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zǎi)诘责(jié)畸形(jī)秀颀(xīn)
B.炽热(chì)嶙峋(lín)映衬(yìng)惨绝人寰(huán)
C.依傍(páng)隧道(suì)锃亮(zèng)杳无消息(yǎo)
D.黝黑(yǒu)斟酌(zhēn)镌刻(juān)惟妙惟肖(xiā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蹒跚狼籍卑微触目伤怀
B.牛犊频临篱笆恹恹欲睡
C.踌躇琐屑倔强不拆不挠
D.洗涤繁殖赋闲妙手偶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若“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
D.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的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4.下列对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
(2)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A.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B.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C.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D.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有小说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一)(15分)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
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选段中写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背影的?他为什么要写得如此详细?
10.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
11.选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很恰当,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12.《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它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
(二)(10分)
每天多吃一匙盐,降低你的免疫力
①中国一直是食盐的消费大国。
古话常说,盐是“百味之王”,“要得鲜,放点盐”。
可以说,盐是中餐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味调料。
但是中国人对美味饭菜的追求,也导致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
②2019年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就总结了过去40年来关于中国食盐摄入的所有公开数据,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每天平均摄入的食盐在10g以上,居全球
微信朋友信息分享统计图
(2)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自己却并不知情。
针对此种现象,你如何发微信对他进行劝告?
四、写作(60分)(文题二选一)
24.成长就是一次旅行。
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5.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
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与解析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秀颀(xīn)——qí;
C.依傍(páng)——bàng;
D.惟妙惟肖(xiāo)——xiào;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狼籍——狼藉;
B.频临——濒临;
C.不拆不挠——不折不挠;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使用恰当;
B.正襟危坐:意思是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使用恰当;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不能形容困难,对象误用;
D.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使用恰当;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第(1)句中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50.82米”“9.6米”“9米”等数据,具体准确地
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规模;第(2)句中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
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石拱桥中有许多惊人杰作;第(3)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就
像虹”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外形的优美;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
B.表述不正确。
居里夫人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或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不确切;《美丽的颜色》描绘了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说“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不确切。
故选B。
6.(1) 熏染熏陶
(2)让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3)示例:写作让我更热爱读书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①句用词不当,“熏染”的意思是熏陶与沾染。
“熏陶”的意思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
染而渐趋同化。
“熏染”多用来指受到某种不好的或者说不良的影响。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说,“熏染”含有贬义,而“熏陶”含有褒义。
因此这里应将“熏染”改为“熏陶”。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②句用词不当,应将“对”改为“使”或“让”。
(3)本题考查语句补写。
结合前后句句意、语境综合分析。
补写的句子要围绕读书与写作的积极影响来分析。
如:写作让我乐于读书。
7.谁家新燕啄春泥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燕、棹、逶迤、虬、燕、历、萋、洲、暮、愁”等字的正确书写。
8.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详解】试题分析:名著导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常与文学常识在一起进行考查。
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
需要平时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此题注意有关法布尔《昆虫记》知识的积累。
9.作者描写父亲的背影,先写外貌,再写服饰,然后进行动作描写,又用特写镜头精细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详写。
10.第一次,看见父亲爮月台为“我”买橘子时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被深深的父爱感动得落泪了;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看不见了,“我”想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11.从内容上看,“又”,写出了作者看着父亲背影的消失再一次落下泪来,表达了作者与父亲分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突出了主题。
从结构上看,“又”与前次流泪呼应,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照应了前文的第一次流泪。
12.“背影”表达效果更好。
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写“背影”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而“背影”又是本文的线索,所以,以它为标题。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知,作者先描写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再写他攀爬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等,最后写了自己看到此景的心理感受“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三者结合,突出了父亲攀爬的不易,突出他对“我”的爱。
而本文的
中心就是表现父爱的,所以详写此处,是为中心服务。
10.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
结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知,第一次流泪原因是作者看到了父亲为自己
买橘子的艰难的背影,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内心非常感动而流泪;
结合“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可知,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此时父子分别,作者看到父亲离别的背影而流泪,想到和父亲分别了,很长时间不能再见面,离情别绪涌上心头百落泪,这个泪水里有对父亲的不舍、依恋、依赖,也有对自己之前不理解父爱自以为是的惭愧,以及对父亲命运与前途的牵挂。
11.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结合“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可知,“又”在内容上写出了此时父子分别,作者看到父亲离别的背影而再一次流泪,想到和父亲分别了,很长时间不能见面了,这个“又”里有对父亲的不舍、依恋、依赖,也有对自己以前不理解父爱自以为是的愧悔,对父亲命运与前途的牵挂;在结构上,与前面“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呼应,写出了作者的眼泪一流再流,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理解。
12.本题考查理解标题。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以《背影》为题,是因为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来表现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同时“背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故以此为标题是独具匠心的;而《浦口别父》则是直接点明了地点与事件,显得过于直白;《回忆我的父亲》则点明了文章的事件,写了“我”对父亲的回忆,以此为题则显得过于平淡。
故还是以《背影》为题表达效果更好。
13.①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②吃盐过
多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③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
14.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突出地说明了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而北方人又高于南方人,使说明更准确。
15.“长期”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过量”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说明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
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的风险;若去掉,就变成了“摄入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与客观事实不符;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意对即可)
【解析】13.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
由第③段“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证明,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可得出: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
疾病的风险;
由第③段“最近,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又带来了另一个坏消息:除了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吃盐过多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得出:吃盐过多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由第②段“但是中国人对美味饭菜的追求,也导致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中国成年人每天平均摄入的食盐在10g以上,居全球首位”等语句可得出: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
常高。
据此回答即可。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等等。
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的说明事物的特点。
划线句“中国成年人每天平均摄入的食盐在10g以上,居全球首位”,“全中国3~6岁儿童的食盐平均摄入量约为5g/天,青少年为9g/天”等语句列举了数据,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准确、有说服力,说明的是中国人平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居全球首位。
划线句“北方
人比南方人‘口味重’一些:北方人平均每天吃11.2g盐,而南方人平均每天吃10.2g”,在列
数字的同时将北方人、南方人吃盐量进行比较,是作比较,有突出某一方特征的作用,说明了在食盐摄入量上,北方人高于南方人。
使用两种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了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而北方人又高于南方人,使说明更准确。
据此回答即可。
15.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解答此类题,首先解释该词的含义或作用,接着结合句意分析该词在句子中的效果,接着分析去掉该词后句子的意思发生了何种变化,最后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归结到“这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
首先,“长期”强调了摄入盐分的时间长度。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长期摄入过量的盐分,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累积的负面影响。
如果去掉“长期”,句子就会失去这个重要的时间维度,可能给人一种误解,即偶尔摄入过量盐分也会导致同样的后果。
其次,“过量”强调了摄入盐分的数量。
这意味着,只有当盐分的摄入量超过了身体的需求时,才有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如果去掉“过量”,句子就会失去这个关键的条件,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即只要摄入盐分就会有问题,而忽略了摄入量的问题。
总之,这两个词都不能去掉,它们对于准确表达句子意思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同时,这两个词也强调了控制饮食中盐分的重要性,以维护身体健康。
据此回答即可。
16.D 17.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
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
时变得开阔了。
18.“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水,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解析】16.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理解不正确。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家乡之水拟人化,借写
故乡水不远万里、依依不舍地送我远行,抒发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属于间接抒情。
故选D。
17.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描绘画面。
解答时,需联系整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结合诗歌颔联
的含义,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注意文字通顺优美,遵从原句中的意象性质。
结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知,诗句的意思是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
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第一次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
诗人乘船
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看见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
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
高远。
据此描绘画面。
18.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解答时,要先翻译出关键字的意思,然后从主旨、意境、感情等方
面进行解释。
结合“万里送行舟”可知,句子的意思是(来自故乡的山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送”
是送走、送别的意思,“万里送行舟”将故乡的水拟人化,表现出“我”对故乡之水的怜爱之情;故乡水“送我”是作者的希望,因为作者想再多看看故乡,一个“送”字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故
乡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9.门共同、一起澄澈透明出发20.(1)(月光照在院中)庭院
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1.(1)写月的语句:【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描写方法:【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乙】直接描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22.【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或者表现了作者遭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之情。
【乙】诗抒发了离开故乡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1)句意:月光透过门窗洒入屋内。
户:门;
(2)句意: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与:共同,一起;
(3)句意: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澄澈透明。
空明:澄澈透明;
(4)句意: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发:出发。
2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如(像),空明(澄澈透明),交横(纵横交错),盖(大概是,原
来是)”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但(只是),如(像),耳(罢了)”要理解正确。
21.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句。
【甲】文写月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子的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作者直接描写月光的澄澈透明,又运用比喻间接地表现月光明亮,“月光”比作“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交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勾勒
出一个空明澄澈月夜的优美景致,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乙】诗写月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句的意思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的月影。
这是直接描写峨眉山的清朗月色,使读者感受到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美好画面。
据此作答。
2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主旨。
本题作答,要结合全文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
作的一篇散文。
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
作者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也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结合【乙】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
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据此可知,诗歌抒发了诗人离开故乡的
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
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
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
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
人罢了。
23.(1)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游戏战绩、明星八卦、各种自拍和幽默笑话,而分享读书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很少。
(2)示例:同学,网络平台发布的消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如果随意转发会以讹传讹,造
成极大不良影响的,所以我们最好在确定消息可靠性的情况下才转发,你说对吗?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先比较“信息分享”的内容,有游戏、明星、自拍、幽默笑话、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等,可知其内容多样化,在比较各种内容的比例,可知娱乐、游戏内容居多,而与家庭、校园相关的内容很少。
据此,将这两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
来即可。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应根据需要确定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同时要注意称呼和
礼貌用语。
如可以先称呼“同学”,再表明劝说意图“请不要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接着说明理
由“网络平台发布的消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如果随意转发会以讹传讹,造成极大不良影响的,还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说“您说呢?”,以引起对方的共鸣。
24.例文:
温暖的旅程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这首歌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都沉浸在幸福和感动之中
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妈妈给了我无私的爱,温暖了我前行的旅程。
妈妈的爱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的学习生活之中。
妈妈的爱像一条河。
在妈妈的爱河里,我就是那自由快乐的小金鱼,都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
同样,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温暖的关怀。
曾记得,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路的好风景尽收眼底,可偏偏不巧的是,回来时卧铺票十分紧张,连硬座才好不容易买到。
车厢内人流涌动特别的拥挤,而且我们还要做十五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家,由于上车时间是晚上九点四十,当时的我有疲劳有困倦,刚刚坐稳我就困得睁不开双眼了,这是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就对我说:“宝贝,来躺在妈妈腿上睡吧。
”我便躺了上去,妈妈急忙把她的外衣脱下来盖在了我的身上,渐渐的我就进入了梦乡,朦朦胧胧中,我似乎感觉到妈妈的手一直在握这我的手,还是不是的轻轻的抚摸着我的额头……第二天早晨醒来,我发现妈妈搂抱我的姿势一直没有变,而且能够感觉到妈妈已经是十分的疲劳,我急忙从妈妈的怀里下来,此时妈妈一动都不能动了,应该是两脚发麻,胳膊酸痛吧,看到此情此景,我的鼻子一酸,强忍住泪水再次扑到妈妈温暖的怀里,喃喃的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是啊,您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我幸福的港湾,我愿意一辈子在您的爱河里畅游。
妈妈的爱是一首歌。
在美妙的旋律中,我就是那跳动的音符,都说小曲儿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
的确如此啊!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给我买回了北京烤鸭,爸爸刚进屋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裹,全然没有考虑什么淑女形象,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吃着吃着,我忽然发现妈妈一直站在一旁,用欣赏和满足的眼光看着我,这是我才反应过来我似乎有些过分了,我急忙说:“妈妈你快来吃啊。
”妈妈说:“我不爱吃这东西。
”当时,我知道妈妈是为了让我多吃些。
后来我从我小屋的门缝,看到妈妈正在吃我啃过的骨头,而且嚼的有滋有味,我的心头一热,泪水再次迷湿了我的双眼。
是啊,生活是一首歌,在妈妈爱的旋律中,我就是那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
妈妈的爱是一首诗。
在和谐押韵的韵脚中,我就是那流动的诗行。
我们一家人在如诗如画的美好生活中,共同编织着未来的人生画卷。
妈妈对我的爱就是早餐时的一杯热奶;就是上学出门时的一声叮嘱;就是临睡前给我捂热的温暖的被窝……每一声问候,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生活画卷都组成了这有丰富内涵的无字诗
成长的旅程中有妈妈爱的陪伴,让我感受到阳光的般的温暖,妈妈的爱比天高比地阔,让我在爱的天空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爱的旅程中走好温暖的旅程。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
本作文引导语作了很好的提示:“成长就是一次旅行。
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