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图形(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图形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物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了解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
2.通过一系列的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尝试创作设计拓展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视错觉图形,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的知识传授。
重点难点
重点:
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难点:
了解错觉、正负形,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了解图形创意的方法,灵活运用错觉、正负形尝试设计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播放图1“旋转舞女”导入课题
你看见的是什么方向的旋转?有什么奇特之处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奇特点,然后进行讲解。
这是一张奇特视错觉图形《旋转的舞女》,是耶路鲁大学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看见顺时针旋转的说明你用的是右脑发达(80%),看见逆时针旋转的说明用的是左脑发达,但有一部分同学似乎看见更奇特的旋转现象?据说看见顺时针旋转变成逆时针旋转的人左右脑在交替使用,智商达到160。这幅图中包含一些原理:比如动画原理、心理学原理(因为动画中无任何的线索帮我们判断旋转方向,我们只有同过“理解”来判断,“理解”就包含了:个人的经验、期望、暗示等因素,从而造成了知觉的定势。
导入课题《奇妙的图形》
活动2【讲授】
跟一组图形做情感体验,提出问题柱子是方的还圆的?你能抓住几个黑点?是动还是静?人在哪骑车?是天花板还是地面?瀑布往下流吗?在学生产生争论之后,师生共同解释。
了解视错觉的原理首先必须了解视觉的形成(简单的介绍)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对于还不能解释的知识今后去探究。(德育渗透)
讲解错觉含义、视错觉概念
活动3【活动】
1、图片体验,师生互动。在欣赏一些设计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学生讨论、回答
请同学思考并探讨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新奇在哪?因为人的视觉心理理特征产生的错觉:如A前后两条线的长短是否一样?B大小一样吗?(不正确的参照物或经验主义形成错误的感知)启发想象,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梳理. 图形视错觉分类:(图形体验,,师生互动)
(1)线条长短的错觉。
(2)方向的错觉。
(3)面积大小的错觉。
(4)形状错觉
2、播放一组简单到复杂的视图欣赏激趣,感知错觉.
(1)看图片《蒙娜丽莎的嘴唇》;视觉暂留现象和视觉色彩互补原理。
(2)《电灯树》提示观察方法:注视图片一分钟,你发现什么?发现图形在运动,还是静止?
3、游戏抢答:图中你看见几个人?最后以抢答形式共同找出9个人。
4、图片激趣,.启发想象,自主探究。正负形概念并结合图形分析讲解。
引导学生梳理出错觉图形的设计方法,通过欣赏对比了解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部分的两个形,属于图的一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正形”, 而衬托图案部分的称为“地”,也就是“负形”。图形创意中,往往把两部分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5、提升:对图形与底纹之间的互换互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鲁宾《鲁宾杯》等
6、欣赏一些设计师的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创意图形怎样设计?
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
运用共同的轮廓线
归纳表现方式:
以线为主、以面为主和线面结合
活动4【练习】
课堂练习:
用生活中最普通的牙刷和牙膏当场尝试设计正负错觉图形。
(分小组进行比赛)
展示归纳
活动5【作业】
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请同学用所给的素材或自己找素材。利用正负形的关系,设计一组奇特的图形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构思。
(要求:生动、构思巧妙、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