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学籍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4.教务人员注册学生信息序列图和协作 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教务人员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窗口,在录
入个人信息的表单中对有关的个人数据 信息进行输入,如果格式不正确会输出 错误信息,如果格式正确,可以进行提 交。 (2)个人信息管理窗口将录入的个人信息数 据传递到控制类。 (3)数据库类根据控制类传递的内容,将学 生的个人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4)数据保存成功后,控制类向个人信息管 理窗口返回录入信息成功的提示,同时 在窗口中显示保存到数据库的信息。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0.成绩状态图
? 成绩在本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未 录入、已录入、被查询、被修改、被删除。 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则是:
(1)成绩需要有教务人员录入,之前处于未录 入的状态。
(2)录入后的成绩才能被执行各种操作。 (3)学生可以对已录入的成绩进行查询,教务
人员可以对已录入的成绩进行查询和修 改。 (4)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删除。
个人信息处理操作的界面。 9. 成绩管理窗口类:进行学生成绩处理的操作界面。 10.查询窗口类:对本系统信息查询进行操作的界面。 11.数据库类:用于描述数据库数据信息。 12.控制类:用户在界面类和数据库类之间传递业务操作
数据。
14.3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 学籍管理系统的类图中的类不是单独存在的,各个类 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询学生成 绩序列图和协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教务人员进入查询窗口,输
入学生的学号,如果格式不 正确会输出错误信息,如果 格式正确,可以进行提交。 (2)个人信息窗口将学生的学号 传递给控制类。 (3)数据库类根据控制类传递的 学号在数据库中获取该学生 的成绩的信息。 (4)如果数据库中不存在该学生的 成绩信息,数据库类则向查询 窗口返回查询失败的提示信息 (5)如果数据库中存在该学生的成 绩信息,数据库类则向查询窗 口返回学生成绩的数据并显 示。
4.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查询学生成绩。
14.2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 管理员用例图
1.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输入密码和用户名,通过身份验证后登 录系统,如果忘记密码,可以找回自己的密码。
2.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删除学生信息。 3.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管理教务人员信息,包括添加教务人员,
修改教务人员信息、删除教务人员。 4.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管理学生成绩信息,包括:删除成绩、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3.教务人员登录学籍管理 系统序列图和协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教务人员进入登录窗口,输入
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如果 格式不正确会输出错误信息, 如果格式正确,可以进行提 交。 (2)登录窗口向控制类传递教务人 员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3)数据库类查询在数据库中是否 有该教务人员的身份信息存 在。 (4)如果该教务人员输入了正确的 用户名和密码,查询的用户名 和密码与数据库保存的信息一 致,则将登录成功的信息输出 到登录窗口;如果查不到任何 记录,则表示没有该教务人员 的信息,则将登录失败的提示 信息传递并输出到登录窗口 。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3.教务人员录入学生 信息活动图
(1)教务人员登录系统后,进 入个人信息管理窗口。
(2)在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表单 中输入学生的各项个人信 息,包括学号、姓名、年 龄、性别等,然后,提交 这些学生信息数据。
(3)系统根据提交的内容,在 数据库中添加并保存该学 生的个人信息。
管理、数据维护、对用户进行管理的参与者。
14.2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 学生用例图
1.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输入密码和用户名,通过身份验证后登 录系统,如果忘记密码,可以找回自己的密码。
2.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个人信息的修改,包括,更新个人 信息和修改登录密码。
3.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个人信息的查询。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5.学生查询成绩序列图和协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学生进入查询窗口,输入成绩
查询的条件,如果格式不正确 会输出错误信息,如果格式正 确,可以进行提交。 (2)个人信息窗口将查询信息传递 给控制类。 (3)数据库类根据控制类传递的查 询条件在数据库中获取学生成 绩的信息。 (4)数据库类向成绩查询窗口返回 学生的成绩数据并显示。
? 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学校学籍管理信息中心监控, 针对现有教学信息、各教学系(部)、教研室分级 管理,由学生档案管理、成绩管理、查询管理等几 部分组成的管理系统。
14.1 需求分析
? 根据学校学籍的日常管理,本系统的用户主要分 为有三种:一种是学校的学生、一种是学校的教 务人员、还有一种是系统管理员。三者的身份不 同,权限不同,所以,具体的功能需求也不同。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学生登录系统序列图和协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学生进入登录窗口,输入用户
名、密码和验证码,如果格 式不正确会输出错误信息,如 果格式正确,可以进行提交。 (2)登录窗口向控制类传递学生输 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3)数据库类查询在数据库中是否 有该学生的身份信息存在。 (4)如果该学生输入了正确的用户 名和密码,查询的用户名和密 码与数据库保存的信息一致, 则将登录成功的信息输出到登 录窗口;如果查不到任何记 录,则表示没有该学生的信 息,则将登录失败的提示信息 传递并输出到登录窗口 。
? 本学籍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各个模块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的功能结构图。
14.2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 学籍管理系统的参与者包含以下三种: 1. 学生,泛指所有使用学籍管理系统的学校学生,是专门抽
象出来的一个参与者。 2. 教务人员,也就是老师、班主任、校长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人员,是抽象出来的一个参与者。 3. 管理员,即本系统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本系统进行数据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2.学生个人信息修改序列图和 协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学生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窗口,
输入学号,个人信息窗口将学 号传递给控制类。 (2)数据库类根据控制类传递的内 容,查询在数据库中是否有该 学号学生的个人信息存在。 (3)如果该学生个人信息不存在, 则向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返回查 无此人的提示信息。 (4)如果该学生个人信息存在,则 向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返回个人 信息内容并显示。 (5)学生在修改信息的表单中对有 关的个人数据信息进行修改后 提交,控制类将修改的内容传 递到数据库类。 (6)数据库类将修改后的个人信息 保存到数据库,并向个人信息 管理窗口返回修改成功的提 示。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2.学生查询成绩活动 图活动图
(1)学生登录系统后,进入成绩 管理窗口。
(2)在成绩管理窗口中输入学 号,选择查询的条件后提交 查询。
(3)系统根据提交的内容,在数 据库中查询是否有该学生的 成绩信息。
(4)如果存在该学生的成绩记 录,则向成绩管理窗口显示 查询到的成绩信息;如果未 查询到该学生的成绩记录, 则向成绩管理窗口返回查询 失败的提示信息。
4.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学习成绩的查询。
14.2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 教务人员用例图
1.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输入密码和用户名,通过身份验证后登 录系统,如果忘记密码,可以找回自己的密码。
2.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注册、录入学生信息。 3. 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录入学生成绩,包括成绩登记、成绩修
改和统计学生分数。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8.学生状态图
? 学生在本系统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状 态有:新生未注册、学生已注册、学 生被注销。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则是:
(1)新学生到校报到后未注册时,无法 使用本系统。
(2)当学生注册后,可以通过注册时的 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本系统进行各 种相应的操作。
(3)学生离校身份被注销。
1. 关联关系:学生可以选修几门课程,可以拥有多门课 程的成绩,因此,学生和课程、成绩都是一对多的关 联关系;管理员可以管理多个教务人员或者学生的信 息,管理员和学生、教务人员也是一对多的关联关系; 学生、管理员、教务人员操作窗口时一次只能操作一 个界面,是一对一的关联关系;教务人员可以管理多 个学生课程的成绩,也是一对多的关系。另外,控制 类和数据库类以及控制类和窗口基类都是一对一的关 联关系。
删除学生分数统计。
14.3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中的名词可以基本的识别出学籍管 理系统能够抽象出如下十二个类:
1. 学生类:用于描述学生的信息。 2. 教务人员类:用于描述教务人员的信息。 3. 管理员类:用于描述系统管理员的信息。 4. 成绩类:用于描述学生的课程成绩信息。 5. 课程类:用于描述学生的课程信息。 6. 窗口类(基类):所有操作界面的基类。 7. 登录窗口类:进行用户登录的操作界面。 8. 个人信息管理窗口类:进行学生、教务人员和管理员
1. 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 录系统,可以查询并修改个人信息,而且可以查 询各门课程的成绩。
2. 对于学校的教务人员来说,登录系统后,可以录 入学生信息、录入和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
3. 对于管理员来说,登录系统后,可以管理学生以 及教务人员的信息,还可以管理学生成绩信息。
14.1 需求分析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1.学生登录系统活动图
(1)学生通过系统进入登录窗 口。
(2)在登录窗口中输入用户名 和密码后,提交信息。
(3)系统根据提交的信息在数 据库中查询是否有该用户 的记录。
(4)如果存在该用户记录,即 通过验证,向登录窗口返 回验证通过的提示信息; 如果未查询到该用户记 录,即验证失败,向登录 窗口返回登录失败的提示 信息。
第14章 学籍管理系统
学习内容
? 需求分析 ?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 创建系统部署模型
14.1 需求分析
? 在学校的学籍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 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教学情况。传统的手工操 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 且速度慢。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 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 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9.用户状态图
? 用户在本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进 入系统、登录验证、进入操作窗口、执行操 作、退出系统。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则是:
(1)用户进入系统后,必须登录系统,才能进 行各种的操作。
(2)登录时必须进行身份的验证。 (3)只有身份验证成功,即输入的用户名和密
码和数据库中相匹配,才能进入操作窗 口。 (4)完成各种相应功能的操作,最后退出系 统。 (5)如果验证身份不能通过,即输入的用户名 和密码和数据库中不相匹配,无法进行下 一步的操作。
(4)创建并保存信息成功后, 向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返回 录入信息成功的提示。
14.4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7.管理员删除学生信息序列图和协 作图
? 工作流程如下: (1)管理员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输入要
删除学生的学号,如果格式不正确会输 出错误信息,如果格式正确,可以进行 提交。 (2)个人信息窗口将学生的学号传递给控制 类。 (3)数据库类根据控制类传递的学号在数据 库中查询该学生是否存在。 (4)如果数据库中不存在该学生,数据库类 则向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返回查无此 人的提示信息 (5)如果数据库中存在该学生,则将该学生 的个人信息删除并保存修改后的数据库 信息。 (6)控制类向个人信息管理窗口返回删除成 功的提示信息。
2. 泛化关系:所有的操作窗口类都是一个界面,因此都 是窗口类(基类)的派生类。
14.4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 最后,创建完成后的学籍管理系统的类图如下图所 示。
14.4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 组织系统包图
? 本系统采用了分层的架构,即把系统分为了“表示层”、 “控制层”和“数据访问层”三个层次。那么对系统进行组 织也就顺理成章的先分为对应的三个包:表示层包、控制层 包和数据访问层包。另外,在加上处理系统各种错误的“错 误信息处理包”。四个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