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2)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二课时。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及合并同类项》,本节课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和应用。

既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认识,又为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做好知识准备。

具体地说,本节课就是通过对去括号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形成系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处理
(1)通过课前练习,巩固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问题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列出方程之后,及时回顾“去括号法则“,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3)设计多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准确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并更好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已经学习了去括号法则,而
本节课只是去括号法则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延伸,对学生而言,不难掌握。

同时,七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1)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1)括号前是“-”,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都
要变号;
(2)括号外的因数要乘进括号内的每一项。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学法
为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总结,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1:回顾复习
解下列方程:
1、2x+2(2x-3)=12-(x+4)
2、2-3(x+1)=1-2(1+0.5x)
活动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例: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 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思考:
1.行程问题涉及哪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问题中涉及到顺、逆流因素,这类问题中有哪些基本相等关系?
3.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则:顺流速度___顺流时间___逆流速度___逆流时间(二)变式训练
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航行需要5小时,静水中的速度是18千米/时,求水流速度?思考:
如果设两城之间的航程为x千米,
你会列方程吗?这时相等关系是什么?
(三)归纳常用的关系式
顺流时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流时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99页:
习题3.3第6、7、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