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

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认识货币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

相关现象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

场与经济的的关系

认识金融市场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金融学基

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

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

操作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

融体系

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

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

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

知识

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

处理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金融现象

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

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认识金融现象

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形成原因

分析金融现象

金融政策

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的运行机制

熟悉金融政策

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

策目标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

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国际金融

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

计算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失衡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

金融风险和金

融监管

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

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

分析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二)课程目标

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

及各类信用工具;

(2)掌握金融市场的种类、功能及构成;

(3)掌握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概念及分类及主要业务处理;

(4)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及解释金融现象;

(5)掌握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6)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外汇汇率看的兑换计算;

(7) 掌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含义与一般构成。

2.技能目标

(1)能用货币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2)能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相关现象、能初步判断信用工具的价格(利率)趋势;

(3)能用商业银行的基础理论解释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判断我国商业银行基本类型和组织架构、能初步判断各类商业银行业务的范畴;

(4)能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和基本业务知识解释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及其业务情况;

(5)能用金融市场的发展及运作规律理论分析、解释我国金融市场相关现象;

(6)能用货币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运用情况;能初步判断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趋势;

(7)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

3.态度目标

(1)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素质:遵守金融法规法纪;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岗敬业,积极协作;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专业品格等;

(2)良好学习态度:提前做好课程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敢于提问题;课外查找资料,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3)严谨工作态度:不迟到,不早退;课堂学习准备充分;金融计算、案例分析思路清晰、透彻;课后作业符合各项要求;实训有计划;作业、实训能独立完成;独立解决金融学基础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与人交往、合作态度:积极乐观;能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乐于帮助别人;相互之间善于沟通、协作等。

三、教学组织

《金融学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技能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根据金融学基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能做好该项工作,本课程设计了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金融现象、金融政策、国际金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等7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6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的教学组织见表2:

表2 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

1 货币与信用

认识货币 4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2

2 金融市场认识金融市场 2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4

3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知识 4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4 4 金融现象

认识金融现象 2

分析金融现象 4

5 金融政策熟悉金融政策 4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2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4

6 国际金融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4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务 2 7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4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