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 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3.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
①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②开发: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
式的过程
③利用;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过程
④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⑤评价:对一个事物价值的确定
4.AECT’05和AECT’04定义的比较:
⑴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用来
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⑵“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
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
5.教育技术学的定义: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
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研究方法:a.质性研究方法b.量的研究方法
c.综合的方法
7.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有关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阐述,特别是两者关系的论述是教
育技术学最主要的哲学基础
8.技术主义把技术活动看做是人类“器官的投影”
9.人本主义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认得意志和生命派生的
10.存在主义主张应以个人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使人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11.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
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规律和模式的交叉学科
①整体原理:一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整体性,各部分之间能否协同工作。

②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
i.正反馈: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ii.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③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而且有涨落即偏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
12.传播理论揭示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13.传播理论的发展:
①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
②以音频调制的电磁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
③以音视频调制的电磁波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14.学习理论:
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人类的学习过程被看做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主动地,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与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资源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15.教育技术的内涵: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
16.教育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手工技术<手工技术时代>;机械电气技术<机电技术时代>;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时代>
17.教育技术发展图:
18.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演变过程:
19.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直观教学观点为技术在教育
中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675年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21.视觉教学-教育技术的发端;媒体教育技术的主体
22.戴尔的“经验之塔”出自《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