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质量评价(十三)
“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
(建议用时: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
遍地应答
韩少功
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
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
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
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
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
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成为平滑的极目一镜。
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的,骑脚踏车的,以及活猪活牛。
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
船家大多是傍晚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
水边常有两样“静物”,那是垂钓的老人和少年。
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
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在黄昏时出现。
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
谁知道呢?
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
如果雨点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长满疖子。
几只野鸭惶惶地叫着,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
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
我以为有什么东西坠落,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而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捕获了什么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棱扑棱,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一串闪闪的水珠。
我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
还有一只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上,让人想起优雅的贵妇,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
它一坐好半天,平视远方,纹丝不动,
恍若一尊玉雕。
但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玉雕眨眼间就成了银箭。
一声鹭鸣撒出去,树丛里就有数十只白鹭跃出,扑棱棱组成数十道白光,在青山绿水中绽放和飞掠。
它们有时候绕着我巡飞,肯定把我误认为鱼,一条比较奇怪的大鱼,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小鱼也经常围着我巡游,肯定把我当成一只落水的大鸟,同样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
不知是什么鱼愣头愣脑,胡乱嘬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痒点,其中一口咬得太狠,咬在一个脚趾头上,痛得我从迷糊中惊醒。
我这才发现,钓鱼的“静物”已经走了,天地间全无人迹。
其实,这里还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见罢了。
想想看,这里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逝者的残质,也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来者的原质——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环从不中断,人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短暂一环。
对人来说,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是万千隐者在眼下这一刻的隐形伪装之所。
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
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场者的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动吗?就因为这一点,我在无人之地从不孤单。
我大叫一声,分明还听到了回声,听到了来自水波、草木、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
寂静中有无边喧哗。
(选自韩少功《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文本二:
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像韩少功那样将随笔写得那么得心应手,那么睿智。
经过办《海南纪实》《天涯》杂志的考验,经过大特区商海浪潮的冲击,他的思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风更老辣简洁了,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执着了。
他右手写小说,左手写随笔。
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
读着他近年的随笔,我有时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古怪的想法:不知随笔这种文体是专为韩少功准备的,还是韩少功天生就应当写随笔?
不管是韩少功无意间碰上了随笔,还是随笔找上了韩少功,韩少功的随笔写得好,却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公认的事实——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
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
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和取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
韩少功的随笔,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
不过他的智慧,不是经院或书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是来自生活的启示,来自他的生命的激发;他的智慧,不是体现于某篇文章,某个局部或某个词句,而是化为一种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为他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的人格在随笔中的自然呈现。
(摘编自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关于韩少功
随笔的札记》,《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6期)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这个下湖游泳者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现“我”的笔墨不多,却让人感觉到处处都有“我”的存在。
B.作者面对镜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下水打破湖面“实为一大暴行”,生动传达出视湖水为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
C.老人和少年像两样“静物”一样在水边垂钓,作者不仅欣赏这样一幅安静的生活画面,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
D.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大境界,静中又充满生机勃勃的动,包括阵雨、水鸟、游鱼这样真实可感的动,也包括意念中的“无边喧哗”。
C 解析:“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错。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间流荡着一种睿智和精气,是一篇个性色彩鲜明的“智慧的独语”。
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而真正的智慧大都来自生活的启示和生命的激发。
C.韩少功作为著名作家,写过小说,办过杂志,后来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
D.凡是读过韩少功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随笔写得好,因为这些作品不要小聪明,不投机取巧,也不炫耀和卖弄知识。
A 解析:B项,“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表述错误,不能说小说、散文不需要智慧;C项,“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于文无据;D项不合文意,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3.请简要赏析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
答案:①动词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神。
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贵妇”的身体,妙趣横生;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
②多用比喻修辞手法,富于表现力。
“优雅的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道白光”等多个喻体,都运用得非常形象恰切。
③动静相映,给人深刻印象。
先充分描写白鹭的静,“稳稳地”“纹丝不动”,再突出刻画白鹭的动,“跃出”“绽放和飞掠”,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分鲜明。
4.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文采斐然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的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
学色彩。
②文本一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学的熏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再见,流沙河先生
曹可凡
①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20世纪50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仙人掌、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
现在读来平平常常,但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认定为“毒草”。
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
对此,写过《死水微澜》的李劼人大为不解。
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河何以凭这样的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
②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幢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
因为余光中先生缘故,他破例接受采访。
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
说起余光中,流沙河先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年初秋,差旅东行。
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在酷暑与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数位台湾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
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聃时所说的话,‘吾始见真龙’。
”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析余光中《乡愁》《等你,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
③说着说着,眼前这位相貌清癯的老先生,逸兴遄飞,全然沉醉于诗意和友情之中。
“光中的诗不但可读,且读之而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
讲余光中我上了瘾,有请必到。
千人讲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已,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
”原来,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
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且推测家中还该有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
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
④1982年,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
几年后,余光中在《蟋蟀吟》中表达了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⑤受心灵的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
朋友间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蟀统战”。
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⑥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都度过。
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
“一个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
活之极,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
”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证。
对他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
⑦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
读了书,再写点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
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写些长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
⑧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笑看人生如戏、世事如弈。
⑨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验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话“天道好还,世事无常”。
“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
我如果乱骂人,那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
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讲事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
”
⑩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
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辞、唐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
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读书人的清明与孤傲。
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
⑪再见,流沙河先生!
⑫请乘理想之书,挥鞭从此启程。
⑬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选自《教师博览:上旬刊》2020年第3期,有删改) 文本二:
①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
对此,先生说:“这和我这一生,和我受的教育分不开。
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
现在我老了,还能背诵《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而且很热爱它们。
我觉得,这些诗歌滋养我的灵魂数十年,无法改了,因此就形成了我的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
”
②对于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说:“我至今都不相信,中国的诗歌能够把传统抛开,另外形成一种诗。
最大的可能是把传统的东西继承过来,然后与现代的一些观念、各种认识结合起来才有前途。
我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个打工的诗人,他写了一首诗,叫作《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
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
我就突然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
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
”
③在流沙河看来,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现代诗,有极少数写得好的,比如纪弦、症弦,还有后来的余光中、钟鼎文。
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
“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
无论那些诗的内容是写个人,还是社会,也无论作者的眼界高低与运用文字的方法如何,他们
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
”他说。
(摘编自关捷《流沙河且以诗心过现实生活》、
《乐活老年》2019年第3期)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李劼人的感叹,虽含有作者对流沙河的同情,也暗示了流沙河当时的诗作水平还并不算高。
B.流沙河是一个谦虚、幽默、旷达、超脱的人,他酷爱读书,一生经历悲欢荣辱,晚年远离世俗尘嚣,清明与孤傲。
C.文中流沙河既有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形成对比,凸显了流沙河的个性特点。
D.流沙河引用《庄子》中的“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是因为庄子带给了他知性的慰藉。
A 解析:“暗示了流沙河先生当时的诗作水平还并不算高”有误;李劼人的感叹,表面是说流沙河的《草木篇》平平常常,实际上是对当时“极左”思潮的嘲讽。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沙河一生时间大都生活在成都,爱成都,爱祖国,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堪称浓厚家国情怀情结的代表作。
B.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而产生的心灵触动,两首诗都表达了相类的家国之思。
C.流沙河列举余光中《当我死时》《海祭》等诗作,是为了表现他对余光中诗作的喜爱,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
D.流沙河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从他在最困苦的年华里对庄子、诗经、楚辞、唐诗的钟爱可见一斑。
C 解析:“表现他跟余光中先生的深情厚谊”有误,因为“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
7.有人认为文本一最后两段多余,写到“再见,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结束。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观点一:最后两段多余。
(1)从内容上看:感情充分表达,“再见”一词本是人们平时告别之意,不必赘述。
(2)从结构上看,行文到“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与题目相呼应,文章结构完整。
观点二:最后两段不多余。
(1)从内容上看:最后两段仍把流沙河当作在世之师友,表达作者对其美好祝愿。
(2)从情感上看:“青春”与“理想”是对流沙河一生最好的注脚,进一步表达作者对流沙河的难分难舍之情。
8.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概括流沙河心目中传统诗歌的美学特征。
答案:(1)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
从“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等语句可分析出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的特征。
(2)音乐美。
从流沙河赞美《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等语句可分析出“音乐美”的特征。
(3)意境美。
从“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等语句可分析出“意境美”的特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
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
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
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
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
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
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
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
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
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
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
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
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
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
在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
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
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
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
“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
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
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
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
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
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
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
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
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
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仁”为先的。
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
门里门外,风光无限。
(选自《人民文学》2012年第4期,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