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精工富艳的风格。
谢灵运诗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
谢灵运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的特点。
第二、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
谢灵运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感,但就描写刻画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
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
对于色的表现,如《入彭蠡湖》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作者没有涂抹万紫千红,只用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抓住春天那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素净柔和的图画。
对于声的描绘,如《石门岩上宿》“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动衬静,写夜晚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
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影响很大。
就此而言,谢灵运可以说是诗歌创作新时代的开创者。
第三、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
谢灵运诗歌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拖着一个玄言的尾巴。
这种以叙事——写景——说理所形成的结构模式,使谢诗呈现出一种程式化
的特点。
至于形成这种程式化结构的原因,可以说与谢灵运山水审美意识上的局限有关。
谢灵运一生都不能忘怀于政治权势,当他政治失意进而游山玩水时,只是把山水作为一种感观上的刺激,以此掩饰他对权位的热衷。
故而他在写景时,并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美融合,也无法形成一种完整浑然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