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 和NxO 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PPT 版)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
(课本版)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表示,单位为d。
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8、破乳破坏液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
9、有机负荷(NS)污泥负荷率是指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5 量,kg BOD5/(kgMLVSS·d)。
10、SVI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静置30min 后,每克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mL)称为污泥体积指数(SVI)。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1、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 悬浮物B. 胶体C. 溶解物(正确答案)D. 沉淀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正确答案)C. 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D. 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3、每天的删渣量大于()m3时,宜采用机械清渣法。
A. 0.2(正确答案)B. 0.3C. 0.5D. 0.84、下面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A. 横向潜孔B. 竖向潜孔C. 穿孔墙D. 三角堰(正确答案)5、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
A. 漫射(正确答案)B. 布朗运动C. 带电D. 水化膜6、采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铜,树脂应用()再生。
A. 氯化钠B. 强氧化钠C. 盐酸(正确答案)D. 丙酮7、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类型不同。
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于()。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正确答案)8、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正确答案)B. 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C. 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D. 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9、膜分离法中,不同方法选择性透过物也有不同,其中反渗透法采用半透膜,可透过的物质为()。
A. 阴阳离子B. 溶质C. 溶剂(水)(正确答案)D. 小分子溶质和溶剂10. 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
A. 5~7%B. 7~10%(正确答案)C. 25~30%D. 30~50%11.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 自由沉淀(正确答案)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2. 根据斜板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分为三层,则()。
A.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1/3B.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2/3(正确答案)C.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1/3D.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2/313. 不属于吸附剂表面引力的是()A. 范德华力B. 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 化学键力D. 静电引力14. TOD是指()A. 总需氧量(正确答案)B. 生化需氧量C. 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15. 过滤中和法中,不可以作为滤料的石材有()。
水污染控制复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A. 工业废水B. 农业污染C. 生活污水D. 雨水径流2. 以下哪项不是水污染的控制方法?(D)A. 污水处理B. 节水灌溉C. 雨水收集D. 增加排放3. 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主要危害是(B)。
A. 影响生长B. 破坏生物链C. 改变水体颜色D. 影响水体透明度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C)A. 氮B. 磷C. 重金属D. 钾二、多项选择题1.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持续改进D. 单一治理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ABD)A. 合理使用化肥B. 推广节水灌溉C. 增加农药使用D. 建立生态沟渠三、判断题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正确)2.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3. 所有类型的水污染都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完全去除。
(错误)4. 雨水径流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答: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人类健康,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以及增加水资源管理的成本。
2. 描述水污染控制的一般步骤。
答:水污染控制的一般步骤包括污染源的识别、污染物的监测、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及污染治理效果的评估。
五、计算题1. 假设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500mg/L,经过处理后降至200mg/L,计算该工厂废水处理的COD去除率。
答:COD去除率 = [(500mg/L - 200mg/L) / 500mg/L] × 100% = 60%六、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河流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试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答:污染源可能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1、什么是水污染控制工程?
答案: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指采取各种技术和控制措施,以改善和维持
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可持续使用率的水环境防护技术。
2、为什么要建立水污染控制工程?
答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在水质保护方面日益注重。
水污染
自然资源的污染物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经济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建立水污染控制工程,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
染源的自然资源污染。
3、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具体措施包括水质改善工程、水质调节工程、水质清洁技术、废水处理技术、水体质量监测、水质保护工程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与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与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
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13.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与答案

44.大气复氧: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称为大气复氧。
45.比流量:假定q1、q2… 是均匀分布在整个管段上,计算出每一米管段长度上应该流出的水量,这个流量叫做比流量。
46.雨量曲线:按不同降雨历时把每年选出降雨强度的最高值连成曲线,这样的一组曲线, 称为雨量曲线。
D.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量为BOD5:N:P=200:5:124、右图为不同有机物在不同浓度下微生物的相对耗氧速率曲线,它们分别对应了哪种有机物A.不可生化无毒的B.不可生化有毒的
C.可生化的D.难生化的
25、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的过程,不正确的是(D)
A.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分吸附和氧化与合成两个阶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4.沉淀:: 是固液分离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者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A.漫射B.布朗运动C.带电D.水化膜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
B.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双电层作用机理起决定作用
C.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
D.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双电层作用起决定作用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
B活性炭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C.活性炭本身是非极性的
D.活性炭还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和催化还原作用
简单的给排水复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环境容量:污水的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者是经过人 工处理,使其再生成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 或者采取隔离措施。
其中关于返 回到自然界的处理,因自然环境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界限, 能超过这种界限,否则会造成污染。
环境的这种容纳界限称环境容量。
排水体制: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这些污水 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
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 水体制)。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一、填空1、 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类。
2、 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田_、重复使用。
3、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 合流制 和 分流制 两种类型。
、简答题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 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 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 来自车间或矿场。
由于各种工厂的 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 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 化很大。
雨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 但其形成的径 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简称排工业废水 、 生活污水、 雨水 3排放水体、灌溉农时称为(满流); h/D<1 时称为(非满流)。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 体制的原则是什么?答:1•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 为排水系统。
2. 排水体制: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也称排水制度。
3. 排水体制分类:A .合流制:优点:B .分流制:缺点: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 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 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 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 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 高。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1.按栅条净间隙分,格栅可以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三种。
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
人工清渣的格栅其设计过水面积应不小于关渠有效面积的2倍。
2.沉淀通常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
理想沉淀池划分为四个区域: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域和污泥区域。
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外表积A有关,而与池深H、沉淀时间t、池的体积V无关。
3.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除去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别离或离心力别离为根底,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常见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
4.沉淀池是别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处理构筑物,按工艺布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初沉池是一级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处理构筑物,或作为生物处理法中预处理的构筑物,二沉池用于沉淀别离活性污泥或去除生物膜法中脱落的生物膜。
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及辐流式三种。
沉淀池由五个局部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贮泥区及缓冲区,运行方式有间歇式与连续式两种。
5.废水中的油通常有四种存在形态:可浮油、细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
其中可浮油和细分散油可用重力别离法去除,采用气浮法、电解法等去除乳化油。
乳化油的破乳方法:1投加换型乳化剂2投加盐类、酸类物质3投加某种本身不能成为乳化剂的外表活性剂4剧烈搅拌、振荡或转动5改变乳状液的温度〔加热或冷冻〕6如果以粉末为乳化剂的乳状液,可采用过滤法拦截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
6.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别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别离。
按产生微细气泡的方法,气浮法分为电解气浮法、分散空气气浮法、溶解空气气浮法等。
气浮法处理工艺必须满足三个根本条件: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2必须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3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颗粒产生粘附作用。
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考试试题库完整

一、名词解释(2*5=10)1、顶管施工: 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 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
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 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 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 并将土方运走。
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 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
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 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
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 埋设在两坑之间。
2、海绵城市: 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排水系统: 是收集、输送、处理、利用及排放废水的全部工程设施。
4、设计管段: 在进行水力计算时, 常以相邻的两个检查井间的管段作为设计对象, 称作设计管段。
5、比流量: 设计管道单位排水面积的平均流量。
6、共同沟: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 又被为“共同沟”, 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 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
7、重现期: 在许多次试验中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的平均数。
8、径流系数: 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9、局部泵站:在某些地形复杂的城市, 有些地区比较低洼, 这里的污水往往需要用水泵唧送至高位地区的干管中, 另外, 一些低于街管的高楼的地下室, 地下铁道和其他地下建筑的污水也需要用泵提升送入街管中, 这种泵站常称为局部泵站。
10、设计流速: 管渠中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
11、阵雨历时: 一场暴雨经历的整个时段。
降雨历时: 阵雨过程中任一连续的时段。
检查井:又称窨井, 主要是为了检查、清通和连接管渠而设置的。
二、填空(20)1、由于排, 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三种。
2、通常, 排水系统由管渠系统、污水厂、出水口三部分组成。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1、一、填空题:2、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一般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组成。
3、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 目前常用的有生物化学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两种。
前者用BOD来表示, 后者用COD来表示。
4、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中的水量和水质。
5、细菌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 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
6、SV30的体积越小, 污泥沉降性能越好。
7、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气是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8、BOD5和COD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两个的水质指标, 用BOD5/COD值评价废水的可特殊化性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最为简易的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 BOD5/COD值愈大, 说明废水可生物处理性愈好。
9、SVI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经过重力浓缩处理后, 污泥的含水率可从98%~99%降低到95%~96%左右, 体积也相应减少2~3倍。
10、影响微生物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的营养、温度、pH值、溶解氧和有毒物质。
11、好氧分解代谢过程中, 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 最终产物是含能量最低的CO2和H2O。
12、根据微生物对氧的要求, 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及兼性微生物。
13、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沉降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目前以重力浓缩法使用较为普遍。
14、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15、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 目前常用的有生物化学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两种。
前者用BOD来表示, 后者用COD来表示。
16、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中的水量和水质。
17、在吸附过程中, 温度越低, 对吸附越有利, 吸附剂比表面积越大, 吸附能力越强。
18、Fenton 试剂由亚铁盐和过氧化氢组成, 在一定条件下, 在Fe2+ 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会分解产生·OH , 引发链式反应。
19、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量, 叫做树脂的全交换容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试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第一、二章一.填空题1,污水根据其来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12,污水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
3,污水物理性质的污染指标主要有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24,污水生物性质的污染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病毒。
115,河流的自净作用从净化机制来看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20二.名词解释1,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应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82,COD:化学需氧量,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93,TOC:总有机碳,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114,河流的自净: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5.水环境容量:456.水体自净:20三.简答题1,什么叫富营养化?17富营养化是湖泊衰老的一种表现,湖泊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鱼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而且藻类的种类逐渐减少,而个体数则迅速增加的一种现象。
2,氧垂曲线的特点是什么?图表示一条被污染河流中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的变化曲线。
横坐标从左到右表示河流的流向和距离,纵坐标表示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的浓度。
将污水排入河流处定为0点,向上游去的距离去负值,向下游区的距离取正值。
在上游未受污染的区域,BOD5很低,溶解氧(DO)接近饱和值,在0点有污水排入。
污水排入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大于大气复氧速率,DO从0点开始向下游逐渐减低,直至降至最低点,此点称为临界点。
该点耗氧速率等于大气复氧速率。
临界点后,耗氧速率小于大气复氧速率,DO又开始逐渐回升,最后恢复到近于污水注入前的状态,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故称为溶解氧下垂曲线(简称氧垂曲线)。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一.名词解释1.表面水力负荷:又称溢流率,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常用符号q 表示。
(完整)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表示,单位为d.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8、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9、破乳破坏液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一、填空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3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
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答:1.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2.排水体制: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也称排水制度。
3.排水体制分类:A.合流制:优点:工程造价投资少,缺点:对水体污染严重。
B.分流制:缺点:工程造价投资巨大,优点:对环境污染很小。
3、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答:1.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水的工程设施。
2.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
3.出水口:净化后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措施。
4、排水系统布置形式有哪几种?答: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
5、排水管道材料主要有哪些?答:1.混凝土管2.钢筋混凝土管3.塑料管和玻璃钢管4.陶土管5.金属管第二、三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一、填空题1.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流);h/D<1时称为(非满流)。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习题

1.名词解释:排水系统、排水体制2 .排水体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 .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4.不同体制的排水系统在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方面各自有何优缺点?5.如何选择排水体制?6 .简述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份的功能。
7 .简述城镇污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份的功能。
8 .简述工厂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份的功能。
9.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0.街道雨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物除检查井、跌水井、出水口等之外,还有采集地面雨水用的。
11. 在管道系统的组成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各分流制系统相似,具有同样的组成部份,只是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上设有和;而在半分流制管渠上设有和。
12.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份是或者,渠道有和之分。
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
13. 暗渠系统的主要附属构筑物有哪些?14. 对合格的管道和渠道有哪些要求?15. 为什么管道的断面形式常采用圆形,而渠道的断面形式普通不采用圆形?选择管道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16. 渠道断面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适于什么情况?17. 我国城市和工厂最常用的管道有哪些?试述合用情况及优缺点?18. 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
创造方法主要有、、。
19. 钢筋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
创造方法主要有、、。
21. 简述管道系统各种附属构筑物的功能,合用场合和构造要求?22. 检查井由三部份组成:、、。
检查井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要工人下井有密切关系。
不需要下人的浅井,构造很简单,普通为;需要下人的检查井在构造上可分为、和三部份。
检查井的底部做流槽是为了。
在重要道路上的检查井,有时为了防止因检查井沉降而破坏路面,可设计采用来固定井座和井盖, 即使检查井沉降也不影响道路路面。
23. 跌水井的构造无定型,常用的有和两种。
24. 雨水口结构包括:、、三部份。
雨水口的形式有、以及。
从地步构造看,雨水口分为和。
其中有截流进入雨水口的粗重物体的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一、填空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3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
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答:1.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2.排水体制: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也称排水制度。
3.排水体制分类:A.合流制:优点:工程造价投资少,缺点:对水体污染严重。
B.分流制:缺点:工程造价投资巨大,优点:对环境污染很小。
3、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答:1.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水的工程设施。
2.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
3.出水口:净化后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措施。
4、排水系统布置形式有哪几种?答: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
5、排水管道材料主要有哪些?答:1.混凝土管2.钢筋混凝土管3.塑料管和玻璃钢管4.陶土管5.金属管第二、三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一、填空题1.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流);h/D<1时称为(非满流)。
【补充:1.雨水采用满流制,2.污水采用非满流制原因:1.预留一定的过水能力,防止水量变化的冲击,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2、有利于管道内的通风;及时排除有毒气体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2.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最大是(5m/s)3.给定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越(小)。
4.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5.管道衔接的方法通常有(管顶平接)和(水面平接)两种。
【管底平接】二、名词解释1.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2.设计充满度答:指设计流量下,管道内的有效水深与管径的比值3.不计算管段答:在管道起端由于流量较小,通过水力计算查得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对于这样的管段可不用再进行其他的水力计算,而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4.覆土厚度、埋设深度覆土厚度:管道的顶部外壁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覆土厚度【决定因素:1.地面荷载2.冰冻线,防止管道因水或土壤因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3.满足支管衔接要求】【重点判断题】埋设深度: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底部内壁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亦简称为管道埋深。
5.本段流量、传输流量、集中流量答:本段流量: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转输流量: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集中流量:是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6.排放系数: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污水排放量与用水量之比三、简答题1.何谓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通常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控制点的高程?答: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称为控制点。
确定控制点的标高: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
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
2.当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已接近最大允许埋深而管道仍需继续向前埋设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答:设置提升泵站.3.城市排水管网分布及其污水水流有何特点?答:管道呈树枝状,类似于河流,由支管收集排水后汇集成干管,干管再汇集成主干管。
如住宅→街坊→街道→城市主干管→河流或污水处理厂污水水流特点:重力流,非满流,近似恒定流。
4.排水管渠水力计算的任务是什么?答:沟道水力学设计指根据水力学原理,计算管网中不同地点的污水流量,各管段的污水输送流量,从而确定管道的管径、坡度和高程等5.什么叫设计管段?答:进行水力学设计计算时,将污水管网中流量和管道敷设坡度不变的一段管道称为设计管段,即相邻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
6.为什么要规定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参数,具体规定如何?答:为使污水管渠正常运行,需对设计参数加以考虑和限制。
作为污水管道设计的依据。
具体规定:设计流量【最小不能小于0.6m/s 最大不能大于5m/s】设计充满度:最小管径、不计算管径:最小设计坡度:污水管道埋设深度:7.管段的衔接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特点如何?答:水面平接:一般用于上下游管径相同的污水管道衔接【缺点:在上游管段易形成回水】管顶平接:一般用于上下游管径不同的污水管道衔接【缺点:增加下游管道埋设深度】管底平接:下游管道地面坡度急增时,下游管径可能小于上游管道,此时应采用管底平接方法8.设计污水管道系统有哪些步骤?答:设计资料的调查;设计方案的确定;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设计图纸的绘制设计资料的调查设计方案的确定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设计图纸的绘制9.污水量标准含义,受哪些因素影响?答:污水量标准:设计期限终了时,每人每日排出的平均污水量。
影响因素:室内卫生设备情况、当地气候、生活水平、生活习惯。
计算题1、下图为污水设计管道示意图,已知1-2管段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50L/s,工厂集中流量q=30L/s,2-3管段生活污水本段流量为40L/s,求2-3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
q1 32答:2-3管道的转输流量为50 l/s,集中流量为30l/s,本段流量为40l/s,生活污水流量为:90l/s,查表得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为1.633。
故管道2-3的设计流量为:30+1.633(50+40)=176.97l/s2、学会运用水力计算图,对管段进行水力计算。
具体参见第二章例2-4,2-5等。
第四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一、名词解释1、暴雨强度:又称雨率,指在某一连续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2、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即降雨的范围。
3、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4、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5、集水时间如何确定,写出集水时间的表达式,及各个部分的含义。
答: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时间。
(min)T = t1 + mt2;式中T ——设计降雨历时(min);t1 ——地面集水时间(min);t 2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 —— 折减系数。
6、 截留倍数:截流雨水量与设计旱流污水量之比合流制排水管渠在截流干管上一般设置截流井。
不从溢流井泄出的雨水量,通常按旱流流量Qf 的指定倍数计算,该指定倍数称为截留倍数n0。
7.旱流流量:合流管渠的设计流量包括3个部分,即雨水的设计流量Qr 、生活污水的平均流量Qs 和工业废水最大班的平均流量Qi 。
其中生活污水的平均流量Qs 和工业废水最大班的平均流量Qi 之和称为晴天的设计流量,有时又称为旱流流量Qf 。
二、填空题1、某小区内沥青路面的面积为1.5ha ,屋面的面积为3.5ha ,绿化面积2.0ha ,其中路面和屋面的径流系数为0.90、绿地的径流系数为0.15。
那么该小区内的平均径流系数是 0.69 .2、在计算集水时间时,折减系数m 的取值是:管道采用 2 ,明渠采用 1.2 。
3、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是 300MM 。
4、雨水管的衔接方式是 一般是管顶平接 ,雨水管道的充满度是 1 。
三、计算题1、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图中各设计管段的本段汇水面积标注在图上,单位以ha 计,假定设计流量均从管段起点进入。
已知当重现期P=1a 时,暴雨强度公式为:()()0.78420.154/min 18.768i mm t =+经计算,径流系数Ψ=0.6.取地面集水时间t 1=10min ,折减系数m=2.各管段的长度以m 计,管内流速m/s 计。
数据如下:L 1-2=120,L 2-3=130,L 4-3=200,L 3-5=200;v 1-2=1.0,v 2-3=1.2,v 4-3=0.85,v 3-5=1.2.试求各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为多少L/s ?(计算至小数后一位)解:暴雨强度公式:q=167i=()()0.7843365.718/()18.768L s ha t ⋅+根据已知条件,F A 面积上产生的最大流量:Q A =ΨqF=0.6×()0.7843365.71818.768A t +×F A=0.6×241.79×2.3=333.7(L/s ),所以管段1-2的最大设计流量为333.7(L/s )。
管道2-3的设计流量按下面两种情况计算。
1) 第一种情况:最大流量可能发生在全部F B 面积参与径流时。
这时F A 中仅部分面积的雨水能流达管道2-3参与径流,管道2-3的最大流量为:Q=()()'0.7840.7840.63365.7180.63365.71818.76818.768BA B B A B F F t t mt -⨯⨯++-+式中F ’A 为在B A B t mt --时间内流到2点的FA 上的那部分面积。
AA F t 为1min 的汇水面积,所以F ’A =A A F t ×(B A B t mt --)=()2.3104 1.38()10ha ⨯-=代入上次得出:()()0.7840.7840.63365.718 2.10.63365.718 1.381018.768618.768304.66225.11529.8(/)L s ⨯⨯⨯⨯+++=+=2) 第二种情况:最大流量可能发生在全部FA 面积参与径流时。
这时FB 的最大流量已流过2点,2点的最大流量为:()()()()0.7840.7840.7840.7840.63365.7180.63365.71818.76818.7680.63365.718 2.30.63365.718 2.11018.76810418.768333.67275.02608.7(/)A B A A A B F F Q t t mt L s -⨯⨯=++++⨯⨯⨯⨯=++++=+=按上述两种情况计算的结果,选择其中最大流量Q=608.7L/s 作为2点,所以管道2-3的设计流量为608.7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