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2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200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代表人物。

1964年,当时还是湖南省湘潭地委农村工作部的袁隆平,接
到了湘潭市潭阳公社“潭北垸大队”1000余亩的水稻种植任务。

当时的水稻种植遇到了很多问题:产量低、病虫害多、抗逆能力差等等。

加之生产条件恶劣,潭北垸大队的收成非常低,以至于不能为社员们解决温饱问题。

袁隆平也意识到了水稻种植面临的困难。

于是,袁隆平决定要寻找一种新的水稻品种,这种品种既能够抗病虫害、又不容易受气候或环境影响,同时还能大幅提高产量。

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的科学界,种子是无法突破种类界限进行杂交的。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袁隆平深知地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开始尝试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自由组合杂交的尝试。

很快,他发现这种方式能够让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更快,并且在病虫害和气候变化面前表现更强。

此时,袁隆平开始在全国寻找最优质的品种进行杂交。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袁隆平在第一线的种植实验中苦心研究和探索,最终成功杂交出了一种杂交水稻品种,这种长得又美又壮的水稻产生了不少的种实。

袁隆平不但没有吝惜种子,还把种子送到其它省市去试种,帮着他人大力推广新的水稻品种。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良,一颗无形的种子萌发出了生命的火花,终于燃起革命的篝火。

1960年代末,中国一度经历大饥荒,而袁隆平的实验却
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广。

这种新的水稻品种产量高,耐病虫害,抗逆性强,还能够提高节约劳动力的效率,帮助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同时,这个品种成为了世界水稻品种改进的标杆。

为表彰袁隆平在中国种业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1994年,
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并且在2004年成为了当选中国
科学院院士。

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代表人物,袁隆平不仅仅是一个自豪的实验室学者,更是一个担负历史责任的改革先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