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消息二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方面谁详谁略?
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 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 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
我方略,敌方详。
为什么这样安排?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我军英勇善战,已为事实说明。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 议论敌方,是为了分化敌人,孤
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 立少数,争取多数。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 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 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 人们了解。
头脑风暴
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褒 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 贬
内容图示
导语:概括内容——顺利渡江
时间 :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 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__d_ā__n_g__(锐不可当) 当 __d_à__n_g__(上当)
溃退:_______(_军__队___)被___打__垮__而__后___退__。________ 锐不可当:_____形__容__来__势___凶__猛__,__不__可___阻__挡__。___________ 风平浪静:_____没__有___风__浪__,__水___面__很__平__静__,___形__容__平__静___无_ 事。 __要__塞___: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精读探究
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 ; 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头脑风暴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35万
区域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时间
战况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
22日22时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已渡过
合作探究
3.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此中,有详略,详写哪 路军?略写哪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 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 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 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字词
荻(dí)港 获(huò)得 要塞(sài) 阻塞(sè) 堵塞(sāī)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歼(jiān)灭 馈(kuì)赠 阡(qiān)陌 匮(kuì)乏 纤(xiān)维 溃(kuì)退
知识链接
学习新闻六要素
何人?(Who?)--人物 何时?(When?)--时间 何地?(Where?)--地点 何因?(Why?)--事情发生的原因 何事?(What?)--事情发生的经过 如何?(How?)--事情发生的结果
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标题、
结构 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
消
主体中,有时则可省略。
息 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主标(正标)、引标和副标。三标齐全是消息标题的一种 标题
形式。新闻可以无引标、副标,但一定要有主标。
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写法探究
1、语言准确、概括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战线长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绩辉煌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
战线长胜利大
写法探究
2、鲜明的感情色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贬
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精读探究
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 人物和事件。
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事件:渡过长江。
精读探究
2、参看课文批注
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 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
知识链接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整体感悟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主体:阐述具体内容
时间地点 敌军溃败 我军竞渡
人民必胜 敌军必败
结语:热情赞美——英雄式战斗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用极其
简练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 情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勇气 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学习字词: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歼灭( jīan )
suí
jìng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高屋建瓴( líng ) 气势磅礴( páng )(bó )
学习字词:
___s_à_i___(要塞)
塞 ___s_è____(堵塞) ___s_ā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则消息叙述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 经过,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气势,揭示 出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是我军胜利、敌 军溃败的原因所在。
感谢阅读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
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合作探究
2、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读课文,完成下表。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合作探究
2、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读课文,完成下表。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30万 35万
整体感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_民__解__放___军__的__宏__大__气___势_____, “胜利南渡”点明了 _渡___江__已__取__得___部__分__胜__利__的战况。
学习探究
电头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可删去,电头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 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的姓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消息二则
导入新课: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课时
文体知识
新闻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成就的报道。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 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就是一 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文体知识:
定义
题目解义:
数量之多
气势之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题目解义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100万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合作探究
1、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导语部分, 并说说导语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总领全文的。
合作探究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 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 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4、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部分有何不同?
议论
合作探究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
要素
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 韶山市)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写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 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开展了规模空 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渡 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