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四版)精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市场经济是一种分工经济;(2)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3)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联结起来运转的经济;(4)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5)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6)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价值的经济;(7)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自我利益的经济;(8)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9)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10)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经济;(11)市场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12)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13)市场经济是一种动态经济;(14)市场经济是一种国际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同点:,二者都有市场的存在;都有商品的存在;商品所有者或生产者都要生产对社会有用的物品,都要让渡对别人有使用价值的商品,都要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或价值;都通行等价交换原则,都承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都有交换的媒介—货币。

因此,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是商品经济比较充分和典型的经济形态。

不同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主要区别表现在:存在的条件不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任务:是公有制基础上具有宏观调控元素的现代市场经济,它既不同于原始市场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其任务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步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从而把计划调节的优越性与市场调节的有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市场机制构成要素:供求关系、价格、竞争、风险。

供求关系是市场机制的基本关系。

市场经济具有资源配置、信息反馈、调节供求、经济评价、激励择优等基本功能。

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有:市场经济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有利于推动法制建设,有利于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局限性:市场机制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作用有限,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经济会导致收入不平等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生阶段;第二阶段(1950年6月至1952年8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第三阶段(1952年9月至1956年12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社会资源按计划配置;交易活动具有非价格特征;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属于对外封闭型经济。

5·休克疗法:一是私有化,即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取消对私营活动的限制,建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同时形成一个广泛而强大的有产者和企业家阶层,作为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基础;二是自由化,即停止价格控制,削减乃至取消国家补贴,一次性大范围地放开物价,而且力争一步到位,形成自由价格制度,同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自由化;三是稳定化,即实施严厉的财政金融政策,紧缩银根,削减赤字,平衡预算,稳定价格。

6·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方面:仍属于现代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并存。

现阶段市场经济是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具有非规范性。

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非市场经济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万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上,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框架应包括: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7·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1)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生存和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8·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营利性经济组约其特征是:第一,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企业是具有行为能力的经济组织第三,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应者;第四,企业具有资源配置功能。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不存在独立的经济利益,实际上起作用的是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条块”利益。

二是企业不是独立的决策机构,没有独立的经营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不通过公开募股,而由两个以上的股东集资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数量的股东组织发起,全部注册资本划分为等额的有
价证券—股票来募集资本,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公
司制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负责制组
成。

为什么深化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既面临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现代
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高、内部
人控制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市
场环境。

只有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
营机制。

深化国企改革怎么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类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稳妥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
经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

9·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同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
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信息要素等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

10·社保特点: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保障性、公平性。

社保构成: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为核心。

社会救助为最低目标,社会福利促进全体成员生活福利普遍增进。

社会优抚
属于对特殊对象特殊意义的保障措施。

社保功能:稳定社会、调节经济、促进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
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政府企业个人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责任分担机
制不合理,收入保障和提供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责过度向政府集中,医疗
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比较僵化;制度条块分割,不同社会保障
政策之间以及社会保障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碎片化问题突
出。

建立更公平可持续社保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以保基本为优
选目标,防止高福利倾向;坚持精算平衡,增强制度可持续性,防范经济社
会风险;加强制度整合,提升制度公平性,防止结构性矛盾和社会不公;注
重责任分担,合理均衡各社会主体之间的责任,防正过分增加全体纳税人负
租。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
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1·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的整体演进和
制度改善,具体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别:内涵和目标不同,实现机制不同,度量指标不同。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
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
展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12·经济新常态: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
可持续增长。

经济新常态特征: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

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在供给侧,主要表现: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
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推动供给侧改革方法: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
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3·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为实
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的总和。

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在一个较长时期
内在决定社会经济全局的重要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而且表明一个国
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所拟达到的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

我国三大新目标: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
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1世纪中叶后继续巩固和
发展这种成果全面实现现代化,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最终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导致的货币贬
值以及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市场特征表现为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
商品。

其衡量指标通常是价格指数,一般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
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通货膨胀成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
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治理通货膨胀:刺激社会供给、抑制社会总需求,具体包括实行紧缩的货币
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和刺激社会总供给增长。

经济周期:国民收入和总体经济运行中不规则的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更
迭反复出现的波动现象。

我国失业问题原因: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性失
业,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不对称导致的二元性失业,产业结构调整
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经济周期循环波动引起的周期性
失业,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功能性失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产物,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会使社会和个人都付出高
品的代价
失业治理分为存量治理和增量治理:存量劳动力失业治理措施包括努力发展
经济,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量;调整劳动周期时间,建立健全弹性高
效的就业制度;太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
训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建立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者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增量劳动力失业治
理措施为:采取推迟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年龄等办法,缓解就业压力。

15·更好地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需要把握好环节:进一步健全市
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自主的主体决策,有序推进价格
改革。

.政府干预经济应该遵循原则:第一,政府干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
足,政府于预经济仅限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灵的范围;第二,政府干预的
目的应是促使市场机制恢复功能,而不是去代替市场;第三,政府干预也必
须讲究成本收益,干预的结果必须比干预前的情况有所改善和好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责和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
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四项指标;
在政府职能方面,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四项
职能。

16·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政府为实现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
最优化和分配公平化,而对社会供求总量、货币供求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
外汇收支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包括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计划
手段是一种导向性手段,经济手段是一种主要的也是常用的调控手段,法律
手段是保证性手段,行政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17·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市场
经济的空前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技
术条件;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
形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证;各国政府、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是经济全球
化的协调者。

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国际分工发展为全球性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国际贸
易使各国市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加速流动剧烈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各
国经济;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进入快速流动期;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成为世
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利益的国家,由政府引
导在经济领域里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国民经济的联合发展,并形成契
约性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

其积极影响表现在: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消极影响: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加
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同一性:二者实质都是商品、劳务、技术、信
息及资金等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市场在一定
程度上联系起来;二者的实现都要靠国家经济主权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
让渡。

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
实现的市场自由化程度,通常比经济全球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所达到的自由化
程度高。

“一带一路”是丝绷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充分依
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
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
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
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
大事业。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特色。

共商是指集思广益,
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共建是指共同参与,发挥自身
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共享是指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
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核心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
通,形成内外联动、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布局。

18·30年对外开放成功经验: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始终
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始终坚持在开放中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
同发展。

19·.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保持其经济存在和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
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冲击,或
即便遭遇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

国家经济安全类型:资源安全、贸易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大幅提高了资源在全球配置的效率,促进
了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也逐渐消除各国经济交往的壁全和阻碍,使各国经济
的关联性与依存度不断增强,这势必影响证界各国得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安全。

能源、贸易、金融、产业及科技和人才等领域安全问题突出,我国经济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