动引起的误差,控制 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被控量可能出现振荡,甚至发散( §1-6 )。
第三十三页,共68页。
四. 自动(zìdò ng)控制技术的作用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bùjǐn)使生产 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而且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
构,提出PID控制方法 (1922); 美国(měi ɡuó) E. Sperry以及C. Mason 研制出火炮控制器
(1925),气压反馈控制器 (1929);
第五页,共68页。
现代(xiàndài)控制(1950-Now )
第六页,共68页。
美国MIT 的Servomechanism Laboratory 研制 (yánzhì)出第一台数控机床(1952);
u
ub
ur
电压 放大器
电动机
功率 +
放大器 _E
减速器 调压器
220
19
第十九页,共68页。
控制过程: 1 炉温由热电偶转换为对应的电压u2 2期望的炉温由电压u1给定,并与实际温度
(wēndù)u2比较得到温度(wēndù)偏差信号△u= u1-u2 3 温度(wēndù)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 用以驱动执行电动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 器动触头。当温度(wēndù)偏高时,动触头向减 小电压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压,直到温度 (wēndù)达到给定值为止,此时,偏差△ u=0, 电机停止转动。
第四十一页,共68页。
§1-6 计算机控制
引言 系统组成 控制机与通用机区别 系统发展(fāzhǎn)概况
42 第四十二页,共68页。
引言 (yǐnyán)
计算机功能:信息存储记忆、逻辑判断推理和快速数值 计算;
应用:信息处理工具等; 工程控制应用:例如,工业生产制造, 轧机控制、航天器
第三十六页,共68页。
§1-5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jīběn)要求
稳定性(前提) 快速性(动态(dòngtài)性能) 准确性(稳态精度)
第三十七页,共68页。
1 稳定性
对一个能正常工作的线性定常系统来说,在动态响应过程 中,可以允许(yǔnxǔ)产生振荡现象,但其振幅度必须是逐 渐衰减的,即系统的被控变量在围绕其平衡位置振荡若干 次后,应能稳定到平衡位置,这种系统称为稳定系统。
30
第三十页,共68页。
§1-3 开环控制(kòngzhì)和闭环 控制(kòngzhì)
一.开环控制 控制装置与被控(bèi kònɡ)对象之间只有顺 向作用
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
参考输入 控制器
r
执行信号 a
被控变量
控制对象
y
开环控制系统(kònɡ zhì xì tǒnɡ)
第三十一页,共68页。
x(t) 1
y(t) 1
y(t) 1
y(t) 1
1
2
0
0
t
t
0
0 t
t
(a)
(b)
(c)
(d)
第三十八页,共68页。
注: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由系统结构和参数决定,与外界(wàijiè)因素无关。
第三十九页,共68页。
2 快速性 系统(xìtǒng)输出量和期望输出量产生偏差时, 系统(xìtǒng)消除这种偏差的快慢程度。表征系 统(xìtǒng)的动态性能。
第十七页,共68页。
•人工炉温(lú wēn)控制 框图
(期望炉温)
脑 (计算、比较)
放大、执行 (手臂、手)
测量 (眼睛)
被控对象
(实际炉温)
(电热丝、炉子)
控制(kòngzhì)的实质:检测偏差和纠正偏差
18 第十八页,共68页。
•炉温(lú wēn)自 动控制
炉子 热电偶 _ 电热丝 +
给定信号 _+
2. 自动控制(zì dònɡ kònɡ zhì)使工作具 有高度的准确性,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命中率和 战斗力,例如火炮自动跟踪系统必须采用计算机 控制才能打下高速高空飞行的飞机。
3. 某些人们不能直接参与工作的场合就更离不开
自动控制技术了,例如原子能的生产。
第三十四页,共68页。
ACT-DT1型电机转速控制模型 该模块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 可进行电机转速闭环控制。在面 板上安装有1个12V工作的直流电 机,可用0—10V的直流控制信号 控制其转速,电机转速为0— 1500rpm连续可调。转速通过光 电码盘进行检测,经过(jīngguò) 频压转换后输出1—10V转速信号 。在面板上设置有1只0—10V直流 电压表和1只转速表,可用于电压 测量和转速指示。
第三十二页,共68页。
三.开环控制与反馈(fǎnkuì)控制的比较
开环 优点: 系统结构简单,调试容易,当输入信号 (xìnhào)和扰动能预先知道时,控制效果较好。
缺点:不能自动修正被控制量的偏离,系统的元件 参数变化以及外来的未知扰动(rǎodòng)对控制精 度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差。
闭环
优点:具有自动修正被控制量出现偏离的能力,可
§1-1 控制系统(kònɡ zhì xì tǒnɡ) 的发展史
前期控制(kòngzhì)(1400BC--1900) 经典控制(kòngzhì)(1935--1950) 现代控制(kòngzhì)(1950--Now)
第一页,共68页。
前期控制(1400 BC--1900) 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出现自动计时漏壶 (1400 BC-1100BC); 希腊Philon发明了采用浮球调节器来保持燃油液面高度的 油灯(BC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