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整合那些能促使目标达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信息,从而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
在课堂中,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常常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而这些想法往往是教师在备课中无法预料的。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小红家离学校500米,小明家离学校300米,那么小红家与小明家相隔多少米?(答案:A.800米。
B.200米。
C.800米或200米。
D.无法确定。
)不少学生都把小红家、学校、小明家理解为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错误地选择了答案C。
分析时,我提示学生这三点的位置不一定在一条直线
上,所以前三个答案都是不对的。
这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纸上画出了图,有几个学生画的图使我深受启发:小明家的位置围绕学校形成了一个圆。
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进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大部分学生运用图示法清晰地表示出了三个地点间的位置关系:小红家与小明家可能在的位置分别形成了一个圆形,这两个圆都是以学校为圆心的,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同心圆。
二、综合即时信息,关注学习需要
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只要教师处理得当,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奇思妙想,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上《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学
校要建一个花坛,周长是18.84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学生齐读题,思考片刻后,仍然没有人举手。
看到同学们都愁眉苦脸的,我仔细一看,原来题目中将“圆形”两字漏写了。
我灵机一动,干脆将错就错,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设计花坛的形状,然后根据周长是18.84来求花坛的面积,最后再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
结果有的小组设计成一个圆形、两个相连的等圆形或三个相连的等圆形,有的小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小组设计成长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有的小组设计成长宽之比为3∶1的长方形等。
正因为这一问题的提出迎合了学生的天性,变成了精彩的课堂,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反思能力
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
而学生的错误正是可利用的有效的教学资源。
例如我在《倍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道“画一画“的反馈练习题:
第一行有2个桔子,第二行画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2倍。
学生动手画,我抽取了三幅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展示,其中有两幅作品都画了6个苹果。
交流后我将“错误作品”重新放回到展示台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画错了,如果第二行的苹果就是他们画的6个,这道题可以怎样改呢?”
生1:把题目中的2倍改成3倍,不就行了吗?
生2:我把第一行的桔子加1个就可以了。
这样,桔子就有3个,而6个苹果正好是桔子的2倍。
这样,变“错误”为有效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倍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溧阳市永和小学
)
89
探索
[2012.7]合理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动态生成
江苏溧阳●姜治爱
【成才纵横】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境。
在教学中,恰当的情境能营造出和谐、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何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内容标准及教学建议,从中获取情境材料信息;二是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热点、兴趣爱好、化学史实、新闻报道等诸多方面的结合点,从中筛选出恰当的情境素材。
二、设计清晰的逻辑关系主线,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逻辑关系主线包括:知识主线、活动主线、任务主线。
活动主线围绕知识主线展开,知识主线围绕任务主线展开,三条主线中,知识主线是重点。
在教学设计中,知识主线和活动主线不可或缺,而任务主线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
逻辑关系主线的设计原则是:主线明确,关系清楚;主线连贯顺畅,贯穿全课。
三、突出知识的生发过程,是优化教学设计的重点
1.知识的生发过程是既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不再是教师直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通过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验等手段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将知识放在具体学习环境之中,换言之就是把一个主知识点划分成若干个子知识点,每个子知识点都对应着相应的学习环境,获取了子知识点,主知识点也就水到渠成,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凸显出来。
2.知识的生发过程是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
学生认识事物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微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认识规律,千方百计顺应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才有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四、对问题的设置和教学时间的把握,是优化教学设计的难点
1.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讨论是指在学习个体对某一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不能解决或经过独立思考解虽然“解决”了,但出现意见上的分歧时所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把握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设计问题经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解决,教师先要进行适当启发,降低问题难度,点拨思考方法,若还不能解决时,再组织学生讨论;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得出的结果出现分歧,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
2.时间分配要合理
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授课时间一般为35分钟,练习反馈、课堂小结10分钟。
3.学生活动要有效,避免无效活动消耗宝贵时间学生活动的核心要围绕目标展开,不能偏离目标;学生活动要简明扼要,不要拖沓。
教师要杜绝课上的无效活动开展,如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朗读教材中的关键内容等。
(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中学)
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河北
唐山
●李海东
. All Rights Reserved.。