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1.1消防弱电系统工程
1.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
1.1.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的基本程序
1.1.1.2主要工序及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线管预埋
a.线管预埋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中最基本的工序,同时,线管预埋属于隐蔽工程,故线管预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安装的质量。
b.要做好线管预埋工作,必须注重如下几点: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X及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对预埋路线和位置作出最优定位;施工时严格按规X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并保证与土建施工进度同步,在土建钢筋绑扎完时同时完工,以免影响土建施工进度;混凝土浇注前施工员应反复检查;混凝土浇注时,线管预埋施工人员应坚守现场,随时检查线管因混凝土浇注而发生变形、管内进浆、移位等情况;混凝土浇注完后,隐蔽以前请建设方现场监理进行预埋质量实地检查,并签证,最后按预埋好的管线画出预埋竣工图。
(2)预埋清理
预埋清理,做到即拆即清理,清理干净预埋管中可能渗入的水、
渣等,清理的同时对预进行彻底检查有个别不通的要及时想办法解决。
(3)明配管
a.进入工地后,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针对特殊问题,拟定具体施工方法做好现场技术交底,与土建方紧密配合。按施工图要求检查预埋在建筑物内的暗埋电线管,并做好接线盒及管口的临时密封保护,对不通的管路进行详细的记录,协调土建方进行疏通,或上报监理工程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暗埋管应及时请质检人员做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记录。
b.明配管应在主体抹灰完成后,与其它安装专业密切配合,按施工图纸及施工规X要求配管,并注意土建工程的成品保护。对于潮湿地段要做好防潮处理,配管做到美观、整齐,针对消防弱电图中的点位,配合装修专业,将接线盒配至最佳位置。现场质检人员会同监理人员一起,对本工序做质量检查及质量评定,达不到优良率,应限期整改,达到优良率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安装。
c.进场管材、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壁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过等变形现象。
d.配管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设备厂家提供的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
器、广播喇叭等设备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
e.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
①管路长度超过30米,无弯曲时;
②管路长度超过20米,有一个弯曲时;
③管路长度超过15米,有二个弯曲时;
④管路长度超过8米,有三个弯曲时。
f.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g.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
h.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保护管等
i.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
j.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k.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可按下表执行,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距离宜0.15-0.5米。
l.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m.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探测器盒的位置就是安装探头的位置,不
能调整,所以要求确定盒的位置应按探测器安装要求定位。
n.明配管使用的接线盒和安装消防设备盒应采用明装式盒。
o.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
p.箱、线槽和管的支持件使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胀管螺栓固定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
q.各种金属构件、接线盒、箱安装孔不能使用电、气焊割孔,应采用相应的开孔器。
r.钢管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s.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压接或套紧固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以免破坏镀锌层。
t.配管及线槽安装时应考虑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同一槽孔内。
u.桥架(金属线槽)的安装,做到横平、竖直,线槽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转弯或接口处必须使用弯头或三通连接,不得切割、焊接。线槽间的接地线不得小于6平方毫米并且连接牢靠,弱电井内的予埋管进入线槽时采用开孔器开孔,钢管进入线槽部分使用锁母锁紧。
(4)穿线
a.进场的绝缘导线的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填写进场材料检查记录。
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
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最好选用500V,以提高绝缘和抗干扰能力。
c.为满足导线和电缆的机械强度要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最小不应小于1平方毫米。
d.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压接。
e.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f.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果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采用总线制不受此限制。
g.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h.导线或电缆接线盒、伸缩缝、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余量。
i.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口带上护口。
j.在配管工作结束并达到技术指标后方可穿线。穿线时要注意消防规X的特殊要求。
k.导线的连接采用LC安全型压线帽:分别适用于1.0平方毫米、1.5平方毫米、2.5平方毫米、4平方毫米的2-4根导线的连接。其操作方法是:将导线绝缘层剥去10—13毫米(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定选用适当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线帽的压接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