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
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董亨1林夏静2
(1.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300234;.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观察自招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将88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治 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血清性激素以及Th1/Th2炎性细胞 因子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主症、次症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尸均< 0.0 5); 2组治疗后子宫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PS V)、舒张期末流速 (£0乂)和阻力指数(111)均显著改善(/3均<0.05),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孕酮、雌二醇(£2)、孕激素(?)水平和IL-4、IL- 10水平均显著升高(f均<0.05),血清IL-2、INF水平均显著降低(f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Z5<0.05)。

在西药常规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螺旋 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显著调节血清性激素以及Th1/Th2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关键词]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先兆流产;性激素;细胞炎性因子
doi:0.3969/j.issn.1008 -8849.2018. 14.021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8849(2018)14 - 1553 -04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发生的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且相继出现的阵发性腰背痛或下腹痛,但无妊娠物排出的一种疾病[1]。

由于近些年女 性生活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先兆流产发生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已占全部妊娠的12%~ 25%,—旦发生此类流产,不仅对孕妇子代的正常发 育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孕妇家庭、精神状态产生严 重影响[2]。

近年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先兆流产取得了较好疗效[3]。

本研究观察了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 流产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及T h1/Th2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3 ~ 38岁,纳人时妊娠5 ~8 周。

诊断符合《妇产科学》[4]中关于先兆流产的诊
2016,36(10) :2398 -2399
[15]张雪,刘志顺.针灸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特点文献
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1) :176-179断标准: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伴有阵发性 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显示胎膜未破,宫颈口未 开,且子宫大小与孕妇停经周数相符合;妊娠试验(+);B超显示宫内妊娠,可见胎心搏动。

中医辨 证符合《中医妇科学》[5]中的肾虚型:症见妊娠期间 阴道流血,色淡黯,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两膝 酸软,夜尿频多、神疲肢倦、头晕耳鸣;舌质淡,脉沉 滑尺弱,苔白。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脏器功能不全者,生殖系统解剖异常者,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衣原 体、艾滋病)者,内分泌异常者,高血压、糖尿病、肿 瘤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垂体微腺瘤)、保胎失 败者,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不能耐受者。

将88例 纳人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年龄 23 ~ 38(27. 3 ±3. 2)岁;孕周 5 ~8(6. 5 ±1.0)周;经 产妇1例,初产妇33例;有自然流产史8例,有药 物或人工流产史者11例。

对照组44例,年龄24 ~
临床疗效及损伤神经修复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4 ,49
(3)201 -202
[6]杜小娜,熊左玲.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收稿日期]2017 -07 -15
36(27.0 ±3.1)岁;孕周 5 ~8(6. 7 ±1.2)周;经产妇 1例,初产妇32例;有自然流产史9例,有药物或 人工流产史1例。

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黄体酮(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01 )20 m g/次 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 000 IU/次肌注,均1次/d,疗程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 肾安胎方穴位贴敷治疗,方剂组成:菟丝子30 /桑 寄生20 /黄芩15 /川续断10 /白术12 /阿胶12 /杜仲1 /益母草12 /。

将以上中药按照比例混合研成粉剂,以蜂蜜调湿后用微波炉加热30 s,使之 充分融化成药糊状备用。

穴位贴敷方法:患者取卧 位或者坐位,嘱其暴露脐部(神阙穴),利用75%的酒精清洁穴位表面皮肤后,取桂圆核大小的药糊贴敷在该穴位(略高出皮肤水平)贴敷后应用一次性 无菌敷贴(6 c m x7 c m)固定,1次/d,每次保留4 ~6 h,疗程2周。

1.3观察指标
1.3.1中医症状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阴道流血 色淡黯、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两膝酸软)、次 症(夜尿频多、神疲肢倦、头晕耳鸣)进行量化评分,主症按照按照无、轻、中、重的不同严重程度分为0, 2,4,6分,次症按照无、轻、中、重的不同严重程度分 为 0,1,2,3 分。

1.3.2治疗疗效依据文献[7]中的相关标准评定疗效。

治愈:治疗后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及下腹部 坠痛消失,B超检查显示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合,疗 效指数>90% ;显效:治疗后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及 下腹部坠痛显著缓解,B超检查显示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合,疗效指数>60%~ 89% ;有效:治疗后阴 道出血、腰酸胀痛及下腹部坠痛有所缓解,B超检查 显示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疗效指数>30%~ 59%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B超检查显示胚胎发育小于孕周,或者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甚至流产,疗效指数<29%。

治疗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治疗总人数X100%。

1.3.3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G E公司生产的型号L0GIQ 7多普勒超 声检测仪检测子宫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P S V)、舒张期末流速(E D V)和阻力指数(R I),经 阴道探头频率7.0 M H z。

1.3.4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绒 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孕酮、雌二醇(E:)、孕激素 (P) 。

1.3.5 T h1/Th2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 I S A)检测2组治疗前后T h1(IL - 2、INF- Y和Th2(L-4、IL-10)炎性细胞因子水 平,严格按照E L I S A试剂盒说明书专人操作。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X2检 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2 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均显著降低均<0. 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0.05)。

见表 1。

2.2 2组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后2组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 标子宫螺旋动脉P S V、E D V和R I均有显著改善
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

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后2 组P - H C G、孕酮、E2、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

见表 3。

2.4 2组治疗前后T 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I L-2、I N F-7水平均显著降低
表1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几观察组44对照组44
主症
时间-----------------------------------------------------------------------------------------------------------
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两膝酸软
治疗前5.21±0.65 4.65 ±0.47 5.03 ±0.56 4.89 ±0.55
治疗后1.23±0.42①②1.31±0.26①②1.12±0.30①② 1.04 ±0.34®®
治疗前 5.30±0.57 4.72 ±0.50 5.05 ±0.54 4.92 ±0.52
治疗后 1.81±0.31® 1.67±0.24® 1.55±0.32® 1.59 ±0.37®
次症
夜尿频多神疲肢倦头晕耳鸣
2.04 ±0.42 1.84 ±0.44 1.93±0.49
0.55 ±0.12®® 0.38 ±0.10®® 0.35 ±0.12®®
2.07 ±0.45 1.87 ±0.42 1.95±0.50
0.87 ±0. 15® 0.72 ±0. 11® 0.65 ±0.13®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0.05
表22组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n时间PSV/(cm/s)EDV/(cm/s)RI
观察组44治疗
治疗后
22.45 ±3. 13
28.85 ±2.20①②
11.56 ±1.13
15.72 ±1.05①②
0.49 ±0. 10
0.32 ±0.07①②
照44治疗
治疗后
22.38 ±3. 10
25.56 ±2.31①
11.49 ±1.22
13.34 ±1.09①
0.50 ±0.09
0.41 ±0.11①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0.05;②与对照组比较,><0.05。

表32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x±s)
别n间择-HCG/(mIU/mL)孕酮/( mmol/L)E2-/(PS/mL)P/(p//mL)
观察组44治疗
治疗后
21034.45 ±2219.87
52167.60 ±2 589.32①②
45.39 ±3. 87
98.25 ±5.76①②
414.20 ±25.78
629.14±38.54①②
20.45 ±2.62
39.20 ±3.44①②
照44治疗
治疗后
21054.24 ±2 004.28
48913.91 ±2 254.40①
44.11±4.40
86.18±4.80①
409.88 ±31.83
538.78 ±34.62①
20.13±2.45
33.18±3.18①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0.05;②与对照组比较,><0.05。

均 <0.05),而 I L-4、I L-K〇K〒X S-p p(P X< 照组均 <0.05)。

见表 4。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
表4 2组治疗前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ng/L)
别n间IL-2INF-Y I L-4I L-10
观察组44治疗
治疗后
261.41 ±20.35
124.55 ±15.55①②
131.29 ±13.72
76.45 ±10.31①②
241.70 ±12.33
297.11±15.14①②
72.44 ±10.33
210.18 ±13.58①②
照44治疗
治疗后
265.27 ±22.32
185.81 ±13.90①
133.44 ±12.62
93.56 ±11.70①
239.87 ±13.71
274.44 ±16.66①
74.71 ±11.72
184.50 ±12.40①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0.05
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5。

表5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4420(45.5)14(31.8)6(13—6)4(9-1)40(90.9)①对照组4414(31.8)10(22.7)8(18—2)12(27.3)32(72.7)注:①与对照组比较,><0.05
3讨 论
先兆流产孕妇早期除了表现为阴道流血、阵发 性腰背痛或下腹痛等症状外,还可表现出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血清性激素以及T h1/Th2炎性 细胞因子失衡等异常表现。

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 力学在评价先兆流产的孕妇病情及妊娠结局中具有 重要意义。

子宫螺旋动脉起源于孕妇子宫壁肌层内 的宫肌动脉,亦是子宫动脉终末支,其主要功能是营 养子宫内膜,维持子宫的灌注以及人类胚胎的正常发育。

随着孕周的增加以及胎盘局部滋养细胞的不 断发育,子宫螺旋动脉呈现扩张,血流速度增加,阻 力指数减低,表现为“高流低阻”现象。

但相关研究 显示,先兆流产的孕妇则表现为“低流高阻”的异常 现象,导致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对胎血流 供应造成不利影响[8_9]。

H C G、孕酮、E2、P水平是妊娠过程中必备的重要活性物质,亦被认为是评价妊娠早期胎盘功能以及胎儿发育的重要观察指标,H C G、孕酮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增长,抑制子宫收缩,并提高妊娠率;E:则反映了卵巢黄体功能以及优势 卵泡质量,先兆流产者H C G、孕酮、E2、P水平显著低 于正常的孕妇[-10]。

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亦是先兆流产的重要因素,其中以T h1/Th2炎性细 胞因子失衡最为重要,正常妊娠孕妇机体中T h1/ Th2型细胞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T h1型细胞 因子占优势,而Th2型细胞因子处于劣势后,导致 Th2向Th2偏离时,可引起流产[11—12]。

I L-2、I N F-y 是常见的T h1型细胞因子,是细胞因子网络的中心环节,与免疫炎性反应及组织损伤密切相关,对胚胎 有免疫损伤效应。

IL-4、IL- 10则是Th2型细胞因 子的典型代表,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炎性反应的抑制因子,能够抑制母胎免疫炎性反应,促进胚胎发育及 妊娠妇女能量代谢,提高H C G及孕激素的合成,对 维持妊娠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促进T h1/Th2细 胞因子之间平衡或许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靶点[2]。

中医学认为先兆流产属于“胎动不安”“胎漏”的范畴,并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损伤、胎元不
固,中医辨证多属于肾虚型。

肾藏精,主生殖,系胞 胎,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或亏虚则引起子宫固藏乏力,子宫失于温煦,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甚至 流产,治宜补肾安胎。

本研究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中医学中认为神 阙穴为冲脉循行之地,该穴位介于下焦、中焦之间,位 居肾间动气之处,因此与肾、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

该穴位内连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采用穴位贴敷 治疗,能够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药物能够通过 脐部的直接吸收,达到疏通经络、通经贯络以及调达 脏腑的全身功效,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

本 研究中采用的补肾安胎方中菟丝子具有温而不燥、益精血、补肝肾、固下元之功;川续断则能够发挥固肾系胎之效;阿胶养血;黄芩与白术相互配合具有凉 血止血、清热安胎之效;杜仲能够固冲任,补肝肾以 安胎;桑寄生补肾健脾、填精安胎;益母草清热凉血,以达“生新血,破宿血,安生胎”等功效。

全方诸药 具有滋阴清热、补气养血、补脾益肾、止血安胎等功 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菟丝子能够促进卵巢L H、H C G受体数量增加,并增强此类受体结合力,且对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兴奋作用[14]。

川续断 含有大量维生素E,能够促进胚胎的生长发育;阿胶 则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促进钙吸收,有助于 胎儿生长发育。

益母草则能够增加组织血供、抑制 炎性反应,改善子宫组织、底蜆膜、胎盘绒毛组织的 微循环[5]。

黄芩则能够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促进Th1/Th2和Thl7/Treg细胞平衡的功效[16]。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主症、次 症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血H C G、孕酮、E2、P水平和IL -4、IL - 10 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 -2、I N F-7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 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在西药常规 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方穴位贴敷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
(上接第1512页)0-82
[4]张蔚苓,常淑华.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联合西药对宫腔粘连术后
子宫内膜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
(5)1169-1172
[5]王淼,毛利云.“助膜养宫汤”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肾虚
血瘀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24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
药,2016,48(6) :36-38高治疗疗效,改善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并显
著调节血清性激素以及T h1/Th2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肇桂,杨淑华,郑萍萍,等.孕康颗粒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
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2016,27(23):3229-3230
[2]刘晓静.(3-hCG和孕酮在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和早期先兆
流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 (8):
1219 -1221
[3]梁亚春,王虎.中西医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内蒙
古中医药,2013,32(2) :4
[4]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〇04:442 -44
[5]罗颂平,谈勇.中医妇科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2:146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19
[7]米桂兰,舒志明.孕康糖浆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例临床分析
[J].安徽医药,2013,17(4) :677 -678
[8]雷琳,白姣,郝霁萍,等.早期先兆流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
学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
(5)483 -486
[9]张春凤,陈海琼,吴堂珍.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孕
酮、3-H C G检测在先兆流产预测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
程,2015 ,22(7) :817-818
[0]孙滢滢,刘志新,苏亚楠,等.孕早期血清雌二醇、孕酮及绒毛
膜促性腺激素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10) :1567 -1568
[1]方志红,刘华.T淋巴细胞亚群、N K细胞及T h l/Th2细胞因子
与先兆流产发病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4,40(9):1070-1072 [2]杜玉洁,张大伟.Th1/Th2型细胞因子对先兆流产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 : -5
[3]段爱平.神阙穴的临床应用简述[J].中外医学研究,2009,7
(10) :26-27
[4]罗克燕,杨丹莉,徐敏.菟丝子总黄酮对排卵障碍大鼠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9(13) :258 -260
[5]梁大华.益母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5,
13(3) :160-162
[6]邹颖.黄芩汤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Th1/Th2和Th17/
Trg细胞平衡的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收稿日期]217 -03 -3
[6]李佶,高静,陈应超,等.养血活血、益气生肌中药治疗流产术
后月经量少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015 ,5
(7)-887
[7]许越,刘明星.中药补肾化瘀法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
连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6) :135-137
[收稿日期]2017 -05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