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失信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安然的覆灭
安然的神话
美国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休斯顿天然气公司和中北公司合并而成,主要从事天然气和石油输送管道的建设和维护,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

1989年安然成为北美和英国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

8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政府对能源市场管制的解除,安然公司开始着手参与能源期权和期货的交易,于1992年成立了“安然资本公司”,成为这一新市场的开拓者和霸主。

其后,安然公司不断开拓创新。

在能源产品方面,安然将业务从单纯的天然气、石油的开发及运输扩展到了包括发电和供电在内的各项能源产品与相关服务;在金融产品方面,安然将业务从天然气期权、期货交易延伸到了各类能源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上,并在世界能源证券交易中一直居于垄断地位。

在此期间,安然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除美国本土外的各国市场,尤其是新兴发展国家。

到1995年,安然的收入有22%来自安然资本公司,12%来自国际项目。

安然很早就进入了《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企业的名单,从1995年起就被该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六年排名位于微软、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之前。

安然公司对外公开的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133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008亿美元,其净利润从1996年的5.84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9.79亿美元(数据摘引自《财经》)。

本已是行业巨人的安然缔造了一个超高增长的神话,2000年下半年,安然的股价飙升至其历史最高值90.75美元。

神话的破灭
2001年10月中旬,安然公布了季度财务报告,出乎意料其亏损竟然高达6.38亿美元,所有投资者为之震惊。

其后,美国的一些媒体披露了隐藏在安然神话背后的关联企业,怀疑安然以往通过其关联企业来隐藏巨额债务、虚增利润从而欺骗投资者。

10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事件进行调查。

11月6日,安然股价首次跌破10美元。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的压力下,11月8日,安然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过去5年曾经虚报的盈利总计为5.86亿美元。

11月9日,规模比安然小的DYNEGY公司宣布准备用80亿美元收购安然。

但是,市场上投资者已经对安然丧失了信心,11月26日,安然股价再度下跌15%,当日收市于4.01美元。

11月28日,穆迪等债券评级机构调低了对安然的评级,将起股票定为“垃圾”之列。

原本打算收购安然的DYNEGY 公司也于当日取消了收购计划,这加速了安然王国的覆灭进程。

当日安然股价狂跌,在一天之内跌幅超过75%,创下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有史以来单日跌幅之最。

11月30日,该公司股票跌至每股0.26美元,仅相当于其历史最高值90多美元的1/350,破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12月2日,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在申请文件中开列的资产总额为498亿美元,超过了德士古公司在1987年破产时提出的359亿美元,刷新了美国破产的历史纪录。

12月3日,安然公司获得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近15亿美元的款项,经破产法官同意后将2.5亿美元用于维持重组运作,同时宣布总部裁员4000人。

2002年1月9日,美国司法部正式对安然进行刑事调查。

次日,为安然进行财务审计的安达信公司承认曾销毁了部分与安然有关的文件。

2002年1月24日,安然总裁肯尼思·莱辞职。

次日,曾对安然做法持反对意见的董事会副主席约翰· 巴克斯特自杀。

2002年8月28日,安然开始正式拍卖12项资产及其在资产中的控股权。

安然王国就此覆灭。

安然曾是一个拥有3000多家关联企业的大集团,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架构使得安然这么多年得以隐蔽债务、虚增利润,再加上完美的报表操作这才造就了安然王国的一时辉煌,同时也为安然王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安然事件的影响
安然事件牵连甚广,多家金融机构被卷入其中,J.P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就是典型。

据《纽约时报》报道,安然公司曾经从这两家银行得到高达80亿美元的贷款。

2002年7月23日,美国参议院的调查委员会质疑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曾帮助安然公司美化账目,协助安然将银行贷款记作客户的“预付款”,从而增加收入得以掩盖亏损。

虽然两家银行对他们的这种做法进行了辩护,但是仍然动摇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受此事影响,花旗银行股票当日大跌5美元之多,跌幅达15.7%,收盘于27美元;摩根大通股票大跌4.44美元,跌幅达18%,收盘于20.08美元。

安然案的影响远不限于美国,世界各地的金融都受到严重影响。

德国最大的德意志银行声明,安然的倒闭将使其损失数千万美元。

伦敦的大多数银行股票也应声下跌。

日本的四大银行当中三家的股票因此面临巨大的抛售压力,据路透社报道,这三家银行借给安然的款项可能超过600亿日元(4.835亿美元)。

香港的汇丰银行虽与安然没有发生借贷关系,但是股价也受到影响而走低。

当然,在整个安然事件中受影响受损害最严重的当属安然的投资者们。

按照美国法律,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用于缴付税款、偿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因此安然股票的持有者几乎可以肯定将颗粒无收。

为了不至于血本无归,安然的投资者们不得不起诉与安然事件有关的金融机构和为安然做审计的安达信公司。

安然事件给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们不禁怀疑:谁会是下一个“安然”呢?
二、世界通信公司的没落
昔日辉煌
世界通信公司起源于1983年的LDDS公司。

1983年,默里·瓦尔德罗和威廉·莱克特策划并创建了名为LDDS的折扣长途电话提供商企业。

1985年早期的投资者伯纳德·埃伯斯成为了LDDS公司首席执行官。

1989年至1996年,LDDS公司透过合并和购并得以扩大,并改名为世界通信公司。

20世纪90年代,世通公司曾经是美国“新经济”的明星企业。

到2002年,公司的总资产为1038亿美元,是美国仅次于AT&T公司的第二大长途电话运营商。

假账丑闻
就在受了刺激的投资者们怀疑谁会是下一个安然的时候,2002年6月26日,资产是安然2倍的世界通信公司爆出了虚报利润高达38亿美元的丑闻,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笔企业诈骗案。

安然事件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强了对各大公司的调查。

世界通信公司迫于压力进行内部审查,结果发现该公司帐上大约有2001年的30亿美元和2002第
一季度的8亿美元的支出作为资本支出,这种做法使得该公司去年和2002第一季度的现金流量和利润大大提高。

此次特大丑闻被曝光后,该公司的首席财务总监同时也是董事之一的斯科特·沙利文被解雇,公司副总裁大卫·迈尔斯提出辞职。

世界通信假账丑闻消息一传出,信心严重受挫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世通及其他电信类的股票。

除了股价大跌之外,世通债务的价值也随着会计欺诈丑闻的曝光而大跌,原来面值1美元的世通债券如今只值15美分左右,其价位水平意味着债券持有人可能仅能获得相当于面值15%—20%的补偿。

正在此时,又一笔假账丑闻使得本已举步维艰的世界通信雪上加霜。

2002年8月8日,世通公司在重新审查旧账时,又发现了33亿美元的假账,世通公司的假账总额已超过了70亿美元。

市场再次为之震惊。

已陷入困境的世通公司能否再现往日辉煌?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没有答案。

世通破产的影响
一石激起千重浪。

世通破产的消息在21日晚间传出,华尔街金融分析家立即对美国股市未来一周的走势表示了强烈的担心。

他们指出,7月19日,美国股市已创下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市场信心空前低迷,世通的巨额破产案无疑将使投资者产生更大的恐慌,美国股市将面临新一轮抛售狂潮。

周一的股市果然印证了专家的预测。

7月22日,纽约股市再遭重挫,道—琼斯工业指数跌落234点,收于7784点,纳斯达克则跌破了1300点的心理关口,收于1282点。

同时,直接受到世通公司牵连的诸多银行和保险公司更是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而对于早已萎靡不振的美元来说,世通事件加快了资本流出美国的速度。

专家担心,世通破产很可能成为将压垮美元的“最后一根稻草”。

世通事件还给全球股市带来了冲击。

据新华社报道,世通假账丑闻事发第二天,从亚洲到欧洲,在世界各大主要股票市场上,本已步履艰难的电信类股票纷纷下挫,导致各地股市接连创下历史新低。

贷款银行也提高对电信企业贷款的条件或减少甚至停止提供贷款。

这对电信公司日后的发行债券、申请贷款、扩股或上市等融资举措,都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阻碍全球电信业的复苏。

三、安达信的代价
欺诈的帮手
从2001年底开始的8个月内,美国有5大公司破产,分别是安然、凯马特、环球电讯、Adelphia和世界通信公司。

其中安然、环球电讯和世界通信的问题都与财务欺诈有关,而他们的外部审计师都是安达信。

财务假账的丑闻不仅是发生在美国,就在安然正式宣布破产的几个月前,澳大利亚国内的第二大保险商HIH公司也因蓄意隐瞒资产高达4.68亿美元的丑闻而宣告破产。

在HIH背后从事财务审计的也是安达信。

法国媒体巨子----维旺迪环球集团2002年7月被媒体指控企图虚增2001年利润15亿欧元,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降低了维旺迪的信用等级。

7月2日这家公司股价下挫了将近30%,且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维旺迪环球集团的“财务顾问”也是安达信。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是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总部设在芝加哥,业务遍及全球。

由于在多起财务欺诈破产案中充当了帮手的不光彩角色,安达信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安然一案安达信就已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付出的代价
《纽约时报》2002年3月11日报道,安然破产案对安达信造成的打击是沉重的,其专业可信性遭到了严重质疑,客户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此外,安达信销毁大量安然会计纪录,可能因此面对妨碍司法公正的刑事指控。

法新社报道,安达信将在今年5月6日被告上休斯顿的一家法庭,它被指控在政府调查安然案时妨碍司法。

司法部发言人谢拉说:“我们将准备继续起诉安达信。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5月23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公共会计委员会宣布,由于安达信在安然破产案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它在得州的会计执照将被吊销。

委员会还准备对安达信处以至少100万美元的罚金。

委员会称,安达信未能遵守专业守则不是“疏忽或管理失误”所能解释的,而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问题,安达信缺乏独立性、正直和客观性。

得州是安达信最主要的业务区,此举对接受妨碍司法审讯的安达信是又一重大打击,其他州可能会效仿得克萨斯。

新华网华盛顿6月15日电,美国一个联邦大陪审团经过10天的辩论于15日裁定,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销毁安然公司文件一案中的妨碍司法罪成立,从而使这家美国著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这一裁决意味着安达信不能继续为贸易公司公开从事审计业务,从而使公司陷入难以生存的困境。

此间法律专家认为,安达信的妨碍司法罪成立后,将有更多的公司脱离与它的业务关系,许多公司还将对它提出民事起诉。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2年8月31日,安达信环球集团的美国分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宣布,从即日起放弃在美国的全部审计业务,正式退出其从事了89年的审计行业。

安达信在美国的市场自此丧失殆尽,其海外市场也因丑闻事件而遭遇了空前的信誉危机。

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开始考虑解聘安达信,更换审计公司。

与安达信并列的其他几家国际知名审计公司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公司已经磨拳擦掌,准备抢夺安达信的“失地”,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客户的大量流失使安达信最终不得不走上了分拆后与其他公司合并的道路。

留下的思考
众多的大企业因为虚增利润欺骗投资者而最终倒闭,不论曾经是多么的辉煌,虚设的烟花越美倒闭的速度越快。

作为没有尽到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也因信誉丧失而走上了末路。

“信用”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

没有了诚信,世界会变得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